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邢台市旅游

邢台市文物古迹介绍

东盟台大光寺
  东盟台大光寺,全称“大光寺大悲阁”。该寺是一所古老的佛教寺院,文革中被毁。上世纪90年代宗教政策恢复后,在延恩和尚的积极主持下得以重建。原住持延恩和尚祖籍南和县史召村,生于1916年农历八月初六日辰时,1994年农历正月十六日寅时圆寂于西安卧龙寺,终年七十九岁,其舍利供奉在舍利塔内。现任住持是永超法师。据永超法师介绍:老和尚修行时叫大光寺,得道后便叫大悲阁了。永超法师非常赞同一世论的断灭论,说这也是现在-污吏只顾当前不顾造业身后的原因。他说:现在的人们只知道相互争斗,全不管因果报应了,所以都活在烦恼、无明之中。可惜能证明寺院历史来历的碑文和简介材料都没有找到,问遍了主持僧人和工人们,谁也说不清。据说还在地下埋着。只有一座功德碑上记载着“恩师延恩大和尚祖籍南和县史召村,生于一九一六年农历八月初六日辰时,圆寂于西安卧龙寺一九九四年农历正月十六日寅时,终年七十九岁”字样。东侧建有石牌坊,二进是祖……[详细]
邢台普明寺
  邢台普明寺在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李村,普明寺建筑由大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东侧、西侧的配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组成。普明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原名普润庵,后名普明寺。寺庙在历史上曾几度兴废,特别是那场文革浩劫,使原寺及碑石荡然无存。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后,1994年广大佛门弟子捐资在杂草丛生,黄沙瓦砾之上复建了普明寺大雄宝殿及院堂。1999年4月1日(农历二月十五),现任住持隆慧法师为大雄宝殿举行了开光典礼。2001年9月13日(农历七月二十六)天王殿钟鼓楼奠基,后经三年多的建设,耗资七十余万,建成了天王殿、云水堂及库房等五十余间。2004年10月24日(农历九月十一)隆慧法师为天王殿举行了开光典礼。至此一座红墙金瓦、翠柏成荫的清幽道场基本建成。寺院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香火旺盛,经常举行各种法会,特别是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普明寺都免费为亡者超度,各地香客云集于此,场面壮观。景区地址:河……[详细]
邢台开元寺公园
  邢台开元寺公园位于市区邢州北路中段,建于唐代,元朝时为全国佛教文化中心。曾为唐、元两代的皇家御用寺院,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据邢台县志记载“每当朝暾初上,暮烟缭绕,僧人奉经,撞钟之声远闻数里”,为恢复其盛况,邢台市于2006年开始修复扩建开元寺,在开元寺中轴线东侧建立宗教文化区域。公园内有绿化面积17360平方米,水体面积1306平方米,铺装面积31268.2平方米,建筑及构筑物面积643.8平方米,停车场面积3620平方米。其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排水、甬路、绿化、古建、小品、雕塑、概念河流、照明、广场建设等。公园内三门七楼的大牌坊,高13米,宽26.8米,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古建,在形式、格调、气势上都是北方比较大的,所用石材全部为产自福建的花岗岩“泉州白”,设计风格为南北结合,外框架是北派的,大气宏伟,图案的雕刻则采用南方的特色,牌坊的上方,是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所书的四个大字——盛世开……[详细]
南和好牌坊
  牌坊是我国封建社会旌表“忠孝节义”和“重臣名宦”功德政绩的石雕建筑。古城南和,历史悠久,贤臣倍出,故曾牌坊林立,民谣曾有“顺德府好城墙,南和城好牌坊”之说。据清朝《南和县志》记载,南和县原有牌坊36座。从解放后一直到文革前这段时间,南和县城保存完好的牌坊仍有七座,主要分布在府前街(从西门里至南门里),即:三世宫保坊,为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李起元立;恩光三世坊,为刑部左侍郎李若珪立;天恩覃敷坊,为兵部员外郎朱家卿立;金吾世胄坊,为锦衣卫世袭实授百户朱时万立;平定边疆坊,为右副都御史朱正色立;掖垣都谏坊,为礼科给事中李若珪立;节制三省坊,为勋阳巡抚右佥都御史李若珪立。这些牌坊均系明王朝皇帝降旨敕建,是具有明朝建筑风格的古雕群,个个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全部以青石加工成构件,以榫和铆眼连接成仿木结构,主体四柱三间,斗拱飞檐,兽吻卷脊,枋梁楣额。通体浮雕着飞龙、走兽、人物、花鸟及山水,是融建筑、书画、雕……[详细]
东先贤商代遗址
  东先贤商代遗址东先贤商代遗址位于邢台县南石门乡东先贤村及其附近区域,南临七里河,地势略高于四周,南北长约970米,东西宽约780米,总面积在75万平方米左右,是仅次于郑州、偃师和安阳殷墟等商代都邑的重要商代遗址。其中东先贤村南文化堆积层丰富区面积8万平方米,村北文化堆积层丰富区面积10万平方米。1998年、2000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联合在该遗址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由考古资料可知,遗址区除局部为少量战汉堆积外,主要为商代堆积,文化层厚50—200厘米,有些地方厚达300厘米。上述两次发掘布探方17个,发掘面积400余平方米,发现房址、陶窑、灰坑等大量遗迹,出土遗物极为丰富。该遗址一期晚于郑州小双桥,早于殷墟一期,与商祖乙迁邢的时段相吻合,为证明祖乙所迁之邢即为今日之邢台,提供了珍贵的考古资料,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属一重要环节。东先贤商代遗址的发……[详细]
66、任敖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任敖墓
  西汉任敖墓,位于隆尧县城东偏北2.5公里处的丘底村南。此墓高10米,占地12亩,外形为一土丘,世人俗称“丘底疙塔”。该墓系土封墓葬,虽经两千余年的风吹雨打,迄今仍若岑丘,肃穆壮观。该墓墓顶有树木数株,并立有隆尧县“重点文物保护”标志。墓地附近的地面上有汉代筒瓦和卷云纹瓦当。墓地原有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的“乡贤汉御史大夫任公之墓”石碑。该碑现已搬迁到隆尧县文物保管所保存。任敖(公元前?——公元前179年),秦代沛县人,初为沛县狱史,素与刘邦相善。刘邦初起时,敖以客从,为御史。亡秦后,刘邦立为汉王,与楚霸王项羽争天下。刘邦东击项籍,敖迁为上党太守。高后当政时,封任敖为御史大夫。孝文元年,任敖卒,皇赐谥号“懿侯”,葬于广阿县丘底村前,清乾隆年间隆平县知县袁文涣曾吊以诗曰:广阿城外夕阳愁,太息茫茫土一天。古墓寒烟分野色,残碑衰草冷荒洲。千秋事业光青史,十载勋名起汉刘。丰沛当年成往事,萧萧叶……[详细]
沙河甄泽观
  沙河甄泽观位于河北省邢台沙河市赵泗水村,京广铁路西侧。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历代均有修葺与增建,至明代已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道教宫观;观内古柏参天,大殿宏伟壮观,碑刻如林。常住道士多名,香客络绎不绝。主要殿堂有:玉皇殿、元君殿、吕祖殿、十殿阎君、药王、火神、花神、财神、大圣、慈航、土地、二仙等十二座殿堂,另有道舍、斋堂、庑廊等配房无数,占地面积达20余亩。近年来,甄泽观经不断修建,仿古殿宇鳞次栉比、庄严辉煌、布局合理,不仅是河北省著名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人们观光游览的好去处。每逢农历三月初一与九月二十四,观内香烟缭绕,人来人往,观外车水马龙,商贩云集,门庭若市。甄泽观现有道士6名,皈衣弟子21名。中国道协副秘书长、北京白云观监院黄信阳于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命名“冀南第一观”。交通指南景区地址:河北省邢台沙河市赵泗水村乘车线路:邢台或沙河市内乘106路……[详细]
西镇李氏墓
  西镇李氏墓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西镇村。文物级别:省级批准时间:1993年7月15日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城东10公里西镇村西北50米处,有一处北齐墓群,共有墓葬4座。南为1号墓,中为2号墓,西北为3号墓,东北为4号墓。1、2、4号墓1975年均有封土,3号墓封土早年即不复存在。1975年冬,当地在搞农田基本建设时挖去1号墓部分封土及2、4号墓全部封土。2号墓墓顶被压塌,后被生产队取砖拆毁。4号墓被挖及墓道,墓室无损。根据墓志,该墓群为北朝赵郡李氏家族墓群。1号墓为北齐司徒府中兵参军事李祖牧先夫人墓,2号为李祖牧及夫人合葬墓,3号为李祖牧第二子李君明墓,4号墓为李祖牧第三子李君颖墓。赵郡李氏为北朝氏族高门之一,李氏世代做官袭爵,并与皇室联姻。李祖牧五世祖李顺官至北魏侍中、镇西大将军、太尉、高平王。从墓志看,李祖牧官至宣威将军、太子洗马、冠军将军、卫将军,李祖牧第四女为安德王妃。……[详细]
塔林公园
  塔林公园邢台塔林公园位于邢台市旧城西南隅三里的申家庄村南,因塔散布如林,故称塔林。塔林又称塔坟。是开元寺和天宁寺的高僧墓地。原地点面积(五十年代)约四十余亩,合计平方面积约2.6万多平方米。年代从唐到明清各代。据传说,邢台塔林原有塔近千座,这个传说的数据可能不确,现在也没有推测的必要,到五十年代时,随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为的破坏,南北塔林还保存有各种墓塔一百二十多座。有上年纪老人说,直到五六年时,邢台塔林的墓塔还保存着近九十多座。而遭受严重损坏是在1967年,文革期间-将有着悠久历史的,全国最大的塔林彻底毁坏。有专家考究后表示,邢台塔林的规模和价值比文明遐迩的河南少林寺的还要大,还有宏伟.然它已成为历史,成为遗憾。直到90年代,才有一些仁人志士将这些残留在民间的断塔残石收集起来,堆砌在塔林的遗址上,建立了塔林公园以示纪念,让子孙后代了解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经有着怎样的辉煌历史。……[详细]
澧水石桥碑
  澧水石桥碑位于南和县北2.5公里处,东韩村小学院内。碑刻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碑高2米,宽0.92米,厚0.29米,龟跌座,龟首被砸。半园形碑首上刻四龙图案,碑额为篆书阳文“大隋洺州南和县澧水石桥碑”十二字。阳面碑文为隶书阴文,字里行间略显方格,笔法工整。碑阴有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南和县令易宗周题隋碑诗一首,碑额有易宗周之子篆书附识,称此碑“文字雄壮而隶书精妙,尤可师法。”澧水石桥碑碑身下部,由于风化剥蚀,部分字已看不清楚,碑身两侧被人砸残,参差不齐。一九七六年当地政府为保护该碑而建立攒尖顶式碑亭。二00八年人民政府为保护该碑重新建攒尖顶式碑亭,并围以铁栏进行保护。澧水石桥碑记载了隋代澧水河的泛滥、地理变化和当地民众修桥以济交通的事实,考证甚详,对有关部门研究澧水河的历史变迁,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一九八二年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巨鹿故城遗址
  巨鹿故城遗址时间年代:宋地理位置:邢台市巨鹿县城下文物等级:省级批准时间:1982年7月23日钜鹿故城为北宋时期遗址,其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712米,东西宽约300米,位于今天邢台市巨鹿县城区西南。《宋史》记载,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五月,“丙申,邢州言河决,陷钜鹿县”。《宋会要辑稿》记载,“八月十九日,工部言,邢州奏钜鹿下埽大河水注钜鹿县,本县官私房屋等尽被渰没”。三明寺妙严殿碑记载,“大观二年秋,河决旧堤,流行邑中”。光绪年间的钜鹿县志也有“大观二年黄河决,阖境陷没”的描述。《钜鹿宋器丛录第一编:瓷器题字》:“出土诸器之有题识者,无大观以后年号,其俱系大观二年所埋覆。”因此,20世纪初在钜鹿所发现的故城应确为北宋大观二年黄河决口所埋之城。据20世纪20年代挖掘故城的村民称,钜鹿故城位于民国钜鹿县城之南,并与其相毗邻,埋藏距地面约3米—4米。建国后,钜鹿县改名为巨鹿县,宋代故城位于……[详细]
普利寺塔
  普利寺塔普利寺塔又名万佛塔,座落在临城县城关东北部。据重修普利寺碑文记载:“宋皇祐三年建(公元1051年),明嘉靖二十四年、万历四年重修。”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是我市保存完整的第二古塔,省级文保单位。该塔座北向南,塔的基层砖墙上刻有974个小佛像,内壁四周砖刻佛像40个,故又名千佛塔,万佛塔。塔内有井,井内葬有志云异僧佛牙舍利,故又称舍利塔。塔居城北岗南,依坡就岗,塔基为高10米、南北长28米、东西宽23米的石砌方台。塔身呈正方形,砖砌而成,高33米,九级八檐,大型飞檐斗拱,顶端有金属塔刹,每层四角原均有玲珑铁钟一挂,晚风徐徐,叮当悠远,“普利晚钟”为临城八景之一。一九五九年该塔遭一次雷击,塔顶稍向东斜。1981年国家拨款对塔身进行了维修。1991年,塔台东壁石墙遭暴雨冲毁,省文物局拨款进行了抢修。……[详细]
王亚平故居
  王亚平笔名罗伦。河北威县人。0党员。1926年毕业于河北省立第四师范。1935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战地服务队,任《春草诗丛》主编,1946年到冀鲁豫解放区,任冀鲁豫文联主任,主编《平原文艺》,1949年后历任北京《人民日报》副刊主编,《新民报》总编辑,北京市文艺处处长、市文联秘书长。全国曲协常务理事。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都市的冬》、《十二月的风》、《海燕的歌》、《生活的谣曲》、《火雾》、《血的斗笠》、《黄河英雄歌》、《第一支颂歌》、《李季真传歌》、《宋江河》、《春云离婚》、《穆林女献枪》、《红蔷薇》,论文集《从旧艺术到新艺术》、《杜甫论》,剧本《张羽煮海》,歌剧剧本《铁水钢花》,唱词《百鸟朝凤》、《黑姑娘》、《蓝桥恨》等。图为王亚平故居。……[详细]
柏畅城遗址
  柏畅城遗址位于邢台市临城县东柏畅村西南山坡之上,系战国至汉时期的一个处古城址,又称柏畅侯城,1993年7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柏畅城城墙依山势高低而筑,墙系系夯基而成。城为长方形,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800米,面积约400000平方米,城墙西、南两面斯续尚存,北面和东面已被平掉。在柏畅城址内外,绳纹砖瓦和碎陶片俯拾皆是,当地农民耕地时,不断发现铁剑、三校铜镞头。从砖瓦、陶片的纹饰和箭镞的特征,系战国至汉时期的遗物。柏畅城据隆庆《赵州志》记载,柏畅城在临城县西十五里,为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封赵敬肃王儿子为侯。于此单姓建国,《寰宇记》载:“诋水东经柏畅城,在亭南里许,址犹存。”从发现的遗物和文献记载对照,该城址系战国至汉时期的柏畅城。……[详细]
75、宋璟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璟碑
  宋璟碑,原在宋氏墓地,今在邢台市南郊五公里处的东户乡中学校园内。因碑为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撰,故亦称颜鲁公碑。碑体高289.5公分,宽149公分,侧42.5公分。半圆形碑首,浮雕缠尾四龙,矫健雄浑。方形碑额,正中篆书阴文“大唐故尚书右丞相赠太尉文贞公宋公神道之碑”二十个大字。原有仰首贔屃碑座,上刻褡裢花纹,庄严稳重,今已逸失。碑四面皆刻,楷体盈寸,洋洋三千余言,尽述宋璟“历仕三朝,刚直不阿”的荣耀事迹。碑文题后结衔:“金紫光禄大夫行抚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是碑初立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九月,系宋璟之孙宋俨为“追念祖父德业”所建。宋俨是宋璟第七子宋华之子,建碑时正任苏州刺史。据新、旧二唐书和碑文记载,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宋璟上疏告老,申请“致仕”,玄宗李隆基“仍令全给禄奉”,退休回洛阳养病。而后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十一月十九日,“薨死东都明教里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