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中山市旅游

中山市文物古迹介绍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旅游区总面积达3.15平方公里,包括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翠亨古村、中山城、辛亥革命纪念公园、犁头尖山五个核心景区,全方位呈现了孙中山的出生和成长环境、革命活动及相关历史遗迹。为提升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整体水平,创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旅游区共投入3.5亿元对兰溪河进行整治和旅游公共设施的建设,目前包括翠亨大道两侧的整饰、停车场等在内的基础设施主体工程已经完成。中山市旅游局负责人介绍,景区创5A工作已通过了初检,“国检”有望在10月底到11月初期间进行。景区除了有设施的改造之外,还将打造服务景区、游客、商户的智慧旅游系统,包括景区管理平台、营销平台和门户网站,通过多平台建设提高景区旅游业务的综合管理和运营水平,创建优质的旅游生态环境。2016年10月,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分为孙中山纪念展示区、翠亨民居展示区、翠亨农业展示区三处。孙中山纪念展示区包……[详细]
中山西山寺
  中山西山寺位于广东省中山城区西山公园内,原名仁寿禅林,又称仁寿寺。也称武峰和第一峰。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间,是读书人喜聚之地。距今已逾四百多年。该寺使用土地面积1671.85平方米,建筑面积1363.46平方米。西山寺坐北向南,深三进,硬山式顶,抬梁式木架构。前进两边有厢房,天井两旁两廊均为卷棚顶,后进两边有偏殿,三进是水泥红砖结构的二层楼房,底层为僧舍,上层藏经。西山寺武峰环境优美,游人不少,每逢佛诞、初一、十五等节日,上香礼佛的信众较多,寺内香火鼎盛。解放初,西山寺仍有僧人上香礼佛做法事。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0期间,宗教信仰被当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批斗,寺院庵堂被占用。1987年,政府落实宗教政策,迁走占用单位,将西山寺归还,恢复为佛教活动场所。1988年10月5日,西山寺正式对外开放,经市宗教科商量协调,将其它寺院的僧人调集到西山寺共住修行。当时到西山寺的有桓林寺的释庆真、……[详细]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以翠亨村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建立于1956年11月,其主体陈列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生平事迹展览和翠亨民居展览等。该馆行政隶属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孙中山故居是中山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南朗镇翠亨村,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成的。孙中山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围墙正门外南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石刻牌匾。故居正门南侧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故居”木刻牌匾。孙中山故居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的灰雕,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详细]
黄圃石岭山海蚀遗址
  石岭山海蚀遗址位于中山市黄圃镇西面尖峰山北段石岭山东面山脚(东坑大冈山脚)一带,占地范围2500亩。它不仅是广东沿海迄今为止所发现规模最大的海蚀遗址,而且是广东为数不多的保存完整的海蚀遗址之一,属5000年前地壳变化而形成的古海地貌,属白垩纪红砂岩砾石地质,其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等在珠江三角洲现存海蚀遗址中,是最完整的地质标本,有着非常独特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黄圃海蚀遗址揭开了黄圃作为广东四大古海镇之一,几千年沧海桑田的神秘面纱。据中国科学院广东地理研究所已故中山籍地理专家何大章等考证,该遗址是中山境内尚存二处海蚀遗址之一。目前该海蚀遗址占地范围2500亩(约16750平方米),海拔为29.4米,由于长期的海侵海蚀,形成多处岩洞,裸露的山岩形成河卵石为主的岩层和山体奇观,山脚有一巨大岩洞,当地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云游此处,在岩洞中住过,因此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村民在此建有……[详细]
中山报恩禅寺
  报恩禅寺,原名观音庙,位于葫芦岗山麓,黄圃镇观仙路1号,原名观音庙,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距今约320年),占地667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1988年和1995年重修。1999年市政府落实宗教政策由宗教局接管,改名“报恩禅寺”。2001年经省市政府批准对外开放,成为中山市重要的宗教场所,寺内终年香火鼎盛。2003年经扩建和重修,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药师亭、斋堂、客堂、慈济苑等精美的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色浑然一体,庄严典雅,是中山观光旅游之景点,游客络绎不绝。……[详细]
茶东陈氏宗祠建筑群
  茶东陈氏宗祠群位于中山市南朗镇茶东村。据《陈氏族谱》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手抄本记载:茶东陈氏始祖玄保,名尚志,号贞六里。元代至治二年(1322年)出生,明洪武十年(1377年)卒。北宋从闽南迁徙至文顺乡香山(当时香山尚未开县,属东莞文顺乡)茶园之东定居。明初建有“里仁祖家庙”。明代中期始建陈氏宗祠。清顺治九年(1652年)海盗进村抢掠,烧毁宗祠。至康熙七年(1668年)重建。之后陆续在其侧建有贡三陈公祠、净溪陈公祠、筠溪陈公祠等宗祠。陈氏宗祠历经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多次重修。现为道光年间重修后的祠院,保留着明末清初的建筑艺术。该宗祠与贡三陈公祠、净溪陈公祠等联成一片,连片三座,均为硬山式龙船脊砖木结构,成为一个陈氏宗祠群。陈氏宗祠建筑群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陈氏宗祠为三进三间布局,置有雨廊、偏厢、天井等构筑,门楼为四柱三间戏台式单檐建筑。前座花岗岩石台……[详细]
逸仙湖公园
  逸仙湖公园位于中山市石岐区繁华的中心商业地带,公园东邻湖滨路,南倚烟墩山。公园的前身是一片农田和水塘。1959年,由中山当地的干部群众义务劳动开挖而成,所以又被称为“人工湖公园”。1988年,市政府投资近300万元对公园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造,为了纪念一代伟人孙中山,就把“人工湖公园”更名为逸仙湖公园。逸仙湖公园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昔日,员峰村耕地与大墩村耕地交界处曾做过干部小农场。1959年反右倾政治运动中,县镇干部晚上搞运动,白天劳动。上级向员峰征地300亩,干部分段按施工员指导挖泥三、四米深,由于底层蚝壳多,割伤手脚速度慢,石岐厂企职工和县属驻岐单位人员也有分派任务。经过奋战,终于挖了160亩湖,基面种了树,也建了一些连湖小桥和小亭,名称叫做人工湖,隶属园林管理处,当时,按160亩水面面积交售塘鱼任务,曾尧担任养鱼师傅,人工湖还兼营金鱼、树苗、盆景和花牌、花匾、花束、花圈;70年代……[详细]
集益寺
  集益寺位于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原名大湾古庙,据传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重建于道光四年。该寺荟萃佛、道、儒文化,是中山地区较有特色的庙宇,在广大信众和海内外乡亲中有较大影响,是中山市的重点宗教旅游胜地。集益寺由南朗镇崖口村民间庙宇群组成,共有11间。最早的是1924年建的大湾古庙,约15平方米,内设有天后圣母,上世纪90年代后,陆续又兴建有大王殿、飞来禅院、南海慈航、星君府、天后宫、瑶灵洞府(内设八仙像)等庙宇,构成一个建筑群。每逢圣诞、初一、十五,不少群众前往上香祈福。集益寺内有500尊樟木贴金罗汉,每个神态不同,栩栩如生,吸引不少团友参拜。该寺庙群在海内外乡亲中很有影响。2011年,原全国政协常委、澳门吴福集团董事局主席吴福就捐赠1亿多元请来金身罗汉,启动该寺的扩建工程。古庙群连成一片,共由10座不同的殿堂组成,从北向南依次是:大王殿、飞来禅院、瑶台洞府、财神殿、观音阁、天……[详细]
平顶山遗址
  平顶山遗址在南朗镇平顶村平顶山的东南坡上,紧靠中珠公路。1986年7月,中山市博物馆在进行野外调查时,发现该处有遗物暴露,便进行了清理工作。发掘面积约150平方米,已清理约30平方米。分两个文化层,第一层出土隋代遗物;第二层出土汉代遗物。汉代遗物有铁器、陶器两类。铁器有铁刀、铁斧、铁锸、铁釜。陶器有泥质橙黄陶,拍印小方格纹,肩部饰弦纹陶罐,肩腹部饰刻划凹弦纹、三角纹和菱格纹、直腹平底陶提筩,陶盂等。还出土算珠形陶纺轮和椭圆形两面有十字凹槽陶网坠。出土隋代遗物有青釉高足盘,盘内底印柏树纹和团花纹;青釉碗,碗内底部刻划弦纹和朵花纹。陶提筩,高22厘米,口径11.5厘米。泥质灰陶,胎质硬。直口,矮领,斜肩,直腹,平底。上腹附一对桥形耳,肩、腹部饰刻划凹弦纹、三角纹和菱格纹。陶纺轮、网坠,有三类:一、纺轮,直径3厘米。泥质红陶。体似菱形算珠,中间穿一孔。二、网坠,长约4厘米。泥质灰褐陶,胎质硬。体……[详细]
下沙遗址
  下沙遗址位于南朗镇下沙村,发掘地点背靠山丘,东连海湾,其遗物散布范围约80平方米。采集文化遗物有:-,戈身磨光,有一穿孔,直援无胡。另有小口折肩方格纹泥印纹陶罐,米字纹陶瓮,纹饰有蘷纹,小方格纹字纹。据考究,属相当于商周战国时期的文物。石锛,高5厘米,刃宽4.7厘米,厚1.5厘米。长把短身,双肩,弧刃近平,偏锋。据考究,属夏商时期(公元前2000~前1000年)的文物。陶瓮,高46厘米,口径28厘米。泥质灰陶,胎质硬。侈口,卷沿外翻,广肩,平底。肩部有四个对称桥形耳。器表饰“米”字纹,据考究,属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的文物。铜鱼镖,长8.3厘米。圆形銎口,内有残木屑,前出棱脊,缓收锐锋,一侧有长翼,后锋长出銎口,銎部与翼有短柱相连;另一侧有短翼呈倒刺状。铜斧,长8.5厘米,刃宽4.7厘米。长方形銎口,銎部一周宽带,弧刃,正锋,器体呈扇形。据考究,属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详细]
烟墩山塔(阜峰文塔)
  烟墩山塔又名阜峰文塔,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城区烟墩山山顶,烟墩山在古代原是南海的海防前哨之一,上有烽火台,每当发现海盗意图来袭,即焚烟示警。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立县后,由于地处边隅,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在全国被划归“下县”。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态呢?有人从“风水”的角度找到了原因。据说,这里的地势原属“网缯(即鱼网)地”,岐江东西两岸的烟墩山和马山,就是张开“神缯”就向烟墩山倾斜,结果“财气”就白白地给漏走了。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九月,香山知县蔡继善接受了乡绅们的提议,决定在烟墩山上兴修风水塔,使之总高度与长洲的马山相齐,这就是现今烟墩山塔的来历。烟墩山塔在民间又称“花塔”,是一座七层八角形楼阁式砖结构塔,塔置平座,凌角牙砖与线砖相间叠涩出檐,塔顶用铸铁制成。高24.5米,原为空心塔,1952年重修时,把上三层改为实心。宝瓶状刹为铁铸。1983年再次重修时,更于其上装了……[详细]
中山白衣寺
  白衣寺又名白衣庵、观音庙、紫竹禅林,是中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山市石岐区天门村庵前山(原名金山),始建于明代崇祯十三年(1640年)。白衣古寺,又名白衣庵、观音寺、紫竹禅林,位于石岐区莲员东路庵前正街1号。观世音菩萨,梵名半拏啰缚悉宁(梵音Avalokites/vara),亦称观世自在,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者,观世人和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观世音。因观音常着白衣,也称为白衣观音。也因观音常处在白莲中,以其住处又名为白处观音。佛经有云:“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处也。此菩提心从佛境界生,常住于此,能生诸佛也。此是观音母,即莲华部主也。”观音有许多形象化身,但是戴天发髻冠,身穿白衣,身处白莲花中的白衣观音被视为观音母,即各种变化观音之祖。寺,一般指僧侣所居的佛门清净地。庵,一般指尼姑所修行的地方。白衣古寺初建时是僧侣参禅的寺院,其后一度由尼姑居住,所以亦称为白衣庵,后来……[详细]
杨殷故居
  杨殷故居位于翠亨村。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42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平方米。故居为四开间两进砖木结构,正厅两边各设有耳房,耳房均为二层木楼结构。正厅及厨房均设有天井,用于采光及排水。大厅后座置有神楼用以拜祭祖先。房顶四周用女儿墙围护,整座主体建筑采用水磨青砖筑砌墙体,墙基采用花岗岩石板筑砌,既有西欧洋楼建筑风韵,又保持了珠江三角洲传统民居建筑的地方特色。大厅的正中央安放着杨殷的大幅照片及全家合照,厅内陈设雅洁,庄严肃穆。南边耳房设有杨殷烈士生平事迹展览。北边耳房是杨殷寝室,摆设着杨殷当年结婚时用过的大铁床、书桌、日字形木凳、木面盆架。杨殷故居在1989年6月29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宣传杨殷的革命事迹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历史的真实场景得以恢复,较好地展示杨殷烈士革命期间的家庭风貌,供人们凭吊与怀念,有关部门对杨殷故居进行了修葺。杨殷故居于20……[详细]
何述铉墓
  何述铉墓 位于中山市板芙镇虎爪村之鹿鸣岭南坡,建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清代乾隆四年(1739年),光绪元年(1875年)两次重修。墓地依山势呈梯形分四层建筑,墓堂宽21.4米、深26米,周围均用褐色巨形石砖砌成檐墙,各层墓堂的两边墙上都饰有石雕麒麟。前面建有踏垛,都用雕有琴、棋、书、画的石板砌成台基。第四层墓堂的正面,竖着高2.05米,宽96厘米的石碑,中间刻有:“明诰赠特晋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兼太子太师吏礼兵三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郡庠生峻岗翁何老先生、诰赠夫人晋阶正一品夫人何母刘太君、诰赠夫人晋阶正一品夫人何母罗太君合葬之墓”等字样。石碑后面是一个直径9米的椭圆形坟包,用灰砂铺面,顶端镶有祥云拱月的浮雕。相传墓地前两旁,原排列有两行石人石马,现无存。何述铉,字调元,小榄人,庠生,以子吾驺正一品累赠左柱国特晋光禄大夫、太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与兄述忠、弟述瓒皆负才名,有……[详细]
程君海故居
  程君海故居位于中山市南朗镇大塘巷。建于清代,四间两进,砖木结构,面积约310平方米。正厅两边共有五房一厨房,有天井、前厅。前厅门官位为精美砖雕。正厅建有镶金箔神龛。天井及偏厢采用木雕金箔吊屏。正门门额上,悬挂着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时中山大学校长邹鲁题书的楷体蓝底金字“师傅遗居”木匾。匾长2.8米、宽0.86米。正厅堂上挂着程君海和夫人的遗像。建筑物保存尚好,室内尚存木雕睡床、大柜、酸枝台椅等清代家具。程君海(1860—1932年),原名荫光,号君海,世称君海先生。香山县(现中山市)人。孙中山少时业师,对孙中山灌输革命思想,促使孙中山走向民主革命的道路。辛亥革命后,多次谢绝孙中山委官的邀请。1918年,说服北洋政府海军总长程璧光率领舰队南下护法,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南方政府。2000年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