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位于莆田市城西1公里处,因形如凤凰展翼,故名凤凰山,又称南山。凤凰山南麓的广化寺是福建著名古刹之一,景区内还有景观十多处。凤凰山中部是著名的“石室藏烟”景观,山上有古人穴居的海蚀洞多处,故称“石室岩”。唐代名僧妙应禅师在此坐禅,出入常跨两只驯虎,故又名伏虎岩。凤凰山蜿蜒的上山小路,铺百余级石级,道旁的杜松大可两人合抱;松石夹峙如墙,摩崖题刻点缀其间。路边有块巨石,上刻宋方左钺书的篆体“伏虎岩……[详细] |
后黄村AAA 在莆田市荔城区,有一处“世外桃源”,离市区很近,离喧嚣却很远,它就是“华侨第一村”西天尾镇后黄村。村里随处可见具有莆阳老建筑特色的百年华侨民居,还有莆田唯一现存完好的“四口井”,以及百年古碉楼、距今600多年的桃源社。村里有三老老人、老宅和老树后黄村有三“老”,老宅、老树、老人。老宅楼顶的雕栏、檐前的雕花,有西洋式的点缀,更有地道的莆阳味儿。这一幢幢侨属故居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前羽毛球世界冠军林水……[详细] |
黄石文庙位于荔城区黄石镇黄石村中心小学内,唐朝为红泉宫,祀首创南洋水利的唐代福建观察使裴次元。宋代理学家、名儒林光朝于此讲学,称红泉书院,世称“红泉学派”。明代改为水南书院,后因倭乱被毁,清朝康熙年间重建。文庙坐北向南,按照孔庙规制建设,规模宏大。由大门、宿舍、泮水桥、两庑、大成殿组成。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264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斗拱为平身科用二攒,使用插拱,斗底用假……[详细] |
黄滔祠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英龙居委会东里巷,元大德八年(1304)为纪念黄滔而建,明倭乱后重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423.18平方米。由祠门、正厅、下厅组成,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穿斗式木构架,歇山顶。祠中保存明正统十二年(1447)石碑1通,祠门右壁上存有收集的“状元及第”、“济美联芳”、“冬官旧第”、“天马来青”、“文笔钟灵”、“父子名贤”、“理学名臣”等明代石额。祀黄滔。黄滔是晚唐文学……[详细] |
古谯楼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文献居委会步行街中间。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创建,原为子城城门楼,宋绍兴六年(1136)焚于火,知军刘登重建。明嘉靖年间(1522~1566)焚于倭乱,隆庆五年(1571)武师卿重建,并匾“壶兰雄镇”。清康熙九年(1670)知府慕大颜重修,三十一年(1692)焚于火。康熙三十六年(1697)知府卞永嘉重建,并楼门洞上画坎卦之象以制火。嘉庆年间(1796~1820)知……[详细] |
卫里公会莆田总堂位于荔城区海街道办事处凤山居委会仓边巷。1915年美国信徒过雅各和甘大卫兄弟倡建,历时三年完工。堂建筑面积1572平方米,坐北向南。围墙用花岗岩条石砌筑,勒脚用辉绿岩石-浆砌。大门开间的墙厚0.65米,并向外突出0.15米。部分门、窗拱顶,两侧和拱顶石比墙面外露0.03米。木门窗均西式。檐口为出檐、翘角,加封檐板。檐口无平顶,仅四周在石墙上部做间隔突出墙面的正方形哥德式台口线。大厅……[详细] |
东岩山石塔(报恩塔)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英龙居委会东岩山报恩寺内。乾隆县志载,塔建于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又据林氏族谱载,塔建于隋开皇元年(581)。清代学者宋际春的《麟山开皇塔》诗中有“上有开皇砖”句,证知宋石塔前身唐塔为砖塔。三层八角楼阁式石塔,占地面积387平方米,边长4.40米,须弥座高1.20米,塔身通高约13米。须弥座的上下枭浮雕仰莲,上下坊浮雕覆莲,束腰浮雕37只形……[详细] |
兴化府城隍庙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梅峰居委会庙前路,明洪武三年(1370),兴化知府盖天麟迁建原子城内西北角的军城隍庙于此,宣德五年(1430)、弘治二年(1489)、嘉靖三十八年(1559)和万历三十四年(1606)、崇祯四年(1631)、清康熙三十年(1691)、光绪年间(1875~1908),庙先后由地方府、县官员维修、扩建。仍然保持明代风格。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由照墙、……[详细] |
大宗伯第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长寿居委会梅园路边,明万历二十年(1592)建,为礼部尚书陈经邦府第。大宗伯第按明制一品官府第规格建造,坐西向东,通面阔29.1米,通进深59.1米,占地面积1724平方米,五进,共120间。为二进合院式建筑,由外大门、小埕、院埕和大院(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四、五进原为御书楼和花园,已毁。每进院落皆由院、厅、护厝组成,厅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穿斗式减柱造木构架,……[详细] |
云门寺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英龙居委会双池巷。宋德祐元年(1275)始建,元大德九年(1305)增建,明万历九年(1581)、三十六年(1608)修建,清乾隆二十年(1755)重修。1987年修复。是莆田明末清初抗清斗争据点之一。吴门人寺僧佺修,托迹于此,暗中与邑人余、黄担等人进行抗清活动。寺坐西向东,通面阔30米,通进深116米,占地面积3480平方米,为二进廊院式建筑。由山门、天王殿、拜亭、……[详细] |
蒲坂郑氏宗祠位于荔城区新度镇蒲坂村后郑自然村。创于宋代,明代郑岳重建,清代重修,近代再修。现存建筑仍保持明代建筑风格,坐北朝南,通面阔14.6米,占地面积700平方米。为单进合院式建筑,由前厅、天井、正厅组成。正厅悬山顶,抬梁穿斗结构。柱础雕刻精巧。该建筑是莆田市重要涉台文物,是连接-的重要桥梁,也是研究明代建筑的实物资料。蒲坂郑氏宗祠2005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蒲坂戴氏宗祠位于荔城区新度镇蒲坂村前戴自然村。明成化十八年(1482)戴敬斋创建。祠占地面积1188平方米,坐北向南,为单进合院式建筑,中轴线依次为大埕、前厅、天井、正厅组成,正厅面阔五间,进深四柱,悬山顶,抬梁、穿斗式木构架。该建筑保持明代建筑风格,规模宏大,是研究莆田明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蒲坂郑氏宗祠2009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文峰宫三代祠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文献居委会步行街中间,元代将宋代白湖顺济庙迁移今址,称文峰天后宫或文峰宫。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府宫兆麟在天后宫大殿右侧建“天后三代祠”。1940年又在三代祠右建一座三层的升天楼。祠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坐东向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升天楼坐北向南,穿斗式木构架,歇山顶。祠中保存宋代木雕妈祖像1尊,元代石柱和清嘉庆年间(1796~18……[详细] |
谷城宫位于荔城区黄石镇水南村山兜自然村,亦称谷城祖庙。谷城古庙,创建于北宋,原址在谷城山(俗称青山)松、竹、梅三隐岩的梅隐岩。明嘉靖间毁于倭乱,明崇祯间由里人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奉敕巡抚广西等地方督理军务加正品服俸林贽捐金舍地鼎建于今址(荷岭)。该宫座东朝西,主建筑三进,南北外廊边为廊屋。中轴线依次为驻马亭、山门、正殿、后殿组成。驻马亭面宽三间,进深一间;山门面宽三间,进深二间,驻马亭与山门面宽同,……[详细] |
太湖祠位于荔城区黄石镇井后村井埔自然村,明万历二十年(1592)“三一教”学者朱逢时(法号慧虚)于此传播“三一教”而建。坐北向南,通面阔15.2米,通进深15.2米,占地面积1386平方米。顺中轴线,依次为前殿、正殿、后殿。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五柱,歇山顶,抬梁、穿斗式木构架。前檐施挡板。保存较好。太湖祠2009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