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天津市 > 和平区旅游

《大公报》旧址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大公报》旧址
《大公报》旧址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公报》旧址

时代:1906年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和平路169-1号

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大公报》由天主教徒英敛之于1902年创办。社址最初设在法租界,1906年迁于此处。报纸初期除宣传法国天主教外,还主张维新,提倡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后,英敛之于1916年将《大公报》转卖给皖系政客王郅隆,《大公报》遂成为安福系的喉舌。1926年盐业银行经理吴鼎昌等人接办了《大公报》,并将其改造成一份“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纯民营报纸。“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日租界形势紧张,《大公报》又迁入法租界。抗日战争前夕,华北局势不稳,《大公报》增出了上海版和汉口版,1938年又开办了香港版和重庆版。“七•七”事变后,天津的《大公报》停刊,抗战胜利后又在此处复刊。1966年大陆的《大公报》终刊,而香港版的

《大公报》一直发行至今。《大公报》旧址东临哈密道,南沿和平路,西抵四平东道,北临嫩江路。为一座二层西式楼房,建筑现状较好。

《大公报》目前是世界著名报纸,同时也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大公报》创刊于天津,1906年迁址于此,在此共出版发行了25年,其间《大公报》曾两次易主一次停刊,在此处经历了25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大公报》也从当初创刊时的宗教报纸发展成为能针砭时弊,反映民众呼声的著名报纸,故该处报馆旧址应予以保护。

延伸阅读:

·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宝坻大觉寺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濞嗐垼绻嬮崥鍕秴缂冩垵寮哥粔顖涚€崣鍌欑瑢閿涘苯鍙¢崥灞藉灡瀵ょ儤鍨滄禒顒傜法婵傜晫娈戠€硅泛娲妴鍌氼洤閺嬫粍鍋嶉張澶夌矙缂佸秴顔嶆稊锟狀棑閸忓娈戦弬鍥х摟閵嗕礁娴橀悧鍥风礉濞嗐垼绻嬫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婵″倸褰傞悳鐗堟杺濞岀粯鈧佲偓浣风皑鐎圭偞鈧佲偓浣瑰Η閺堫垱鈧冩▕闁挎瑥鎷伴悧鍫熸綀閺傚綊娼伴惃鍕6妫版ê寮锋稉宥堝娣団剝浼呴敍宀冾嚞閸欏﹥妞傛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Email閿涙瓬ytravel666*163.com閿涳拷*閺€閫涜礋@閿涳拷
閵嗏偓閵嗏偓閺呭┉CP婢讹拷2023016012閸欙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