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旅游

泉州市景点介绍

  戴云纵队宴林口战斗战场遗址位于德化县盖德乡林地村。1947年春,戴云纵队遵照闽浙赣边区党委的指示,从莆田出发向戴云山脉运动,准备在戴云山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游击队在挺进戴云山途中,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游击健儿英勇杀敌,战胜疲劳和饥饿,绕过敌人的--线,翻山越岭,于7月14日下午,纵队近百人由永春呈祥进入德化县锦福乡三福保,黄昏时到达上林保的暗林口(现盖德乡林地村)。纵队指战员经过持续战斗和昼……[详细]
  中共德化支部旧址位于德化县龙浔镇丁墘村豹尾堂。早年丁墘村是德化县城西南隅的一个小村落,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由于经济落后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德化县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支部的所在地和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地点。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为结束北洋军阀统治,发表了《北伐宣言》。从此,何应钦率领国民革命军东路军筹划入闽。在广州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唐生夫妇,于同年秋返回厦门,受中共厦门总干事会指派到德化,以找伤科拳……[详细]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坂里)位于德化县水口镇昆坂村。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坂里)陈列馆,主馆内容主要反映的是省委机关南迁坂里的历史事件。1943年秋,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对闽北地区的进攻,时在闽北的中共福建省委面临的形势日益恶化,机关活动非常困难,为了打开局面,摆脱困境,中共福建省委遵照党中央关于“隐蔽精干”的重要指示,做出了省委机关南迁坂里的战略决策。坂里地处德化县与仙游、永泰三县交界处,山高林密,是一个比……[详细]
  美魁堂是朱德住宿和红四军军部旧址,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福中村。1929年8月,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二、三纵队3000多人出击闽中,进驻永春县福鼎乡(含现横口乡福中、福联、环峰3村)休整时,将红四军军部设在美魁堂。朱德同志也住在这里。美魁堂建于清末,木构民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穿斗抬梁式木构架,悬山顶。占地面积375平方米。1982年12月列为永春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郭氏家庙是红四军前委机关驻地和朱德召开群众大会旧址,又名岑楼大宗,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福中村。1929年8月22至28日,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二、三纵队3000多人进驻永春县福鼎乡(含现横口乡福中、福联、环峰3村)休整,将前委机关驻地设在郭氏家庙。红四军在郭氏家庙召开群众大会,朱德亲自到会,站在家庙大门前石阶上演讲,号召劳苦大众团结起来,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世界大同”的人民政权。郭氏家……[详细]
  福山堂是红四军后勤部旧址,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环峰村。1929年8月,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二、三纵队和前委机关3000多人出击闽中,进驻永春县福鼎乡(含现横口乡福中、福联、环峰3村)休整时,将红四军后勤部设在福山堂。当时福山堂大厅摆满了-支和白银,各连红军士兵来这里领白银去买米买菜。住在福山堂的有一位姓陈的文书,一对给朱德军长和红军当翻译的夫妇(达埔人)。……[详细]
  贤山堂是红四军二、三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环峰村。1929年8月,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二、三纵队和前委机关3000多人出击闽中,进驻永春县福鼎乡(含现横口乡福中、福联、环峰3村)休整时,将二、三纵队司令部设在贤山堂。为便于联络,从贤山堂往外拉了很多电话线。贤山堂还是红四军领导召开会议的地方,朱德从美魁堂走田埂到这里开会。……[详细]
  龙兴岩是红四军医疗所旧址,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环峰村尖峰山西北麓。1929年8月,朱德率红四军到永春县福鼎(现横口乡福中、福联、环峰3村)开展革命活动,时值酷暑,疟疾、痢疾流行,官兵患病甚多。红四军在龙兴岩设立临时医疗所,安置伤病员。福鼎群众自发到深山老林里采集野香薷和薪草等土方草药,为红军伤病员精心治疗。郭景云在福鼎行医兼营药铺,经他细心照料治愈的红军伤病员有42人,朱德为表示感谢,特地赠送他50块……[详细]
  凤美堂是红四军米局旧址,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福联村后洋角落。1929年8月22至28日,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二、三纵队3000多人进驻永春县福鼎乡(含现横口乡福中、福联、环峰3村)休整。由于当时福鼎人口不足千人,无法满足红四军的给养。为了解决供给困难,打击投机商,由红四军庶务长和士兵委员会及当地的乡绅联合办了一个米局,设在福联村的凤美堂,组织当地群众到永春的一都、下洋、桂洋等邻近乡镇与德化、大田、安溪等……[详细]
  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福中村横口中学后山上。1929年8月22日,朱德率红四军到永春县福鼎(现横口乡福中、环峰、福联村)开展革命活动。由于之前在大田石牌格遭到军阀卢兴邦所部阻击,部分战士负伤,加上时值酷暑,疟疾、痢疾流行,官兵患病甚多。一部分伤病员经福鼎当地民众细心帮助得到医治。8月28日,朱德率红四军离开福鼎,准备返回闽西,留下40多名重伤病员和400块银元,交托当地群众治疗看护。这些重……[详细]
  1929年8月红四军进驻永春横口、一都时,十分注重革命宣传工作,沿途处处刷写标语,张贴文告,散发传单,宣传革命道理和红军的宗旨。横口和一都许多房子外墙上,至今仍保存着当年红军刷写的许多革命标语。现在郭氏家庙墙上仍完好地保存着两条红军标语:“国民党勾结帝国主义,共产党打倒帝国主义”、“都市是人类的坟墓,乡村即我们的乐园”,后一条标语反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经过血的教训,深刻认识到只有农村包围城市……[详细]
  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三朱村后宅自然村后的北才穴山上。惠安县人民政府1990年立。碑高7.1米,碑体为白色花岗岩方柱。碑正面镌刻原交通部部长彭德清同志题写的碑名“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背面镌刻介绍三朱革命斗争的碑文。三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大革命时期起,就参加--和农-动,而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始终坚持革命,战斗不息。三朱村是“红旗不倒……[详细]
  吴敦仁烈士墓和纪念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林角村。吴敦仁,生于1906年,涂岭林角村人。1921年秋,考入集美学校师范部,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1926年2月,参加共产党员王德彰、吴国珍领导的由多位进步学生组成的“集美同学回乡宣传队”,到惠安城关及山腰、坝头、大前黄、割山和涂岭等区乡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0月,随中共厦门特支、共青团厦门干事会和厦门大学党支部指派的王德彰、……[详细]
  陈平山烈士墓和纪念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樟脚村。陈平山,1904年出生于涂岭乡樟脚村犁壁岭一个穷苦的基督教徒家庭。1925年秋末,前往广州投考黄埔军校,被录取于第五期步科。入校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春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他偕同学破狱而出,参加暴-动-。在激烈的战斗中,头部负伤,仍英勇杀敌。广州暴-动-失败后,起义部队转战到达海陆丰革命根据地。……[详细]
  三朱中共闽中地委会议遗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三朱村后宅自然村大湖寿间石洞。这是距离三朱闽中地下交通站1公里多半山中的一个天然石洞,两个隐秘洞口,洞内上下两层,可容纳十几人居住。自从交通站建立以来,石洞一直成为党组织开展隐蔽活动的地方。1947年10月,中共闽中地委书记黄国璋召集地委领导林汝楠、祝增华、粘文华、许集美、刘润世等在此石洞召开地委会议,传达贯彻闽浙赣区党委会议通过的《闽浙赣人民斗……[详细]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娆㈣繋鍚勪綅缃戝弸绉瀬鍙備笌锛屽叡鍚屽垱寤烘垜浠編濂界殑瀹跺洯銆傚鏋滄偍鏈変粙缁嶅涔¢鍏夌殑鏂囧瓧銆佸浘鐗囷紝娆㈣繋涓庢垜浠仈绯�
濡傚彂鐜版斂娌绘€с€佷簨瀹炴€с€佹妧鏈€у樊閿欏拰鐗堟潈鏂归潰鐨勯棶棰樺強涓嶈壇淇℃伅锛岃鍙婃椂涓庢垜浠仈绯� 鑱旂郴鎴戜滑锛� Email锛歜ytravel666*163.com锛�*鏀逛负@锛�
銆€銆€鏅婭CP澶�2023016012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