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旅游

河池景点介绍

  百鸟岩又名延寿洞。位于巴马县甲篆乡府西北2公里的漠斋山下,距县城20公里。神奇的洞天水府,地下河溶洞,是盘阳河注入红水河前的最后一处伏流出水口,须乘游船方能浏览,游程1500米左右。洞中水平如镜,深不可测,洞顶岩泉四季飘洒,胜似瀑布。洞中有石鹰、石柱、石幔、石观音菩萨等钟乳石,千姿百态。洞顶每隔两三百米就有大小不一的自然天窗,射入的光线经折射、反射等照到水面上,犹如舞台上的光束,色彩纷呈。整个洞府……[详细]
  龙洪景区以田园风光著称的龙洪景区,位于巴马城北9公里处,景区范围约20平方公里,包括龙洪行政村16个自然屯的全部区域。龙洪河清澈碧绿,古榕、修竹垂岸吻波,两岸青峰罗列,田野似锦,村庄隐现。引人入胜的景点有:碧潭似剑、神女梳妆、石林小景、交柯岸榕、观音福泉、双狮飨情等。景色清幽的龙洪景区不失为人间仙境,青山绿水间养育了众多的百岁寿星,百岁姐妹卢的花、卢的妹,百岁大小妈罗秀珍、兰美凤,百岁兄弟罗老六等……[详细]
  百魔洞百魔洞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坡月村西侧,距县城30公里,是一座气势恢宏的石灰,岩溶洞,洞口朝南高近百米,前后两洞游程长约2000米,加之洞内洞、洞上洞歧路,总游程可达10000米。百魔洞独到之处,在于钟乳凝就的景观大都耸立于洞厅中央,游客可从不同角度去欣赏那城市雕塑般的景观造型:大肚笑佛、狮子雄啸、孔雀拜观音、天马行空、蛟龙戏宫、-珠帘、银柱擎天、-献寿、杜甫行吟、比萨斜塔、定海神针等几百……[详细]
  洪津古渡洪津古渡位于澄江乡红渡村。为昔日都安通隆山、南宁要津。清嘉庆二年(1797年)白山土官在渡口南岸崖壁刻“红渡古津”4字而名。古渡岸口,陡壁绝崖,怪石嶙峋,北岸崖上,曾有古庙一座,突兀峥嵘。貌似深山古寺,两岸码头,人来人往,肩挑背驮,络绎不绝。因其为要津,乃兵家常争之地,清光绪年间,会党首领韦五嫂为防官军进攻曾派兵抢夺该渡,在此与思恩府官军激战。邑人有诗曰:“大江滚滚向东流,此地千舟大渡头,……[详细]
  福寿重岩福寿重岩位于安阳镇翠屏山左侧腹部。洞高9米,宽6米,深11米,洞底宽敞平坦,可容数百人。洞前花卉清幽,林木苍蔚。据民国《都安县志·预稿》载,光绪五年(1879)安定土官曾开辟通路,供游人登岩游玩观赏。“七七事变”后,为避日机空袭,-都安县政府档案图籍卷宗及武器弹药移至岩内贮存。民国32年,县政府拨款改筑新路,路旁设栏杆,建“登寿亭”,亭门制联曰“千廓云烟留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从山脚至洞……[详细]
  桥楞隧洞桥楞隧洞又名“神仙洞”。位于高岭镇,洞长480米,宽约40米,高20米。洞内天然溶岩发达,钟乳石密如垂帘,廓道纵横不绝,地面石笋林立,犹如仙女撒花、渔翁垂钓、群猴嬉戏,百兽联欢,相传为神仙聚会之地。1970年凿通穿山洞口,次年5月,隧洞图片在广交会展出后,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其中有法国、荷兰、老挝等国友人。西安电影制片厂曾在此拍摄《碧水壮乡》纪录片。1982年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革命岩革命岩原名光隆岩。位于下坳光隆村。洞长100米,宽8米,高10米。都九公路穿过其间。洞内有季节性小溪流,路旁怪石峥荣,为奇特天然关隘。解放战争时间,0地下党在岩内以开小食店为掩护,设革命联络站,0游击武装曾凭天然关隘打击敌人,在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详细]
  九如汉墓群九如汉墓群位于九如村,群众传称“石门府”地。该处共有汉墓5座。1958年7月,出土柄式三足铜焦壶1个。1976年,出土陶屋等多件,现存于自治区博物馆。经自治区考古部门鉴定,确认该墓群为东汉墓葬,该墓群列为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单位。……[详细]
  文物陈列馆文物陈列馆位于安阳镇翠屏山下,房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原系周氏祠堂,1983年为县文物陈列馆。该馆现管文物保护单位13处,馆内珍藏各种文物100多件,设3个陈列室;历史文物陈列室陈列有东汉到清代的铜铁银器,陶器、古钱币(一百多公斤),墓碑、古书画等,其中有铜鼓、唐宋代古币、明代青花瓷瓶以及黄筱西、李友竹的古字画等。革命文物室陈列有民国15年至民国38年县域赤卫队、游击队用过的……[详细]
  澄江河澄江河源出大兴乡九顿村,流经大兴、高岭、澄江、安阳等4个乡镇,19个行政村,于澄江乡红渡村汇入红水河,全长42公里,流域面积1170平方公里,河床宽50-80米,下切深5-10米,坡降为1.55‰。县城一带河道坡降为0.1-1.2‰,水流缓慢,河水含泥沙量少,河水清澈,蓝里透绿,如同湖水一般,故名之。澄江上、下游河道上修建了百拉、响水关、地丁、龙颈小型水电站。县城河段有210国道的“澄江大桥……[详细]
  古松洲古松洲位距地苏街一公里处地苏河中,有一小洲叫“古松洲”。昔日洲上有古庙一座。庙前长古松数棵,高大葱茏。庙中有佛象数尊,柱上悬挂大铁钟一口,每当落日衔山,庙祝焚香烧烛,敲击铁钟,悠悠钟声,传闻乡里,故称古松晚钟。游人常撑木伐登洲,赴庙中游玩。洲上尘埃不染,嚣声无闻,环境幽静,宛如仙岛。古人曾赋诗曰:“天生地成一小洲,回环水绕景清幽,衔山落日钟声晚,四邻乡里该翘头。”解放后,拆毁寺庙,开荒种地。……[详细]
  响泉夜月响泉夜月位于高岭镇与大兴乡之间关口要隘“百关”处。紧靠210国道旁,两边山峰对峙,澄江流过其间,流水至此,被石峡横锁,落差3米多,倾泻而下,宛如瀑布,激礁飞溅,高达数米,响声隆隆,数里之外可闻,故名“响水关”。月明风清之夜,月光幕撒,银涛锦浪,相互辉映,有声有色,优美壮观。游人至此,无不清新耳目,涤净胸中之郁。昔人曾诗云:“描画难如出自然,都安八景数为先,有声有色滩头水,疑雾疑云水面烟,望……[详细]
  八仙古洞八仙古洞位于地苏乡八仙山腹部。古称“八仙古岩”,洞口筑石城,高3.5米,长30余米。据民国《都安县志·预稿》载,石城系安定土官潘如禄为在岩内“练丹”和避司民谋反,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所筑。洞内宽敞平坦,有石笋多处,斜坡深处60米有一岩水湖。径约20米,湖水澄清如镜,长年不竭,沿湖边进入第二层洞内,钟乳石柱,林立晶莹,悬挂其间,前人曾有诗云:“八仙去后洞留名,中有棋盘片石平,王质烂柯……[详细]
  龙颈银涛龙颈银涛位于澄江乡红渡村澄江河与红水河汇合处,有一潭,形似巨龙张嘴,吞噬澄江河水,而后汇入红水河,故名“龙颈”。潭口半里许有一怪石,横跨河上,河底有一“石峡”横锁。每当汛期,大水泻下,急穿峡口,激石飞溅,白如银花,光强夺目,涛浪惊人,声闻数里,故称“银涛”。每当秋冬季节,水位下降,潭内流速缓慢,人们可以下潭捕鱼,潭内流水在明光反照辉映下,极为绚烂,身处其间,犹入水晶龙宫之感。邑人韦精忠有诗……[详细]
  翠屏叠幛翠屏叠幛屹立于县城西面的翠屏山,由秀峰6座重叠组成,形如环椅,峰峦翠叠,奇挺秀拨,峻壁横披,拱卫全城,雄伟壮观,宛如一巨大屏幛,因此名之。山上有蝠鼠岩,山中有观音岩、福寿岩。左面有狮子岩,右面有白虎岩,镇仙岩等点缀其间。山下石笋林立,清泉长流,镇仙岩为革命烈士公墓。两排山势并列重叠,前排主峰高400多米,后排主峰高600多米。山脉南北走向,南端至北端约长1.5公里,四周宽约10公里。山间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