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山上遗址位于崆峒区白水镇白水村西南100米处。面积3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4米,有灰层、灰坑、白灰面遗迹。出土遗物有较完整的陶器尖底瓶、缸、席纹印模,还有石丸、石锤及蚌饰品等。属仰韶文化,兼含齐家文化。196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香山景区以丹霞地貌地质景观和地质构造地质遗迹为主,可以参观到白垩纪砂砾岩形成的峰林、石柱、苍松翠柏,如入崆峒仙境。同时可以看到断层、节理和泥裂(龟裂纹)地质构造遗迹,陡壁悬崖,孤峰石柱奇异百态的自然景观。其次有人文庙宇景观,主要有香山路线和麦垛山路线供游人观赏旅游。地址: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风景区内门票:75.00元开放时间: 全天 ……[详细] |
崆峒山后峡景区以丹霞地貌地质景观为主,海拔高达1700~2000米,分布有诸多的峰林、石柱,如群峰争艳石柱群,形态各异的石柱如双石塔、姊妹峰、玉帝柱等。同时还展示众多的造型山如大象山、龟蛇对峙等,以及沿节理风化形成的洞穴,如三珠洞、通天洞等。其次为外动力地质作用崩塌岩块形成的景观,如人字洞、巨石阵等。地址: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境内……[详细] |
该景区以人文景观和丹霞地貌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以中台为游览中心,可依次游东台卧观平凉、云鹤归宋、南台蜡烛峰、北台一线天、药王洞等。沿途自然风景优美,人文景点较多,庙宇星罗棋布。其次为森林植被景观,有高大的紫果云杉、油松、园柏、国槐、五角枫等。该景区住宿、购物、餐饮等设施齐全,公路交通、索道缆车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可到达各个景点。地址: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崆峒山风景区内……[详细] |
中共平东工委机关旧址位于崆峒区大寨乡关家垭壑和老北山。平东工委纪念馆以平东工委革命历史脉络为主线,以颂扬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为重点,全面反映平东工委的发展历程,展现在党的领导下,平凉人民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史。 1926年秋,受中共北方区委指示,随冯玉祥国民军联军到达平凉的国民军联军政治部副部长刘伯坚,带领中共党员吴天长、冀明信等人,在平凉商场召集民众-,并创办《新陇民报》……[详细] |
别家沟墓群位于平凉市崆峒区白水乡别家沟村东南200米疙瘩山上。是一处汉代墓和元代墓共存的墓区。分布在东西长1000、南北宽200米的山坡台地上。现存圆形封土数座,东西排列,夯筑,封土高5--13、底径12--30、夯层厚0.1--0.12米。清理1座小型汉墓,出土有灰陶罐、石刻人顶灯台、铁镜、彩绘镶铜边木器口沿、铜驽机、铜杓、黄釉陶罐等。墓区地面散见绳纹砖瓦块和元代瓷片。墓葬保存较好,对我省汉代和……[详细] |
东沟遗址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安国乡黑刺洼村西800米。包括黑刺洼和庙坪两部分,是一处齐家与寺洼文化共存的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0--3米,暴露有灰坑、白灰面居址、墓葬。采集的齐家文化陶片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饰绳纹、篮纹,器形有侈口深腹罐、高领折肩罐、鬲等。另有石刀、石斧、石凿、骨锥等;寺洼文化安国类型陶片为泥质和夹砂红褐陶,纹饰以绳纹为主,器形有高领罐、马鞍口罐、圈足豆、鬲等。另外……[详细] |
苏家台遗址位于平凉市崆峒区柳湖乡吊庄村西600米。是一处河南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甘肃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3米,暴露有灰坑、白灰面居址。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陶片为泥质和夹砂红陶,饰细绳纹,彩陶纹样有弧线三角纹、网格纹,器形有尖底瓶、碗、罐、钵等;齐家文化陶片为泥质、夹砂红、灰陶,饰绳纹、篮纹,器形有单耳杯、罐、豆等。另外,该遗址曾出土陶祖、陶网坠;石器有斧、……[详细] |
治平寺天圣铜钟位于平凉市崆峒区治平寺。寺院已毁,不知原址,仅存钟。抗日战争时期,钟移至东门楼,用为报警,解放初期迁至柳湖。1981年移宝塔院(现区博物馆)建亭保护。钟为北宋天圣七年(1029)铸。高1.7米,口径1.14米,沿厚0.85米,为青铜质,重约1500公斤,钟顶有兽首钮,口沿为连弧六角形,钟身有莲瓣纹、团云纹、圆形纹饰和“皇帝万岁”、“乘佐千秋”、“国泰民安”及当时地方官员名称及佛像、狮……[详细] |
平凉隍庙 位于平凉市崆峒区东南隍庙巷。始建于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补修。隍庙其余建筑已毁,寝宫位于隍庙建筑群中轴线的北端,座北向南,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约166.17平方米。保存较好,对研究明清建筑史和技术有重要价值。……[详细] |
潘原故城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曹湾村西南1.1公里。城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800米,面积120万平方米。城墙全部坍塌,仅存北墙一段,长18米,基宽6.4米,残高1--6米。墙体夯筑,夯层厚0.09--0.13米,夯窝呈圆形,断面有较多陶片。城址内有厚1米左右的瓦砾堆积层,内含汉、唐、宋砖、碗残片及少数子母砖。曾出土有宋熙宁、崇宁铜币及元代瓷器。《读史方舆纪要》载:“平凉府东四十里,本汉阴盘……[详细] |
安塬坪遗址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郿岘村西南150米。是一处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及周代文物并存的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4米,暴露有袋状灰坑、白灰面居址。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片为泥质和夹砂红陶,饰细绳纹,彩陶纹样常见黑彩弧线三角纹,器形有钵、罐、尖底瓶等;齐家文化的陶片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有少量灰陶,饰篮纹、麦粒状粗绳纹,器形有罐、鬲等;周代陶片为泥质灰陶,纹饰多见绳纹……[详细] |
瓦窑山遗址 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下甲积峪村东南600米。是一处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及周代文物共存的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5米,暴露有陶窑、墓葬。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片为泥质和夹砂红陶,主要饰细绳纹,器形有尖底瓶、钵、盆;齐家文化陶片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有少量灰陶,饰绳纹、篮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高领折肩罐、鬲、盆等;周代陶片为泥质灰陶,多饰绳纹,器形有鬲、罐等。……[详细] |
崆峒山塔群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分布于崆峒山北台、中台之上,由道成和尚塔、怀睿和尚塔、灵峰塔、灵秘塔、普通塔、隐相塔、大彻塔等7处塔组成。其中道成和尚塔建造于民国时期,其余6座均为清代佛塔建筑遗存。崆峒山塔群是清代崆峒山景区佛教盛行、规模庞大、香火旺盛的重要历史见证,是研究陇东地区砖石建筑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每座塔塔基四周底边为基准,……[详细] |
崆峒山古建筑群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崆峒山。现存建筑为宋代和明代的建筑物,清代曾不同程度地予以修葺。 崆峒山古建筑群依山就势分布,主次分明,建筑群既自成一局,又相互联系,分为舒华寺、隍城和雷声峰三部分,主要古建筑16座,包括舒花寺内的凌空塔,隍城内的磨针观、十二元帅殿、太白楼、灵官洞、献殿、真武殿、玉皇殿、天师殿、药王殿、老君楼、天仙宫,雷声峰的三官殿、玉皇楼、三星殿、雷祖殿。建筑群占地面积计2339平……[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