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涉县旅游

涉县文物古迹介绍

娲皇宫风景名胜区
  涉县娲皇宫,为国家A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索堡镇中皇山上,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始建于北齐,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由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和娲皇宫四组建筑组成,占地面积550亩。计有古建筑135间,北齐石窟3个,北齐摩崖刻经6部,集古建、石窟、石刻、石造像于一体,是我国最大的奉祀中华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自古就有“蓬壶仙境”之美誉。其中的北齐摩崖刻经群是娲皇古迹之精髓,共有六部:《思益梵天所问经》、《十地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佛说盂兰盆经》、《深密解脱经》、《妙法莲花经》。刻经面积165平方米,分5处刻于崖壁之上,共刻--13.7万多字,字体有隶、楷、魏碑体,“银钩铁画,天下绝奇”,堪称艺术珍品,是我国现有摩崖刻经中时代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也是我国佛教发展史上、特别是佛教早期典籍中弥足珍贵的资料,对于研究我国早期佛教……[详细]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河北省涉县赤岸村。属全国先进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景区、全国首批国防教育基地。2008年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列为河北省首批免费对外开放单位之一。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涉县河南店镇赤岸村中央,由下院、上院、后院、司令部伙房、识字班等九个具有冀西南民居风格的四合院组成,占地面积3949平方米,是集一二九师司令部、太行军区司令部、太行区党委、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和刘邓旧居等于一体的革命旧址,为当年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院落内至今保留着司令部会议室、办公室、机要室、作战室和刘伯承、邓小平、李达、李雪峰、赖若愚、张磐石、何正文、等师首长的宿办室。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等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地方党组织,宣传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组织人民武装……[详细]
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旧址
  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位于涉县辽城乡石门村莲花山下,占地面积200余亩,因安葬有抗日战争中为国殉难的著名抗日烈士而得名,又因安葬有我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当地人称它为“左权将军墓”。整个墓地分三层陈列:第1层为圆形莲花池,第2层是左权将军纪念塔,纪念塔四周刻有朱德“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及彭德怀、罗瑞卿、杨秀峰、薄一波、戎武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笔题词。第3层是左权将军墓。以左权墓为中心,左侧岭上是冀南银行第一任行长高捷成烈士和第二任行长赖勤夫妇的墓地。左侧前方岭上是范筑先将军和杨裕民先生纪念塔。左后方洼地是《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政权工作部秘书长张衡宇的墓地。右侧为朝鲜义勇军烈士纪念馆,右侧岭上是朝鲜义勇军领导人石正、陈光华的陵墓。整个墓群,背靠青山,松柏蔽翳、庄严肃穆,建筑风格迥然不同,气势宏伟。……[详细]
涉县清泉寺
  清泉寺位于河北邯郸涉县东南15里石岗村南。寺东有泉水,出自石壁间,原有二泉,一名甘露,一名玉液,甘美清香,因名清泉寺。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属景点静因寺、南山寺、柏台寺、九龙圣母殿、鲁班岩、朝阳洞、摇铃寨、千年古槐、万年柏等,传说神奇。寺周有围墙,前有山门,钟鼓楼,有大殿四座,另有东西配殿、藏经殿、伽兰殿、仙境台竺。在寺东南,有一建筑,下为石券,深均为三间。石券上刻有“宝访”二字,内书“林泉”。寺内有书法碑刻,艺术精湛,有汉代法道陵所书的”龙“字,康熙帝所书的“虎”字和晋代王羲之所书的“白鹅飞到池中”。张天师的墨宝石刻,山门两侧的一对雄师为华夏仅有。从石岗村往清泉寺路旁的崖壁上,刻有“唐代叫*化寺,梁、宋叫清碧寺,明清叫清泉寺”。可见唐代已有寺庙,现为明、清修建。寺建于半山,寺周有围墙,山门朝南,自南北中轴线向里,依次有水陆殿、毗卢殿、荷池、大雄殿和雷音殿。中轴线两侧为厢房。寺西北……[详细]
熊耳山开法寺
  开法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城东8公里外的河南店镇庄上村西的崇山峻岭(熊耳山)之中,因环寺山峰中有一峰酷似倾听寺院禅声的熊耳,因此,开法寺故又得名熊耳寺。据涉县县志记载,该寺始建于汉代,兴盛于明清,历经数个朝代的续建、修葺、完善,开法寺的规模一度达到鼎盛,直到解放前夕,该寺仍有4个大殿、院落24套,且占地面积多达20余亩,名冠涉县各寺院之首。开法寺是佛教十大宗派中的禅宗道场,其中以临济宗发展最为庞大。从现存碑文来看,仅明清时就演派二十代,修行僧众几乎高达500余人,可谓莲池海会,佛教丛林。其中不乏有大德高僧,如清朝时有位常顺和尚,其生平事迹曾被载于《历代高僧传》一书。常顺和尚素能先知先觉,怀大慈大悲之心,经常调治医药,为人治病,无不痊愈者。明间曾流传他为神灵再世,家家供奉他的画像四时祭祀。开法寺作为涉县的开法祖寺,然而由于历史的变故,许多古刹摹刻被毁损,殿堂遭到拆迁破坏,僧人亦作鸟兽散。庭院……[详细]
林旺石窟
  林旺石窟林旺石窟位于涉县固新镇林旺村东南约500米,现存石窟及摩崖浮雕覆钵塔1座。石窟凿于清漳河南岸的岩壁上,窟前为一条宽近2米的小路。窟内正壁及左右两壁有明万历年间用荒石、土坯等构筑的佛坛。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窟门呈圆角长方形,高1.7米,宽1.05米。门边饰束莲珠顶圆柱。门顶雕尖拱状额楣,额内填饰火焰宝珠、穿壁龙等。门两侧雕力士1尊,圆形光头,头手残失,上身袒帛于胸前交叉,下着裙,赤足立于须弥山形台座上。两力士外侧面各雕摩崖大碑一通,据碑文载:该窟为北齐杨王府户曹参军临水县令李子良出资凿建,至隋开皇七年续营而成。窟门上方雕单层覆钵塔1座,高4.8米。塔身方形,中部凿尖拱额龛1个,内雕一佛二菩萨3尊,残损严重。叠涩塔檐,两端饰风铎。檐上雕覆钵、山花蕉叶。覆钵上方中央为相轮和宝珠顶塔刹,两侧各雕宝珠顶柱一根,柱身盘龙,现左侧上半部残失,刹杆部雕饰四龙头。窟内平面方形,穹隆顶。面……[详细]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城西北的索堡镇弹音村。距邯郸市区104公里。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于1941年7月18日成立,1942年2月,从涉县靳家会村迁此,1945年迁往涉县下温村,同年12月迁至武安县下柏树龙泉村。管理全边区的政务,对边区施政、颁发命令纲领,制定实施方法、规程及特别地区之单行法规。杨秀峰、薄一波、戎伍胜任正副主席,下设秘书处、财政厅、交通厅、教育厅、税务总局、军区司令部、高等法院等。1945年下设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行署,22个专署,154个县,东起津浦路,西至同浦路,南抵陇海路;北接石德、正太线,包括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的部分地区。全区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551万。1948年9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撤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为一独立的四合院,由正房、……[详细]
常乐龙王庙正殿
  龙王庙,又名常乐寺,位于涉县城西北25公里常乐村南边,坐西向东。龙王庙正殿面阔三间10.10米,进深两间12.15米,高6.55米,占地面积97.49平方米。单檐悬山布瓦顶,琉璃瓦剪边,梁架大木彻上露明造,六椽栿用四柱,施隔架科斗栱,前后檐普柏枋上施五铺作单昂斗栱,补间斗栱耍头后尾挑于金槫下,檐下施木柱,下施素面覆盆式青石柱础。明间后金柱上施彩绘蟠龙,中开板门,两次间为直棂窗。在庙的廊墙和山墙上各嵌题记碑一个,简述了乾隆四十六年重修及捐助人等,为河北省较早的古建筑之一。龙王庙正殿是河北省为数不多的元代木构建筑之一,代表了该地区的建筑工艺与水平,对于研究当时的工艺技术、科技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历史意义。弥补了该地区这一阶段建筑史上的历史空白,对研究当地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建筑特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2013年5月,常乐龙王庙正殿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详细]
堂沟石窟
  堂沟石窟堂沟石窟位于涉县城东北约35公里处的木井乡木井村西北3000米处,海拔751米的堂沟山谷中,石窟面东南,凿于山崖中部,距地面高8米。该处石窟开凿于髓、唐,占地5.4平方米,窟门上饰拱额,门高1.4米,宽1米,门两侧各雕束莲盘龙柱,柱外各雕力士1尊,尖拱额下雕弓形楣梁,额内饰铺首、飞天。窟门左侧雕1龛,龛内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龛左右两侧各雕方龛4个,龛内各雕罗汉4尊,龛门右侧有摩崖碑一通窟平面方形,宽2.16米,深2.5米,三面凿坛,正面坛上雕一佛二弟子,本尊佛已残,结坐于放行须弥座上,两侧弟子。龛内东壁与西壁各雕菩萨1尊,窟顶莲花藻井。该处石窟具有典型的隋、唐造像风格,雕刻艺术和手法具有较高水平。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涉县玉泉寺大殿
  玉泉寺大殿玉泉寺大殿位于涉县温村。玉泉寺为涉县大寺之一,现仅存大殿(水陆殿)1座,其他无存,原布局已不详。水陆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瓦顶现存有琉璃花脊、吻、兽等,五彩釉色,红陶胎体。檐下施有五铺作双昂斗拱,足材22厘米×12厘米,柱形为卷刹柱,柱子侧脚可见,升起不明显,阑额、普柏枋素面无饰呈“T”形,普柏枋接头为勾头搭掌。梁架进深六檐,前后用二柱及内中柱支顶,歇山大木以二丁栿承托,梁栿以自然材略修整而成,梁架结点使用斗拱连接。寺内原有金代碑一通,另据《涉县县志载》“玉泉寺在温村,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建”,大殿始建于金、元,现存建筑应为重修后的遗物。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涉县玉泉寺大殿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原曲大庙
  原曲大庙位于涉县固新镇,原名“龙王庙”,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由正殿、献殿、戏楼和东、西配殿及倒座等组成,坐西北面东南,占地面积1263.36平方米,庙内还存有石碑三通。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带廊,单檐悬山布瓦顶,前檐施斗拱。献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十字歇山布瓦顶,檐下施五踩斗拱,角柱为小八棱形石柱,刻有清代题记,梁架、额枋、斗拱等木构件上均施彩绘。原曲大庙布局较为完整,献殿建筑结构、形式在该地区保存较少,献殿石柱上的题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抗战时期原曲大庙曾用作抗日军政大学分校校址。2018年2月14日,原曲大庙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赵王庙石刻
  赵王庙石刻赵王庙石刻位于磁县陶泉乡南岔口村东南800米处的岩壁上,壁对面原有赵王庙,故该处石刻称赵王庙石刻。据考证,该处石刻成于隋代。岩壁面东,上有龛7,其中大龛1,小龛6,龛内造像合计25尊。大龛位于壁中部,高近20米,龛尖拱额,边饰柱,内雕一佛二弟子。大龛南侧上下排列3小龛,北侧上方1小龛,下方并列2小龛。各龛内分别雕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5尊、佛弟子3尊造像。在6号龛内有题记,记载了隋开皇年间开凿石窟的情况。在部分造像上刻人字形沟槽,原来在石刻外建有殿堂。该处石刻造像生动,时代气息浓郁,为冀南少见的有题记年代的石刻造像。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涉县长生寺
  长生寺位于合漳乡张头村长生寺景区内,初建于明代。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有三进院落,依山势建造,一院高过一院,静卧在半山谷底。寺周山势陡峭,掉一块石头即可砸在院内;山上林木葱郁,风来时涛声阵阵。后院大殿佛像下有一井,井口直径两拳,汲水与否,不溢不寡,饮之微甜,曰长生水。遍查寺内碑志,追根溯源,不知建于哪朝哪代,传说始于汉。长生不长生,风蚀雨打,日渐倾颓。本就芥豆之微,文革又屡遭破坏,终至断碑残垣,草深瓦破。交通指南景区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合漳乡张头村乘车线路:涉县县城内乘开往王家庄或石城的班车,中途在张家头村下车可达。……[详细]
艾叶交石窟
  艾叶交石窟艾叶交石窟位于涉县城西北23.5公里的偏城镇艾叶交村东南的象山山腰上,坐东朝西。该处石窟开凿于北齐,面积5.64平方米。窟门呈圆角长方形,高1.46米,宽1.1米,窟门上有人字形槽。窟门左侧为北,右侧为力士1尊。窟平面方形,宽2.3米,深2.45米,三面凿坛,正面坛上原有造像五尊,均为圆雕,现均失,仅存佛座,窟北壁雕一佛二弟子,本尊坐佛高1米。南壁为一佛二弟子,坐佛高1米。窟门内两侧各雕供养人1尊,窟顶饰八卦和祥云。窟内石造像除头部残损外,保存基本完好。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曲里千佛洞石窟
  千佛洞石窟位于涉县曲里村西八里,为明代石窟,坐西北朝东南,依峭壁而开凿。窟呈长方形,宽9.7米,深3.77米,高4.41米。石窟一门两窟,门前辟一平地。门窗之间刻许多小佛像,门上部刻二龙戏珠,两侧浮雕四身力士像。窟室以两根高大石柱分为三间,之间佛坛上雕3米高释迦牟尼像,结跏趺坐于莲座上。两侧雕立佛像6尊。四壁雕凿小佛像约计3500余尊,佛像多而不乱,井然有序,千姿百态,无一雷同。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曲里千佛洞石窟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