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温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温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6月12日,为了切实保护好我市历史文化遗产,根据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经温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将下龙山遗址等17处文物遗址(墓葬、建筑)列为温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对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调整更名,现予公布。
下龙山遗址
  龙山遗址位于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下湾村下龙山山顶,海拔约44米,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下龙山东到横山村,南接330国道,西为下湾村,北临瓯江。山顶相对平坦,现为当地村民的农田,其间散落有较多的石器和陶片。石器主要有石锛、石镞、石刀等。陶片主要有泥质灰陶、硬陶、印纹硬陶;装饰纹饰主要为绳纹和条纹;印纹硬陶主要为拍印条纹的着黑陶。器型能分辨出的有罐等。在遗址南侧一田埂断壁上发现一段距地表约0.7米,长约2.6米,厚约1-8厘米不等的红烧土层。根据采集的遗物分析,多与温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老鼠山遗址相似,两处遗址直线距离约8公里。由此可推断此遗址亦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分布在瓯江流域的岗丘型…[详细]
王沛墓
  王沛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上戍乡枫林岙村西北部山的西侧山腰。由于地势地基下陷,现墓室位置不详。根据放生池及石像生的位置,大致能判断墓室坐东朝西。西侧有放生池一口,略呈圆形。放生池两侧约16米,南北相距8米,现各有石将军一尊,倒地,身侧手臂断缺,缺口整齐。放生池西侧31米有倒地石兽一只,前肢断缺,肩部缺损。据村民介绍,此地原另有石像,后六十年代生产队期间被埋于地表下。另一说法为此墓为张璁墓。王沛墓曾被瓯海县列为文保单位,现已撤销。王沛(1485-1558),字子大,号仁山。今龙湾区永中街道新城人。明嘉靖年间,大批倭寇登陆东南沿海,王沛组织抗倭义兵进行抵抗,为著名的抗倭英雄。年代:明公布时间:2…[详细]
二十八宿井
  二十八宿井位于五马街道、莲池街道,年代为元—清。(二十八宿井包含横井、松台山仙人井、松台山八角井、三牌坊古井、炼丹井、县前头古井、白鹿庵井、永宁坊井,共8处古井)温州古井历史悠久的当属晋代时郭璞建永嘉郡城时所凿的“以象列宿”的二十八宿井。据《温州府志》(明弘治版)载,东晋郭璞为永嘉郡城选址时,登上西北的小山峰(即今郭公山)察看地形,发现九座峰像北斗星错立。郭璞认为城墙绕山巅而筑,贼寇不能入斗,便于防守,可保安逸。于是绕山筑城,并凿了二十八口井,以对应天上“二十八星宿”的位置。“二十八宿井”表达了“取象于天”、天长地久、水源不断的寓意。此“二十八宿井”分别为:八角井、白鹿庵井、横井(天宿井)、积…[详细]
杭州登云桥
  登云桥登云桥位于二圣庙前东端,横跨中河,东出长宁街,址二圣庙前。始建于宋,重建于明。《浙江通志》、《嘉靖仁和县志》:登云桥新建,旧名西桥,宋时有平籴仓。《仁和县志》:贡院在此,每棘闱榜发,获隽者由贡院赴布政司饮宴,鼓吹导行,必登此桥,取登青云之义故名。此桥系多级台阶单孔拱形石桥,使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始建于明,清康熙重修。北面桥洞顶石刻“登云桥”三字。两侧桥栏均用大青条石组成,正中一块长225公分,高46公分,厚19公分。其余青石桥栏长短不一,计19块。桥洞两侧各有52×37×15公分的石雕龙头二只,形象柔和,线条流畅,毛发随风飘张,颈上纹式为叶纹,鼻为蒜鼻。此桥于1972年红卫机械厂为通行…[详细]
永宁殿
  鹿城永宁殿位于鹿城区永宁巷82号,坐北朝南,为合院式建筑。仪门为三开间三山式悬山顶建筑,院内庭院中央为一放生池,清理后,水质尚清澈。院东西两侧厢廊各四间,为硬山顶建筑,天花上为草架五架梁。院北为鹿城永宁殿正殿,三级台阶高出内院地面约0.3米,殿为五间硬山顶建筑,明间进深五柱十一檩,梁架为抬梁穿斗混合式。屋顶有脊,脊檩上有彩画,明间四金柱下均有覆盘式柱顶石。鹿城永宁殿原为永宁社区所用,解放后为房管所出租于数厂,2007年永宁社区群众租回进行整理修缮。据群众回忆,鹿城永宁殿原为两进建筑,正殿后另有一建筑,仪门前另有一戏台,现均已不复存在。鹿城永宁殿为神殿,历史悠久,巷以殿名,现其主体梁架结构仍为清…[详细]
翠微山魁星阁
  翠微山魁星阁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翠微山东侧山巅。坐北朝南,为八角重檐攒尖顶楼阁。楼基筑于块石叠砌的平台之上。平面八边形,分四根金柱和八根檐柱,柱下均用鼓形青石柱础,金柱与檐柱间用双步梁,下有随梁枋一道。柱头出一跳承挑檐檩,角梁用老角梁仔角梁。廊间顶部置平板吊顶,绘戏文及花鸟彩绘。重檐骑廊柱八根,与金柱排列成八边形,顶部用平板吊顶,上为草架,吊顶绘“八仙过海”彩绘。北侧重檐二层部位做有神龛,供奉文曲星。二层重檐外做有木质栏杆。屋面铺青筒瓦,砖脊八根攒尖处置葫芦顶。此阁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现立体结构为清代重建,造型古朴,同环境结合较融洽,是温州市现存的0-式建筑中保存较好的一处。保护级别:县(市、区)…[详细]
华盖山大观亭
  华盖山大观亭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华盖山山顶,原名江山一览亭,刘宋永嘉太守谢灵运曾在此建亭并赋《郡东山望溟海》诗。嘉靖(1522-1566)年间重建,改名吸江亭。万历十六年(1588)巡道蔡廷臣重建,改名大观亭。康熙十三年(1674)六月初一,温州总兵祖宏勋归附耿精忠叛清,在大观亭内杀温处道陈丹赤和永嘉县令马琾。清雍正(1723-1735)间巡道芮复传重建,后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毁于飓风。同治六年(1867)知府戴槃重建,保存至今。华盖山大观亭系温州市区规模最大的古亭,为传统的六边攒尖顶式亭,木石混合结构。平面呈六边形,石砌台基,亭内地面夯三合土,台基南北设踏步。亭设六檐柱和六金…[详细]
花马营巷周宅
  花马营巷周氏民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安平坊社区花马营巷3弄10号后,据称此民居建于清乾隆年间,面阔三间,坐东朝西,硬山顶木构建筑,进深五柱十檩。正堂设屏门,屏门前梁架为抬梁穿斗式,中柱落地前后双步梁带单步梁,屏门后为草架屋顶,用五架梁。原为青方砖铺地。此民居后,即明间东侧为一池塘,池塘上搭建有一亭,六柱圆柱,穿梁斗拱,板瓦,脊随柱,类歇山顶,亭地面为片石铺成,周围花岗岩条石,亭周围美人靠栏杆坐凳,亭底以假山岩做基础顶。池塘上部立镂花墙,为原样式。池塘壁为假山岩堆成,下部面积较大。池塘北侧,正屋东侧,现为一木构廊,四柱单坡檐,池塘南侧原有一月洞门,现已塌,拆除。正屋东侧院落以东,为一抗…[详细]
木业公所旧址
  玉环殿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教场头路以北,西城路小学东侧。坐北朝南,由门楼、戏台、厢楼、大殿组成,现仅存门楼。门楼面阔七间二层歇山顶砖木混合建筑。明间二层内设藻井天花,斗出两跳,梁架呈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北立面二层挂落上刻回形纹,下排为花草纹。南立面下为青石须弥座,束腰部分用减地平金及法雕刻如意花草纹。台基之上用清水砖砌至二层,以仿木构的斗拱、出檐结束。明间墙体内收,形成八字式,门框为青石质,立颊上置卷草纹雀替承门楣,两边门为拱形,上用三条弧形青石做半圆拱。次、梢、尽间线脚之上,立瓜弧、坐斗承三踩斗拱,屋面由望砖出檐,承砖制方形飞椽。明间在线脚之上仿木构三山式结构,罩三层瓜柱、驼峰、坐斗承二层…[详细]
永川轮船局旧址
  永川轮船局旧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川路9号。由门廊、耳房(含楼梯间)、正楼、院墙围成庭院式建筑。坐北朝南,门廊位于街巷转角处,平面为折边弧形。单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二层为露台,有预制砼宝瓶式栏杆。正楼面阔四间二层,南北侧均设外廊,各间廊柱为方壁柱,柱间用连续券,由爱奥尼克柱式承托,柱表面以石英砂浆抹面,构成帕拉帝奥主题。券上均有券心饰。腰檐及屋面檐口均有多层砖线脚,屋檐有齿状饰,屋面有高出檐口的女儿墙,做漏空砖装饰。二层廊外为宝瓶式栏杆。室内为木结构,铺木楼板,屋面由斜梁式梁架承托,上有方木椽木。门窗外另有百页式门窗。屋面为双坡硬山顶。楼梯间设于东侧,有单跑木楼梯。楼梯间外另有单披耳房。永川局,全…[详细]
育婴堂旧址
  温州育婴堂旧址位于温州市鹿城区广场路230号。坐北朝南。由门屋、正楼、两厢组成合院式建筑。门屋五间一层砖立面,木构结构。硬山顶,铺小青瓦。明间为门屋过道,外有砖门台,西式装饰风格。正楼七间两层,砖砌立面,内部砖墙,木柱结构。一层明间为过道,天花做成粉白条。后部由楼道通二层。屋顶为四脊顶。东西稍、尽间一、二楼均设前廊。砖做栏杆,棱形几何漏空。前厢原为走廊,现为一层砖房。廊壁立有多块石碑,现不可见。后两厢为砖墙内部木结构建筑。一、二层均设廊。屋顶为硬山顶,小青瓦铺面。现前天井东、西两侧院墙上尚嵌有青石碑刻二方。永嘉育婴堂创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有堂屋99间,同治年间添建;民国八年(1919…[详细]
瓯海公学图书馆旧址
  瓯海公学图书馆旧址位于九山湖畔,蛟翔巷以南,巷北为市四中。平面呈抹角四边形状,坐北朝南。每面均面阔三间,抹角处个一间两层,门窗上抹灰砖砌半圆弧形窗罩。建筑以北为砖墙1堵,立面呈等腰梯形,中为圆窗洞一个,砖墙南侧为楼梯间,条石踏步,通往二楼。部分窗罩上或柱上开小型气孔。砖砌立面。瓯海公学创办于1925年,为当时全省规模最大的一所私立中学。创办人谷旸(1894-1975)在五卅惨案后领导艺文中学师生脱离校会学校,筹办瓯海公学。瓯海公学图书馆旧址系当年瓯海公学现存唯一的建筑物,图书馆系当年利用九山湖畔魁星阁旧址建造。2002年3月浙江省第三次文物普查曾对此进行过登记。年代:民国公布时间:2010年6…[详细]
飞鹏巷陈宅
  陈权东民居位于温州市鹿城区飞鹏巷98号。坐北朝南,由主楼、后楼外加围墙组成庭院式寓所。据说此民居为陈权东民居第。解放后曾做为市委机关宿舍。整个院落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门台设在庭院东南角,为西式砖门台。主楼为三间二层楼房。一层高出地面约1米(房屋底层架空为防潮与通风),由水泥楼连接。一、二层带廊,设水泥栏杆。房屋立面不在同一平面,凹凸有序,房门、窗均向外开启,并在门窗外设有百页式门窗套,可以自由启动。房间内部均架设木地板,一层下设有地下室。明间由屏门分隔成前后两部分,前为堂间后为楼道。屏门上木雕精美。后楼为四间二层砖房。南侧中部与主楼相通,带前廊,廊带砖做低矮栏杆。二层由一层西侧墙边楼梯旋…[详细]
朔门街郑宅
  朔门街郑宅,亦作郑明云民居,位于温州鹿城区朔门街30弄15号,坐南朝北,由北侧两个院落和南侧邻街店面组成。北侧东部为一传统式合院,面阔三间,正屋进深8.5米。底层前廊做成船篷轩,二层外廊做成装饰“寿”字纹木栏杆,东西两侧各带两间厢楼,为单坡屋面,山墙上开砖漏窗。底层柱头出单跳承花板,厢楼用立体雕刻牛腿承花板。次间用宫形格心长窗。厢楼与正屋交接处用悬柱。西侧为西式风格楼房一座,清水砖外墙,面阔三间,进深五柱九架,北侧设外廊,外廊为宝瓶式木栏杆,用拱券承屋面,拱上灰塑花草鸟兽,檐口抹灰多层线脚,挑檐下用细木条抹灰,室内为木梁架,顶部用石膏抹面吊顶。楼梯设于明间南侧。南侧靠朔门街为二间二层木结构店面…[详细]
沧河巷林宅
  林氏民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仓桥社区沧河巷一百零四弄5号。坐北朝南。门台位于围墙中轴线偏东,为巴洛克风格,青石门楣,上罩半圆形大门罩,门台背部砖砌仿木构,上塑有精美雕刻,砖砌屋檐,勾头滴水。门台与围墙为石英砂抹面,围墙下为青石台基,壁柱下青石雕出花草纹,门台西侧墙上正对正屋明间为一砖砌照壁。门台以北为天井,门台与正屋地面抬升,高于天井与外部地面,天井东西两侧分列两座厢房,单间硬山顶,槅扇门雕刻精美。天井以北为正屋,面阔五间二层硬山顶,砖木混合建筑,带前船篷轩廊,木檐柱均包砖垛,外用石英砂浆,做成柱式。正屋中堂设十槅扇门,门后设楼梯通二楼,宝瓶式扶手,二层外廊设十字雕花式木栏杆。后院有…[详细]
丁字桥巷陈宅
  丁字桥巷陈宅位于莲池街道丁字桥20号,年代为民国。此民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莲池街道丁字桥社区丁字桥巷20号,临近信何街,现为鹿城区老教育工作者活动中心。四周围墙,南围墙顶部砖砌漏空椭圆形花纹,正屋坐北朝南,为面阔五间二层歇山顶砖木混建筑,屋面开有老虎窗。东南北三面带廊,方形檐柱,柱顶抹灰花纹。二层砖砌仿宝瓶式栏杆。东走廊位置二层阳台上,靠北位置为一砖砌八字形西式风格亭,石英砂抹面圆柱,上为涡卷纹。柱上枋为倒三角形纹盔顶。外为砖砌坐凳栏杆。此民居具有民国时期典型中西合壁风格。保护级别: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民国公布时间:2010年6月11日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范围:…[详细]
华盖山工农兵塑像
  塑像位于温州鹿城区华盖山南侧入口,它是新中国成立后温州第一座公共雕塑。华盖山“工农兵”雕像是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下,工农兵联合的象征。1952年曾建过木雕“工农兵”塑像作品,但因日久天长、风吹日晒而损坏。到1954年,由我市著名建筑师虞书堂和台州玉环民间堆塑艺人郭世桢合作,历经一年多时间建成“工农兵”塑像。当时设计的系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地面到塑像高度7.40米,其中台座4.20米,宽2.60米,方形耸立,用石英镶面装饰。“工农兵”塑像体现了浓郁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风格,留给后人以历史回味,为温州市区最为悠久的雕塑之一。年代:1956年公布时间:2010年6月11日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