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旅游

甘肃省景点介绍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位于台中市北区馆前路、台中市中心,历经15年的努力,“民国”82年“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全馆落成对外开放,是台湾地区首座将自然科学生活化、也是岛内第一座拥有最现代化设备的大型博物馆,规模可与先进国家媲美。“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更为让国人认识、了解台湾本土的植物生态,于“民国”88年开幕一座植栽756种台湾原生种植物并划分八大生态区热带雨林温室的植物园。发展历史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详细]
  三个墩遗址及墓群 位于玉门市花海乡。是长城沿线的烽燧遗址。在花海乡范围内共有三个墩,三个墩即3号墩,与2号、1号墩相距约5公里、10公里。遗址现存烽燧和长城。墩呈方锥体,残高2米。长城残高2.3米,宽1.3米。均以黄土夹柽柳条夯筑而成。出土有铜箭头、五铢钱、绳纹陶片等物。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长城建置史和汉代边防守衙史有重要价值。……[详细]
  西三角城遗址位于金塔县金塔乡西沟村正东11公里处。城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2000平方米,长45米,宽40米,墙体黄土夯筑,残高2.5米,基宽2.7米,夯层厚0.1-0.23米,南面开门。城址附近有窑址数座。城内及窑址附近地表散布有大量灰陶片。……[详细]
  晋昌郡城址位于安西县布隆吉乡九下村萧家地,有东西二城。东城位于萧家地南500米。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80米,南北宽70.5米,面积5600余平方米。城墙夯筑,夯层厚约0.2米,墙基宽9.8米,顶宽5.5米。高7.5米。门南向,门外有瓮城,长20米,宽9.5米。城四周有壕沟,上宽12米,底宽9米,深2.6--3.5米。地表散见大量绳纹、水波纹灰陶片,并有石磨、五铢钱等。西城位于萧家地东北,距东城1……[详细]
  干骨崖遗址及墓群位于酒泉市肃州区丰乐乡大庄村西南1公里。是一处四坝文化与汉、晋墓群共存的遗址。分布于丰乐河东岸台地上,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1--0.5米。1986年发掘240平方米,清理墓葬105座。东南部为遗址区,出土有石斧、环形石锄、石磨盘、石矛和彩陶片等,北部干骨崖一带为墓葬区,皆为袋状土坑墓,以石块围筑或叠压尸骨。出土器物有陶、铜、石器及贝、骨器等。陶器多为夹砂橙红陶,并有较多……[详细]
  东千佛洞石窟位于酒泉市安西县城东南90公里处桥子乡长山子北麓的东西崖壁上。现存洞窟23个,有10个洞窟存有壁画和塑像。洞窟形制主要有:长方形中心柱窟、圆形穹窿顶窟和方形平顶窟。尚存佛、菩萨塑像56身,但多为清代重修,唯第4窟的西夏高僧像,身着俗装,保存完好。壁画总面积486平方米,内容可分为五类:经变画、密宗图像、尊像画、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经变有:西方净土变、药师净土变、文殊变、普贤变、涅槃变……[详细]
  昌马岩画位于玉门市昌马乡南、北山岩石上,已发现7处。多为单线条,凿刻而成,亦有刻出轮廓后再在中间平涂研磨而成的。内容多为羊、狗、豹、马、骆驼及狩猎图等。其中有一块2平方米的青石面上,共刻有21只动物,轮廓清晰,笔法古朴,形象粗犷生动。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地区古代民族文化有重要价值。 ……[详细]
  灰湾子岩画位于肃北县石包城乡泉脑村东北8公里。面积37平方米。分6组人物、动物图形34幅,有鹿、岩羊等野生动物。以凿点成线和单线条阴刻构成画面。岩画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古代民族文化有重要价值。……[详细]
  七个驴岩画位于肃北县石包城乡七个驴大版。面积240平方米。分20组,计有人物、动物图形101幅,多为单人牵骆驼、骑马奔跑场面及岩羊、骆驼、马个体图形等。用凿点成线和阴刻单线条构成画面。岩画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古代民族文化有重要价值。……[详细]
  位于金塔县金塔乡塔院村西侧,金塔县因塔而得名。塔院寺原名金塔寺。初建于明。据民国《金塔县志》记载,该塔复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清代、民国时期屡有修葺。 金塔为覆钵式喇嘛塔,土木结构,塔围为7丈,高5丈。基座平面呈方形,边长15米,须弥座八角四层,中为覆钵形塔身,上置九层相轮,刹顶为八角攒尖铜顶,高5尺,围1丈2尺。1986年在塔基处发现记述修庙事迹石碑4通,泥塑佛像2尊。寺院其他建筑……[详细]
  位于敦煌市南关。这是我省目前保存最完整、建筑结构最齐全的清代粮仓。 据《敦煌县志》,粮仓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原有15座,现存8座,大小相等,每座约160平方米,可存粮40万斤左右。粮仓建在一处地势较高、土质干燥的沙梁上,墙为黄土夯筑,厚1米多,下部基础用青砖包砌。仓顶用红柳芭铺设,抹泥,双面起脊,前后出檐。仓门为板闸式,门宽2.6米,高2.7米。仓库内地面均用30×15×16厘米青……[详细]
  大坡梁-天泉寺墓群位于金塔县金塔乡塔院村,可分为大坡梁和天泉寺两部分。 大坡梁墓群位于塔院村西南5公里处。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地表可见408座封土堆,个别有明显被盗痕迹,封土呈圆丘状,直径0.8-2.2米,残高0.3-0.9米。西部有一茔圈,其内依次排列4座墓葬,底径1.7-1.9米,高约1米。地表散见大量灰陶片。 天泉寺墓群位于塔院村南5公里。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分布于戈壁之中。地表……[详细]
  旱湖脑遗址 位于安西县布隆吉乡南10公里的台地和湿地边缘。该城由相连的南、北两城组成,南城东、西墙北端与北城相接。两城平面均为长方形。南城东西长260米,南北宽170米,墙体多被流沙掩埋。北城东西长220米,南北宽160米,城墙夯筑,夯层厚0.14-0.16米,墙基宽8.5米,残高3.5米。四角有角墩,门向东开,宽4.85米。城西南角墩外有4座夯筑四棱台体小方土墩,分南北两排排列,边长2.5米,残……[详细]
  浪柴沟遗址位于安西县东巴兔乡东北6公里的浪柴沟山涧。山涧两边台地上分布有汉代陶窑遗址10处,其中东岸9处,西岸1处;石灰窑5处,其中东岸1处,西岸4处;渡槽1处,长340米;瓮棺葬1处,保存均较完整。该遗址是一处集矿床、窑址、作坊、墓葬为一体的遗存地,这对研究汉代手工业生产,尤其是陶器生产具有重要价值。……[详细]
  冥安县城遗址位于安西县桥子乡东南6公里的南岔大坑。现存城墙周长2160米,开西门。西北角套一小城,东西宽60米,南北长75米,开东门。城址内外遍布陶片,主要有灰陶、红陶及褐色陶,另有铁器残片、铜器残片以及五铢钱等。因地势低洼,雨水汇流于此,墙体受蚀严重,多处塌毁。该遗址是安西县现存规模较大和时代较早的古城遗址之一,对研究河西史地有一定价值。……[详细]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濞嗐垼绻嬮崥鍕秴缂冩垵寮哥粔顖涚€崣鍌欑瑢閿涘苯鍙¢崥灞藉灡瀵ょ儤鍨滄禒顒傜法婵傜晫娈戠€硅泛娲妴鍌氼洤閺嬫粍鍋嶉張澶夌矙缂佸秴顔嶆稊锟狀棑閸忓娈戦弬鍥х摟閵嗕礁娴橀悧鍥风礉濞嗐垼绻嬫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婵″倸褰傞悳鐗堟杺濞岀粯鈧佲偓浣风皑鐎圭偞鈧佲偓浣瑰Η閺堫垱鈧冩▕闁挎瑥鎷伴悧鍫熸綀閺傚綊娼伴惃鍕6妫版ê寮锋稉宥堝娣団剝浼呴敍宀冾嚞閸欏﹥妞傛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Email閿涙瓬ytravel666*163.com閿涳拷*閺€閫涜礋@閿涳拷
閵嗏偓閵嗏偓閺呭┉CP婢讹拷2023016012閸欙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