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武威市 > 凉州旅游

凉州文物古迹介绍

1、凉州白塔寺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凉州白塔寺
  白塔寺,位于城南20公里的武南镇白塔村刘家台庄。相传寺内有大塔一座,周围环绕小塔99座,故名百塔寺。公元1247年,元太宗窝阔台之了、西凉王阔端与西藏地方宗教领袖萨班在凉州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凉州商谈”,使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其后,萨班在凉州讲经说法,宣传佛教。他先后改扩建了凉州四部寺(藏传佛教寺院),其中白塔寺是他主持扩建的最宏伟的藏传佛教寺院。据史料记载,寺院规模宏大,巍峨壮观,有4座城门,8座烽墩,东西长420米,南北长440米,四周有围墙,犹如城垣。寺内建筑众多,有山门、钟楼、鼓楼、金刚殿、三宝殿、大经堂等,殿堂重檐七彩,雕梁画栋,佛像千姿百态,庄严肃穆。白塔寺在凉州城东杂木河流域绿洲拔地而起,庄严肃穆,金碧辉煌,其规模和造型,均为凉州诸寺之冠,号称“凉州佛城”,融政治、经济、宗教、民族、文化于一体,成为蒙古王室及各族官员、群众和僧侣听经礼佛的圣地和从事贸易的场所。萨班在白塔……[详细]
2、武威文庙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威文庙
  武威市博物馆现馆藏文物4.4万多件,其中国宝级文物2件,一级文件170件,二级文物278件,三级文物594件,是甘肃省第二大历史博物馆。以铜奔马、医药简、礼仪简、木雕、墓志石刻为代表的汉唐文物,以西夏碑、木缘塔、木版画、金碗为代表的西夏文物,以凉造新泉、西夏银币为代表的货币文物,以明清瓷器、牌匾、水陆画为代表的明清文物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发展武威旅游业的重要资源。目前,该馆下辖文庙、西夏博物馆、大云寺、文物复制厂四个单位。文庙位于武威城东南隅,院内古建筑群保存完整,庄严雄伟,古柏参天,槐荫蔽日,素有陇右学宫之冠之美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闻文庙最早建于前凉或西夏时期,碑载复建于明英宗正统二至四年(公元1437-1439),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东西宽135m,南北长187m,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全庙由三组建筑构成,东以供奉万世文宗文昌帝君的文昌宫为中……[详细]
鸠摩罗什寺
  武威鸠摩罗什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中心,是四大翻译家之首鸠摩罗什祖师初入内地译经-演教之所,姚秦时高僧云集,慕罗什而驻足于此者,络绎不绝。罗什寺历经沧桑,多劫多难。殿宇僧舍无一幸存,现仅存的罗什塔,即罗什祖师圆寂荼毗后“薪灭形碎,唯舌不坏”之舌舍利塔。虽风尘满面,仍挺立如初。据史料记载,武威鸠摩罗什寺,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初入内地-演教之处。寺内雄立的宝塔是为纪念鸠摩罗什而修建的,塔内供奉鸠摩罗什的舌舍利。罗什祖师一生翻译经典七十余部,三百八十四卷,其贡献在玄奘之上,被称为译经泰斗。他所译的经、律、论既能做到不失原意,又保存有原本语趣,诵读中使人感觉到文辞优美,朗朗上口。因而一直为人们所乐诵,至今不衰。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在长安逍遥园圆寂,荼毗后奉罗什祖师生前遗愿,舌舍利奉归武威罗什寺修塔供养,即现存寺内鸠摩罗什祖师舌舍利塔。据唐朝碑记记载“罗……[详细]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城南50公里处的张义镇灯山村,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北魏、隋、唐、西夏期间均有扩建,至明、清时期已成为-教寺院。据明朝正统十三年(1448)《重修凉州广善寺铭》记载:明朝正统十年天梯山石窟尚存26处。由于天梯山石窟地质结构松软,在历次地震中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仅1927年凉州大地震,就震毁洞窟10余处。1959年9月,因修建黄羊水库,窟址处水库淹没区,部分造像、壁画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北魏、隋唐时期的藏文经卷、绢画等由敦煌文物研究所保存。现在天梯山石窟仅存3层,大小洞窟17处。最大的洞窟……[详细]
罗什寺塔
  介绍罗什寺塔矗立在武威市北大街,是为了纪念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武威弘扬佛法、翻译经典的功绩而建造的。罗什寺塔最早建于后凉(386年~400年),塔及寺院在唐时大力扩建,明、清皆有修葺。其间于明代成为陕西凉州大寺院,英宗正统十年二月十五日,为罗什寺院颁发了大藏经,并下圣谕道:“刊印大藏经,颁赐天下,用广流传,兹以一藏,安置陕西凉州大寺院,永光供养”。此谕现完好保存于文庙内。现存罗什寺塔八角十二层,高32米,全以条形方砖砌成。从下起第三、五、八层均设门,顶部是葫芦形的铜质宝瓶,最上层东西各有小佛龛,龛内有佛像。巍然屹立的罗什寺塔,象征着武威古城悠久而文明的历史,也是1500多年前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鸠摩罗什简介:鸠摩罗什的祖先是印度人,出身于相国之家,罗什于344年生于新疆库车。因他少时聪颖过人,被称为“鸠摩罗什”,意思是神童。7岁时当了和尚,12岁游历西域诸佛教国,以精于佛学闻名。吕……[详细]
高昌王和西宁王墓
  高昌王和西宁王墓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石碑沟村。 1973年和1984年,武威文物普查队前后两次调查。地面已无封土,均为家族墓,且有立碑,分别为“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简称“高昌王碑”)和“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简称“西宁王碑”)。1990年,在高昌王墓地发现1座砖室墓,出土有唐代海兽葡萄铜镜和元代白瓷豆4件、铜钟1件等遗物。高昌王碑青石质,碑残,蟠螭首,残高1.3米,宽1.9米,厚0.52米。碑身残高1.82米,宽1.73米,厚0.47米。碑阳汉文楷书36行,行残41字,碑阴为回鹘文,内容详细记载从巴尔术阿尔忒的斤到太平奴八代回鹘亦都护高昌王世系、事迹及回鹘族起源、流派及西迁等。翰林学士承旨奎章阁大学士赵世炎篆额,元代著名学者虞集撰文,大书法家、礼部尚书巎巎奉敕书丹,由高昌王帖木儿补花于元统二年(1334年)在其父纽林的斤墓地立。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移至武威文庙保存。西宁王碑仍在原……[详细]
武威长城遗址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是世界上最为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汉辟河西四郡之后,武威正式纳入汉王朝的版图。汉王朝为了阻止匈奴南下,保卫河西地区的安全,在取得河西之后,即开始修筑长城。从敦煌到秦长城,数千里之地,筑起了一道边防屏障,每隔5里或10里地方,筑有烽火台,设戍卒了望。遇有敌情,即点燃柴禾、苇炬报警。凉州境内也留下了这一时期所筑的长城遗址,它东与古浪圆墩子长城相接,向西延伸,经红水河直抵腾格里大沙漠边缘,西至九墩滩,长约100公里,其中长城乡月城墩一段,保存还相当完整。有些地段的遗址残高6米,底宽25米。长城乡境内从东到西30里之地就有20多座烽燧,反映了当年长城的宏伟规模。这些遗址均系黄土板筑,有些烽台燧墩保存的比较完整。墩呈圆锥形或正方形,墩下还可以寻觅到古城堡残迹和灰烬瓦砾。 汉代所筑的这些长城遗迹,因年代久远,历经风雨剥蚀,虽多已倒塌,仅剩一些残垣断壁,但它……[详细]
磨咀子和五坝山墓群
  磨咀子和五坝山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缠山村和韩佐乡宏化村祁连山山前二级台地上,杂木河从南至北流过,磨咀子居河西,五坝山居河东,二者隔河相望,间距1千米。磨咀子墓区面积70万平方米。五坝山墓区面积120万平方米。 磨咀子墓群于1955年发现。1955年和1959年,甘肃省博物馆先后进行三次发掘;2001年,2003年~2005年,甘肃省文物考古所等再次进行了发掘。磨咀子墓群墓葬密集,出土文物丰富。发现了马家窑文化的建筑址、窑穴和大批汉墓。出土了大量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与马厂类型的彩陶。两汉墓葬0土了以《武威汉简》、《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书令》为代表的一大批两汉简牍文献和木质文物。 五坝山墓群墓葬亦很密集。1984年至1987年,先后进行过两次抢救性发掘,发现马家窑文化墓葬3座,两汉墓葬120座,晋墓5座,西夏墓葬4座。出土了马家窑类型彩陶6件。两汉墓葬0土了金花1件,木牍1件,以及大量木……[详细]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碑)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碑)原位于凉州(今武威)的护国寺内,现存甘肃省武威市文化馆。碑凿刻于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是西夏文碑刻的珍贵遗物。西夏碑的碑身高2.5米、宽0.9米,两面刻文。一面刻有西夏文,以西夏文篆字题名,意为“敕感应塔之碑文”;正文是西夏文楷字,计28行,每行65字。另一面刻有汉文,碑头有汉文小篆题名“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铭”;正文是汉文楷书,计26行,每行70字。第一行和第二行的上半段残缺。碑文的四周有线刻的卷草纹,碑头题名的两侧各有一个线刻的伎乐菩萨,作舞蹈状。题名的上端是云头宝盖。线刻伎乐菩萨、宝盖、卷草纹图案等,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是迄今所存为数不多的西夏艺术珍品之一。碑中的西夏文和汉文所讲述的内容大体相同,但叙事的前后很有差别。两面的文字不是互译的,而是各自撰写、然后刻写上的。碑文记述了凉州城内护国寺佛塔于西夏天祐民安三年(1092年)地震时倾斜、西夏皇……[详细]
武威白塔寺遗址
  白塔寺遗址位于武威市武南镇白塔村刘家台庄,始建于西夏以前,元、明、清重修、续建。是藏传佛教寺院遗址,是西藏喇嘛教名僧萨班的圆寂之处,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的象征。1998年调查并试掘,1999年对塔基作全面发掘,并试掘部分殿基,发掘面积共计1527平方米。1239年,元太宗窝阔台的皇子阔端驻凉州,为西凉王。其久攻西藏不克,故邀西藏喇嘛教萨迦派四祖萨迦·班智达来凉和谈。1247年,萨班作为西藏代表与阔端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凉州和谈”。至此,西藏归顺于元,使西藏结束了四百多年的0局面,正式纳入祖国版图。萨班居凉州白塔寺,并将其改建为藏传佛教寺院,使之成为凉州四寺之首,名“东部幻化寺”。萨班圆寂后,阔端为其在寺内建灵骨塔一座,俗称白塔,寺因塔名,称“白塔寺”。萨迦派五祖八思巴续建。元末,毁于兵燹。明、清重修。原寺院有佛城、灵骨塔及塔院、塔林等建筑。大多毁于1927年地震和“文革”期间。现仅存白塔……[详细]
西路红军凉州战斗遗址
  1936年10月,陈昌浩、徐先前等同志奉中央军委命令,率红四方面军第5、9、30军2万余名指战员,西渡黄河进军河西,30军为西路军右翼,从一条山出发,沿长城南侧西进,经古浪大靖、土门直达武威四十里堡。为接应9军,掩护主力部队西进,派88师263团驻守四十里堡。红军刚到四十里堡驻守,就遭到敌人5个团的围攻,时任30军政委的李先念和军长程世才同志在四十里堡祖师宫坐镇指挥,红军战士英勇反击,当地群众积极援助,敌人死伤惨重,但由于寡不敌众,陈家烧房和沈家庄“土围子”被敌人攻破,尔后,红军重新组织火力猛攻反击,敌人的轮番进攻均被击退,终于夺回了失去的“土围子”,守住了阵地,经过3天激战,共歼敌2400余人,完成了掩护大军西进的任务,随后撤出阵地向西挺进。中国西路红军凉州战斗遗址旅游景区位于凉州区城西20公里的永丰乡四十里堡村,现存祖师宫和陈家烧房遗址。这里交通便利,312国道横贯全境。凉州作为中国西……[详细]
高沟堡古城遗址
  高沟堡古城位于城东25公里的长城乡,西至中沙墩,东临长城月城,南连新地滩,北靠二十里大沙。此城由于被沙漠包围,原貌尚在,是凉州境内唯一辛存的汉代古城遗址。凉州民谚有:先有高沟堡,后有凉州城之说,这里是凉州的东大门,境内又有天然泉水黑木林湖(俗名龙王泉、黑墨湖),水草丰美,可耕可牧。《汉书地理志》称凉州畜牧为天下饶。隋、唐时代凉州的牧马监就设在这里,因而这里至今还保留着前营马场、西湖马场等地名。后来由于水源减少,草地沙化,农民被迫弃耕弃牧,因而,古城沉寂在沙漠中。 高沟堡古城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战乱、风沙等灾害后,由于久沉瀚海,使这座汉唐古城保存至今,基本完好,从遗址看,古城里长方形,东西长250米,南北宽135米,西南两面樯垣保存较好,西樯正中有高约4米的土台上留有寺庙遗址,城周围有汉代墓葬,地表遗物有汉代红陶、灰陶砖瓦残片等。台上留下的寺庙遗址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原有铁钟一口,上……[详细]
旱滩坡墓群
  旱滩坡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西南沿祁连山北麓的台地上,跨柏树、松树、西营3乡镇,面积2000万平方米。 1972年发现,1975年、1984年武威地区文物部门先后进行了发掘、清理。1985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发掘。墓葬时代分别为东汉、魏晋、十六国前凉等。汉墓部分地表无封土,部分有圆形小土堆。大部分为带有斜坡墓道的土洞墓,砖墓较少。汉墓中1972年曾出土医药汉简92枚(即“武威医简”),1988年在东汉土洞墓0土了完整的鸠杖一根,同时出土17枚王杖律令汉简及其他文物;魏晋和前凉墓地表均有封土,而且墓道部分亦有封土,圆形封土顶部和墓道口均埋有石块,标志明显;结构有土洞和砖室两种,均带斜坡墓道。有单室墓,也有双室墓,规模普遍比汉墓较大。随葬器物以灰陶为主,木器次之。画像砖墓少见。其中一座前凉升平三年(369年)武威厉将军都战帅驸马都尉姬瑜夫妇合葬墓0土文物非常丰富,有木俑、纪年木牍、木莲……[详细]
牛家花园
  牛家花园位于城南5公里高坝镇同益村,是清代名人牛鉴的故居。牛鉴(1785-1858),字镜堂,号雪樵,是清嘉庆十九年(1814)二甲第四名进士(合计为第七名),曾任河南巡抚、两江总督等职。在河南巡抚任上,政绩突出,深得地方人士好评。花园占地70亩,经梨、核桃、苹果、杏树为主,杂有杨、柳、槐树。高大的庄院居于园中,因宅旁有24株柏树,牛鉴将宅第命名为“二十四柏之轩”。现居屋荡然无存,仅存南、西、北三面半截庄樯,樯基宽4米以上,根据遗址,庄园东西长70米,南北宽50米,占地3500平方米,据耆老回忆,庄樯高而厚,周围有漫台,上可行马车,四角有角楼;院门向东,门道很深,有五道门槛。头道门槛有两层单扇门,包以铁皮,布满蘑菇钉。进院门后,四周均为出廓房,南、西、北三面有出廓木楼拔起,院中腰过厅把大院分为前后两院。后院上房悬有道光皇帝书匾额一块。现牛鉴故居古建筑群围樯遗址与古柏苍松及林木保存完整,19……[详细]
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
  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石碑村三社,立于西宁王忻都公墓前。简称“西宁王碑”,墓封土已毁。碑青石质,蟠螭首,龟趺,通高5.8米。座高1.4、宽2.4、厚1.6米,身高2.8、宽1.5、厚0.4米,首高1.6、宽1.6、厚0.45米。碑阳额篆“大元敕赐西宁王碑”八字,首题“大元敕赐追封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铭”。正面碑文楷书为汉文竖行,32行,满行63字。碑阴为回纥文,记载元平章政事斡栾及其先辈有功元朝,其父忻都公被封为西宁王事迹及回纥在河西居住和发展的历史。尾题“至正二十二(1362)年岁次壬寅十月吉日立石,”道奉大夫、中书参知政事知经筵事、提调四方献言详定使司事危素撰文,荣禄大夫、中书右丞同知经筵事、提调国子监大都府学陈敬伯篆额,光禄大夫、滕国公、集贤大学士张书丹。保存完好,对研究斡栾家世及回纥史和元史有重要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