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廊坊市旅游

廊坊市文物古迹介绍

边关地道遗址
  边关地道遗址位于河北省永清县境内。该地道遗址于20世纪中期被发现,是宋朝名将杨六郎把守瓦桥关时修筑的地下军事防御工程,是宋辽争霸的历史见证。1988年专家勘察判断,它与多用于攻城的其他古地道不同,而是北宋时期防御辽国的地下古战道,属于持久防御工事,与地面长城的战争功能相同,所以有“地下长城”之谓。古地道经雄县,向东北延伸至廊坊的霸州、文安、永清等县(市),东西长约65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面积约1300平方公里,仅永清县境内就有300平方公里。雄县是宋辽边关古地道的西起点和核心区,境内已发现数处古地道遗址,其中大台遗址保存较为完整。古地道结构复杂,藏兵洞、议事厅、迷魂洞等一应俱全,顶部距地面约4米,洞内高低宽窄不一,有放灯处、存物处和通气孔等,同时设有翻板、瞭敌洞等军事设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军事价值。2006年边关地道遗址作为宋代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刘汉儒墓园
  清代刘汉儒的“都宪佳城”:清“都宪佳城”墓园位于县城北职教中心学校(主墓在职教操场),为清顺治年间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汉儒的石像生园区。南北千余米,东北向数百米。旧时,从南至北依次有守门石狮雕像(对)、石牌坊(书“都宪佳城”,四柱雕狮像)、望柱(对)、石虎(对)、石羊(对)、龟趺石碑(四通,并列式)、石马(两对,立式对称排列)、武将石像生(两对,对称排列)、刘汉儒墓(前有龟趺石碑、石供桌),墓两侧各一文官石像生,墓前有其四子之墓(每子墓前有石碑、石供桌)。当年刘汉儒为官多有建树,顺治三年辞官,康熙四年病卒,按一品官衔礼葬。昔时,刘汉儒墓园向西至冯张街村北,与其次子刘楗(康熙年间刑部尚书)墓园相通,建有“刘家道沟子”,渠水呈倒流状(东高西低),取兴旺显达之意。刘汉儒与刘楗墓均毁于1958年及1966年“文革”运动。刘汉儒墓地下仍保留部分文物。1982年,刘汉儒墓园被大城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详细]
23、祖寺村
祖寺村
  祖寺村,位于大城县北部,毗邻文安洼。2002年祖寺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6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407元。连续多年被省、市、县命名为“小康村”、“文明村”、“十强村街”和“农业结构调整先进村”。2002年被选定为“河北省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村”。为搞好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祖寺村聘请了城建、农业、生态旅游等各方面的专家,经过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投资10850万元建设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工程,即:6000亩速生产林立体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工程,村庄绿化工程,坑塘水面改造工程,村南村北花园工程,铁栏猪场建设工程,人文大观艺术工程和餐饮、住宿、娱乐工程。祖寺园区初步建成“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综合配套的产业体系,形成观光、度假、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具体位置:祖寺村,位于大城县北部,毗邻文安洼乘车路线:自驾车从北京出发,可沿京沈高速公路至香河出口下道即可……[详细]
南营清真寺
  南营清真寺位于京津高速公路京东第一出口一一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营村。该寺青砖黄瓦绿顶,松柏环以翠,古槐迎风俯仰:大殿四角檐,造型独特古朴,风格古老雄伟:典内富丽堂皇、雕梁画柱、大殿深处、拱门顶上,饰以古体金字《古兰-》浮雕,显得分外肃穆庄严。据文献记载,南营清真寺始建于明成祖二十二年(公元1424)。回民钱、马二姓把兄弟从河南朱仙镇迁徙至此,凑钱建造。1900年6月初,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到京东百里外的南营一带,附近的村庄眼看重遭涂炭,寺中阿訇王鸿渡带领众多穆斯大林与联军展开了博斗,联军见人多势众,不可抵御,四散逃去。南营周边的村民们为了感谢阿訇和穆斯林,赠匾一块挂在寺中大殿门前,匾上刻有“廉惠同方”四个大字,记载了一曲民族共同抗击外来侵略的史诗。具体位置: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营村乘车路线:市区内乘车到南营村即可到达……[详细]
司马宁园
  明代李松的“司马宁园”:司马宁园位于东陈村村东里许的李氏墓葬区南,为明代万历年间兵部左侍郎李松的石像生园区。其南北长二百余米,东西向30余米。旧时,从南至北依次为神道碑、守门石狮(对)、望柱(对)、石牌坊、武将石慷生(对)、石虎(2对)、石羊(2对)、石马(2对)、文官石像生(对)、棂星门(上 书“司马宁园”,其后为诰赠李松父母、继母、元配夫人的4通碑刻。当年功勋卓的李松因继母丧守制,病逝故里。据1967年任庄子子牙河西岸发现的李松墓葬穴位及墓志铭,表明李松并未安葬李氏祖茔(尚不知改葬何处)。另据司马宁园石生超规格现象,推此石像生园区为李松父子两代人所享有(李松父因子显贵而例赠)。司马宁园石像生、石刻精美,较为罕见。“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但仍为县境内唯一的大面积石刻遗存遗址。2003年,被廊坊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6、灵山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山塔
  灵山塔三河灵山塔位于灵山顶端,建于辽代,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塔分五级,高13米,形为八角,砖木结构塔座有牡丹、芍药花,其花形叶脉,雍容大方;塔基上部砌有连云图案,其线条自然流畅。逐层塔角悬挂风铃,清风徐来,叮当作响,可传十里开外,韵如编钟,悠扬悦耳。为使灵山塔重放异彩,98年7月l4日,省古园林建设公司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抢救性维修,此工程共投资9万元其中,省文物局拨款5万元,大唐回村出资4万元,经过近50天的辛勤劳作,终于使灵山塔恢复了原貌。之后,文体局又投资树立了两通火理石碑记,大唐回村修建了精制的大理石保护栏,使得这座古塔更加雄伟壮观。具体位置:灵山塔位于京东三河市城区东北75公里处乘车路线:北京出发乘坐长途大巴到三河,转面的就可到达……[详细]
香椿营清真寺
  据史记,明初,南京、山东等地回族吴、王、马、李、常五姓始祖,投奔燕五朱棣麾下,为“回回火器营”战将。随燕五扫北,1404年来到香椿营建村,繁衍至今。清真寺始建于公元1409年,礼拜大殿为三卷19间,两面三刀厢配以南北讲堂,建筑面积3500平米,为中国民族传统建筑与阿拉伯风格相毒我融的古式建筑。大殿表瓦盖顶飞檐四翘雕花栏阁上有“龙牌一块”,整个清真寺尊威华贵,恢弘壮丽。1976年,唐山大地震使清真寺主体建筑造成严重损伤。1997年,信教群众集资重建大殿,以黄琉璃瓦盖顶,殿内36根大柱支撑,使抱厦、大殿和窑三部分浑然一体,大殿西墙正中,凹壁绘有-,主要建筑按原样修善一新。具体位置:河北廊坊市安次区乘车路线:市区内有直接到达的公交车可以直接到达……[详细]
胜芳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王家大院位于霸州境内,始建于一八八零年(清光绪六年),原户主王子坚,设计与施工均从天津市请来,传说耗资白银三万两。宅院原分四个小院,东北角小院为欧洲式建筑;东南角小院为非洲建筑风格;西北角小院为中国传统清式建筑;西南角小院为进大门前院,欧式门窗,四面回廊,三道门风格各异,其中大门为大虎座门楼,门楼上额砖雕,刻工精细,共三方,中间一方为北京白塔寺,左侧一方为上海百老汇,右边一方为天津墙子河。1958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刻系师生曾观摩采访过,大门楼全宽4米,全高5米有余。唐山大地震后,西南、东南二院及大门、二门、三门均被拆除,现北侧二院及西北、东北二院基本完好。具体位置:位于河北省霸州市境内胜芳镇乘车路线:市区内乘车到胜芳镇即可……[详细]
大围河清真寺
  大围河清真寺大围河清真寺始建于明朝(1403)永乐年间,清朝乾隆年间重修。古寺经过历代修缮,尤其是最近重大修后,更加气势雄伟富丽堂皇。迎门大殿中六柱耸起,四面挑角做为脊楼。脊角梁头镶有龙头、等兽头装饰,花纹绚丽,玲珑剔透,基本保持了乾隆年间的建筑风格。据寺中碑文记载,乾隆宠爱的维吾尔族妃子名香(传说她不用香料而自带清香),宫中赐号“容妃”,人们喜欢称她为“香妃”。她随乾隆出巡时,委派回族曹姓太监到此亲自监工,精心修建清真寺。乾隆皇帝亲书“正大光明”,并制成蓝地鎏金字匾,挂于大殿正门。后曹太监定居围河,死后葬于该‘村,至今寺里保留他的墓碑。具体位置:廊坊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大围河村北乘车路线:县城内乘坐专线长途到围河村即可……[详细]
回龙亭碑
  回龙亭碑原位于河北廊坊市安次区调河头乡朱官屯村东600米处的永定河南堤北侧,距旧县城十二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阳面行书记载了清乾隆皇帝南巡路过永定河,及拨款疏河筑堤的功德;记载了自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到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的70余年间,永定河曾6次改道的水文资料。石碑左侧面行书刻有乾隆御题诗一首。碑身已被破坏,部分字迹模糊。碑座方形,浮雕云纹。回龙亭已不复存在,仅存石碑和部分石构件。碑为青石质料,由碑额、碑身、碑座组成。回龙亭碑通高197、宽101、厚39厘米。碑额、身、座已经断裂分离。碑首浮雕夔龙纹,天宫题额右侧汉文篆书:御制;左侧为满文。碑身浮雕一周夔龙纹。……[详细]
安育清真寺
  安育清真寺初建于1801年,又经1932年至1936年五年的重建,使其成为占地十亩,建筑规模宏大壮观的一座清真大寺,五间三卷的360平方米的大殿,建立在十一级汉白玉石阶之上,曾被兴誉为“京南第一寺”;1986年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再次重修后,更显气势雄伟。寺内大殿为典型的中国庙宇式建筑,殿顶高瓴飞檐,每个飞檐上都饰有兽头和小石狮子。寺檐下用绿色、蓝色、白色等油漆彩画装点,显得古色古香。殿顶的绿色琉璃瓦与白色墙壁,紫色门窗相辉映,静谧典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点,实属京南名寺。具体位置: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乘车路线:县城内乘坐旅游观光车可以直接到达……[详细]
文安古城墙
  文安古城墙,有1500年的历史,是中国北方现存比较完整的古城之一,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古城池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周围绵绵一千二百七十五丈五尺,计七里一分,约合3.6千米,城高二丈五尺(约八米)。城墙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文安古城墙完全是围绕“防御”战略体系而建。城上可以跑车和操练。墙体是用石灰、桐油、米汤汁混合夹浆,固若金汤。屹立千百年巍然无恙。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炮台、垛口、女儿墙等一系列军事设施组成。五城门:东曰“迎恩门”,西曰“永定门”,南曰“来薰门”,北曰“拱辰门”,小南关曰“作新门”。……[详细]
霸州龙泉寺
  龙泉寺霸州龙泉寺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景点,位于霸州市信安镇,始建于唐末。原名龙花寺,金代改名“普照禅院”,元代定名为龙泉寺,寺院内大雄宝殿前的中轴线两侧有两口古井,水如泉涌,故得名“龙泉”。寺里正殿大雄宝殿为单檐庑殿式建筑,绿琉璃瓦菱心剪边屋顶,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平面用柱12根。后为千手佛阁,屋顶为四面坡式。大雄宝殿镶有一个石质浮雕,中间是佛像,两边有龙的图案相围。近年,有关部门投资数十万元,对该寺进行全面维修,是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具体位置:位于霸州市信安镇乘车路线:乘坐311、336、377都可以直接到达……[详细]
信安清真寺
  信安清真寺信安清真寺始建于1890年,1980年重建,清真寺为四合院形的封闭式院落,院内西面为大殿,南为沐浴室,北设北讲堂。整个建筑和谐简洁。回回营清真寺座落在文安县兴隆宫镇回回营村中部。该寺始建于明末清初,清同治年间重修一次,后几经修补,至1998年又重新翻建、扩建。新建成的清真寺大殿占地面积195平方米,该寺建筑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一体,造型优美、别致。能容纳200多人礼拜,满足了当地穆斯林群众宗教生活的需要。具体位置:廊坊霸州市境内乘车路线:市区内乘坐三轮3元可以直接到达……[详细]
北钊清真寺
  传说永清县北钊是燕王讨北招兵买马之地。清真寺始建于明朝,1819年永定河发大水被淹。1909年重建新寺。本村回族田玉辛(人称田五巴巴)在京城开“三元店”和“宾乐店”,为建清真寺在民间和官方筹集了大量资金和原料。该寺建造三年,占地三亩。建成后,田五巴巴在京城请来圣旨金匾一块,悬在殿内北墙正中,其两侧金匾均为知名人士所赠。现清真寺内存有古代汉白玉香炉托一个,直径为一米,此外门前还保留着两个汉白玉狮子。具体位置:河北永清县五隆路98号乘车路线:县城内乘坐公交到五隆路即可到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