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石小筑位于锦帆路,2004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传为酷爱兰花的朱犀园所建,题名兰石小筑,并在楼前向阳处辟兰圃。解放后为原中共苏州市委书记、原苏大校长柳林所住。……[详细] |
李根源故居位于葑门内十全街,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又字养谿、雪生,云南腾冲人。早年留学日本,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曾参与发动云南重九起义,后又参加二次革命和-运动。一度出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代总理等职。早年担任云南讲武堂监督和总办时,与朱德同志有师生之谊,1920年奉母移家苏州,卜宅葑门十全街。1923年脱离军政界,19……[详细] |
蒲林巷近代住宅位于人民路(蒲林巷口),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宅建于1924年,原为邹姓律师私邸,是一砖木混合结构西式楼房。楼南原中式花园已废。现存楼房建筑面积1326.98平方米,高二层,局部三层。正门东向,底层东、南两面设廊,列罗马式圆柱。东首有绿色铁皮盔顶方形小楼耸起。室内南向为通间落地玻璃长窗,采光通风良好。整座建筑外立面富于变化。室内分隔有会客室、餐厅和起居室多间,壁炉、卫……[详细] |
日本领事馆旧址位干南门路,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甲午之战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辟苏州为通商口岸之一。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签订《中日通商苏州租界章程》,划苏州旅盘门外青旸地483.9亩土地为日本租界。开口岸初,日本领事住在城内,二十八年到租界设领事馆。现馆址建于1925年。1943年改称总领事馆,1945年撤销。领事馆主楼为砖混结构两层西式建筑,占地993平……[详细] |
司前街看守所旧址位于司前街,2004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宣统时为江苏按察司监和苏州府监,民国时为江苏高等检察厅(法院)看守所,“爱国七君子”之一的史良曾关押于看守所女监(该监房解放后称“七君子监”)。宋庆龄曾到此看望,汪伪时期为伪吴县地方法院看守所。监狱传为苏州贝氏家族贝季眉设计,建筑平面呈“米”字形放射式展开四条交通狱道和四条关押狱道,中为八边形看守平台,狱道两旁为监房。……[详细] |
吴振声故居位于西百花巷,2004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吴振声(华镛),苏州人,民国时期苏州画家,工山水,原居桃花坞。其祖上因经营酒业和漆业而致巨富。旲振声行五,与其兄吴子深(华源)、吴秉彝(华德)、弟兄似兰(华馨)均为苏、沪一带有名气的画家,尤其是吴于深,与吴湖帆、吴待秋、冯超然齐名,并称“三吴一冯”。宅为吴氏兄弟自行设计,由香山帮匠人姚子琴之姚琴记营造厂建造,1931年完工。二层民国建筑,……[详细] |
信孚里位于十梓街五卅路口,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信里孚为一海式里弄石库门住宅群,1933年由信孚银行购下江苏省水警第三区区部地产后建造。占地7553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712平方米。建筑南向,中间为一罗马式拱券门,门额上有较精细的花草雕塑,左右两幢楼一字排开,清水砖墙,石库门面,显得庄重整洁。正门西侧沿五卅路转角,自南向北共有两层楼房六列,全为砖木结构。正门内南北向为纵向主通道,每两……[详细] |
侵华日军--旧址位于广济路市第三医院内,2004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37年日本占领苏州时建,抗战时为日军沪宁线司令部,后为国民党202师司令部。现存四幢民国建筑。……[详细] |
雷允上诵芬堂药铺为苏州历史最悠久、知名度最高的中药铺。清雍正十二年(1734),雷大升(1696~1779,字允上,号南山),设诵芬堂于苏州老阊门内穿珠巷天库前周王庙弄口。乾隆初,雷允上挂牌行医设诊所于诵芬堂内,集医、药于一处,不久和诵芬堂铺名连在一起,称为雷允上诵芬堂。雷允上独创的“六神丸”被誉为中华国药的瑰宝,自问世后即传誉四方,远销香港、日本及东南亚各地。新中国成立后“六神丸”曾三次蝉联国家……[详细] |
救国里位于养育巷长春巷北,由六幢二层楼构成的民国建筑群。救国里的建造者是苏州一位著名爱国人士,李根源的莫逆之交张一麐(1867-1943)。张一麐,苏州吴县人,曾任徐世昌内阁教育总长,国民参政员。他与李根源二人在苏共同致力乡村改革、农村办校传播文明,营救“七君子”,舍命投入抗日救亡运动,赢得了苏州人民乃至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的赞誉和尊敬,被称为“吴下两老”,郭沫若更赞其为“天下大老”。救国里构建之时,……[详细] |
交通部苏州电报电话局旧址位于闾邱坊巷11-21号,青砖外墙,二层东西大约30米,南北宽约10米。建筑正厅有四根罗马式廊柱,上有露台及栏杆。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苏州开始有电话,当时叫“德律风”,由湖南人马伯亥私人创办,局址设在阊门内下塘泰伯庙内,当时电话为稀罕玩意,最初一批装电话的用户有:江苏巡抚衙门、藩臬两司、织造府、苏州府、总捕府等99个中上级衙门及苏州商务总会和电报局,私人装电话的只有……[详细] |
鹤鸣堂康宅位于平江路上邾长巷1号,据说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黄金荣管家建造的,而当时黄金荣在苏州开发过房地产,为苏州留下了200多幢民国时期的建筑。主人康鹤鸣为黄金荣幕僚,传宅由黄金荣建,送于康氏。……[详细] |
萃英中学最初叫“萃英书院”,创办于光绪十八年(1892),与桃坞中学相似,是一所教会学校。1952年与圣光中学合并,由苏州市人民政府接管,成为公办学校,改名为“苏州市第五中学”。校址几经变迁,从葑门迁至带城桥阔家头巷,1904年至现址:阊门义慈巷15号。……[详细] |
长鎏村位于阊门内下塘崇安里北。南起东角墙,北至前同仁街,东至宫弄,西至久福里。民国初年由上海富商兴建的里弄式建筑,取其两个儿子“长”、“鎏”之名合成村名,含有金钱长流不息之意。建筑共六排,每排楼前东西向道路均称长鎏村,各长33米,宽4.5米。……[详细] |
博习医院位于十梓街苏州大学西门外,是美国南方监理会在中国苏州创办的一所西医医院。博习医院动工后,建成了8幢建筑,分别有门诊、内、外科、手术室、戒烟室、宿舍、洗衣房及厨房,当时设病床30张,这是其中最主要一幢建筑,外观朴实。史料记载,1883年,在美国教会拨款和苏州地方人士的捐助下,博习医院正式破土动工,由两名美籍医生柏乐文、兰华德主持院务。1886年,柏乐文担任博习医院第一任院长。随着医院规模逐渐……[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