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萍乡市旅游

萍乡市文物古迹介绍

棋盘山游击基地
  棋盘山游击基地是原湘赣苏区革0据地之一,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江西省县神泉乡西北4.5公里处,距县城15公里,沿319国道转入乡村公路可直达。山峰海拔886米,植被保存完好,杉、竹木约达660.7公顷,是一块天然的绿色屏障。1935年6月12日,原湘赣省委书记陈洪时在萍乡叛变投敌,引导敌人“清剿”搜山,使党组织严重遭到破坏,大批革命同志惨遭杀害。加之弹药、粮食、服装奇缺,使湘赣边界武装斗争陷入绝境。在这紧要关头,原湘赣省苏维埃负责人谭余保挺身而出,于7月上旬在棋盘山主持召开重要军事会议,会议批评了陈洪时、刘发云等人的叛变行为,分折了边界斗争形势,制定了“保存力量、稳步发展、以待时机”的战略方针,决定撤销原省苏维埃、省军区,重新组建0湘赣临时省委和军政委员会,成立湘赣游击支队司令部,会议选举谭余保、曾开福、谭汤池、颜福华、段焕竞、王用济、周杰、陈珍媛为省委常委,谭余保为……[详细]
秋收起义二团出发地旧址——张公祠
  秋收起义二团出发地旧址——张公祠位于安源区,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萍安南大道与陵园路交界处(安源纪念馆西侧),现为安源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瑶金山寺
  瑶金山寺位于金山镇镇政府所在地,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至今1300多年,是赣西历史悠久的古寺之一。该寺建筑古朴壮观。正殿气势恢宏,侧殿双层琉璃挑檐,小巧玲珑,讲究对称。整个寺院既浑然一体,又层次分明。现前殿内院尚存一棵植于唐开元年间的古罗汉松,高约8米,主干直径为0.5米,虽历1300余年风雨,但粗壮劲拔、虬枝翠叶,生气蓬勃。瑶金山寺原名宝华观,位于金山镇金山行政村,始建于唐开元年(公元713?714年),由彭普明祖师住持。元、明、清多次重修。进士中宪大夫王龙峰题山门额“敕封瑶金第一山”。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金山寺原上供诸佛圣及神像,前供三清关圣,诸圣像,左祖师殿,右观音殿,两旁厢房百余间,明进士、罗洪先、御史邹元标等多有题词。瑶金山寺门前,存有唐代祖师彭普明手植罗汉松一株,邹元标题写的石碑“唐开元年间植,古罗汉松,明南阜山人题”。地址:萍乡市上栗县金山镇金山村……[详细]
花塘官厅
  花塘官厅原湘赣苏区革0据地之一,萍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西省县琴亭镇花塘村,距县城1公里,沿县城永安街可直达。原为清朝宣统皇帝汉文教师、曾受诰封太子少保朱益藩兄弟私邸,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风格为南方祠堂式,砖木结构,规模宏伟,工艺精湛。1930年底至1931年为湘东南特委和湘东南苏维埃政府驻地,1931年曾开办为列宁学校。1931年10月8日至15日,0湘赣省第一次-表大会在官厅召开,正式成立湘赣省委。同年10月17日至25日,第一次湘赣省工农兵代表大会也在此举行,正式成立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新中国的一大批高级将领-、彭德怀、-、肖克、王首道、陈毅、项英、曾山等花塘官厅战斗生活过。1932年9月,0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官厅召开。解放后一直成为花塘小学教学园地和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984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仰山文塔
  仰山文塔是明朝古建筑遗址,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西省县路口镇路口村附近,距县城20公里,沿省道吉(安)莲(花)公路可直达。为明万历十五年(1585)所建,清康熙四十四(1705)重建,塔高22.4米,底围16.8米,厚1.4米,七层八面,砖木结构,油灰砖砌制的密檐楼亭。底层有门西南向,上嵌石碑,镌刻“仰山文塔”四字,二层同向嵌有文塔赞词之碑刻。顶覆一合金圆锥形盖,虽经数百余年的风雨剥蚀,犹有光泽。塔内有梯可达顶层。凭窗纵目,可远眺山川胜景,农家炊烟,屋舍俨然。至今保存无损。景点位置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详细]
66、坛华寺
坛华寺
  坛华寺位于萍北彭高镇坛华中心地区,毗邻赤山、东源、福田,与旅游圣地义龙洞相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地古刹。时代,这里原是一座高山,名“龙泉山”。由于地壳运动,昔日的高山变成了白泥湖,周围凸起座座小山,形似片片荷花拥着湖中玉泉。恰如荷花盛开,加上坛华流传的美丽传说,故取名坛华。自古以来,即盛传“先有坛华、后有慈化”之美称。加上坛华龙泉独秀天下,六角墙围井、洁净如玉。井中“玉泉连珠频冒涌,金鱼成群任闲游”,蔚为壮观,“龙泉此地成佳胜”就是万历时萍乡县令陆世勋的赞美之词,龙泉千年水质不变,清澈见底,冬暖夏凉,令人陶醉。……[详细]
宣王傩神庙
  赤山镇丰泉村石洞口历史属于傩文化之乡,有傩文化宝库之称,是个开发特色旅游业极好的项目。石洞口傩文化的起源,据当地杜氏家谱中“傩自周始”的记载来推断,石洞口的袒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石洞口现存的傩庙综合杜氏家谱中所述: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29年)由时任萍乡知县杜谷珍之子杜传芳倡头集资兴建,至今有622年历史,期间进行过几次重修。傩面具是傩文化中最具特征的符号。随着历史的进程,它的内涵愈来愈丰富,覆盖面愈来愈宽,从原始的驱逐疫鬼,发展到驱恶、逐疫、祛灾、避难、镇邪、占卜、治病、求子、求财、祈禄、纳吉等等。随着道教的产生,佛教的传入和人类思维能力的逐渐提高,傩面具的形象也慢慢丰富起来,道、教两教神话中的人物、神诋、历史英雄人物、民间故事、传说人物,充实了傩面具形象队伍。逐渐朝着宗教化、世俗化、人性化、写实化的方向发展。据石洞口从事傩祭活动的老道士遗存下来的道书中所列举的明清时期……[详细]
中共安源地委旧址
  中共安源地委旧址安源区。位于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卢德铭烈士墓
  卢德铭烈士墓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上埠镇山口岩村南岭。由底座、中座和碑身三部分组成,麻石材质;通高6.4米,上塑卢德铭烈士全身像。碑身正面自上至下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题写的“卢德铭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中座背面刻“卢德铭烈士纪念碑碑文”,详细记载了烈士生平事迹。……[详细]
绛园张学良旧居
  绛园张学良旧居位于安源区凤凰街,“绛园”是时任武汉大学教授肖君绛先生的宅第。1937年,张学良被软禁,由浙江奉化溪口经黄山到萍乡时即住在此地。因张学良住过,2005年,萍乡市政府将其以“张学良旧居绛园”之名列为“萍乡市文物市级保护单位”。张学良日记载:“1937年11月20日经南昌,抵高安住宿一晚,21日中午到达萍乡,落脚在赣西饭店……11月29日自赣西饭店迁于绛园,此园为一肖姓住宅,我分租的。”绛园位于萍乡城内,1937年上半年竣工,系一幢民族风格的二层楼房,外设围墙并有庭院,为当时萍乡城内较高档的住宅。房主肖君绛,时任武汉大学数学系教授。华屋落成之时,萍乡文人赠贺联:“一亩之宫,环堵之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时闻鸟语,脱巾独步;月明华屋,好风相从。”张学良与结发妻子于凤至搬来绛园居住二楼。张学良离开萍乡不久的1938年1月中旬,著名画家、文人丰子恺为避战乱来到萍乡,2月为绛园主人赠……[详细]
吴楚老关
  吴楚老关位于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老关村。老关地处赣西边界,相传自春秋战国时期设关卡在此,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知县杨自治在老关建营房、置关楼,现关卡虽毁,城墙遗迹尚存,故称老关。该遗址通体为红石所砌,存有132米长、2.3米高、宽2.61米的城墙。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小枧红军标语、漫画
  红军标语、漫画位于上栗县东源乡小枧村老街肖家祠堂的大门口右侧外墙之上,漫画面积6平方米,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为红十六军九师七团政治处创作。此祠堂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坐南朝北,保护地带画四周10米,建设控制地带画四周20米,建设控制高度10米。此画是画于肖家祠堂墙上,肖家祠堂属私人所有,由于此祠堂年久失修。因此,村民肖某在2007年计划拆除老祠堂建新屋。经过文物部门和地方政府以及屋主三方协商。同意拆旧建新。为了保存其原貌,县文物部门请来了赣州市博物馆的专家,已将其标语、漫画托裱绘制复原存入县文物部门。……[详细]
邓贞谦烈士墓
  邓贞谦,又名邓中坚,1907年生于彭高镇华源台的一个贫苦农民家中。1923年秋,考入萍乡中学。在萍学习期间,经常和孔原、张国焘、刘型等进步青年学生在一起,积极组织并亲自参加全校爱国学生运动,参与萍中的进步学生团体“互助社”。1926年秋从萍中毕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27年暑假后,他毅然牺牲个人利益,放弃读大学的机会,全力投身革命,从事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他以特派员的身份回到萍乡从事农民运动。1927年在中共安源市委召开的扩大会议上,年仅20岁的他被推选为中共安源市委委员。年底派往湘东担任区委书记。同时他还兼任了安源市委与井冈山根据地的联络任务。多次往返井冈山,护送密件,接送来往的革命同志,并多次见到毛泽东同志。1928年4月在南坑被捕。6月8日中午时分,国民党反动派将邓贞谦同志残忍杀害在萍城大西门外的一棵茶树下,那一年,他刚刚21岁。地址: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彭高镇泉陂行政村……[详细]
栗江古樟
  栗江古樟位于上栗县上栗镇栗江河畔,植于公元1704年,树高15米,冠幅南北30米,东西25米,四季常青,枝繁叶茂。栗江古樟保护地带四周5米,建设控制地带四周10米,建设控制高度10米。栗江古樟据老年人讲不知多少年了,请林业专家估算确定有一千多年。历史上就有这棵古樟在栗水河岸,千百年来古樟常年叶密郁葱地生长着,曾为电影“月光下的小屋”拍摄实景助过一臂之力。中央美院教授刘千把它搬上了画册。……[详细]
安源抗日将士墓群
  安源镇张家湾村省级新农村点灯盏窝,是近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项目,2017年安源镇张家湾村列为省级新农村点,在建设过程中,安源镇以纪念抗日将士为主题进行修缮,被评为了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大量伤病员沿着浙赣铁路往西撤退,而当时安源区拥有全国煤矿中最早最大的西医院,许多伤病员被往送这里医治,有些将士不治身亡而长眠此地。有当地老人称,这里曾有墓碑几百,甚至有将军级别的将士墓。江西省在一个地方发现这么多抗战英魂墓葬极为罕见。70年代,因修路这些墓碑被损毁、淹埋、遗忘。2017年是淞沪会战80周年,为缅怀先贤、不忘初心,让人们牢记这段历史、珍爱和平,安源镇党委、政府果断决策,决定由政府筹资200余万元,在此修建一座抗战将士纪念碑,将众多无名英雄的骨骸集中安葬在纪念碑底下的墓坛中,终于让英魂不再寂寞,让历史铭记忠魂,也是对先贤们最好的告慰。安源镇依托建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