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园狮子林是承德避暑山庄的一个主要景点,它坐落在水心榭东银湖错落的小岛上,文园狮子林建于乾隆三十一年(1767),为仿苏州狮子林而建,园内假山崎岖,建筑精巧玲珑,具有元代大画家倪云林笔下的狮子林图及江南私家园林小中见大的意蕴。文园狮子林在日本侵占热河时被毁,仅存基址。1992年,承德市民为了弘扬祖国文化,再现山庄辉煌,自发开展了“爱我中华,修我文园”的活动,上至省、市领导,下至中小学生纷纷为修复文……[详细] |
关帝庙所供之神是关羽,也有称关圣人的。承德关帝庙景区,位于避暑山庄丽正门西南侧宫墙外20米处,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是中国唯一的皇家关帝庙。关帝庙曾于乾隆二十五年扩建两侧跨院,乾隆四十三年重修,形成最后的格局,使这座寺庙更加符合皇家寺庙的建筑规模和等级。新庙落成,乾隆题御匾“忠仪伏魔”,立御碑二座,并亲自进庙拈香瞻礼。重修后的关帝庙气势更加宏伟辉煌、设置更加完备。自此,这里不仅是朝廷-、……[详细] |
磬锤峰风景区AAAA 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环抱承德市区,距市区约2.5公里,公园自然景观奇特,以千岩竞秀、异峰峥嵘的丹霞地貌著名。总面积1.06万公顷,规划为四个景区,和闻名中外的避暑山庄、外八庙相融。山庄和寺庙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在公园之中。公园四周群山绵延,青山如黛,层层的山峦如列屏障,武烈河蜿蜒流淌,有机地将山庄、寺庙、森林、奇峰联结起来,融于苍穹。朴素淡雅的山庄,金碧辉煌的寺庙,形貌各异的奇峰,窈窕似练的流水,……[详细] |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承德城……[详细] |
热河文庙建于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积淀,它不仅是当时大清陪都祭祀孔子之处,还是承德府及所属州县的“教育中心”。由于承德在清代所处的特殊地位,热河文庙在全国文庙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建制上考证其为全国三大孔庙之一,与北京、山东曲阜孔庙齐名。清朝皇帝曾多次在这里举办祭孔大典,同时促进了当时热河的科举制度发展到空前盛世。热河文庙作为皇家敕建寺庙,与普宁寺、普陀宗乘之庙、须……[详细] |
如意洲在避暑山庄月色江声岛北。为湖中之岛,因形似如意而得名,实际上该岛有堤坝与湖岸相连。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前为宫殿区。面积3.5万平方米,为山庄最大洲岛和主要景点之一,康熙、乾隆七十二景中有十二景在此。洲上现存建筑较完整,布局精巧灵活,利用长廊、短墙划分景区,既有北方四合院特点,又采江南园林手法。主要建筑有无暑清凉(门殿)、观莲所、金莲映日、水芳岩寿(后改名乐寿堂)、延薰山馆、一片云、沧浪……[详细] |
介绍位于市区南部,因形似僧帽而得名。海拔650米。相传观此山山顶的景色变化可知天气的变化,所以为人所称奇。春夏秋三季,一早一晚,峰顶都会有淡淡的云雾笼罩,严冬时节则银装素裹,苍茫壮丽。承德著名旅游风景区——僧冠峰风景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正南,峰的相对高度300米,海拔650米。峰顶形似一僧帽,乾隆帝题名僧冠峰。山峰风景山峰东临武烈水,南倚九华山,绵亘起伏,层峦叠嶂。春夏秋三季,早晚之间,峰顶云雾……[详细] |
介绍 位于承德市西大街文庙西路北,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前为山门殿,门前分列旗杆和石狮,门内左右各有钟鼓楼一座。正殿悬有乾隆帝御题匾额“福荫岩疆”,庙内有乾隆御制《热河初建城隍庙拈香瞻礼八韵》有序石碑,详细记载了城隍庙营建始末。河北承德市……[详细] |
介绍 云山胜地在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建。是“康熙三十六景”第八景。楼两层,面阔5间,进深1间。不设楼梯,而以假山为自然磴道。因其踞岗背湖,居高临下,有“俯瞰群峰,夕霭朝岚,顷刻变化,不可名状”的意趣,故有此名。楼上西间原为佛堂莲花室,内供青玉观音一尊,每当中秋月夜,后妃于此祭月祈福。从楼北出岫云门,即达湖区。河北承德市……[详细] |
介绍 月色江声在避暑山庄水心榭之北,为一椭圆形岛屿。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临湖3间门殿,康熙帝题额为“月色江声”,取意于苏轼前后《赤壁赋》,每当月上东山,满湖清光,万籁俱寂,只有湖水微波拍岸,声音悦耳。岛上建筑布局采取北方四合院手法,殿宇之间有游廊相连。门殿西有冷香亭,盛夏可坐此亭赏荷。门殿北为静寄山房,是清帝读书处。房后莹心堂,亦为清帝书斋。堂后四合院,康熙帝题额为“湖山罨画”,开……[详细] |
介绍 永佑寺舍利塔又称六和塔。在避暑山庄万树园东北侧。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南巡,见杭州六和塔和南京报恩寺挺拨秀丽,为报其母恩,于京师仿建两塔,并于次年在山庄建永佑寺,乾隆十九年又于此仿建一塔。后京师两塔一毁于火,一倾圮,乾隆帝一面追查责任,一面引以为戒,加固山庄之永佑寺塔,至二十九年才告竣,历时十年。现永佑寺建筑大部已毁,仅存石碑数通,其中乾隆二十九年碑一面刻《御制永佑寺舍利塔记》……[详细] |
介绍 烟雨楼在避暑山庄如意洲之北的青莲岛上。清乾隆帝南巡,见浙江嘉兴南湖(鸳鸯湖)之烟雨楼景色秀丽,遂摹其图,并于山庄内按图兴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动工,翌年完成。此楼自南而北,前为门殿3间,后有楼两层,面阔5间,进深2间,回廊环抱。二层中间悬乾隆御书“烟雨楼”匾额。楼东为青杨书屋,西为对山斋,均3间。东北为八角轩一座,东南为四角方亭一座。西南垒石为山,山下洞穴迂回,可沿石蹬盘旋而上,山……[详细] |
介绍 烟波致爽在避暑山庄正殿澹泊敬诚殿之后。为清帝的寝宫。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一景。面阔7间,进深3间,康熙帝谓此“四周秀丽,十里平湖,致有爽气,殿因此得名。正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小跨院,为后、妃居住之所。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咸丰帝携东、西宫等后妃出北京至热河避难,即居于此殿。嘉庆和咸丰帝病逝于此。咸丰皇帝就在此处签署《北京条约》,现殿0有牌子提……[详细] |
须弥福寿之庙是外八庙中最后建造的一座,所以在藏式风格中更多地融入了传统的汉式风格,如庙的前部就完全为汉族形制。庙后部的大红台妙高庄严殿是全寺的主体建筑,其建筑为三层楼阁,沿袭了藏式风格,殿顶铸有八条鎏金铜龙,每条铜龙重约一吨,做工精细,栩栩如生。看点在大红台东北角有一座重层小楼,名为吉祥法喜殿,是六世班禅寝殿。在庙的最北端是一座八角琉璃万寿塔,塔顶覆以黄琉璃瓦,结构玲珑,色调古雅,突破了全庙的空间……[详细] |
导游 阁的东面有碑亭一座,立《文津阁碑记》一通。阁为外观2层内为3层的砖木结构,上悬乾隆帝御书“文津阁”匾额。阁前池水清澈,假山、阁影倒映池中;假山上东建月台,西建趣亭,布局严谨,环境清幽。此阁与北京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合称北四阁,为皇家藏书楼。阁内原存《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辛亥革命后,《四库全书》运往北京图书馆,《古今图书集成》早年已被军阀盗卖净尽。 介绍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