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各地古驿道资料介绍旅游

全国各地古驿道资料介绍

梅关古驿道(梅关古道)
  梅关古道分为两个景区,南边的广东南雄市的梅关古道景区,门票40元,北边的是江西大余县的梅关古道景区,门票25元。梅关古道设关始于秦朝,后来关楼为战争所毁,所以从汉至唐,梅岭只有岭之称,而无关之名,宋嘉佑年间建关楼后,才有梅关古道之称。梅关古驿道历经二千余年沧桑至今依然保留完整。梅关是横跨赣粤两省天然屏障,这里山势险峻,峰峦对峙,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陈毅同志曾在这里打过三年的游击战,并留下《梅关三章》的著名诗篇。梅关又是古代赣粤二地商贾交通的必经之路,被称为“岭南第一关”。唐开元年间开始修筑梅关驿道,沟通了内陆与“海上丝绸之路”,对于促进赣粤经济起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庾岭红梅”是当地著名的景观…[详细]
粤港澳文化遗产游径——南粤古驿道
  香山古驿道包括长南迳古道、岐澳古道、凤凰山古道和金星门水道4条古径,因类型丰富而成为南粤古驿道示范段。这些古径不仅曾是广州等地通向珠海、澳门的必经之路,还是近代广东民众开风气之先的重要印证。长南迳古道是从唐家湾镇官塘村出发,穿越凤凰山,到达前山街道东坑村,是古时官塘往来香洲的重要通道,全长约5公里,现状遗存约3.5公里。作为香山古驿道群英故里文化遗产线路最精华路段之一,古驿道串联起长南三孔桥、来仪亭、水库涵洞遗址、摩崖石刻、“琴台观瀑”等美妙景观。…[详细]
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
  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黑河市嫩江县。墨尔根是嫩江县的古称,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是全长七百多公里的墨尔根古驿站驿道的一部分,在今嫩江县境内的是它的头站至十站,共计二百六十一公里。自墨尔根城(今嫩江县)至额木尔河口(今漠河县兴安乡二十五站村),对岸为被沙俄侵略军盘踞的雅克萨城。每隔30公里左右设一站,沿途共设置25个站舍,均由驻墨尔根的站官崔枝蕃管领。这条驿站还与吉林、盛京原有的驿站联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可以直达京师的交通网。 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国发【2013】13号),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正式入选全国重…[详细]
秦皇古驿道
  秦皇古道距石家庄30公里,井陉县城向东5公里,石太公路、石太铁路倚其而过。这里关山环立,地势险要,是山西、陕西通京的交通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驿道长约百里,贯穿太行山、建在山岭沟谷中。这条古驿道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曾是古代燕赵通向-的交通要隘,控制冀晋两省的咽喉所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驿道,井陉古驿道就是当时的主干线上的重要一段。这里关山环立,地势险要,是山西、陕西通京的交通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29年秦将望翦伐赵之战;公元前204年汉将韩信以少胜多的背水之战;公元756年唐将郭子仪、李光弼歼灭叛将史思明、平定安史之乱;公元1900年清将刘光才打响抵抗八国…[详细]
独松关和古驿道
  独松关和古驿道位于苏浙皖交界的安吉与杭州交接部独松岭。独松关,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抵御北方敌兵的重要关隘。同治版《安吉县志·古迹》载:“独松关,宋建炎间(1127-1130)兵起,垒石为关,名曰独松关。”“独松关,雍正九年(1731)知州申梦玺建讯兵房六间,咸丰九年(1859)奉抚宪重修,十一年(1861)毁。”古驿道,实为临安(今杭州)至建康(今南京)陆路捷径之要道。现存安吉县递铺镇双溪口关上村至余杭区百丈镇独松村段约1200余米。《新唐书·地理志》载:“唐宝历二年(826)余杭县令珧筑甬道,通西北大路,高广径直百余里,行旅无山水之患。”《元和郡县图志》载,杭宣驿道从杭州北至宣州共496…[详细]
武夷山闽赣古驿道
  武夷山闽赣古驿道与关隘位于武夷山市岚谷乡岭阳村、洋庄乡大安村、坑口村,年代为五代至南宋。简介:由岭阳关、分水关和温林关古驿道与关隘组成。岭阳关古驿道与关隘,始建于南宋,地处武夷山市岚谷乡岭阳村地处闽赣交界处,接江西广丰。分水关古驿道与关隘,始建于五代闽国,地处武夷山市洋庄乡大安村地处闽赣交界处,接江西铅山。温林关古驿道与关隘,始建于南宋,地处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闽赣交界,接江西铅山。闽赣古驿道关隘遗址是研究万里茶道线性文化遗产和武夷山古代交通、运输、商业、关防、兵制、铺驿制的重要实物资料。保护范围:岭阳关古驿道关隘:古驿道路肩外各延伸10米。岭阳关隘口:关墙两侧至山脊,南北各20米。温林关古驿…[详细]
可渡关驿道
  可渡河古驿道位于城北69公里云、贵交界的可渡河畔,一条北连贵州,南入云南,开于秦、汉,洪武十五年重修的古驿道至今保存完好。驿道坎坎坷坷、曲曲弯弯,记录着古代商旅活动的频繁和艰辛,游人攀行在这里,似可闻有马蹄之声轻敲耳鼓。驿道沿线自然景观及古碑、崖刻等人文古迹如明珠璀灿。诸葛亮征南时屯兵的“诸葛营”,明代南征时的“古战场”及“古炮台”、“烽火台”,虽几经沧桑,却可想见当年纷飞的战火、弥漫的硝烟;可渡河北岸约二百米高的峭壁上,灌木葱绿处裸露着一片白色砂岩,远而观之,酷似“翠屏积雪”,可渡河北岸有一“V”形山口,这里有小溪潺潺,小溪两旁的山坡上桃树成林,春暖花开之际,桃花随风飘落溪中,形成“桃花泛锦…[详细]
高山坪古驿道
  高山坪古驿道,位于湖南省泸溪县浦市镇。由湖南省文物局2008年组织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古驿道长三十余公里,始建于明代洪武和万历年间,是朝廷与苗民冲突和苗汉融合的产物。当时朝廷为了加强对苗族地区的控制,驿道应运而生,以利于传递信息和运输军需物资。清乾隆和嘉庆年间,由于湘西地区爆发了持续十二年之久的苗民起事,驿道的军事价值对清王朝更显突出,高山坪古驿道便在此时得以拓展延伸。古驿道中途建有两个驿站,驿道在泸溪境内长度约为六十华里。据记载,这条驿道延伸至凤凰境内。“由高山坪经都歧,越三湾岭和三层坡,出永兴场,马路口到凤凰县城,共一百七十里。另一条山路由浦市上庵四里到岩边村,五里到蚂蝗溪,再五里到白溪…[详细]
古驿道
  据先秦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7000年前魏域已有了人行路。5000年前形成了驮远路。大禹治水,陆行乘车,由回隆入魏域,形成了境内贯穿南北的车马大道。商朝七迁其都,河禀甲时迁相(今内黄县),境内形成了殷都至曲周太平仓、沙丘行宫之间的官路,这条古道南起殷都(今内黄县),自宋村入魏境,经今泊口、马头、双井、德政、罗庄等16个村出境,长约70里,俗名“殷路”。早在商代我国即有邮驿制度,每隔30里,按规模大小设“邮”、“亭”、“驿”、“传”四等驿站,魏县设有蒋村、双井、西寺堡、方里集、北皋、罗庄、集村等10个驿站,境内交通四通八达,为“晋齐燕赵吴楚通衢”。这条古驿道,对研究我国古代交通、军事、政治、邮驿有…[详细]
茶马古道-凤鸣驿道
  凤鸣驿道位于合江县凤鸣镇社区,东北-西南走向,最早建于明代,发展于清代、民国等。现在所见驿道为清时期所建,驿道为青石条、石板铺成,全长513米。主道最宽8米,最窄处2米,分为广场、湾子头、正街、十字口、栅子门、场口上6段,支道有老油房、猪行上、老米市3段。驿道两旁建筑多为木材穿斗结构,驿道两边原建有古庙6座,最高两座为大庙上(最早叫玉凰观)、观音阁,另有山神庙。张爷庙、禹王庙、牛王庙共6座庙,场周边还有鸡仙庙、石高坎庙,现仅剩大庙上(现恢复为凤凰寺)和山神庙部分殿堂,其余均毁于解放后。该驿道历史悠久,是通往贵州的交通要道之一,具有一定历史价值。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详细]
茶马古道-宝莲街驿道
  宝莲街驿道(龙马潭区)宝莲街始建于宋元时期,当时人们叫她土漕口,是泸州下走重庆、上行成都的必经之道。历史上,宝莲街为州官迎送朝廷官员的官道。且知,这条官道的形成得益于明清时泸州水运的兴旺、商贸的繁荣,以及朝廷改民运川盐为官运的举错。于是,盐船挤满了小市上码头、中码头、王爷庙和水淹土地。这条青石板老街易名为宝莲街已是明万历年间(神宗朱翊钧公元1572年登基,时年10岁,公元1620年去位,年号“万历”)之事了。宝莲街全长一公里。保护范围:宝莲街全长共810米。占地范围向东、西两侧外延5米,向北外延5米至莲花池街道迎宾大道一段,向南外延5米至转角店什字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详细]
大济古驿道
  大济古驿道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明、清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位于庆元县城南门至大济村迎旨门街,全长2.5公里。路宽为0.7米至1米不等,大部分用长23厘米、宽7厘米、厚3.5厘米的小青砖侧砌路面。驿道上还建有三座路亭,为接官亭、上亭、下亭。接官亭,位于大济西北村口,占地面积28.8平方米,平面呈方形,三重檐攒尖顶。上亭,位于驿道岭头,占地面积27.8平方米,四周筑夯土墙,南、北各辟一门。下亭,位于半山腰,占地面积34.8平方米,与上亭一样为夯土墙,东、西各辟一门。 古驿道,以小青砖铺路面,线条清晰,造型古朴,现状保存较好。是我省一条重要的古驿道。…[详细]
长坡村古驿道及重修古驿道碑
  长坡村古驿道及重修古驿道碑位于官渡区大板桥长坡村村北。长坡村古驿道位于官渡区长坡村,原为古道,清乾隆年间改为驿道,是昆明经由大板桥镇到杨林镇继而通往内地的“通京大道”的其中一段。现存驿道长约200米,宽约2米,为西南至东北走向,路面由青石铺筑而成,路旁有《重修长坡到杨林站大路小引功德碑》,记载了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修理道路的情况。民国二年(1913年)云南邮驿全部撤消,驿道相断废弃。长坡村古驿道及重修古驿道碑是古代交通驿传的历史见证。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长坡村古驿道及重修古驿道碑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晴隆古驿道
  晴隆县内古驿道是滇黔古驿道的一段。东起盘江桥,依次经过半坡塘、哈马哨、莲城镇、鸡场镇、廖基、安谷乡至兴仁县。半坡塘段古驿道从甘蔗林中穿过,从盘江铁桥桥头直达半坡塘,路旁有明连云城遗址。滇黔古驿道,依地势而修筑,依弯就曲,像条纽带,系古代石匠们精心铺筑而成。岁月悠悠,条条石阶被行人踩踏得光滑白亮。沿古驿道缓行, 可饱览独特的山野风光,发思古人之幽情。这条古驿道是贵州省内保留较为完好的古驿道之一,是古代连接滇黔两省的主要通道。古驿道被评为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3级旅游资源。…[详细]
富民古驿道
  据《富民县志》记载,元代昆明(时称中庆路)至元大都(今北京)的驿道是沿富民、武定、会理、德昌等地达成都,再由成都到大都。 明洪武15年(公元1382年),富民设驿站,名为利浪驿,分三路通往昆明,即:三村道、山心道、清水关道,是元谋、武定、富民等地通往昆明之要津。为避匪患,方便民众,清光绪年间(迄今约120年)在三村道的完家村出口大箐新建石拱桥一座,并沿河而上凿石开路,直通三村小菜园。历经数百个风雨春秋,来往马帮在驿道石板踩踏出深深的蹄印,铭记了历史的沧桑。…[详细]
茶马古道-沙湾驿道
  茶马古道-沙湾驿道位于泸州市江阳区沙湾老街,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汉、藏及其他少数民族之间进行商贸往来的重要商道,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是我国西南地区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线性遗产,泸州是川黔线的必经之路。沙湾驿道上接宝莲街驿道下接纳溪,现存有古码头、驿道及明清民居,驿道为青石板铺砌,长约一公里。保护范围:东至原沙湾供销社门市向东外延5米,南至老水井外延5米,西至沙湾阅台向西外延5米,北至大黄桷树向北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详细]
茶马古道-白鹿驿道
  白鹿驿道位于合江县白鹿镇白鹿社区,南北走向,清代修建。驿道平坦曲折延伸,呈“一”字形,总长500米,均宽5米,最宽处78米,最窄处22米。驿道面为垂直式青石板铺成,街道两侧是木结构的商贸店铺,店铺后为清代古民居群,共计有小青瓦房300多间。石板街下面是宽1米,深08米的排水沟。整个驿道道依山势而建,北起下场邓氏宗祠,南至上场敬老院门前,街道刚好位于丘陵的山脊之上,整个地形远观好似一只卧睡的野鹿,白鹿之名由此而来。街道为垂直式青石板铺成。该驿道是连接川、黔、渝的交通要道。…[详细]
绍兴古驿道
  出新昌县城旧东门至天台县界,至今还保留着一条较为完整的古驿道。一路铺就的鹅卵石,光滑平整。目前横贯斑竹的长街,会墅岭的石级台阶,天姥寺至冷水坑的山路,仍留存古驿道的风韵。驿道上所设立小石佛铺、冷水铺、关岭铺,还可看出铺址旧貌。驿道经桃源穿越天姥,到达关岭头,全长35公里。这条路,早先为南朝诗人谢灵运开拓,故又称“谢公道”。现在,依这条古驿道大致平行的是 104国道线。 景点位置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详细]
小新寨古驿道
  位于丘北县新店乡大路边村民委小新寨村西向3公里处。是明清时期云南昆明通往广西百色的交通要道路段,历史相沿至民国未。现存小江口至小新寨一段石砌路面,长约1千米,路面宽度均在1.5米间,驿道旁还有驿站半边寺1座,石缸一个,清代建桥功德碑1通,石拱桥1座。小新寨古驿道对于研究云南古近代对外交通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证据,具有历史、科学、艺术参考价值。…[详细]
司徒岭驿道
  司徒岭驿道时代宋代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编号430124—0031公布地址宁乡县巷子口镇扶峰村赵家组类别古建筑公布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1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以古道路基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30米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