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年《重修蒙城县志》记载:土山在县北十里,五丈,周一里六十步。土多石少,故呼为土山。
而据传说,土山本名梁山。山虽不大,但山上的石材很好,可作栋梁。而且石头裸露于外,山上的土并不多。后来山上的土为什么多了呢?
这事与“金头御史”何惟儆有关。
有一年,北京城大建宫殿,打算征用土山的石材。
何惟儆心想,开山,采石,雕凿,运输,千里迢迢,困难重重。如此沉重的负担,家乡的人民如何承受得了!于是他赶紧派人回蒙城说明利害,让人赶快抬土封山,把石头全部埋在黄土之下。之后,他对工部说,蒙城的梁山,实为小小土丘,根本没有美石。工部派人来查看,果然如此,就不再征用梁山石材。
家乡人民免除了苛重的劳役之苦。从此,梁山也就成了土山,也有人把它叫做梁土山。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
娆㈣繋鍚勪綅缃戝弸绉瀬鍙備笌锛屽叡鍚屽垱寤烘垜浠編濂界殑瀹跺洯銆傚鏋滄偍鏈変粙缁嶅涔¢鍏夌殑鏂囧瓧銆佸浘鐗囷紝娆㈣繋涓庢垜浠仈绯� 濡傚彂鐜版斂娌绘€с€佷簨瀹炴€с€佹妧鏈€у樊閿欏拰鐗堟潈鏂归潰鐨勯棶棰樺強涓嶈壇淇℃伅锛岃鍙婃椂涓庢垜浠仈绯� 鑱旂郴鎴戜滑锛� Email锛歜ytravel666*163.com锛�*鏀逛负@锛� 銆€銆€鏅婭CP澶�2023016012鍙�-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