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漯河市旅游

漯河市文物古迹介绍

巨陵遗址
  巨陵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临颍县巨陵镇娄庄村距今千年的春秋时期,楚王虚葬于现河南省临颍县娄庄村,其陵巍峨,故名巨陵遗址。陵上不断出土石斧、蚌刀、蚌镰、骨针等文物,文化层厚四米,另有许多汉唐时期的生产、生活用具。文物部门考证确定,巨陵遗址属新石器文化遗址,为古颍河岸,2008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张王庄遗址
  张王庄遗址位于马村乡张王庄村北地,1953年发现,东西一里多长的地段内发现有很多红烧土堆,群众传为火龙。这可能是一个范围很大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的房基和窑址。发现的陶片多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在井壁和坑塘断壁上发现有红烧土与陶片,灰土。陶器质量似贾湖之早期红陶,鼎足似仰韶期阿岗寺出土文物,另发现有化石和烧骨。……[详细]
镇河铁牛
  镇河铁牛也叫铁水牛,位于漯河市郾城区城关镇沙河大堤、107国道左侧500米处。铁水牛卧对沙河河口,它浑身乌黑,双角高耸,两眼凝视河面,气势威而不露。 牛高1.5米,身长1.2米,于清朝道光九年也就是1829年,由郾城县第22代县令傅鸿邻督导铁匠用生铁铸造,是郾城八小景之一。……[详细]
杨再兴墓
  杨再兴墓位于临颍县南12公里小商桥东300米,世称“忠墓”,当地俗称“杨爷墓”。墓地20余亩,呈长方形,松柏苍翠,有祭庙1座,清代建筑。门前立清康熙、雍正、道光和同治年间的石碑5通,其中康熙年间2通,一是《宋统制杨将军之墓》碑,高2.6米,字大盈尺,字体刚劲;二是《宋统制杨将军墓》碑,高2.6米,字大1寸,行草相间,均为名宦沈近思撰文,滕之瑚书丹,碑文表达了对将军的敬仰之情。其他碑刻多记载将军的战绩和后人的颂词。庙后为墓冢,高6.6米,冢前有一断碑,字迹不清,隐约可识“再兴坟墓”4字,相传为岳飞枪尖镌刻。杨再兴为江西吉水人,祖居河南相州(今河南汤阴县)。幼年家贫,随父以打渔谋生,18岁入曹成义军,后升为曹成部将。绍兴二年(1132年),岳飞剿灭曹成,杨再兴遂投岳飞抗金。在岳家军对金作战中,杨再兴骁勇非凡,屡建奇功,升为统制使。郾城之战后,一次杨再兴率300骑兵外巡,在小商桥突遇金兵,展开激……[详细]
阎刘遗址
  阎刘遗址阎刘遗址位于候集乡阎刘村东岗上,南面紧临沙河,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挖土井时发现该遗址,文化层二到三米,没有受到大的破坏。在遗址上发现的有红陶鼎足、绳纹陶片、陶豆、大口尊等,是一处商代至龙山文化遗址。……[详细]
召陵傅庄遗址
  傅庄遗址,位于召陵镇傅庄村,鲁公四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八国之师与楚国结盟于召陵,傅庄在召陵西北1.5公里,为此次会盟地点,故称会成台会胜台,1963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完好。……[详细]
霸王城遗址
  霸王城遗址位于舞阳县城西9公里的马岗村,周长1,227米,已成一台地,上为农田。在水井中发现大量绳纹板瓦、筒瓦、三棱铜镞、陶缸等。城北洼徐发现汉画象石墓两座。……[详细]
归村汉墓
  归村汉墓位于召陵镇归村西南500米处。1984年11月,村民刘宪东在责任田起土,挖出该墓,省、地及原郾城县文物主管部门前往发掘。墓内存放铭器多种。……[详细]
土城王遗址
  土城王遗址位于漯河市郾城区黑龙潭镇土城王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 2016年1月22日土城王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胡国城遗址
  胡国城遗址位于舞阳县城东北31公里的胡城集村。城周长1,360米,有大量灰土、陶片、烧土、陶瓦、云纹瓦当、双面绳纹八砖、五边涵管残片等遗物、遗迹。……[详细]
尼庄遗址
  尼庄遗址位于临颍县繁城镇尼庄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 2016年1月22日尼庄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田遗址
  大田遗址位于临颍县固厢乡大田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16年1月22日大田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73、大沟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沟桥
  大沟桥位于临颍县台陈镇大沟桥村。年代为明。 大沟桥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城顶遗址
  城顶遗址时代:春秋-隋地址:临颍县固厢乡城顶村……[详细]
特授郾城县正堂加五级记录十次鲁碑
  特授郾城县正堂加五级记录十次鲁碑时代:清地址:漯河市郾城区李集乡郭桥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