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宁夏自治区 > 中卫旅游

中卫景点介绍

  大麦地岩画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岩画带面积约450平方公里,遗存有史前岩画1万幅以上。在方圆6平方公里的原始环境中遗存岩画个体图像达8532个,平均每平方公里有个体图像1422个,超出了国际公认的世界岩画“主要地区”规定标准的140多倍,堪称世界之最。根据国际上通用的丽石黄衣测年,岩画专家测得大麦地岩画早期距今13000到10000年,中期距今约10000年到4000年,最早的岩画在旧石器时代……[详细]
  鸣沙洲塔 原名安庆寺永寿塔,原是一座八角落13级楼阁式砖塔。始建于西夏,塔建在一高出地面1.5米的夯土台上,塔底边长3.14米,六层以上已塌毁,残高约27米,1985年加固,修后高度为42米。塔身底层较高,为6.64米,往上逐层距离渐渐缩短。每级塔身都以叠涩砖作挑檐,檐下每面正中与转角处饰以斗栱,檐角挂有风铃,面南辟有高1.65米,宽0.65米的券门可通塔室。室内原有木梯,可逐级攀登远眺。永寿……[详细]
  中卫作为黄河上第一个自流灌溉市,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应承载并演绎大河文明的脉络。本次规划借用“大河之舞”彰显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的黄河文明的独特内涵,将黄河的景观功能和城市功能与人类亲水的天性相结合,通过融合、吸纳、沉淀河流及城市文明成果,形成中卫市“沙漠之魅、大河之舞、丝路之魂、党项之根、生态之秀、城市之美”的独特集群景观。“大河之舞”主题文化公园位于中卫市城市新区南部,规划范围北承滨河大道,南临黄河……[详细]
  黄河宫位于宁夏西部城市中卫市黄河北岸。抬头远望,九曲滔滔黄河水,似一条金色的彩带,舞动着,自西向东从公园南部缓缓流过。中卫地区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之说,也是宁夏“黄河金岸”城市经济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黄河宫主体建筑高36.9米,创意采用唐朝诗人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词寓意,将黄河之水凝练成水滴建筑形态。建筑里沿内壁有人行观景坡道,中间设电梯和80多平方米的观景台。水滴主体建筑下……[详细]
  宁夏中卫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总面积564公顷。……[详细]
  宁夏天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宁夏中宁长山头农场,公园总面积179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649公顷。……[详细]
  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腾格里沙漠湿地旅游景区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距宁夏中卫市中心8公里。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万亩,是一个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水产养殖、草原赛马、温泉养生、沙漠高尔夫于一体的沙漠生态湿地类旅游景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这里,可以看到极具历史积淀意义的4公里长的明代古长城遗址的宏伟景观;可以站在湖畔观赏着多达15种的沙漠生态鱼和136种鸟……[详细]
  •腾格里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度假休闲赏花的好地方。景点介绍距离中卫市区大约8公里的“腾格里沙漠湿地 .金沙岛”景区,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这里绿树成荫、湿地植被茂盛,每年的春秋两季,有众多的珍惜候鸟来到这里。景区内有:湿地游览区、生态观光区、特色餐饮区、会议接待区、运动休闲区、养生理疗区等八个区域。来到这里的游客,还可以在景区内的大型花卉观赏园内,观赏到紫色香草、红色玫瑰、黄色菊花和清丽的……[详细]
  照壁山铜矿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镇罗镇以北照壁山的峰峦之中。据考证,该遗址是我国西北最古老的铜矿遗址。照壁山的古铜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可能就已开采,西汉时期就已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开采和冶炼,在西夏、元代亦持续开采冶炼,在我国西北地区极为少见,为进一步研究西北地区“青铜文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该遗址由古矿洞、居住遗址和冶炼遗址三部分组成。在方圆约1公里的范围内有古铜矿27座,部分……[详细]
  菜园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是新石器时期最为典型的遗址,1987年大规模发掘全面展开,历时4年。遗址群包括马缨子梁、石沟、林子梁3处遗址,切刀把、寨子梁、二领子湾、瓦罐嘴和林子梁西坡5处墓群,距今约4500年,属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存。发现了上百座墓葬、十几座房址和几十个灰坑窖穴,同时出土的还有大量陶器、石器、骨器和漆器等。考古界一致认为,菜园遗址的发掘,对研究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极为重要……[详细]
  南华山为六盘山余脉,位于海原县城南7.5公里处,南靠西吉县的月亮山,西北与西华山相邻,东南接寺口子,呈东南——西北走向,长约35公里,宽25公里,总面积42万亩;平均高度2600米,主峰马万山海拔2955米,仅仅次于贺兰山,名列全区第二。地表土质肥沃,年均降雨量达600毫米,气候凉爽,牧草丰茂,山南是海原县南华山牧场。近1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分布于山之西北,有育林地27万亩,森林覆盖1……[详细]
  菜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海原县西安镇菜园自然村西、南、东的山梁坡地上,面积41250平方米,村落位于南华山脚下,南倚灵光寺、东靠海城镇野狐坡村。 1984年宁夏进行全区性的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菜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85年5月宁夏考古研究所对部分遗址进行了试掘。秋季对遗址、墓葬进行科学、系统的发掘。1986年至1988年底,中国历史博物馆.北大考古系、宁夏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考古发掘。连续四……[详细]
  出海原县城往西行约20公里,便有一座古城遗址呈现眼前。这就是历史上称之为固靖之咽喉,甘凉之襟带的西安州古城。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天都山一带被西夏占据。1042年,西夏在天都山下(今黄湾村)修建豪华壮丽的7座大殿,内府库馆舍齐备。元昊和没移氏在这里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此后,每当盛夏季节,元昊和没移氏就在这里吃喝玩乐,尽情享受。今天的西安州城,已是断垣残壁,北城倾塌严重,城墙仅存七八尺的漫坡状土……[详细]
  天都山亦称西华山,位于海原县西安州古城西15里,从山口循沟进约2.5公里,便可望见一座古刹,这就是天都山石窟。因民间传说在山中发现过金牛,故此窟又叫金牛寺,当地人又因石窟中有-塑像亦称之为老爷寺。另外,古代还有荣光寺之称。在沟北朝南的山坡上,依山势筑台建寺,削壁凿窟。自沟底而上,有盘山曲径可以登临。沿之字形路盘山而行,登上山坡,有土地殿和龙王殿。龙王殿下的一泓泉水古称观音湫,今叫龙王池。水从龙头中……[详细]
  沙坡鸣钟——是中卫八景之一。位于中卫城西,过迎水桥,驶进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绿洲上面,是高达近百米的大沙丘,直逼黄河左岸。在2000多米的沙堤中间,有一段坡最陡,势最险。这就是自然奇观、“会唱歌的沙漠”——鸣沙山的“沙坡鸣钟”。这里的沙子,一年四季都能发出一种奇妙的声音。如果登上坡顶,顺势下滑,即刻会听到嗡嗡嗡的轰鸣。……[详细]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婵炲棎鍨肩换瀣触閸曨亞绉寸紓鍐╁灥瀵摜绮旈娑氣偓顒勫矗閸屾瑧鐟㈤柨娑樿嫰閸欙繝宕ョ仦钘夌仭鐎点倗鍎ら崹婊勭椤掑倻娉曞┑鍌滄櫕濞堟垹鈧娉涘ú顖炲Υ閸屾凹娲ら柡瀣矋閸嬪秹寮垫径澶岀煓缂備礁绉撮宥嗙▕閿熺媭妫戦柛蹇擃槺濞堟垿寮崶褏鎽熼柕鍡曠濞存﹢鎮ч崶椋庣婵炲棎鍨肩换瀣▔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濠碘€冲€歌ぐ鍌炴偝閻楀牊鏉烘繛宀€绮埀顑讲鍋撴担椋庣殤閻庡湱鍋為埀顑讲鍋撴担鐟拔楅柡鍫灡閳ь儸鍐┾枙闂佹寧鐟ラ幏浼存偋閸喐缍€闁哄倸缍婂ḿ浼存儍閸曨垱锛栧Λ鐗埫閿嬬▔瀹ュ牆顥屽ǎ鍥e墲娴煎懘鏁嶅畝鍐惧殲闁告瑥锕ュ鍌涚▔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Email闁挎稒鐡瑈travel666*163.com闁挎冻鎷�*闁衡偓闁稖绀婡闁挎冻鎷�
闁靛棌鍋撻柕鍡忓亾闁哄懎鈹塁P濠㈣鎷�2023016012闁告瑱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