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清远市 > 阳山县旅游

阳山县景点介绍

  阳山烈士陵园坐落在贤令山南麓,坐北向南,占地约10公顷。陵园以大理石牌坊为正门,东西两边设侧门,在侧门框架上分别镶有“英魂永在”和“浩气长存”,八字立体篆书与坊门相映生辉。坊门内有一平台,簇红拥绿,花卉繁荣,正面嵌有大型石刻画。有2000余级整齐坚固的台阶,侧列翠柏,直贯纪念碑,象征先烈万古长青。纪念碑雄伟庄严,高矗云天,顶端嵌插着一颗耀眼的红五星,碑正面刻着“革命烈士纪念碑”,背面刻着“革命烈士……[详细]
  学发公祠位于广东省阳山县七拱镇大禾岗,距四驱车场3公里,背山面水、座南朝北,由爱国华侨朱海均先生为纪念其先父朱学发而建造。因其外形酷似拉萨布达拉宫以及“其宏壮之规模为北江数府州所未有”,故而称之“广东布达拉宫”。公祠建成于1935年,公祠属中西结合宫殿式的巨型建筑,中西合璧,同时也具有鲜明客家建筑风格。公祠前后座的石门框,共刻有十一匾十三联。十一匾中,国民党党政军要员余汉谋、李汉魂、陈济棠、邓泽如……[详细]
  位于清远市阳山县杜步镇清连高速杜步大桥南端的山脉上,呈东西走向,雄踞在山顶,围城的垛口与女墙大部分未坍塌,城墙全部用片状的石料精心垒成,高约2米,宽约1.5米,连绵数公里。在最西边的山顶上,一座高约6米,宽约5米的石头门垛森然耸立,气势不凡,一座基本完好的哨台门楣上方嵌有一块石牌匾。石面上刻有“泰阶星平”额,额右款署宣统三年立,额左款署邑增口生何威敬题字样。在一段保存较好的城墙中间,连接着一座坚固……[详细]
  牛鼻岩冶铁遗址位于阳山县太平镇牛鼻岩村。1984年发现。面积1500米。在木饭冲发现有水渠残迹两段,碓房7处;村前山溪旁等地发现炉渣堆积18处。遗址附近还可见大量铁矿石。并见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重修的更楼1座,重修更楼碑记1方。道光《阳山县志》载:“宋开宝五年同官开银场牛鼻开铁务”。明《太祖洪武实录》载:“洪武七年全国置铁所一十三所广东则唯阳山一所而已广州府阳山冶岁七十万斤“。说明牛鼻岩冶铁……[详细]
  位于清远市阳山县青莲镇高峰村深山中。此地交通闭塞,十分隐蔽。洞口向南,没有其它洞口可连通,洞口宽约5米,高约8米,已用三合土封死,三合土的材料明显辨识的有沙、石和黄泥,其余的可能是黄糖和糯米等。调查时,据县退休七十六岁的老干部黎旭日口述,其三十多岁在此地区工作时,询问当地七十多岁的老人,山洞口何时封死?该老人说其孩童时已是现在的样子,由此可推断此山洞在距今一百多年前已被封死。山洞处于众山中的一座石……[详细]
  “翠峰园”实际上是一处天然的石林公园, 它西枕“长隆岭”, 东临“御印台”,两边河流环抱,四周植 被苍翠,到处古木参天, 山形地貌十分独特。门票 门票70人民币景点位置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阳城镇畔水管理区领头堂……[详细]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粤湘两省交界的粤北南岭腹地,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中心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2o30′~113o04′,北纬24o37′~24o57′。东与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大坪和南水水库接壤,南与乳源瑶族自治县洛阳乡、古母水镇连接,西靠连州潭岭水库,北与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总面积58400 hm2,是目前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南岭保护……[详细]
  鸣翠谷旅游风景区位于清远市阳山县3公里处的城郊,距离广州180公里,车程仅为2个小时。从广州出发,走广清高速,再接上清连高速,在阳山出口后第一个路口左转,顺着指示牌走8分钟即可到达。鸣翠谷景区所在的地块,是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域。景区地貌奇特,是华夏活化陆台的湘粤褶皱带,境内在构造内动力和风化、侵蚀等外动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众多地质遗迹奇观。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的几百万年前,青山被厚厚的冰层覆盖,……[详细]
  广东第一峰天泉度假村是按国际“三星级”的标准投资兴建的一家度假性酒店,地处广东省阳山县称架瑶族自治乡南岭原始森林国家自然保护区,四周青山环抱,深壑幽谷,郁郁葱葱潺潺的溪水欢快地流淌,浓浓的负离子气息,散发着扑鼻的芬芳,那风敲竹韵的旋律,令人心驰神往! 度假村管理完善,配套设施齐全,她拥有西欧风格的西班牙别墅14栋,瑶簇民族风情的木别墅5栋,另外还有普通标准间,豪华三人间等等共计客房187间;白天,……[详细]
  广东小桂林——鱼水旅游风景区位于阳山县城南约10公里处,因其与桂林山水有异曲同工之妙,故此素有“广东小桂林”之称。风景区四面环山,沿河两旁奇峰林立,绿树掩映,翠竹婆娑,乘竹排漂游于江上,碧水蓝天,意境盎然,有如人间仙境。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成群结队的白鹭在江面上来回飞翔,成为景区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这里曾是第四届全国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乡音》的外景拍摄基地。风景区不仅风光秀丽,景色怡人,而且历史悠……[详细]
  2005年,清远文史研究专家在经过长时间的实地考证后,认为位于阳山境内“广东第一峰风景区”内的秤架路是一条罕见的古道,尽管部分古道今天已被开拓成简易公路,但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青石板和摩崖石刻,它的起源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成为见证岭南与中原经济文化交融的珍贵历史遗址。羊肠小道大有来历阳山县东北部盘亘着大东山山脉和天井山山脉,其山峰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的石坑崆(又名猛坑石)高达1902米,为广东……[详细]
  阳山建塔始于宋代,此时多为石塔,如建于宋嘉定年间的佛塔。后来为纪念韩文公扶树教道,重视培养后学,先是建了九层石塔,名曰“文塔”。明代阳山又建了磗塔名曰:“文塔”。清代阳山县令潘元音于乾隆五十九年,倡导集资,新建九层“文塔”。第二年乾隆六十年,阳山郑士超赴京考试,荣中进士,消息传来,满县欢腾!后郑士超相继任职浙江、河南道监察御史,因唐代贞元十九年韩愈尝任监察御史,后调任阳山令,是故,阳山民间盛传“两……[详细]
  杜步大桥座落在县城以南20多公里的新107国道杜步乡路段,它横跨两座山峰,长832米,由52根圆柱撑托而起,每根柱墩地面高70多米,打入地下还有30多米,是我国最高的墩柱式公路高架桥,也是亚洲最高公路旱桥。杜步大桥与周围柔美的田园山色相映衬,更显苍劲雄壮,是值得游客停车驻足一看的人造彩虹。……[详细]
  阳山县博物馆(韩愈纪念馆)坐落在风景秀丽、人文氛围浓郁的贤令山麓,是一座花园式的纪念馆。其占地面积约10亩,建筑面积2200多平方米,内设“贤令芳踪”、“文物普查成果展”、“馆藏文物”、“阳山革命斗争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展厅。被市、县批准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中-史教育基地”和“红色资源教育基地”,是人们追溯阳山历史文化,缅怀韩愈在阳山功绩的好窗口。另有“韩源”、“……[详细]
  贤令山又名“牧民山”,位于清远阳山城郊东北1公里处,这是阳山县人文景观旅游区。韩愈一生多次被贬,第一次被贬谪阳山当县令。虽然他在阳山当县令的时间不长,但影响深远。《新唐书》说他在阳山“有爱在民”:一是把中原文化带到阳山,促进了当地人的知识开化;二是把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此地,改变了阳山以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贤令山,就因韩愈是“贤令”而得名。此山自然风光十分美丽,峰峦起伏,曲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