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绵阳市旅游

绵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181、秦家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家桥
  秦家桥年代:清2019年,秦家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柳池九龙桥
  柳池九龙桥年代:清2019年,柳池九龙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线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
  1965年,代号902的三线--研制基地在绵阳市梓潼县开工建设,1974年基地基本建成,1992年迁往绵阳科学城。在梓潼旧址的二十余年间,我国-、-完成了武器化、小型化、实战化的进程,将核弹和-结合在一起,真正地形成了有效的核威慑力量。同时完成了中-的研制工作,是我国新一代--研究的重要突破。两弹研制中的--实验共计45次,其中有22次是在三线--研制基地旧址指挥完成的。旧址中的专家宿舍是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唯一一个有如此多的专家、院士集中居住、工作过的场所。旧址现在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核科普教育基地。2019年10月7日,三线--研制基地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李调元墓
  李调元墓年代:清2019年,李调元墓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军碑林
  红四方面军为了打败敌人的“川陕会剿”计划,并向川西和甘南扩大革0据地创造有利条件,为接应中央红军北上,使两支主力红军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接照党中央和军委电示,于1935年3月28日发起了强渡嘉陵江的攻势,歼敌10000余人,攻占了北迄青川平武,南至梓潼、彰明的广大地区。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九)平武县城获得解放。15日县苏维埃政府成立。继后建起了平武、平南两个县苏,一个区苏,19个乡苏,97个村苏维埃政府,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支援红军的宣传工作。红军播下了革命火种,工农群众自觉起来参军参战,队伍不断壮大。当年平武参加红军长征的共有1156人,其中:县、乡、村苏委员以上的65人,游击队员242人,少先队员99人,儿童团员63人,妇女队员10人,直接参加的438人,参加支前长征运输的239人。此外,参加红军所属各种组织而未长征的还有1093人。平武参加红军的人员绝大部分在长征中牺牲了,走完长征的……[详细]
阔达回龙寺
  平武县阔达藏族乡筏子头村有一座回龙寺,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当年,回龙寺是龙州至松潘、甘肃等地的一处重要驿站,且又是戏楼,是川西北保存最为完好的集戏楼与驿站为一体的清代古建筑。回龙寺坐北朝南,靠山面河,涪江从正前方流过。据考证,回龙寺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为清代早期建筑。回龙寺由乐楼(戏楼)、正殿、左右配殿组成四合院。戏楼的左右还有部分木构建筑相连,与戏楼一样为二层。戏楼兼作大门,进庙从戏台底穿过。戏楼台口在内院倒坐,戏台有雕花撑弓,中间额枋有戏装人物雕饰,台口前沿有雕花华板,戏台上部梁枋有地方传统彩画,边壁上有壁画,颇为精细,可惜的是大多壁画都已残损。据了解,在清代,该处为水码头和驿站、关防之地,颇有人气,故形成小场镇,因此设庙,建戏台以应对节日庙会。据县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回龙寺保留了完整的民间庙会寺庙格局,具有较高的建筑工艺;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也是川西北现存不多……[详细]
绵阳红军纪念碑
  红军纪念碑矗立在市中心,高21米多,巍峨壮观。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途经这里,将军阀修建的“德政碑”改名为“百战百胜的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光荣胜利纪念碑。”红军走后,-派人铲去碑文。解放后修复,列为省重点文物。……[详细]
188、蓝家宅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蓝家宅
  蓝家宅年代:清2019年,蓝家宅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