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坐落于武吉知马山附近,名字源于保护区内新加坡最高山---武吉知马山,占地面积400英亩,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是新加坡动植物种类最多的保护区之一,同时也是新加坡最大的雨林所在地。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始终保持新加坡着最本真淳美的面貌,已知的开花植物种类可达840多种,包括参天古木、蕨类植物、兰科植物、棕榈科以及很多奇怪的植物,并且新的植物也在不断的发现中。动物的种类也有500多种,最常见……[详细] |
武吉巴督自然公园成立于1988年,园内种植有繁茂的树木,形成了风景如画的森林美景,一直深受人们喜爱的还是蜿蜒的步道和具有百千历史的榴莲树,为自然爱好者和跑步者提供了便利,他们沿着步道就可观赏到整个公园的美景。在二战时间,自然公园成为日军埋葬牺牲战士的地方,目前,遗留的两根柱子、一座输电塔和120级水泥台阶是遗留的证据,之后这一地区开辟为公园对外开放。高耸在悬崖壁脚下的碧绿池塘宁静而致远,是采矿时期……[详细] |
圆圃花园成立于1911年,被双溪布洛美丽如画的风景包围着,透露出一种生机,一种朝气,一种阳光色彩,是逃离繁华大都市喧嚣和吵闹的理想之地,是追寻安逸、宁静、平和生活的绝佳选择。圆圃花园内有五颜六色的植物、千奇百怪的水景造型以及怪石嶙峋的假山奇石,这些看似普通的东西却营造出了一种宁静的环境和优雅的氛围,成为另一片引人注目的小天地。花园内不仅有历久常新的人造花卉,更有娇艳欲滴的天然花草,它们是花园的天使……[详细] |
正大园艺坐落于新加坡的西部,建立于1990年,占地面积10英亩,是一处专营古典盆景艺术的农场。盆景源于一千二百年前的中国,集艺术与创造于一身,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 正大园艺内有潺潺流水的小溪,有飞流而下的瀑布,还有不同风格的花园,盆栽更是多种多样,让人眼花缭乱。漫步于偌大的正大园艺,不得不感叹盆景艺术的神秘莫测和变化无穷,园内数不胜数的盆景造型各异,很多都是超……[详细] |
宝莱坞蔬菜农场坐落于新加坡的西北部,既是一个有机作物农场,也是一个教育中心,远离城市,远离尘嚣,是一个体验农村生活的绝佳选择,吸引了众多生活于城市人群的欢迎。宝莱坞蔬菜农场因专门种植新鲜、健康、无化学农药无生长激素的本地农产品而闻名,农场餐厅美味的家常菜肴也颇具特色。农场的两位主人也是非常的热情好客,来此的人都会得到热忱周到的服务。宝莱坞蔬菜农场非常适合家庭或者情侣出游,在暖暖的午后,和自己的家人……[详细] |
新加坡佛牙寺龙华院坐落于新加坡的牛车水,由“释法照法师”兴建于2002年,依据唐朝建筑风格而建造来收藏佛教徒的圣物——佛牙舍利。佛牙舍利被置于由信徒捐资打造的重达320千克的金制舍利塔之中。自从其对外开放以来,新加坡佛牙寺龙华院已经成为牛车水的知名旅游景点,每天来往的游客不断。新加坡佛牙寺龙华院在采纳唐代的建筑风格外,还融合了佛教曼荼罗的设计风格,气势恢宏。寺中的其它重要景点还包括佛教文化馆、戒光……[详细] |
大乘禅寺由新加坡当地-建于2001年,是一座融合了西藏和中华传统的藏传佛教寺庙,名字的意思是“十四世0-的修行之所”,这里收藏有新加坡数目最多的转经轮。大乘禅寺的大殿里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造型仿西藏大昭寺的觉沃佛,头戴宝冠、身披宝衣,乃佛陀的报身显现。此像结合了金刚乘、大乘与小乘佛教的特点,体现了本寺所提倡的宗派圆融的修学精神。-在2003年为此金身开光,祈佛光加被、祛病消灾。禅寺内的千手观音为鎏金……[详细] |
陈氏宗祠也被称之为“保赤宫”,是位于新加坡的一座中式寺庙,坐落于新加坡的商业中心区,兴建于1876至1878年间,是陈氏一族的宗庙及会堂,因为中国人相信有相同姓氏的人都拥有同样的祖先。陈氏宗祠于1974年被列为新加坡国家古迹,是新加坡陈姓人士的社区中心,号称有着绝佳的风水。同其他古建筑物一样,陈氏宗祠也被林立的高楼淹没了,它没有现代建筑物的高大,没有靓丽的色彩,但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详细] |
圣若瑟堂位于新加坡中央商务区内的维多利亚街,是新加坡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由葡萄牙传教会兴初建于1851年到1853年,1906年至1912年重建,因每年的耶稣受难节-著称。教堂于2005年被列为新加坡国家古迹,成为新加坡最重要罗马天主教堂之一。圣若瑟堂是一座带有门廊的传统建筑,采用拉丁十字结构,拥有一个角塔式钟楼和四方堡,被称为教堂建筑史上的奇迹,它的别具特色的彩绘玻璃窗也是其一大特色。到了耶稣受……[详细] |
丹达乌他帕尼兴都庙也被称为“雀替尔兴都庙”,建造于1859年,之后于1983年重建,是新加坡印度教教民心目中最重要的场所之一,也是新加坡最重要的印度寺庙之一,为印度教教民的精神寄托之地。丹达乌他帕尼兴都庙为典型的印度寺庙建筑风格,但是也有自己的特色,最独特之处在于屋顶镶嵌的48块玻璃,它们的角度刚好能让阳光从各方向照射进来。寺庙供奉着穆卢干王(苏巴马廉王),每年的1月下旬到2月初是大宝森节,也就是……[详细] |
圣帕加维那雅加兴都庙坐落于新加坡的加东,历史可以追溯至150年前,19世纪50年代,印度移民在池塘边发现了一座“维那雅加”神像,后来就在一棵圣帕加树下建造了一座简单的寺庙,因此而得名“圣帕加维那雅加”,为新加坡第二古老的印度寺庙。圣帕加维那雅加兴都庙为7世纪南印度朱罗王朝建筑风格,因寺庙内的漂亮雕刻和图案而知名。其主建筑为一个高21米的5层建筑,柚木门高4.5米,之所以如此的高是为了方便国王骑着大……[详细] |
凤山寺是一座位于新加坡的中国寺庙,建造于1908至1913年间,由移民新加坡的福建南安人建造,建筑材料也是从中国进口的。寺庙建立于一个小山上,曾经站在寺庙内就可看到远处的大海。凤山寺于1978被列为国家古迹,曾将作为学校为附近村落的孩子提供上学的机会,但是十年后,由于资金问题不得不关闭。更为可惜的是现在凤山寺的周围被高楼环绕,再也看不到海景。凤山寺旨在祭祀幸运之神——广泽尊王,秉承了中国南方宫殿式……[详细] |
释迦牟尼菩提迦耶寺建造于1927年,为新加坡最杰出、香客最多的佛教寺庙之一,人们也经常称之为“千灯寺院”,因寺内高15米的坐佛而知名,来此拜佛的香客和观赏的游客不断。释迦牟尼菩提迦耶寺由泰国僧人建造,因而建筑和装饰上都受深厚的泰式风格影响,其外表不同于一般的佛教寺庙,绘有漂亮的图案,内部的金黄色坐佛高15米,重300多吨,周围环绕着无数的蜡烛,非常壮观。宏伟雄奇的佛像不仅仅值得拍照收藏,单是巨大的……[详细] |
阿都卡夫回教堂坐落于新加坡小印度的邓洛普街,是新加坡的一座清真寺,于1907年开始建造,为造访小印度时不能错过的宗教建筑,同时也是一座非常具有建筑特色的清真寺。阿都卡夫回教堂是一座黄绿相间的优雅建筑,这种颜色在回教堂中很少见,在蓝天白云下,黄绿色的回教堂安静但不单调,肃穆却不呆板,非常讨人喜欢。建筑本身还融合了南印度与欧洲风格,艺术气息浓厚。大厅入口处有精致三角墙,墙上有一面日晷,日晷上以阿拉伯文……[详细] |
真光堂静立于喧闹繁华的小印度一隅,建立于1952年,在1963年被认定为圣公会教堂,是一个可让人沉思、宁静的平和之地。因早期的成员大多来自在附近居住和工作的三轮车夫,因此建筑结构反映了浓厚的中国特色和教堂文化。真光堂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11年,当时一个传教士来此向居住于此的中国人传教,得到了一个21岁记者的帮助,开始在一个理发店讲授圣经,从此基督教徒开始大批的增加。建立真光堂的土地购买于20世纪2……[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