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乐山市旅游

乐山市文物古迹介绍

41、凌云寺
凌云寺
  导游  过载酒亭,举目仰视,凌云寺寺门高踞,飞檐凌空,红墙碧瓦,巍峨壮观。寺门正中高悬巨大金匾,上集苏东坡书“凌云禅院”四字。两旁联文是“大江东去,佛法西来”。此联言简意赅,既使人有佛法庄严之感,又表明了凌云寺所踞地理位置,还巧妙地将“大佛”两字嵌于其中,显示了这座千年古刹的不凡气势。 介绍  凌云寺又称大佛寺,位于凌云山栖鸾峰侧,与乐山大佛相邻。创建于唐代,后荒废。今寺为明、清所建,有由天王殿、大雄殿、藏经楼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寺内最后一重殿是藏经楼,原为寺内收藏佛教经卷的地方,于1930年新建。从它的结构和外形可以看到近代建筑风格,在寺字中别具一格却另有一番情趣。楼下新辟“海师堂”,塑有大佛建造者海通法师、章仇兼琼、韦皋的全身像,以此寄托后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凌云寺建筑雄伟,布局严谨,风景秀丽,有“天下山水胜之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嘉之山水在凌云”之誉。岩壁刻有“苏东坡载酒时游处”……[详细]
普兴祝家大院
  祝家大院位于峨眉山市普兴乡光明村一组,村西10米坡上。走进祝家大院,那迎面而来的清新空气,那古色古香的韵味,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这里称得上是山区乡的一处风景。祝家大院占地面积2970.35平方米,由两个独立相连的建筑组成,窗棂、帘架、梁枋等部件风格古朴典雅,现今的祝家大院虽显得有些寂静,却依旧难掩旧日宅内的人丁兴旺。祝家大院坐南向北,建于中华民国,原为四进四合院,呈一字型布局,现存1进半。完整的四合院由正房,前房,左右厢房组成。均为木结构,单檐,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穿斗式梁架,通高7米,素面台基。其中:正房,面阔四柱三间16.7米,进深七柱六间10.3米,通高7米;前房为吊脚楼,面阔六柱五间16.7米,通高6.4米,明间为通道,有垂带式踏跺17级;左右厢房各面阔十柱九间30.75米,进深四柱三间4.9米,通高7米。如今,祝家大院作为全市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一直受到省、市、各……[详细]
大庙飞来殿
  大庙飞来殿坐落于四川省峨眉县城北2公里的飞来岗上,是中国古代道教建筑。飞来殿俗称“大庙”,始建年代无考,重修于北宋淳化四年(993年),名天齐五行庙。元大德二年(1298年)重修,元泰定元年(1324年)始告落成,改名东岳庙。明万历三年(1575年)始供佛像。此后又增建山门等,佛、道杂居,称为大庙。现存宋元至明清等各代构成的建筑群,内有《宋淳化四年重修庙记》和《元泰定四年重修东岳庙记》碑,占地总面积约1988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940平方米。殿内原来还供有东岳大帝的神像,但早已毁弃不存。飞来殿,坐西向东,正面的檐柱三开间,长达18.28米,内柱分成五开间、进深五开间。大殿平面上的柱子分布呈减柱造法,檐柱上还施以栏额和平板格,平板枋上置有斗拱,斗拱都为六铺作单秒双下昂,上昂向上卷成象鼻形,下昂雕刻成龙头,十分精美、华丽。明间的左右两柱上通体塑有泥胎蟠龙,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具有典型的宋、元……[详细]
沐川永济桥
  座落于沐川县沐溪镇(县城中心区)沐卷河上的永济桥,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6年),为南北走向的石墩木结构楼桥。其桥长15米,宽3米,桥面距河面3米,河中做墩,墩高5米,桥上为楼亭,楼高7米,为重檐歇山式屋顶。桥面有长廊三间,穿逗式梁架,三穿用四柱,桥栏高1.5米,栏距0.1米。桥南有阶梯式踏道22级,桥北有4级。桥下长年有清溪缓流,晚上月亮升起时倒映水中,静影成璧,形成“凉桥秋月”之美景。故在桥西北立有“凉桥秋月”石碑一座。永济桥早在清光绪年间就进行过维修。后来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沐川县人民政府先后于1986年和2000年进行了两次全面维修,修旧如旧,恢复了原貌。该桥于1986年被沐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又被乐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乐山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永济桥不仅是沐川保存的唯一的一座石墩式木质廊桥,就全省范围来说也非常罕见。其建造风格独特,造型别致,……[详细]
45、磁佛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磁佛寺
  在峨眉山市北大门的双福镇中心村,有一座地处峨眉山以外唯一的寺院——磁佛寺。磁佛古寺原名“拨云山庵”,创建于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是比丘尼常住寺院,因在拨云山而得名。明洪武初由智元和尚重建,改名“普渡寺”。寺虽不大,但却拥有世界第一大瓷佛,几百年中它曾几度更名,这究竟是一座怎样的古寺?这期间究竟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从峨眉山市区出发,在双福镇与夹江县的交界处,穿过成昆线,顺着田埂向前不远就是磁佛寺的地界。拾级而上,两侧翠柏荫荫,抬头可望见庙里香烟缭绕。眼前这座玲珑、古朴、四合院式的佛门古刹,是一座农禅结合的特殊寺庙,整座建筑为木结构,穿斗式梁架,歇山和悬山式相结合,小青瓦屋面,具有明显的川西民居特色。据说,明永乐初年,寺僧惠光法师曾去江西景德镇募化观音瓷像,无果而返。永乐十三年(1415年)四月初八,景德镇瓷商谢元芳来峨眉与商家田万鳌结帐时发生口角,惠光法师苦劝双方,谢、田最……[详细]
46、善觉寺
善觉寺
  善觉寺海拔620米,位于报国寺通往伏虎寺公路旁边的一段小路上,位置较偏僻。现为比丘尼寺院。寺周苍楠翠柏,古木参天,登高远望峨眉平原,心情舒畅。善觉寺所在地俗称“二坪”,古为宋皇坪。传说轩辕黄帝在宋皇坪求道于天真皇人,坪上的宋皇观古有“授道台”之名。该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道德禅师开建,名“降龙院”,左与伏虎寺遥相呼应。清初,住持元亨禅师德高望重,声闻朝廷。相传清康熙皇帝游峨眉山时,寺僧因避“真龙天子”之讳,乃改降龙院为善觉寺。康熙壬午年间(公元1702年),康熙御题匾额“善觉寺”。进入善觉寺,第一殿是山门,门上悬挂有当代高僧遍能大师书写的“善觉寺”横匾。弥勒殿与山门连接,中供弥勒佛,旁塑四大天王。第二殿是普贤殿。供奉普贤菩萨住山像,悬额“慈云普覆”。第三殿是药师殿。供奉药师佛,并有一尊铜铸药师佛像,高80厘米。殿柱上有联文:“愿世间免难消灾障,祝人民延寿洚吉祥”。第四殿是大雄宝殿,殿内供奉……[详细]
47、洗象池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洗象池
  洗象池岩下,栖息着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藏酋猴(俗称短尾猴)。这里周围常可见猴群出没,进入殿堂,见人不惊,伸“手”索食,尽享口福。洗象池的月台上,是戏猴的好地方,逗猴要有善意,不能伤害它们,猴群会奉献给你无穷的乐趣;若起歹心,你就要吃亏,千万记住!洗象池原名初喜亭,也是峨眉山有名的一处寺庙,海拔2070米,四周白云缥缈,古木参天。明末这里只是一座小庵,僧人在这里只烧茶水以待游客。清代康熙年间行能大师扩建为“天花禅院”,因寺内有一石砌六方水池,相传普贤菩萨乘白象过此,必先浴象,以后即改名洗象池。清康熙时扩建,从而成为一座寺庙,寺内有殿宇三重,正殿居中央,殿内巨大玻璃佛龛内塑普贤骑象法身,金碧辉煌,蔚为壮观。至寺前石砌半圆形月台,可看猴于附近嬉戏打闹。这里大气清澈,云垂脚下,每逢夜月当空,清辉无限,月华如玉,若入广寒,故“象池夜月”为峨眉十景之一。为全国重点寺院。保护范围:以建筑围墙为界。建……[详细]
贺宗第--中共嘉属工作委员会旧址
  贺宗第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竹根镇跃进街31号。贺宗第始建于光绪初年(1875年),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由24个天井相连而成。桥滩人称“太和全”。大部分建筑都已拆除,仅存有一面封火墙、一个用来唱戏的“不系舟”、一座比较完整的楼堂和几段尚存的围墙。1938年6月,省工委为了大量发展党员,广泛开展抗日群众运动,派侯方岳到乐山重新建党,陆续与陈述舟、冯有申、贺国干等取得联系,了解原有党员情况,接上组织关系或者吸收入党。8月,省工委根据党组织发展壮大的情况,决定成立中共嘉属工作委员会,侯方岳任书记,李嘉仲、贺国干任委员,机关设在贺宗弟。12月,因乐山地区组织发展较快,省工委决定把嘉属工委改为中共乐山中心县委,侯方岳任书记,委员5人,其中贺国干分管--工作,中心县委成立时开会也在此。1939年6月,因五通桥盐业同业公会改选,贺国干失掉五通桥盐业同业公会主席、通材中学董事长职务后,通材中学党员教师相……[详细]
49、仙峰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峰寺
  仙峰寺位于仙峰岩下,原名慈延寺,海拔1725米,门迎华严顶。该寺初创于元代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初为一小庵。明代初,该寺建有专门存放明神宗御赐大藏经的藏经楼,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本炯禅师扩建为大寺,名“仙峰禅林”。明崇帧十六年(公元1643年)毁于火,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泰安、玉升和尚再度重建,名“仙峰寺”并沿用至今。看点仙峰寺一带生长着许多珙桐树,花呈白色,形如鸽翼,微风吹拂,翩翩起舞,为世界稀有植物,西方人称之为“中国鸽子树”。介绍仙峰寺第一殿原为财神殿,后改供弥勒菩萨,称弥勒殿。现又改为财神殿。匾额“仙峰禅林”。殿堂内左壁悬挂木屏四扇,简述仙峰寺沿革及九老洞的传说。第二殿是大雄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两旁十八罗汉,背面供奉阿弥陀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全为脱纱佛像。第三殿是舍利殿,供奉汉白玉雕刻的药师佛像……[详细]
峨眉山卧云庵
  卧云庵,位于四川省峨眉山海拔三千零六十五米绝顶之处,因其位处摄身岩畔,白云上涌,寺如卧云,故名。卧云庵现为中国海拔最高的汉传佛教寺庙。现存卧云庵已是清末建筑,建筑占地面积达一千六百平方米,为全木结构重楼(正殿为三重楼)悬山顶四合院式寺庙建筑,由弥勒殿、观音殿、玉佛殿及厢房组成。庵内外匾联众多,其中「卧云庵」门匾和「地阔峨眉晚,山高岘首春」门联是著名画家吴作人墨宝。殿前旧有池名半月池,「深广不数丈,水日上渗,足饮千人。」故又有圣泉、观音水、井络泉等异称。当年还有「扪参历井」石坊立于池畔,张扬着圣泉的名声。殿后即是著名的小睹光台,是观赏日出、云海、佛光、圣灯等金顶四大奇观的好去处。现玉佛殿内,还存放有一八二八年金殿被毁后残存的两件铜墙壁。金殿在一九二八年恢复为砖构鎏金屋顶,靠此鎏金屋顶仍有「金顶」风味。岂料在一九七二年,设在华藏寺内的电视转播台机房失火,殃及池鱼,金殿及华藏寺(内藏清代的《北方……[详细]
51、接引殿
接引殿
  接引殿原为接待香客食宿之所。宋名新店,明为接引庵,明末殿毁坍,佛像倒卧荒草丛中,清顺治年间,河北80余岁老人朝山至此,其心不忍,发誓七日不食,露坐雪中,向游人募化。老僧已饿六日,恰遇川人赵栩凰登山,大为感动,回成都劝说总督李卓捐金修复,由闻达和尚办理。寺建成后多次失火,仅存一小庙。1997年,峨眉山佛教协会重新恢复接引殿寺院。交通由雷洞坪到接引殿1.5公里,有两条路可走。一为右行大路,可通汽车直达;一为左行山径,曲折迂回,俗名“八十四盘”。金顶索道(接引殿——金顶)上行:40元/人,下行:30元/人,往返:70元/人(索道运行时间5:30--18:00)。地址:乐山市峨眉山市峨眉山景区内(雷洞坪上行1.5公里)类型:山寺庙游玩时间:建议30-60分钟开放时间:峨眉山景区开放时间7:00-18:00(旺季:2017.1.16-2017.12.14)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括在峨眉山景区门票内。……[详细]
报国寺瓷佛
  瓷佛为明代烧制,仪容庄重,体态丰满。此像通高为二点四米,在明代瓷像上,称得上是比较少见的珍品。该像身高一点七四米,盘膝间的宽度为零点九四米,胸宽零点八三米,头部长零点三八米。整体比例适当,俨如真人。自腿至肩,有小佛十五排,大小相同,均为座式,每排小佛数量各异。其座为莲台,高零点七二米。座上莲瓣四排,底排为十一瓣,以上皆为十二瓣,合计四十七瓣。每莲瓣的长宽皆为十八厘米,上附小佛九个,共计四百二十三个。加上散布身上的小佛,全部数量不少于一千个。瓷佛共分三节,盘膝至胸部为一节,胸部上及头又为一节。其用料是带磁性的铁骨泥,所上釉质为白色,略带淡黄。此像系根据《梵纲经》“一花一世界,千叶千如来”意而作。其名为“毗卢遮那佛”,略称“卢舍那佛”。佛书《大乘义章》里有佛具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之说。此像即为报身佛。拔云山庵在峨县城北的双福乡境内,后更名为瓷佛寺。1975年,在七佛殿莲座上供出,为掩饰其身含接……[详细]
53、华藏寺
华藏寺
  华藏寺始建于东汉,当时称普光殿,后改名为元相寺。明代在殿后最高处营建普贤佛殿,俗称铜殿。殿顶鎏金,又称金顶。铜殿及华藏寺皆毁于火。现在的金顶华藏寺,是1986年-1989年按原貌重建的。华藏寺侧为卧云庵,庵左为睹光台,可观看金顶四大奇观。“华藏寺”横匾为赵朴初书。第一殿为弥勒殿,内供弥勒穿金铜铸佛像,殿后中间有韦陀铜像一尊,殿左右为客堂。第二殿为大雄殿,两殿之间有宽阔的天井,两厢为祖堂、方丈室、厢房。第三殿为普贤殿(金殿),矗立在摄身岩畔,殿高15米,二重檐下有集唐代书法家柳公权书“金顶”横匾,殿前有月台,旁有现代名人撰书碑刻六通,两侧有回廊和通连大雄殿的廊梯,殿内供铜铸普贤骑象一尊。各殿匾联、佛像、法器、供器多为新制,明代金殿铜碑竖于弥勒殿内。三殿均在中轴线上,逐级上升,游人步人其中,登上金殿,有渐入天国之感。殿宇屋面为金黄色和铁灰色琉璃瓦,红墙朱柱,雕花彩绘,金碧辉煌。是峨眉山全国重点……[详细]
峨眉山古建筑群
  峨眉山古建筑群(峨眉山市)1.报国寺保护范围:以建筑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0米。圣积铜钟保护范围:钟亭占地范围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2.伏虎寺保护范围:以建筑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0米。3.清音阁保护范围:建筑占地范围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0米。4.洪椿坪保护范围:以建筑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0米。5.万年寺保护范围:东至万年寺东侧山门,南至大雄宝殿南道路南侧、行愿楼南墙及法物流通处南墙,西至围墙,北至大雄宝殿北僧舍北墙、般若堂北墙及贝叶楼北墙。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万年管理处以东100米,南至万年寺南侧院墙以南100米,西至万年寺西侧院墙以西100米,北至万年寺北侧院墙以北200米。6.慈圣庵保护范围:以占地范围为界。建控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详细]
麻浩崖墓
  麻浩崖墓座落于四川省乐山市郊1公里的麻浩湾。麻浩崖墓是一座东汉的崖墓,墓室由墓门、享堂、墓道和棺室几个部分组成,深29.93米,最宽处10.9米,最高处2.8米。第二穴墓道口的右边门柱上刻有“武阳掾”,左边刻有“阳嘉三年”,入内门框上左刻“邓景达冢”,均以阴文,汉隶书写,笔势雄劲奔放。“武阳掾”是汉代的一个官职,可能是墓主生前曾经担任过的职务。墓内的石刻图像丰富,墓门上刻有飞檐、瓦当、斗拱。墓的门楣上左右各刻有一羊,同列的还有三幅浮雕的人像,左墓门飞檐上刻一虎、豹形的动物。享堂的三方都刻有檐、瓦当数十,花纹雕刻精细,式样不同。享堂壁上凿刻的浮雕图像有《车辇图》、《牧马图》、《宴乐图》、《荆柯刺秦王图》等。墓道口外的门枋上,刻浮雕佛像一尊,结跏跌坐,头为高肉髻,佩顶光,右手作降魔印,左手放在膝上执一襟带状物,身躯突出额枋,是中国早期的佛教造像之一。(国家文物局)保护范围:东至虎头湾东侧山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