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沙柳河遗址
  沙柳河遗址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县城南沙柳河东岸,这里以沙柳河桥为界分桥东与桥西两处遗址。桥东遗址坐落在沙柳河乡红山村西部的沙柳河岸边,南临刚察至天峻公路,西北为水文站,北为村庄,东靠刚察县油库。遗址面积约160×60米,文化堆积厚约30-100厘米。遗址西南部在修筑公路时取土被挖去约40×40米,并形成大坑,大坑周边断崖暴露有灰层、灰坑,灰坑中夹有大量的陶片、杂骨、鱼骨,靠沙柳河岸边还暴露有石块垒砌的长4米、残高0.8米、厚度不详的一段石墙。坑内残留有灰坑、房屋及残灶遗迹。灰坑为圆形,底部不详,房屋只留有居住面,呈圆形,直径约430厘米,室内中间有用石块垒砌的灶,灶被扰动原结构不清。…[详细]
仙圣庙戏台
  余姚鹿亭中村的仙圣庙戏台始建于南宋,几经毁坏重建,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三年至八年(1664~1669)重建,它是宁波地区现存戏台中年代最早、建筑技艺最精致的一座。仙圣庙戏台是仙圣庙的一部分。仙圣庙依山傍水,前有宁晓公路沿溪通过,后有庙后山环抱,座东北,前后两进,五开间,两侧各有厢楼三间,腾空而起的戏台位于天井一侧,与前殿明间衔接。前殿是楼房,楼上临天井一边设廊,与两侧厢楼回廊相通,外侧围构栏,观众可倚栏看戏。据《郑氏家谱》手抄本记载,仙圣庙戏台由中村郑氏于元代至治年间(1321—1323)迁移到今址。戏台面阔4.67米,呈正方形,高约6米。歇山顶,飞檐翘角,四根石角柱中部载铺平台,戏台顶部为斗拱和…[详细]
浙东游击纵队后方医院遗址
  浙东游击纵队后方医院遗址位于海曙区章水镇低坪村上横自然村东南面王蛟屋山岙内,据老革命回忆,约设立于1948年。该遗址四面环山,南侧一条小溪自西向东环绕而过,北侧为王蛟屋山,主体坐北朝南,共分三个部分,由西向东依次厨房、手术室、住院部,4层地基,高差分别为0.7米,1.8米,0.5米。原建筑由当地竹木搭建,地面以竹席铺地,废弃后主要作为林地使用。 据老党员张国庆介绍,后方医院所用医药均由地下党员从鄞江等地购入。当地曾参与游击纵队战斗的张纪洋老同志也回忆道,当时龙观、奉化等地战斗受伤的游击队员都被他们沿观顶等地送到后方医院,医院最多时曾有医生有史东办(音)、黄长富两人,住院人数最多时曾有数十位伤员…[详细]
傅宅
  傅宅(傅乾月房),原为汪伪上海市长傅筱庵故居。建于1922年,为典型的民国时期中西合璧优秀建筑。1999年被公布为宁波市“十佳”近现代建筑。2000年12月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傅宅,座北朝南,占地面积2008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二层框架结构,5间2弄4厢房,走马楼四合院,外观带有欧式古典风格造型。两边较高的硬山顶,有法国路易十三式样的印迹,中间大门和边门的石式较为复杂。一层和二层楼层分界处有不连续的出挑叠涩装饰带,外墙面料用的是水泥沙酱,牢固如旧。大门内是两层走马廊,下层廊用的是连续券做法,石质为梅园石的柱子,做工颇为细致。柱头是科林斯桩式的毛茛叶和爱奥尼克式的涡卷组合。上层…[详细]
后殿廊桥
  后殿廊桥位于华舍街道华舍村,据查证为清代建筑,由后殿庙和廊桥二组建筑组成,硬山式屋顶,阴阳合瓦,总占地面积155平方米。廊桥系单跨石梁桥,平面呈“凹”字形,东西走向,横跨庙前江,桥面由木板南北向并列铺设而成,其南侧置石栏板,同时,桥面板下东西向铺有数根木头,以承托桥面;桥面上建有桥屋,面阔三开间,前半架为走廊,后半架设佛座,中间格扇门、格扇窗相隔;桥屋梁架为五柱七檩,设中柱,其中过廊为双步、单步廊,外檐柱侧面刻有石联;东西两端桥堍由条石错缝叠砌,且南侧均设落坡,落坡内侧均置石栏板,并分别设垂带踏跺十五、十三级。后殿庙位于桥东端,坐北朝南,面阔三开间带“船蓬轩”前廊,檐口设木栅栏;殿内后半架设佛…[详细]
松山革命烈士陵园
  松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鼓一村。这里长眠着革命烈士叶凯和王则炎。叶凯烈士,男,鼓山镇后屿鼓一村人,生于1909年6月11日,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州中心市委代理书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中国工农红军闽东13独立团政委、中共罗源县委书记等职。1935年农历九月十三日被国民党-派惨杀,壮烈就义,牺牲时年仅26岁。王则炎烈士,男,鼓山镇后屿鼓一村人,生于1911年,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福建省委特派员。1930年到江西中央红军学校学习,回闽后,长期活动于连罗一带,在创建和扩大革命队伍、保卫苏区红色政权的斗争中,屡建战…[详细]
天峰塔
  天峰塔,位于奉化市西坞街道亭山村,1987年2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峰塔,始建年代不详,系六角单层石塔,高6.40米,无基座,直接建于山顶巨石上。塔底部周长8米余,塔身高4.08米,由十五层斜面条石叠砌而成,每层六面,每面三块,左右两块占他面共有,排列整齐。每个斜面在塔的底部宽1.40米,到塔的顶端宽仅0.53米,上边宽度几乎是底层宽度的三分之一,收分很大。塔身上半部中空,下半部内实。塔刹高2.32米,刹座和刹身也都是六面的圆锥形石块,每边宽度更小;刹顶又为一下方顶尖的石锥,所以每一个斜面都成了一个下宽上尖的长腰三角形。远远望上去,整个塔是一个长腰三角形,尖尖的…[详细]
马巷城隍庙
  马巷城隍庙马巷城隍庙位于同安区马巷镇同安第二中学南侧100米处。“城隍”本是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后来演变为神,“城隍爷”成了城市的保护神。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曾于洪武三年(1370)下诏天下府、州、县都要建城隍庙,县一级的城隍为“显佑伯”。同安县的城隍庙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马巷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设“厅”,直属泉州府。嘉庆十二年(1807年)迁此重建。建国后曾作同安第二中学学生宿舍,1989年由三胞捐资重修并塑神像。庙为二进砖木结构,面阔三间,宽10.75米,总进深24米。前进明间为九脊筒瓦顶穿斗式结构,五檩出前后檐,中梁下枋及枋下为石构件,饰有龙、凤、牡丹等浮雕,两内墙嵌砌镂空麒麟等神兽…[详细]
曾源故居
  曾源故居位于和平县大坝镇鹅塘村。曾源(1917~2008),原名曾镜湖,和平县大坝镇人。1938年10月在中山大学入党。早年,曾任中共和平县委书记,东江纵队第六、第七支队政委,护航大队政委兼惠东县委书记,大亚湾人民抗日自卫总队政委。1945年9月任东纵主力第三支队政委,率部挺进九连山开辟游击根据地。1946年6月,随东纵北撤山东烟台。1949年9月南下,任两广纵队第三、第四团政委,独立师政委。建国后,历任顺德县委第一书记、高雷军分区政委、粤西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湛江市委第二书记、中共茂名市委书记兼市长等职。文革-期间,曾受到不公正待遇。1972年6月恢复工作,任中共茂名市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1…[详细]
迪口梅岭江老魏烈士墓
  迪口梅岭江老魏烈士墓位于迪口镇下房村梅岭自然村,年代为现代,类别为墓葬。该墓位于建瓯市迪口镇下房村梅岭自然村平路下山西侧山腰,坐东北朝西南,呈小“八”字型,碑高为0.6米,宽0.4米,墓两侧壁以方砖水泥筑砌,石碑上碑文竖式楷书“革命烈士江老魏墓”,立碑时间1953年12月重修,立碑单位建瓯县人民政府第六区公所。据当地老人介绍,江老魏生于1916年,1933年参加红军,曾转战古田等地,由于病重,1941年牺牲于梅岭自然村,1953年被追认为烈士。该墓对青少年进行革命教育发挥积极作用。2020年4月28日,建瓯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建瓯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葬坐东北朝西南,以71.3平方米的…[详细]
粤赣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黄沙小学)
  黄沙小学粤赣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粤赣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惠东县安墩镇黄沙村黄沙小学。其建筑物为三合土泥砖瓦木结构,白墙灰瓦硬山顶为主的“上三下三”普通围屋,始建于1939年,1940年落成。当时是黄沙小学的校舍,有教室5间、教师宿舍2间,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1948年12月下旬至1949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为了贯彻在解放战争期间建立巩固的大块根据地,把游击战争推向新的阶段的指示,由粤赣湘边区党委在黄沙小学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由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副书记、粤赣湘边区党委书记尹林平主持。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南方游击战争的重要指示,对1948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对军事、经济、民运…[详细]
邵逸夫旧居
  邵逸夫旧居,位于镇海区庄市街道勤勇村邵家。   座西朝东,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的中西合璧两层楼。现故居门上悬有著名书法家费新我题写的“邵逸夫先生故居”横匾一块。两楼两底的小楼,一色青砖墙体水泥勾缝。楼下正中堂屋,几扇落地玻璃门一字排列,颇具中西合璧的风格。墙上悬挂着一幅幅名人字画,有“影业巨擘,威远增辉”;“逸士洁行中西同钦,夫子文章古今共仰”等条幅,装点得满室生辉,透露出儒雅的书卷之气。楼上有数间修缮一新的房间,小巧玲珑,古朴淡雅。推窗远眺,田园景色尽收眼底。室内分别陈列着邵逸夫先生返乡活动的照片,和他捐资兴学的图片。   邵逸夫,1907年生于上海,童年时曾就读于庄市叶氏中兴学…[详细]
秦台遗址
  秦台遗址(又称秦家遗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曾出土铜器,文化层距地表不足1米,厚度1.5米左右。遗物有商周时期的陶鬲、灰陶罐、粗把豆、陶纺轮、石镰等。经鉴定为商周遗址,1992年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秦台是建筑在遗址上的一座古墓,夯土层明显。次冢传说纷纭,一曰:商丘冢,二曰:梁王冢。两千多年过去,秦台在寂寞中逐渐荒芜,几乎为人所遗忘。不知从何时起,这里成了狐獾生存的乐园,台中隐藏着大小不等幽深黑暗的洞穴。有一年,本地疟疾流行,百姓危在旦夕。有长者在秦台上采了一种草药,回去煎汤喝,不久康复。消息传开,人们争相去采撷,确有奇效。因这里狐狸时常出没,隐居其中,人们误认为是“狐仙…[详细]
燕喜牌坊
  古朴深重的燕喜牌坊竖立在燕喜亭北侧约二十米,它是原燕喜书院的大门(燕喜书院创办于清朝的光绪年间,是燕喜中小学校的前身,而燕喜中小学校后来并入了连州中学),中华民国二十九年(1940)校长杨芝泉主持兴建。牌坊中门顶上绘有原燕喜中小学校校徽。校徽为平顶三角形,里边上部画有巾峰山轮廓,下部有通心美术字“燕喜”二字。校徽为书画家杨芝泉所设计。校徽右侧有一“燕”,左侧有一“喜”。牌坊右门的顶上有“戈飞”二字,左门的顶上有“鹏搏”二字。中门两侧对联分别为,上联“吏部文章高北斗”,下联“连州水石冠南陬”。上联旁边小注为“明进士福宁游太初燕喜亭诗刻亭右石上字小痕浅风雨剥蚀墨迹半湮今节录于此”,下联旁注为“中华…[详细]
塔下寺革命烈士亭
  塔下寺革命烈士亭位于永州市蓝山县城东塔下寺西北角的丛林内。1949年随着全国解放的脚步日益加快,但仍有一小撮国民党反动派负隅顽抗。是年冬,国民党湖南保安军第1师师长谢声溢率残部来蓝山,国民党交通警察总局东南办事处主任王春晖率交警第4、14、17、18总队也尾随而来,组建了“湖南军政委员会”和“-救国军”。1949年12月5日我中国人民解放军46军136师奉上级命令攻克县城,解放蓝山。在这次战役中解放军某排排长黄福生等6位解放军战士为解放蓝山县城英勇牺牲。1950年党组织将牺牲烈士葬于塔下寺丛林内,砌方形墓地。1984年3月蓝山县武装部和民政局根据上级要求在原墓葬址上重拾烈士遗骸重建圆形烈士纪念…[详细]
南岙、山厂古墓葬群
  南岙、山厂古墓葬群,位于奉化市西坞街道南岙村、山厂村,1987年11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岙在白杜以北约两公里处。从南岙开始沿着金巍山脚向南,一直到山厂,在一块纵约两公里深、宽约两百公尺的狭长坡地下,埋藏着众多的古墓,称古墓葬群。这里曾经有过几次古墓葬的正式发掘。1973年山厂梁天监墓的发掘,出土了不少青瓷。1978年南岙一座有“熹平四年”纪年砖古墓的发掘,出土了青瓷罐,它把我国烧制青瓷的历史至少向前推进了二百年。该罐瓷泽光亮,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曾被作为出土珍品在“全国出土文物珍品展”上展出,并被收入《全国出土文物珍品集》。1991年一座汉墓的发掘,出土了铜镜、…[详细]
孝丰革命烈士陵园
  孝丰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安吉县孝丰镇城东。建于1984年6月。1988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重点烈士纪念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命名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孝丰革命烈士陵园占地64亩。主要由烈士纪念碑、烈士公墓、纪念馆、粟裕大将铜像、将士英烈亭、垂芳亭、红军亭、忠魂亭等纪念设施构成。其中,新四军天目山反顽战役纪念馆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三个展厅,通过400多幅图片资料、100件实物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天目山三次反顽战役的战况。近年来,陵园每年聘请12位老新四军、老干部担任义务辅导员,向群众、学生讲党史、国史、军史、革命斗争史、天目山战史,共讲60场次;每年请中小学生穿新四军衣服在纪…[详细]
大墩梁氏家庙
  梁氏家庙位于乐从大墩。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清光绪丁酉年(1897年)重建,1991年维修。坐西向东,分左、中、右三路,两进一香亭。总面阔30米,总进深33米。镬耳山墙,脊有狮子、山水、花卉图案灰塑,蓝色琉璃瓦剪边,抬梁式木架构。内墙顶部绘有人物、山水、花鸟等画。两侧有青云巷、偏间,偏间为平房建筑。头进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人物及花卉雕刻梁架,惜人物头部已被砍掉。次间为包台,左右前檐柱上各有一木质红色麒麟相对。花岗岩石脚清水砖墙。大门对联内容为“新猷宏国治廉吏著家声”。后座正前“圣谕亭”,香亭呈正方形,正脊为灰塑花卉、鸟兽屋脊。瓦脊四角各有一只麒麟灰塑。亭由四石柱支撑,通花木梁架。后座为穿斗式木梁架…[详细]
茶活苏区反“七县会剿”战斗遗址
  茶活苏区反“七县会剿”战斗遗址位于龙川县上坪镇茶活村。1932年8月,广东军阀陈济棠令一主力团,会同龙川、兴宁、五华、平远、寻乌、定南、和平等七县的地方武装共五千余人,配以多门火炮疯狂“围剿”五兴龙苏区上贝浮联区铁龙沙坪乡苏维埃政府(即茶活苏区)。上贝浮联区苏维埃政府区长黄清鼎和铁龙沙坪乡苏维埃政府主席黄正卿,率苏区军民奋起反击。一面令熟悉地形的游击中队长钟其(茶活村人)率队掩护群众撤离到企壁寨等山上隐蔽,一面率区乡干部、游击、赤卫队员及部分群众据守刘氏大屋独脚炮楼(茶活炮楼)奋勇抗敌。翌日,大雨倾盆,敌军四面围攻击炮楼,民兵们冒雨坚守炮楼。至第三日,炮楼遭敌击穿,楼内已弹尽粮绝,情况危急。最…[详细]
余大化烈士墓
  余大化烈士墓位于官庄镇驼岭林场以北的锣彭山岗上,坐东北朝西南。墓冢呈圆形状,高8.7米,底径6.5米,墓表面积约50平方米。墓前有现代石碑1通,为潜山县人民委员会于1966年元月立石,镌楷书“烈士公墓永垂不朽”;1996年11月,中共潜山县委、潜山县人民政府对墓进行修整,砌三级水泥台阶,并在二级台阶的墙体上镶嵌墓志文,楷书“余大化烈士之墓”,正文约计270余字,记载建墓始末以及烈士事迹。墓内另葬有新四军政委牛金山等18位烈士遗骨。余大化烈士墓于1986年10月15日被潜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余大化(1899—1927),又名犹龙、鉴民,潜山县官庄人。在安庆求学期间,就开始投身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