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正定县旅游

正定县文物古迹介绍

丁旺惨案烈士碑
  1982年11月13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旺惨案烈士碑距县城13公里。原位于南楼乡丁旺村兴旺路与育才大街十字路口的西北角,2013年移至村北。碑为汉白玉石质,高4.5米。外建青砖碑亭一座,平顶,前檐置布瓦勾头滴水。碑首为透雕双龙戏珠,碑额正中阴刻楷书,正面为“为国捐躯”,背面为“虽死犹荣”。碑阳为七百余言的碑文,记载了13名烈士的功绩,碑阴刻烈士们的生平传略。1946年10月间,正定县二区武工队驻丁旺村。国民党匪军侦知后,于27日拂晓,调集正规军一个营和各据点地方-武装四百人配合,以15倍于我军的兵力包围了丁旺。武工队紧急部署,奋起应战,连续击退3次冲锋,毙敌30余人。敌人逼村民在前为其趟-,作活掩体。我方为避免误伤群众,被迫转入地道。敌军进村后,在叛徒指引下,排除-,截断地道干线。穷凶极恶地往地道点火放烟,在猪身上绑好点燃的硫磺,赶入地道,我方处境极其艰险。区武……[详细]
正定马家大院
  1982年11月13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内大十字街东行30米路北,清末民初建筑。据《马氏家谱》记载,正定马氏乃三国名将马援之后裔,明代自洪洞-县迁居真定府(今正定),世代以务农经商为业,到明末已是富甲一方的大户。据了解,现存较完整的马家大院是清末民初,马氏第十五代子孙马兆霖请山西五台县的工人设计施工建造的,在结构、造型上具有山西民居的特点。整座四合院布局严谨,做工考究,为正定城内典型的四合院式民居。马家大院原由五进四合院组成。现仅存三进四合院,南北纵深布置,总长70.5米,东、西宽13.65米,建筑皆为单檐硬山式灰瓦布顶。马家大院建筑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檐下柱顶石非常有特点,可分圆鼓式、荷叶墩式和八角式三种。圆鼓式柱础,就像一个个小型的常山战鼓,玲珑可爱;荷叶墩柱础,雕刻精美,叶边上卷,叶脉突起,为写实手法的民间工艺;正房前后檐柱的八个柱顶石做法更为复杂,八角……[详细]
正定府文庙
  正定县文庙,尚存照壁、泮桥(已埋地下)、前殿、东庑、西庑和大成殿。据清版本《正定县志》卷十一《学校》记,正定公文庙,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从此志所刊“学宫图”和志文记载可知,正定县文庙座北向南,中轴线南端为一照壁,向北依次为根星门、伴池、城门、大成殿、崇量祠、文昌阁、乡贤祠、名宦相位于戟门前东西两侧。兴文阁在伴池东侧,东西围墙南端设义路、礼门。大成殿前东西庑各十三楹。现庙内仅存照壁、戟门、东西庑和大成殿,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照壁残缺,城门与西庑北半部为灰瓦小式建筑,东庑翻修为15间硬顶建筑,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单檐歇山顶,建在58厘米高的台基上,面阔五间,通面阔2353厘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80厘米。前出东西宽1861,南北深1295厘米的月台。大殿在梁架、用柱、斗拱等方面均保留早期风格。梁思成先生鉴定为五代时期遗存,并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大成殿。专家疑为古寺佛殿所改。大成殿,……[详细]
正定王氏家族墓地
  正定王氏家族墓地为唐代古墓葬,位于正定县木庄村、于家庄村一带,是唐朝后期割据一方的半独立政权成德镇的历任王氏节度使家族的墓地,目前已经发现了王士真、王元逵及其妻鲁国长公主、王镕等人的墓葬,2008年10月被公布为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常山贞石志》的作者、正定知府沈涛在正定城北李家庄村外发现唐成德军节度使王镕墓志;1973年至1979年于木庄村发掘唐墓三座,仅有一墓出土了唐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墓志一合及其妻鲁国长公主墓志盖等文物;2007年4月又在正定城北的于家庄村西北,南水北调工程第七标段出土唐成德军节度使王士真墓志一合。现除王镕墓志早年佚失外,余皆存正定县文物保管所。  根据王元逵及其周边两座唐墓的发掘以及王士真墓志的出土等分析,王氏家族墓地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曾遭受过盗掘或毁灭性的破坏。至于这种盗掘或毁灭性的破坏发生在何时,目前尚无资料佐证。但……[详细]
付家村烈士碑
  1995年5月10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楼乡付家村东南口。坐西面东,青石质,碑身高2.38米,宽0.85米,碑座高0.27米,1967年增建碑楼,高4.35米。碑首篆刻“民族英烈纪念”六个大字。碑文记述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军队溃退,日寇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百姓民不聊生。幸赖八路军到此,发动群众,建立民主政权,扩大抗日武装。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政军民团结一致,攻堡垒,克据点,救人民,救国土,敌寇胆寒,打开崭新局面,人民重见天日。八年抗战,共计“攻克碉堡二十余,光复国土三千方里,解放人民十万余,村庄百余个”。最著名的战斗,当属丰家庄、西寇村的残灭战,白店村的抗击战,南楼、许香的伏击战等,“痛击敌伪,斩获无数,战绩辉煌”。1945年正月,为了纪念这一带的抗日英烈,在付家村的东南口,由正定县政治处、县政府、支队部、抗联会、武委会联合勒碑立传。碑阴刻县、区村干部……[详细]
转轮藏阁
  转轮藏阁,位于大悲阁右侧,座西面东,平面和外观与慈氏阁相同。创建于北宋,为单据歇山顶二层楼阁。建筑手法保留着突出的宋代特点。历代均有过不同程度的修茸。1956年国务院拨款落架重修,拆除了明代重修时所添腰檐,恢复了北宋时建筑的原貌。这阁采用了大弯梁和插柱造手法,有极高的科学价值。阁内上层置放一直径七米的八角形木制转轮藏,上层罩金装木雕佛三尊。这转轮藏即为转动的藏经橱,是佛教取0常转,自强不息之意,比喻佛法犹如车轮,辗转相传,永不停息。当你走进转轮藏阁,看到这高大的转轮,辗转相传,水不停息。只要用两个指头轻轻一搬,它就会慢慢地转动起来。这转轮藏有一个绝妙之处,就是它巧妙地运用了我国古代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把高大的转轮安置在地面以下,一来烘托出转轮的高大;二来也充分运用了室内的空间。我国有关建筑空间的古代建筑理论,受到近代许多国家的重视,美国现代建筑大师莱特曾引用过老子的话,原意是说盖房子;真正用……[详细]
小客龙山文化遗址
  小客遗址,位于正定县城西北12公里处的小客村东250米处,地跨小客、北早现两村。1981年秋,北早现中学学生经常从小客村东的一块地里拣到石斧、石铲等,正定文保所立即派人前往调查,在遗址断崖处发现灰坑和红烧土数处,并采集到一些磨光黑陶、灰陶、红陶、夹砂红陶片,另外还有石器和骨、蚌器等。从这些遗物中可分析出器物有陶鬲、大口尊、大瓮、豆、罐、石斧、石铲、石锛、石杵、蚌锯、卜骨等。陶片纹饰有篮纹、绳纹、篦纹、指甲纹、方格纹、同心圆等。经鉴定为一处龙山文化遗址。龙山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生产工具有很发达的磨光石器,出现了石镰、蚌镰。陶器已开始用轮制,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红陶和白陶极少,除平底器外,有圈足和三足的,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弦纹等,还有镂孔的。此外还出现了卜骨。小客遗址除具备龙山文化特征外,其间也有商文化遗址。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20米,南北宽约100米。1982年7月23日……[详细]
反讨赤捐大示威集合点
  1982年11月13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正定镇西南街,原府城隍庙门前的戏楼处。事情发生在1927年6月16日。当时摄于北伐军强大威力,驻河北的奉军即将退败的前夕,为搜刮民财,提出预收1928年钱粮,且每亩地附加“讨赤捐”2.5元。本来1927年上半年已预收了当年的钱粮,加之正定遭受雹灾,人民生活极端困苦。中共正定县委在省委解学海同志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广大群众反抗军阀、反抗苛捐杂税的强烈要求,决定借旧历五月十七日城隍庙的机会,发动群众抗交1928年“上忙”和“讨赤捐”的斗争。6月16日这天,组织发动了万余人,集结到事先规定的城隍庙前戏楼西北角的广场。正定县委书记尹玉峰作了简短的动员讲话后,情绪高昂的群众高举“反讨赤捐”的大幅标语,直奔县公署--。许多赶庙会的群众也自动参加了--队伍,冲进了县公署。经过四个小时的斗争,伪县长答应了农民的要求,并当场出布告,缓征明年……[详细]
29、摩尼殿
摩尼殿
  穿过大觉六师殿旧址,便是摩尼殿。摩尼殿建于宋仁宗元年(元公元1052年),重塘歇山顶,平面布局呈十字形,四面正名五花大阁殿。象这样的巧妙布局建筑特点,在国内,为一孤例。摩尼殿内正中须弥台上,有五尊金装异彩的佛像,中央是释迦牟尼说法坐像。左侧站着弟子迦叶,象一位严肃的老僧;右侧站着弟子阿难,文静温顺,象是一位善人。这三尊佛像都是宋代原塑,实属珍品。在坐像两旁以璎珞宝珠,飞天彩带为装饰的文殊、普贤这两尊佛像都是明代补塑的。摩尼殿经1977年至1980年补修后,气魄更加朴实端庄,古老殿阁,再现青春光采。附录清代赵文濂诗一首:隆兴寺看花赵文濂清晓叩禅房,繁华盛海棠。额开娇着色,心静妙闻香。竹过风正暖,茶烹活正长。牡丹期后约,再入雨花堂。赵文濂,涞水人(今河北新城县)人,道光年间进士,清代著名诗人,正定府学教授,曾任《正定县志》纂修。……[详细]
岸下惨案死难同胞纪念碑
  1995年5月10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七”事变后,日本大举南侵,10月8日窜入岸下村,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岸下惨案。杀死无辜村民365人,55户被杀绝,占全村人口四分之一。1984年3月,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立碑纪念1937年岸下村惨遭日军屠杀的365名遇难同胞,并亲自审定碑文。5月30日上午,正定县委、县政府在岸下村中心树碑纪念。在立成仪式上,习近平同志亲自揭幕并带领县委、县政府人员及岸下村全体干部、在场群众向纪念碑三鞠躬。碑最下部为一正方形台,其上为高0.78米的须弥座,须弥座上有一高0.5米的碑座,上为汉白玉碑身,正面书“岸下惨案死难同胞纪念碑”,碑阴阴刻楷书300字,其内容记录了惨案事件经过及死难同胞人数。纪念碑南侧墙上嵌“文物保护碑、立碑铭记、岸下惨案、奋起反抗”文字,西侧沿墙建白色浮雕石墙,纪念碑前立村民搏杀日寇雕像。……[详细]
刘傻子纪念塔
  1982年11月13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正定县城西北16公里的曲阳桥乡高平村民兵斗争史展览馆院内,占地23平方米,塔坐南面北,汉白玉雕制。于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刻立。塔身宽0.48米,高1.35米,台基、塔身、塔座、塔顶平面均为正方形,通高4.7米。正面刻“革命烈士纪念塔”,碑阴刻祭文,东面刻刘傻子、孙殿文2烈士传略,西面刻孙贞祥、周老南等15名烈士传略,塔顶有一持-立正的八路军塑像,塔座四周为民兵参战的汉白玉浮雕。抗日战争时期,高平村的村民和敌人进行了英勇的“地道战”等一系列抗日战争。“刘傻子”是本村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代表。刘傻子,地道战中著名民兵战斗英雄。1916年生于河北正定县高平村,1940年任村游击小组长,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任村民兵中队长,1944年被授予冀中四分区特等战斗英雄。1945年农历3月22日在高平保卫战中牺牲。……[详细]
崇因寺藏经楼
  1982年11月,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将其晋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崇因寺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恒山东路路北,为正定八大寺之一,始建年代不详,据光绪元年(1875年)编纂的《正定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由僧人无疑募资重建。寺院鼎盛时期的主要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琉璃照壁、无梁殿、钟楼、鼓楼、天王殿、东西配殿、毗卢殿、藏经楼。1959年将毗卢殿迁至正定隆兴寺内,现寺内仅存藏经楼及琉璃照壁各一座。藏经楼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硬山布瓦顶,为二层楼阁式建筑。琉璃照壁位于藏经楼南侧140米处,青砖壁身,石质须弥座。2017年,由县政府投资对藏经楼开展了修缮工程,修缮内容包括瓦顶揭瓦、木构件检修、糟朽柱子更换、补配吻兽、铺墁月台、散水等。正定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崇因寺藏经楼为其组成部分,其建筑构件雕刻精美细致,彩画图案精美,具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
  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位于县城东南,南杨庄村西北岗地上,当地群众称“卧龙岗”,内函较富。1980年5月至1981年7月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进行全面发掘,面积达2140平方米,出土遗物有石、陶、骨、蚌器,计1700件。陶器大多为彩绘红阻多数纹饰为平行竖条纹、平行斜线纹和网状纹也有勾状纹和用三角、平行曲线组成的几何纹。属“庙底沟”类型的陶器,是用黑彩绘以圆点和三条平行线组成的图案。遗址有三个类型,最上层属“庙底沟”类型;中层属“南杨庄”类型(与后岗类型同期);最下层属“南杨庄早期”类型,是我国考古界发现的新类型。出土器物有陶支架、陶灶、石磨盘等。出土遗物中有带釉瓷片3件。经中国建材研究院鉴定,为仰韶文化时期的原始瓷片。有陶蚕蛹2件,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学家鉴定为烧制的家蚕蛹。遗址的具体年代,经北京大学有关人员两次测试,结果分别为5080±100年和5400±70年。……[详细]
高平地道战遗址
  1982年11月13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经风靡全国的电影《地道战》家喻户晓,而正定县曲阳桥乡高平村就是电影《地道战》的原型村庄。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曾两次到高平村调研,考察高平村的地道战遗址。抗日战争时期,高平村对日军进行了有名的地道战。从1942年冬到1943年秋,为更好的痛击日本侵略者,高平村民在民兵队长刘傻子的带领下,开始挖地道。全村共挖村内主干线3条,村外主干线3条,另有支线与各户相连,动土10万立方,全长30余里,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能攻能守的地道网。抗战时期,高平民兵以地道战、-战和灵活巧妙的战术与敌人开展了殊死斗争,历经大小战斗50余次,打败敌军多次进攻,成为晋察冀边区有名的“抗敌模范村”和“红色堡垒村”。1963年,正定遭受水患,高平村地道大部坍塌。现平面布局呈南北向分布,保留地道总长600余米,各种地道出口8个。……[详细]
35、慈氏阁
慈氏阁
  正定大佛寺不但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寺内保存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素有“大佛寺九绝”之称。慈氏阁便是九绝之一。它座落在大悲阁东侧,座东面西与转轮藏相对。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属北宋二层楼阁式建筑。元、明、清进行过不同程度的重修。慈氏阁内.立一尊约七米高的弥勒菩萨雕像;为宋代用独木雕刻而成。佛教中弥勒梵语为姓,译为慈,所以人们都称为慈氏菩萨。相传修慈氏像所用之独木,系五台山一神木。一日山洪直泻,神木沿滹沱河顺流直下,漂至正定城外为百姓捞获,修大佛寺时,用这棵大树雕刻了一尊慈祥外溢、秀丽端庄的慈氏菩萨。这菩萨雕刻艺术之绝处,便是在妇女们看到可以倾吐隐秘;在男子们看来竟是一位风姿窈窕的妙龄女子。慈氏阁的建筑从整体到单体结构,以及细部装饰,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建的传统艺术和独特风格,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聪颖智慧和高超的雕刻艺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