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旅游

云南省景点介绍

  将军洞俗称将军庙或利济将军庙,坐落于龙尾关西北斜阳峰麓。 传说此地有洞可通漾濞,洞内藏有兵书、宝剑,洞口有老虎守护。有说洞口在李宓将军塑像下,又有说在山后或庙前大榕树下。未建庙以前,李宓将军牌位原设在下村的龙王庙内,直到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李宓族裔呈请朝廷,获准后方建“唐李公之庙”。“将军洞”座西向东,背靠苍山,俯视龙尾关,万人冢,战街(鸳浦、紫云街),千人冢,与庙宇同在一条轴线……[详细]
  龙尾关城楼在龙尾古城南端,背靠龙尾城,前临水流湍急的西洱河。土木砖石筑就的一座敌楼,楼下通关,书有“龙尾关”三个大字,楼上两层驻有重兵守关。楼檐口下悬“龙关锁钥”一块横匾。关下的西洱河上建有一座木桥,名“清风桥”。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诏王阁逻凤建龙尾城后改建为石拱桥,称“黑龙桥”。龙尾城是南诏政权对南御敌的天堑,建城至今已1260余年,此城也与上关的“龙首城”同样是屯兵御敌重要关隘。因苍……[详细]
  马氏宗祠坐落龙尾古城内中丞街下段,现中丞街18号,占地约二亩左右。原有宗祠已倒坍,仅遗存大门、围墙内是散落的瓦砾。1937年族人马崇六出资重建,建成后规模是出檐大门,门上面横匾书刻马氏宗祠,是时任玉龙书院校长的族人马明远书并刻制的老匾。大门两边为二层土木结构,建有明、清式民居铺面各一间,后面小天井,正面照壁,中间写有“扶风世泽”四字,是时任玉龙小学校长的族人马德御所书,照壁两边有小月宫门。入内北面……[详细]
  金平县乐善桥始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现桥为道光年间(1821-1850年)重修。桥南立有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修碑记。乐善桥为单孔石拱桥,全长16.6米, 通宽 5.35米, 孔径7.94米, 高5.18米,是蒙自通往金平古驿道上的重要桥梁。1986年公布为金平苗族傣族自治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九溪山位于永宁乡境内,距中枢—永宁公路4公里,距城子古村6公里,属地方级森林公园,森林面积近万亩,在茂密葱葱的森林间,有各种不同种类的鸟类在林间栖息、繁衍。九溪宫位于山坳之间,环境优雅,景点迷人,冬暖夏凉,盛夏气温适宜,是-、避暑、休闲、观鸟、疗养、度假、摄影创作的最佳场所。……[详细]
  汹涌澎湃的澜沧江从青藏高原一路走来,鬼斧神工地将巍峨的群山切割成驰名世界的沧江大峡谷。当澜沧江行进到维西县叶枝境内时,来了一个靓丽的大转弯,造就了一块开阔的土地。千百年来,傈僳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创造出茶马古道灿烂的文化。凭吊悠悠历史,叶枝土司衙署记载着茶马古道灿烂文化。尽管遭遇“文革”浩劫,但经过修葺,叶枝土司衙署依然见证着叶枝作为茶马古道要镇的灿烂文化。走进叶枝……[详细]
  茨中教堂是一座天主教堂,这座法国传教士建造的天主教堂,1909年动工,1921年修建完成,气派的教堂成为了“云南铎区”的主教礼堂。人文历史佛教是内化的生活艺术。迪庆的藏民们大多是虔诚的佛教徒,把它作为生活的重要部分,茨中教堂的存在可谓是个奇迹。18世纪中叶,西方天主教士进入迪庆,竭力将其势力渗透到滇西北并力图扩展到藏区腹地。他们建立教堂、发展信徒,在强大的藏传佛教势力中,极艰难的存在着。信徒甚少,……[详细]
  亦称“桂花寺”、“垮安寺”,藏语称“垮安东卡”。位于县治东北37公里处,在今过马营乡西北13公里与森多乡的交接处。藏语“垮安”意为“青城”指令内豪古呼和浩特市,该市1日名。‘归绥”,原青海地区称之为“归化城”。内字归化佛系统多转生于青海,在青海较有影响,在今大通县广惠寺建有“归化昂”。末世名札木多,出生于今贵南过马营乡的切扎,现任内蒙佛协副会长,约在四十年代在故乡建其府邸,形成一座小型格鲁派寺院,……[详细]
  邦角山官衙门位于陇川县王子树邦角村,建于1935年系原石婆坡隘(今邦角)景颇族山官尚自贵所建,旧称邦角抚夷署。在1993年11月16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婆坡隘为明代所设八关九隘之一,下领48寨,辖属南甸宣抚司属,清代设正、副抚夷,掌训练卫卒、防御地方之职。尚氏系世袭山官,初为石婆坡隘6个卡(山官)之一,后历任石婆坡隘正、副抚夷,多长及梁河第一区联合自卫副指挥联。 该衙门系尚氏……[详细]
  在大理州祥云县,位于刘厂镇王家庄村的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是云南省著名的红色景点。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距刘厂镇政府驻地3公里,距县城35公里、320国道公路4公里。故居所在地王家庄村,背依青山,绿水环绕,被誉为“北大骄子,一门三烈”的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兄弟3人就出生在这里。大哥王复生第一个走出了家乡云南,走向了中国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成为一位共产主义火种的传播者。之后,他把二弟王德三、三弟王馨廷带……[详细]
  苍山神祠位于大理古城西苍山中和峰麓。神祠为南诏时期建,现存一殿二庑,为清嘉庆、道光年间重修。 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韦皋派节度巡官崔佐时到阳苴咩城(大理古城西)与南诏异牟寻被敕封为南诏王,赐给金印,立苍山神祠为纪。 庙中供奉的本主神是“点苍山昭明镇国皇帝”。现存建筑为明清至民国时期多次维修留下来的。庙坐北朝南,前临中溪,由大门、厢房、大殿组成。据记载,南昭王异牟寻即位不久即仿中原王朝的做法,……[详细]
  周保中故居位于大理市湾桥镇上湾桥村,其建筑座北向南,正房三开间,夯土墙茅草覆面,南面两间低矮草房为厨房和厩房。院心种植有桃树、木瓜树等,建筑简朴,门前有小溪流淌,环境幽静宜人。周保中的童年就在这里度过。原故居于1951年被焚毁无存,现在周保中故居所在的湾桥村东重建一座纪念馆。1987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保中纪念馆已在他的家乡——大理市湾桥乡湾桥村落成,馆前还建造了他高……[详细]
  杜文秀墓位于大理市七里桥乡下兑村。创建时间:建于1917年纪念价值:为杜文秀女婿张志勋所建。1856年,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推动下,滇西爆发了回、汉、白、彝各族人民的反清大起义,回族杜文秀被推选为“总统兵马大元帅”。起义军攻下了滇西、滇南的53座城池,所到之处,“杀官安民”,军纪严明,大展生产,减轻税赋,重视民族团结,深受群众的拥护。但在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廷集中兵力进攻,大理政权日见危急。杜文秀为了力……[详细]
  牟定文庙位于云南省牟定县城茅阳中学校园内,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文庙系宫廷式斗拱建筑,是牟定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唯一一座明代建筑。历史上经过四次修缮,形成了大成殿、祭祀台、东西庑、大成门、棂星门、泮池及池桥等组成的三进四合院落。总面积为2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394.6平方米的建筑群。是研究明代建筑艺术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牟定文庙于1993年11月17日被公布为云南省第四批文……[详细]
  建水城东十里外的天缘桥,横跨于沪江河上,为三孔百拱桥,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为三孔石桥,跨河43米,正中建有二屋重檐亭阁一座,覆以八角赞尖顶。底层为桥面通道,南北引桥为石板铺砌的高坡,各向东西方向屈曲,形成一个横写的“S”型,犹如游龙一般,即将弹身飞腾。正桥加引桥全长121米,两旁镶有一米多高的块石栏杆、石雕狮、象各一对雄踞桥头,“每当天空雨雾,状若长虹之下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