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旅游

景德镇市文物古迹介绍

明代葫芦窑遗址
  葫芦窑,景德镇特有古窑。因为烧制的古窑形状颇似葫芦,故此得名葫芦窑。葫芦窑产生于元末明初,发扬了龙窑和馒头窑的优点,后在清朝被蛋形窑取代。地址: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航空路21号……[详细]
62、龙珠阁
龙珠阁
  珠山自古就是景德镇的象征。建在珠山之巅的“龙珠阁”,自唐代兴建以来,几经兴毁。现在重修的龙珠阁红墙黄瓦,重檐飞翘,秀丽端庄,气势恢宏。明、清王朝曾在此设立御窑厂,并派督陶官距此坐镇,监造皇宫用瓷。该阁遂成为御窑厂的代表性建筑,后逐渐衍化成景德镇的标志性建筑。阁内陈列了明清官窑复原模型和被评为全国十大文物精品系列展的明极盛时期出土官窑瓷器展。龙珠阁1990年重建,采用明四暗七的结构,阁内珍藏有大批官瓷珍品及官窑史料,对景德镇官窑器的研究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价值。现阁内陈列了青花釉里红万件花瓶、明正统官窑巨型龙缸及珠山出土的明代官窑陶瓷珍品等。作为明清官窑遗址,龙珠阁周围的地底下还埋藏着无数宝贵的文物。龙珠阁内珍藏有大批官瓷珍品及官窑史料,对景德镇官窑器的研究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价值。作为官窑遗址和现代官窑器研究成果展示场所,龙珠阁一直是中外陶瓷爱好者关注的地方。现已成为景德镇市著名的旅游景点……[详细]
国学师门楼和青云得路坊
  国学师门楼和青云得路坊地点:景德镇市浮梁县时代:明英溪村内房屋均为徽派建筑,沿着英溪河依次排开,故有“一半街来一半水”之称。现存的徽派古建筑:“青云得路”坊,“国学师”门楼和牌坊、“御赐奉禄”门楼都以木雕砖刻为主,规模宏伟,装饰精美。其中“青云得路”坊与“国学师”门楼、牌坊已列入省级文明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1.国学师门楼:以保护范围为界,东向外延伸30.2米,南向外延伸32.5米,西向外延伸30.7米,北向外延伸30.1米。面积:5644.6平方米;2.青云得路坊:以保护范围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30米。面积:5110.6平方米;建设控制高度均:6米。……[详细]
文山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
  文山村有座建于清嘉庆年间的祠堂,建筑面积490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悬山顶,石柱础,杉木柱,小青瓦屋面。分前后厅,中间天井,青石板铺地,东西两侧厢房。这就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乐平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暨红十军缩编旧址。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严台村大新油坊
  严台村大新油坊(含榨油作坊、榨油库房、油料烘焙、油料过筛、石碾槽轮、油料蒸锅、人工木榨、木杆秤、囤油陶缸)时代: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30米。建设控制高度:9.7米。面积:8906.4平方米。……[详细]
马廷鸾墓
  马廷鸾墓位于乐平、德兴两市交界地处,距市区?公里,墓地是莲花形山。墓今尚存。该墓早年被盗,存残破墓志铭一块,现存市博物馆。《扶风马氏宗谱》中记:帝勒葬德邑三十七都高塘莲花形亥山己向,墓前马姓明堂塘一眼。廷鸾公夫人张氏合葬德兴椒源界田桥玉莲塘癸山丁向。玉莲塘于莲花形旁。据此看来,马廷鸾夫妇合葬于莲花形。该墓早年遭到破坏。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海内外马氏宗亲出资已作大规模修复。2001年公布为我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兰田古瓷窑址
  兰田古瓷窑址(含万窑坞、朱氏岭、小金坞古瓷窑遗址)兰田古瓷窑遗址,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湘湖镇兰田村金星自然村,地处丘陵山区,东北山势较高,铜钱尖海拨746米,属黄山余脉。山脉向西南腹地延伸,地势多在300~500之间。腹地南北两翼分别为历水、南河谷地。村庄南距南河约1公里,东侧约200米处有一条小溪连通南河,西南4公里处是湘湖窑址,稍远处为盈田窑址。这里群山环抱,植被茂盛,为古代烧造瓷器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燃料;这里地下瓷石蕴藏量大,西面不远处的进坑便盛产优质的瓷石,它为“一元配方”时代景德镇制瓷业输入了源源不断的原料。这里溪河交错,水量充沛,水路交通便利,历水和南河成为了古代瓷器输出的主要通道。因此,兰田具有得天独厚的制瓷条件,自古便“水土宜陶”。兰田古瓷窑遗址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景德镇浮梁地区烧造年代最早的古窑址。该窑址始烧于唐代中晚期,终烧于北宋,延续烧造数百年。窑址分布面积较大,约10000……[详细]
鸣山暴动旧址
  鸣山暴-动-旧址位于乐平市,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窑唐代瓷窑址
  南窑唐代瓷窑址,位于乐平市东南6公里接渡镇南窑村甄皮山。1964年发现,属唐代青瓷窑,窑址东西约120米,南北约150米,堆积层最厚处达15米。从采集的标本看:器形有碗、盘、钵、壶和窑具等,其中以碗、盘、罐居多。窑具有匣钵和垫托。器物胎厚质粗,施蟹壳青褐釉和黄褐釉,釉均不及底。该遗址无文字记载,据传说是在黄巢起义时废弃的。1983年10月公布为乐平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马端临墓
  马端临墓是六十年代挖掘墓葬,位于乐平市城东南20公里凤凰山垦殖场石里村。马端临墓,位于市城东南20公里凤凰山垦殖场石里村,墓向坐北朝南,高出地面12米,墓前60米比连乐安江,两翼低土岗相对,整个地形似“飞燕投河”。马端临墓六十年代已被挖掘,存一残坑。残坑位于“马氏岵”西南端上方坡面上,座北朝南,面临江水。坑中遗物荡然无存,杂草丛生。坑的最深处不超过一人头高,约1.6米,最宽处约6米,呈两条平行直线延伸山下。残坑的整体平面呈长方形。据当地百姓反映,该墓被挖掘时间在大跃进初,曾有不少人参加挖掘。从土中取出的长度不等的长条形-石数十块,出土陪葬物品数件,均被掘墓者当即带走,后追回两件,一只十二肖辰皈依瓶,一只锡质小壶。经多方调查,均未获悉有墓志铭出土。历史记载关于马端临葬地,《马氏宗谱》记载:“公讳端临行方二,字贵与,号竹村。夫人李氏合葬大汾云金鹅塘”即在“马氏岵”一带。马端临之所以葬于汾云,据……[详细]
毛主席用瓷(7501瓷)生产基地
  “7501瓷”生产基地位于景德镇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内。生产基地由指挥部、艺术楼、成型车间、琢器车间、窑房、窑炉、烟囱、白瓷仓库等八处文物建筑构成。其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均为青砖墙体,人字梁木构架,屋顶铺以红色琉璃瓦,规模宏大,布局科学,形成“7501”瓷研制、成型、彩绘及烧造等一整套专门的生产体系。1975年1月,设在江西的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根据指示研制一批供毛泽东专用的生活用瓷,工程代号为“7501”,“7501瓷”也由此得名。“7501瓷”选料上采用稀有的临川高岭土,器型上运用以精美著称的明代“正德碗”造型,技法上运用“水点桃花”和“水点梅花”的绘制绝技。据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肖发标介绍,“7501瓷”胎质细致,造型端庄,釉色温润,纹饰精美,代表了当时中国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详细]
刘家弄古作坊群
  刘家弄古作坊群(含刘家下弄61号、63号古作坊,太平桥14号古作坊,窑砖坊墙,窑砖坡道2条)刘家弄作坊群,属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建筑。该作坊群多建在数米高的窑业堆积之上,地处明、清、民国时期的槎窑集中区。作坊内部构架和布局多数较完整,具有很强的原真性和观赏性,是目前发现的景德镇老城区保存较好的作坊群。刘家弄作坊群,南临刘家弄,北临浙江路,西临沿江东路,面积约4,600平方米,属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建筑。该作坊群多建在数米高的窑业堆积之上,地处明、清、民国时期的槎窑集中区。作坊群外墙、挡土墙、坡道等多以窑砖、麻石、窑渣等建成,作坊内部构架和布局多数较完整,具有很强的原真性和观赏性,是目前发现的景德镇老城区保存较好的作坊群。……[详细]
黄泥头窑址
  黄泥头古窑遗址位于景德镇市以东黄泥头村匣钵墩自然村之南,黄泥头小学北侧,南距景婺公路280米。1983年5月公布为景德镇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由东、西两大堆积包组成,东西长148米,南北宽90米,约1.3万平方米。西面堆积包以青釉瓷、白釉瓷及其支钉、垫柱等装烧窑具为主。其青瓷为灰胎,质地坚硬,胎釉结合紧密,釉色莹润,酷似越窑“秘色瓷”;白瓷胎白南细,透光度好,瓷化程度相当高,釉色纯正润泽。东面堆积包以青白瓷及其匣钵、垫瓶、垫圈等装烧窑具为主,器型有花口碗、唇口碗、浅盘、注子等。……[详细]
三宝蓬瓷石矿业遗址
  三宝蓬瓷石矿业遗址是景德镇目前发现的瓷石开采与加工历史最长的矿业遗址,是湖田窑乃至景德镇重要的瓷石、釉果原料供应地。它与景德镇制瓷历史同步,始于五代,历经宋、元、明、清及民国。……[详细]
杨梅亭古窑址
  湖田杨梅亭古窑址,属湖田窑瓷系。所烧白瓷以碗、盘、壶等日用瓷器为主,呈色白度高,造型秀挺,有的还有精细的刻划,不独有使用价值,还有欣赏价值。它在《陶记》、《南窑笔记》、《景德镇陶录》等古文献中均有记载。窑址位于景德镇市郊南山山麓的竟成乡湖田村,距市五公里。其范围约四十万平方米,是景德镇古瓷窑遗址中烧瓷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处。始于五代,历经宋、元,至明代中叶隆庆、万历年间结束,延续烧制瓷器七百多年。五代时的湖田窑生产青瓷与白瓷,器形多为平底宽边的盘、碗。烧造方法采用支钉支烧,因以在器里及足上均留有一圈支烧痕。以白瓷为最精,胎骨坚硬,釉质纯净,光辉澈亮,洁白度可达70度,有“假玉器”之称。《浮梁县志》有云:“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名闻天下。”可见景德镇五代瓷器已具倾国魅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