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天宁寺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天宁寺篇

天宁寺凌霄塔
  天宁寺凌霄塔,在正定隆兴寺之西大众街北侧原天宁寺内,因巍峨高崇而得名。又因塔身多系木结构,故俗称木塔。据清光绪《正定县志》记载,天宁寺和凌霄塔同时建于唐懿宗威通年间(公元860—874中)。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牌坊、重门、天王殿、前殿、后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暮鼓晨钟,香火鼎盛。民国初年,寺院屡遭厄难,殿堂一一毁坏,主要建筑独存凌霄塔。凌霄塔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九层楼阁式塔,平面呈八角形,高41米,矗立于八角形台基之上。塔身一至四层是宋代在唐塔残址上重修,全砖结构,其上各层则为金代重建,砖木结构。每层正面各辟拱形洞门或直橇窗。四层至九层,斗拱、飞檐皆为木制。从第五层开始,各…[详细]
扬州天宁寺
  位于扬州市邗江区丰乐上街3号,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相传为谢安别墅,后由其子司空谢琰舍宅为寺,又名谢司空寺。宋政和二年(1112),徽宗赐名“天宁禅寺”。元末,寺毁。明洪武十五年(1382)重建,仍称天宁寺,清代列扬州八大古刹之首。天宁寺极盛时期是在清代康乾年间。康熙为天宁寺题“萧闲”、“皓月禅心”、“寄怀兰竹”、“般若妙源”、“净因”等匾,并写了《天宁寺》、《幸天宁寺》、《忆扬州天宁寺竹》等诗以及“珠日春日永,碧淑好风多”联;乾隆二十二年(1757)寺内建造行宫、御花园和御码头,乾隆先后为天宁寺题写了“淮南香界”、“浮山华海”、“神威拥护”、“省方设教”匾额和“花雨南天 灵文传妙谛,香云蜀阜…[详细]
雷州天宁寺
  雷州天宁寺古称报恩寺,在雷州市雷城镇西湖路北侧。唐大历五年(770年)开山岫公创建,历代皆有重修或拓建,现构为清代建筑风格。寺依山构筑,坐北向南,沿中轴线依次为石牌坊、山门、天王阁、大雄宝殿、藏经阁,两厢为钟楼、鼓楼和僧舍。石牌坊是明弘治年间太监陈荣重修,为四柱三间通天式,坊额有苏东坡手书“万山第一”四字。山门门额有明代海瑞所题“天宁古刹”四字,门内两侧各塑金刚1座。天王阁内塑四大天王,中置弥勒佛及韦陀。大雄宝殿内塑三宝佛及十八罗汉,佛像连基座高7米。藏经阁内藏佛经。全寺房舍50余间,建筑总面积4500平方米,为雷州半鸟第一古刹。自宋以来,贬官、主雷名人多游此寺,或寓居寺内,留下墨迹、诗文。苏…[详细]
卦山天宁寺
  天宁寺位于交城县城北三公里处的卦山,距太原六十七公里。卦山,是融自然风光和千年古刹为一体的三晋著名旅游景点。它以山形卦象、古柏参天、寺宇巍峨、华严道场而早在唐代就闻名遐迩。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将它跻身于三山五岳的行列,称誉为“第一山”。卦山山峰耸峙,层峦迭嶂,古柏苍翠,千姿百态,衬托出古宁寺幽雅风姿。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创建,后经历代扩建与重修。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构。山门内两廊有古唐碑、明铁碑、历代重修碑,书法或苍劲挺拔,或饱满稳健,功力颇深。清代,曾有人将“黄山之松、卦山之柏、云栖之竹”列为华夏树木奇观。卦山古柏扎根于悬崖绝壁,钻岩抱石,姿态各异,著名的有龙抓柏、牛头柏、连理柏、文武柏等…[详细]
正定天宁寺
  天宁寺旧名大藏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建,赐名“承天寺”。政和年间(1111-1118)始称天宁寺。宋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为祀奉父王徽宗,赐名“报恩广寺”,后又改“报恩光寺”。当时寺院由牌坊、重门、天王殿、前殿、后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暮鼓晨钟,香火鼎盛。民国初年,寺院屡遭厄难,殿堂一一毁坏,主要建筑独存凌霄塔。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大殿是我国南方现存典型的元代木构建筑之一,面阔进深各为三间,单檐歇山顶。大殿当心间东首三桷柃下有“大元延祐五年岁在戊午六月庚申吉旦重建恭祝”的双钩墨题记。梁架经碳-14测定,有的柱子距今千年,…[详细]
天宁寺三圣塔
  天宁寺三圣塔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院内,该塔建于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位居河南三大金塔之首。天宁寺三圣塔总高32.76米,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方形基座占地140多平方米,高6.5米,其上置边长8.6须弥座,承托着十三层密檐式塔身。基座南面一券门上方有青石题额一方,-“中天一柱”四个大字,为怀庆知府张甑题。第一层塔身四面设门,门两边施隐窗,在普柏枋以上设砖砌斗拱承托撩檐枋,以上各层叠涩密檐下均施菱角砖,并砌出腰檐。檐上砌菱角牙子,其上叠涩做出密檐,各层高度由下向上逐层递减,宽度也逐级收敛,使整体外轮廓呈抛物线形。刹顶为一小宝塔,相轮式刹座,上置宝珠。…[详细]
浚县天宁寺
  天宁寺座落于大伾山东山腰,始建于北魏(386—534年),以后历代曾数次重修。天宁寺历史悠久。元代以前,天宁寺名大伾山寺,座西向东。明代始称天宁寺,改为座北向南。清道光年间又改为原座向。现有殿宇30余间,占地面积2600余平方米。道光间建山门5间,门额横书“天宁寺”三字。门前是平台,台下有“七十二磴”,系登山石阶。石阶两旁的地下曾出土东晋时期的石雕狸羊一对(现存河南省博物馆)。天宁寺现今的布局为东西南北相交的“十字”形。东为正门,内塑“哼哈”二将。南为地藏殿,北为天藏殿,殿内原塑四天王像。中院南北为厅,系禅林僧舍,西为藏经阁。阁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面阔5间,进深3间。高约2丈,分两…[详细]
天宁寺大殿
  天宁寺大殿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东南角的一个山坡上。天宁寺原名“大藏院”,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徽宗政和年间(11l1~1118年)赐名“天宁万寿禅寺”。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为了崇奉徽宗,赐名“报恩广寺”,后又改“报恩光孝”。元延祐五年(1318年)重新修建,并保留了部分宋代的建筑构件,后代又经多次修葺。天宁寺大殿保留了中国古建筑从宋代过渡到明代时期的一些特征,是研究中国南方地区在这一过渡时期中的古代建筑的重要实物例证。大殿坐北朝南,居高临下,面临婺江。殿面阔三间,通面阔和通进深都是12.72米,平面呈正方形,十分符合宋、元时期小型佛殿建筑平面布局的特点;单檐歇山顶…[详细]
宁波天宁寺塔
  天宁寺塔位于宁波市中山西路。天宁寺塔是宁波市现存最早,也是长江以南唯一的一座唐代砖塔,也是我国仅存的唐代寺前双塔实例,对于研究唐时的宗教文化和佛教建筑具有重要的作用。现西塔已按原貌修复。因建于唐咸通四年(863年),故又名咸通塔。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始建于唐太中五年(851年),原名国宁寺,宋宗宁二年(1106年)改名为崇宁万寿寺,改和元年(1111年)更改名为大宁万寿寺,建炎年间,毁于战火,不久重建。元至大二年(1309年)为倭寇所毁,后又重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天宁禅寺。民国初年,改称“天宁寺”。寺前原建有东西两塔,东塔已于清光绪年间崩…[详细]
仪征天宁寺塔
  仪征天宁寺塔天宁寺塔位于仪征市真州镇天宁社区工农南路近水楼台北苑以西。天宁寺塔原位于天宁寺内,今寺已不存。天宁寺塔始建于唐景龙三年(709年),南宋初年寺塔毁于兵火,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重建,是一座集宗教、文风、导航多功能于一体的古建筑。塔为七层八面砖身木檐楼阁式塔,逐层渐收,内部为正四方形,塔高42.23米,塔身占地面积54平方米,底层附阶占地面积371.58平方米,建筑面积383.08平方米。清光绪三年(1877年)遭寺内炊火之灾,塔刹、腰檐、外廊、平座等被毁,仅存塔身。天宁寺塔是仪征一座标志性的古建筑,塔室内有几层抹角底部采用先进的扁铁过梁技术,在江苏境内古塔中属首次发现,错层相对…[详细]
太谷天宁寺
  天宁寺位于太谷城东南,距县城十公里处的大佛山山顶,创建于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道光二十七年相继重修。天宁寺,坐南朝北,分主院、东院、西院、南院,共计41间殿亭,占地6680平方米,整个寺院楼阁重叠、殿堂林立。 主院的主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高三层,约13.3米,木石结构,殿内供石刻如来佛一尊,高8米,仪态庄严,气质不凡,寺院因之亦称大佛院。寺院之后,有座红蓝琉璃舍利塔,高10米,八角,十层,为实心塔,塔基直径10米,高1.5米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在山西平定县城南关土垣上。据《平定州志》载:“寺林,太师蔡京书额,寺内有大悲阁,双塔东西对峙。”明、清两代均有补修。寺内建…[详细]
温州天宁寺
  天宁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118医院内,大殿坐西朝东,面阔五间,系重檐歇山顶殿阁式建筑。花岗岩台基,前设垂带踏跺。天宁寺檐柱为青石圆柱,上刻对联,脊柱及金柱为花岗岩方柱,上刻联语,各柱下为方形柱础,各面浮雕有图案。明间进深五柱十三檩,梁架结构为抬梁穿斗式,内为天花,天花以下用月梁,天花以上用草架。有正脊及吻兽,漏空花脊,中央为火焰饰。中心浮塑荷花,脊两侧有高大的龙吻。天宁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初建,现仅存一殿,为清朝建筑形制。天宁寺为温州旧城区“外有护国、天平,内有嘉福、天宁”四大名刹之一。1985年列为温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列为文保单位时,是当时的“四大名刹”唯一保…[详细]
北京天宁寺塔
  北京天宁寺舍利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57.8米。砖塔修建在一座巨大的四方平台上。大平台上是两层八角形平台塔基,塔基上为雕有莲花、狮头、佛佛、力士等雕刻的莲花座。莲花塔座上为高大的塔门层,塔门层以上为十三层密檐塔层。塔一般为“七级浮屠”,十三层为最高级别,一般为皇家特许。天宁寺塔上过去每层还悬挂有铜塔铃,迎风作响,悠扬悦耳,声闻数里,到清代铜铃渐落。1988年1月,天宁寺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塔天宁寺塔是北京城区现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据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考证,天宁寺塔的建造年代为辽代大康九年(公元1083年)。天宁寺塔塔高57.8米,为八角十三层檐密檐式实心砖塔。…[详细]
天宁寺双塔
  天宁寺双塔在山西平定县城南关土垣上。据《平定州志》载:“寺林,太师蔡京书额,寺内有大悲阁,双塔东西对峙。”明、清两代均有补修。寺内建筑残坏,双塔依然如故。寺址高耸,双塔并峙,格外醒目。塔为楼阁式,平面八角形,高约30米,每层收刹甚急,轮廊形制奇异。底层四面砌有券洞,内置佛像一躯,二层以上平座甚高,外观很象七层塔。二、三层刻假门和直楼窗,檐下和平座上砖雕斗拱如木构制,质宝珠,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更换。塔下存有北魏石佛一躯,眉目清晰,躯体完好。关于这对古塔,当地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天,鲁班和妹妹打,-,要在平定一夜之间建起一对佛塔,妹妹不信,于是半夜四更时,悄悄去察看,发现双塔几近完工…[详细]
邢台天宁寺
  天宁寺俗称西大寺,邢台名刹,与“东大寺”的开元寺东西相望,是目前河北省仅存的两座元代建筑之一,金顶琉璃瓦的建筑规格是绝无仅有的。 根据史料记载,元代天宁寺被称为巨刹,名“大天宁寺”,原有建筑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水殿,虚照禅师塔及大量的历代石刻。 天宁寺原占地40余亩,有前殿、大殿和后殿,配有钟楼、鼓楼、碑林等建筑群。由于历史原因,现仅存天宁寺前殿,该殿重修于元朝初年,是我国北方为数不多的元代建筑,具有典型的时代风格,是邢台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座始建于唐的历史名刹于1993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是元代太子太保刘秉忠早期出家的地…[详细]
宁波天宁寺
  天宁寺位于宁波市中山西路。天宁寺始建于唐太中五年(851年),原名国宁寺,宋宗宁二年(1106年)改名为崇宁万寿寺,改和元年(1111年)更改名为大宁万寿寺,建炎年间,毁于战火,不久重建。元至大二年(1309年)为倭寇所毁,后又重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天宁禅寺。民国初年,改称“天宁寺”。寺前原建有东西两塔,东塔已于清光绪年间崩塌。1995年配合中山改造对东塔基进行了考古,发掘出残塔基。现存者为天宁寺的西塔。原因塔砖上有正书“咸通四年(863年)造此砖纪”之铭文,1995年在西塔组修时,又发现了许多咸通年间的塔砖。故有“成通塔”之称,由于该塔比较矮小,又形似乌龟,所以俗称“乌龟塔”。…[详细]
安州天宁寺
  安州天宁寺位于保定东约75华里的安新县古镇安州镇。安州天宁寺始建于唐代,相传为三车和尚窥基法师所建,从建庙于至今千百年间,几经修复。尤其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寺院大部分房屋被挪作他用。近几年在保定市宗教局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寺院主持和全体僧众的努力下,目前正在着手修缮、扩建,殿堂整修,佛像重塑,法器新铸,使千年古刹正在逐渐重现当年栋宇摩霄汉,金碧灿云霞的盛景。交通指南景区地址: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安州镇境内乘车线路:安新县乘开往安州的班车,到安州在乘小巴前往。…[详细]
海盐天宁寺
  天宁寺由千佛阁和镇海塔组成,位于武原街道海滨西路143号,原为海盐天宁永祚禅寺建筑群的一部分。千佛阁始建于唐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重建,清乾隆、同治年间两度重修。千佛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高23米,分上下两层,总面积974.7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斗拱为玉铺作双下昂,柱用侧脚,太湖石须弥座。在须弥座、梁、枋、斗拱、雀替等处有精美的木雕、石雕300余幅。千佛阁气势雄伟,结构科学,建筑艺术精美,是浙江省单层面积最大的木构古建筑之一。镇海塔始建于元至元三年(1337),由名僧梵琦主持创建,历史上曾是海盐县城的标志性建筑。原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形制,八边形,共七层,高24丈…[详细]
新乡天宁寺
  始建于金·承安年间(1196年),原名为大迷魂寺,明代建文年间改名为“天名寺”,清代顺治年间更名为“天宁寺”。 寺院原有大殿、中殿、白衣佛祖、伽蓝各殿及山门、钟鼓楼等建筑,寺院巍峨壮观,香火旺盛。文革期间寺院全部被毁,2003年又重建山门一座,钟鼓楼2座,配殿等建筑正在积极筹建中。 该寺现有僧人吃水井一口,滴血盟誓碑一块。 位置:新乡市关堤乡刘庄村…[详细]
天宁寺前殿
  天宁寺俗称西大寺,邢台名刹。位于旧城的西侧,与开元寺东西相对,唐初建,为华池兰若,宋政和间赐天宁万寿禅林,元至元五年虚照禅师重修。根据史料记载,元代天宁寺被称为巨刹,名“大天宁寺”,原有建筑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水殿,虚照禅师塔及大量的历代石刻。后殿七零年拆毁,现仅存之前殿始建于元修于清,落破于现代建筑之中。2013年5月3日,国家文物局将其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据历史记载,天宁寺自唐始建至元代,已发展到占地一顷另七十四亩。有大殿、前殿、东西配殿、山门及塔在内的庞大建筑群体。元代名僧虚照禅师主持天宁寺,香火鼎盛,后经明、清屡次修葺,仍保持着元代时期的规模。解放后,该寺被邢台县土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