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港
澳
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移动版]
201、
陈潭秋故居纪念馆
AAA
[
湖北省
黄冈市
黄州区
]
陈潭秋故居纪念馆位于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建于清清光绪二十二年(1866),一进二重,面阔五间,硬山顶,砖木结构。现在的陈潭秋故居居室为原黄冈县政府于1980年仿原貌复建。20年来,该馆经不断的扩建,已初具规模。现有青砖瓦房两幢,青砖楼一幢两层,另有接待室3间,占地面积280平方米。陈潭秋全身铜像一座,立于陈潭秋故居纪念馆(故居公园)内,铜像全身站像,高3米,基座2米,形象为身着西服(中共“一大”代表照),右手持一本进步刊物,眺望远方,对中国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心。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
[详细]
202、
法泉寺石窟
AAA
[
甘肃省
白银市
靖远县
]
法泉寺石窟法泉寺座落于县城东十公里处红山岔内,四周红色石质山体裸露,山崖下有泉水涌出,以“法门”“清泉”立说,故名法泉寺,是陇上闻名的佛寺之一。法泉寺石窟依山开凿,始建于北魏时期,唐宋两代较为鼎盛。现残留36个洞窟,保存有唐代以来雕塑佛像及壁画等珍贵文物,具有重要的艺术欣赏和历史研究价值。唐初大将尉迟敬德曾监督修建法泉寺,宋代崇宁五年(1106年)钦赐法泉寺与西安景云寺为上下两院禅寺,允许会州法泉寺容纳五百僧人修行。明朝正统四年(1439年),靖虏卫指挥房贵与寺院主持桑迦班丹创建大佛殿、天王殿、伽蓝殿、观音堂等。明代兵部尚书彭泽青年时游学至靖远,曾寄身法泉岩洞潜心读书,作有《东山八景》诗及《仙…
[详细]
203、
铁岭龙首山
AAA
[
辽宁省
铁岭市
银州区
]
龙首山位于铁岭城东二里。因它从东南奔驰而来,到了柴河岸边突然昂起,象巨龙的头,故名龙首山,是铁岭著名的风景区。每年五月,山岗上、山谷里开满色彩艳丽的蔷薇,醉人的花香随风飘荡。这里的春光美,秋景更为雅致。凉爽的秋风吹红了漫山枫叶,在层层密密的树丛中,游人不断。“龙首寻秋”是柴河八景之一。古老的慈清寺坐落在龙首山北峰之巅,原名秀峰寺、水潮寺,又称三清观。寺院为一座古朴的四合院落式建筑,有正殿、东西配殿、藏经阁、醉翁楼。院落前还有半墙、宿云两座碑亭。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檐下有廊,横枋有鲜艳的彩绘。殿内供释迦牟尼等三尊佛像,并立有八大金刚泥塑。醉翁楼原为山门,1921年重建时改为木结构硬山式二层小…
[详细]
204、
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
AAA
[
山西省
晋中市
左权县
]
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位于晋中市左权县桐峪镇桐峪村。1941年7周7日至8月15日,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在辽县(今左权县)桐峪村隆重召开,历时40天。这次盛会确定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并选举出以杨秀峰为主席的边区政府领导人员。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正式成立。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的召开,适应了华北抗战形势的发展和巩同抗日根据地的要求,正式建立了边区政府领导机构。这次会议结束后,边区政府抓紧在各级政权中贯彻落实“三三制”建政原则,参议员返回各县并大力宣传“三三制”,动员了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基层政权民主建设。各地经过村选,建立了真正符合“三三制”原则的村级抗日政权。这种普遍“三三制”政权,从政治上调…
[详细]
205、
姜太公钓鱼台
AAA
[
陕西省
宝鸡市
陈仓区
]
中国钓鱼始祖之乡——姜太公钓鱼台位于宝鸡市陈仓区天王镇境内,南依秦岭,北望渭水,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距西安150公里,宝鸡市30公里。二级旅游专线与西宝高速公路、西宝南线相连,交通十分便利。景区内人文古迹闻名海内外,名贯古今的“姜子牙钓鱼、周文王访贤”的历史典故就发生在这里。汉代立祠,兴盛唐时的殿堂祠庙随山就势,气势宏伟;巨大如丘的“钓磺灵矶”石,跪痕犹存、被称为中国第一钓台的姜子牙“跪石”及粗需三人合抱的四棵“唐柏”更为这内涵深厚的人文古迹锦上添花,给人以知识的熏陶和历史的感悟。钓鱼台景区自然景色非常迷人,河光山色相映争辉。区内峰峦叠嶂,飞流激柱,柏山做屏,芳草为毯,森林茂密,红叶尽染。…
[详细]
206、
汪山土库
AAA
[
江西省
南昌市
新建区
]
汪山土库地处江西省新建县大塘坪乡汪山岗,距省城南昌45公里,是清道光初年兴建起来的官僚豪门府第。土库以江南园林建筑、徽派建筑与清朝宫庭建筑相结合,建筑规模浩大、气势伟绝,在江南乃至全国实属罕见,在民间素有“江南小朝廷”之称。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在此书下一联馈赠:湖山意气归词苑,兄弟文章人选楼。汪山土库是『三个大红顶子』,程矞采、程焕采,程楙采为其家族所建的民宅。『汪山』是此处地名,原名大汪山,『上库』是『上屋』谐音,为土木建筑物。汪山土库始建于清道光初年,历时半个世纪,于清同治年间建成。整座建筑东西长337米,南北深18O米,占地108亩,共建有25栋抬粱穿斗式结构的青砖大瓦房。这些房子的外墙连成…
[详细]
207、
西安大兴善寺
AAA
[
陕西省
西安市
雁塔区
]
大兴善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5公里的小寨兴善寺西街。始建于晋武帝司马炎泰始至泰康年间(公元265——公元289年),距今1600余年。初称遵善寺。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遵善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因寺院在都城大兴城的靖善坊中,故易名“大兴善寺”。隋唐时代,长安佛教盛行,由印度来长安传教及留学的僧侣,曾在寺内翻译佛经和传授密宗。隋文帝杨坚开皇年间,印度僧人那连提黎耶舍等人曾先后来到长安,住寺内翻译佛经59部278卷。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四年至八年(公元716——720年),号称“开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到此传授佛教密宗,大兴善寺因此成为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成为…
[详细]
208、
具茨山岩画
AAA
[
河南省
郑州市
新密市
]
具茨山岩画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与许昌市交界处的具茨山,新密市、新郑市登封市与禹州市四县级交接处,具茨山岩画在新密的分布范围主要在新密市南部的苟堂镇最南端范堂沟村和槐树岭村的石牛山和大鸿山上。东西长4公里,南北约600米,分布范围较广泛。存量达3000 多处,郑州市界内新郑发现200余处,新密30余处。具茨山岩画1988年被发现并引起重视。岩画多呈沟槽、凹穴、网格状,圆点凹穴是研磨法制成,沟槽和网格状可能是用坚硬的打击石器或金属工具制成。另外,在石牛山和大鸿山顶均有古寨存在,寨周围及寨内为岩画分布集中区域。在调查中新发现了两处全新世中期褐红色古土壤叠压岩画的地层,推测此两处岩画形成时代约当全新世中期…
[详细]
209、
武灵丛台
AAA
[
河北省
邯郸市
丛台区
]
现存古丛台为清代同治年间重修,占地1100多平方米,高 28米。三层青砖高台的底层南北各有一门,甬道右侧的台墙上还嵌有“滏流东渐,紫气西来”几个大字,北门台阶上的大石碑,是乾隆帝游江南路时亲笔书写的诗碑。当中一层有 5间大屋,名“武灵馆”,是为纪念武灵王的而建。最上一层门额上题有“武灵丛台”几个大字。 看 点 武灵丛台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发生地。战国时期,赵国本是一介小国,武灵王即位后,决心使国家强盛起来。当时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胡人”,他们身着窄衣,以能征善战著称,武灵王遂让赵国上下都改穿胡服,勤练兵马,终于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位于市中心丛台公园内,是古城邯郸的象征,相传它始…
[详细]
210、
黄克诚故居
[
湖南省
郴州市
永兴县
]
黄克诚故居位于郴州市永兴县三塘乡下青村。黄克诚,又名黄时瑄,1902年诞生在此,一直居住到外出求学。1922年,黄克诚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入广州政治讲习班学习,结业后被派在唐生智部任营、团政治指导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10月,国共合作破裂后,黄克诚离开部队,返回湖南,受省委派遣回家乡从事秘密活动。1928年初,在湘南起义中,他参与领导永兴板梁暴-动,缴获宜章挨户团武器,建立永兴工农革命军第1师。2月,永兴县苏维埃政府成立,黄克诚任县赤色警卫团党代表兼参谋长。4月上旬,在敌军压境的紧急关头,他当机立断,率领永兴农军上井冈山,被编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12师…
[详细]
211、
三义宫
AAA
[
河北省
保定市
涿州市
]
三义宫景区坐落于涿州市松林店镇楼桑庙村,是历史上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故地。千百年来,后人拜谒者络绎不绝,其“义”文化源远流长,堪称三国文化之始地,整座庙宇金碧辉煌,气势雄伟,金代被列为涿州八景之一,名曰:“楼桑春社”。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为汉昭烈帝刘备诞辰之日,届时各方百姓云集于此,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有诗赞曰:“父老相携载酒游,果然春社胜于秋,汉家宫殿皆禾黍,赢得荒村尚姓刘”。景区占地面积60余亩,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为三进院落式景区。三义宫,原为“三义庙”,又称“汉昭烈帝庙”,是为纪念三国时期刘备三兄弟在此结义而建。始建于隋代,唐、辽、元、明、清等时期均有修葺,距今已有一千…
[详细]
212、
定陶法源寺
AAA
[
山东省
菏泽市
定陶区
]
法源寺遗址位于定陶县马集镇郭庄村南300米处,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兴华禅院,建于东汉年间,隋、唐、宋时最为兴盛,成为全国著名的佛院之一。该寺于宋元佑、明正德年间曾多次修复。明代寺院占地2.67公顷,自南至北依次建有戏楼、寺门、钟楼、鼓楼、关帝庙、白衣奶奶庙、龙王殿、祖师庙等300余间,以天王殿、十八罗汉堂、立佛殿、睡佛殿、藏经殿和百神殿最为雄伟。殿中的神像雕刻精巧,造型优美,百神殿百尊神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寺院西南角有宝乘塔,据宋元佑(至和)重修宝乘塔碑文记载,塔下藏有舍利子六颗,夜深人静时闪闪发光。清朝末年,法源寺存有大殿20余座300余间,雄伟壮阔,占地200余亩。寺内建筑结构…
[详细]
213、
开江金山寺
AAA
[
四川省
达州市
开江县
]
开江金山寺位于开江县宝塔坝乡金山山腰,距县城8公里。金山寺在当地系最高峰峦,四川开江金山寺地势高旷,其背面岗峦起伏,古木参天;左右土丘林立,联肩比翼,如护卫罗列;前方宝塔坝田畴似海,村落历历。金山寺始建于唐代天宝年间,明未毁于兵燹,清康熙乾隆年间募资重修。金山寺由正殿和藏金楼两部分组成。正殿座南朝北,藏经楼座东朝西,相距约百尺。金山寺在历史上是开江之丛林圣地,盛年时,拥有田产五百多亩,僧众二百多人,还办有一所佛门小学,其正副殿及塔林占地远超过达县真佛山,旧时金山寺系佛门净土,乾隆以来香火历盛不衰,每年要举行一次“孟兰盛会”和“腊八戒规”仪式,举行“腊八戒规”仪式时,从冬月初二及腊八,全县16个…
[详细]
214、
吴式芬故居
AAA
[
山东省
滨州市
无棣县
]
吴式芬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无棣县古城南门里,故居建筑格局上既具有明清时代官宦府第的宏伟气势,又有宦居园林建筑艺术情趣之美,实是明清官宦府第古建筑艺术中的典型代表。有吴式芬纪念馆、宝砚堂、尚书第、陶嘉书屋、双虞壶斋、听雨轩等建筑。清代吴氏家族,以人文鼎盛称著齐鲁,有“进士世家”、“尚书门第”、“九世朝臣”之称,享有“四省承宣三掌节钺,九封光禄两列史晟”之美誉,其文化底蕴,社会影响广泛,被视为清朝三百年历史的缩影。清代内阁学士吴式芬是近代著名的金石学家,著有《捃古录》、《捃古录金文》、《封泥考略》等多部巨著。吴式芬以其金石学的百卷名著,填补封泥研究空白的丰硕成果,成为吴氏家族杰出代表。建筑专…
[详细]
215、
无棣大觉寺
AAA
[
山东省
滨州市
无棣县
]
大觉寺,是位于古无棣县城东南的一处佛教寺院。明杨魏《海丰县重修宝塔记》记载:“大觉寺,在县城东南隅外,中有浮屠,巍然薄云霄,而殿宇佛像亦壮丽可观。”寺内“浮屠”即海丰塔。据文史专家介绍,大觉寺本名普照寺,始建于唐朝贞观13年(公元639年),原名“普照寺”、“普照寺舍利宝塔”。明朝洪武元年更名为“大觉寺”。1300多年来,大觉寺与海丰塔,默默见证了唐、宋、元、明、清的盛衰巨变。 据专家评定,大觉寺有着1360多年的历史,文物价值极高。仅从建筑上来说,大觉寺主体建筑气势恢宏,工艺精巧,随着历史的变迁,与清代学堂的其他建筑已经浑然一体。现在,在大觉寺的原址上,人们能领略到的不单是盛唐以来的佛教文明…
[详细]
216、
蓝陵桃花源
AAA
[
山东省
济宁市
邹城市
]
蓝陵桃花源因南北朝时期北齐大将高长恭,骁勇善战,封藩徐州兰陵郡,俗称蓝陵王,为躲避宗亲杀戮与天女杨雪舞在此隐居,故而得名。蓝陵桃花源旅游景区包括蓝陵桃花源、蓝陵湿地、蓝陵公园、蓝陵古城四个部分,以及游客服务中心、驿站、美食街等配套设施。按照城镇全域景区化、景区功能城市化的理念,打造“城前两日游,梦回三千年”的品牌。其中蓝陵桃花源包括13700亩桃园,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蓝陵城驿站、黄约城驿站、祝其城驿站、怡情亭、怡心亭、怡神亭、高达12.39米的寿星雕像、直径达3米的蓝陵仙桃塑像、康王定情处、康王巡游、桃园三结义、蓝陵王隐居处等景观。桃花盛开时,游人如织,人面桃花相映红,人置身其中,宛如世外桃源。…
[详细]
217、
古琴台
AAA
[
湖北省
武汉市
汉阳区
]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东畔,是为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古琴台始建于北宋,后屡毁屡建。清嘉庆初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古琴台,清汪中代笔撰《琴台之铭并序》和《伯牙事考》,此文颇为时人称道。光绪十年(1884年)黄彭年撰《重修汉阳琴台记》。光绪十六年(1890年),杨守敬主持并亲自书丹,将《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汉阳琴台记》重镌立于琴台碑廊之中,并书“古琴台”三字刻于大门门楣。古琴台建筑群占地15亩,规模不大,布局精巧,主要建筑协以庭院、林园、花坛、茶室、层次分明。院内回廊依势而折,虚实开闭,移步换景,互相映衬。修建者充分利用地势地形,还充…
[详细]
218、
凤阳龙兴寺
AAA
[
安徽省
滁州市
凤阳县
]
龙兴寺位于凤阳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是明朝皇家寺庙建筑。它的前身是朱元璋出家礼佛的於皇寺,因该寺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祥之地,与整个朱明王朝有着渊源关系,数百年来一直为国内名刹之一。1981年被列为安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兴寺经过600余年的风雨沧桑,大部分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察其遗址、布局仍森然壮观,尚存的部分文物和建筑构件足可以证实其当年的气势、规格和规模。殿外四口硕大的铜锅,传为寺僧做饭所用,不难想象当年寺僧之众;殿前东西两侧各有古槐,枝桠纵横,为古寺增辉;殿内陈列有明代铜鼓和铜铸幽鸣钟,为皇家寺院的见证。自92年以来,在九华…
[详细]
219、
乐陵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
AAA
[
山东省
德州市
乐陵市
]
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位于乐陵市朱集镇枣林旅游路东侧,主要建设有入口牌坊、革命纪念馆、纪念广场、广场群雕、常大娘故居和体验式地道、烈士碑林及同心亭、文化长廊、景观喷泉等各种景观。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面积约2800平方米,布展设计突出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著名人物,以图版、文字、实物及绘画、模型、场景、展柜、多媒体等形式,全面反映边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乐陵作为冀鲁边区的核心区,为保护和传承好这一地区宝贵的红色历史文化,2013年,根据广大人民群众和烈军属的意愿,山东省乐陵市将原“乐陵挺进公园”、原“乐陵革命纪念馆”迁入乐陵“枣乡红韵”红色文化体验区,并依托“枣乡红韵”红色文化体验区将“…
[详细]
220、
颛顼帝喾陵
AAA
[
河南省
安阳市
内黄县
]
颛顼帝喾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俗称“二帝陵”,民间称“高王庙”,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第二帝高阳氏颛顼、第三帝高辛氏帝喾的陵墓。陵地占地面积350余亩,南北长2050米,东西宽1060米。陵地古属东郡濮阳,金大定七年(1167年)划归滑县,1940年划归新置的高陵县,1949年划入内黄县。史载二帝葬于“鲋山之阳”,即指此处。封土冢南北长约65米,东西宽约54米,顶高25米,陵墓底部都残存有高1米左右的砖砌陵墙,南面陵墙上分别镶嵌有“颛顼陵”和“帝喾陵”石碑各一通。院中元代石碑记载,砖砌围墙系元代天历二年重修时所筑。在二帝陵庙之前的高台地上,还残存有元代至元十一年重修的陵庙拜殿和左右…
[详细]
[上一页]
[第一页]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旅游搜索
·
AAAAA级景区名录
·
AAAA级景区名录
·
AAA级景区名录
·
AA级景区名录
·
A级景区名录
重点关注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中国文化遗产
·
中国国家森林公园
·
国家水利风景区
·
国家级湿地公园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
中国1A景区名录
·
科普教育基地名录
·
中国2A景区名录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录
·
中国3A景区名录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
中国4A景区名录
·
国防教育基地名录
·
国家地质公园名录
·
中国5A景区名录
·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世界文化遗产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Email:bytravel666*163.com(*改为@)
晋ICP备2023016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