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岩连宁特区政府旧址——白沙吴氏宗祠位于新罗区白沙镇苏一田村,建于清代,坐南朝北,建筑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系单进平房建筑,由水池、外坪、围墙、下坪、上坪、正厅组成。该建筑作为岩连宁特区政府的见证地,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详细] |
![]() | 龙岩起义旧址——江山村美傅氏宗祠位于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村美村,又名聚星堂,建于明洪武戊申年(1380年)。坐西北朝东南,占地415平方米,土木结构,系单厅二厢房带两护厝围合院。由灰坪、大门、天井、两边厅、正厅组成。正厅抬梁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青瓦屋面。1949年5月22日,国民党龙岩县县长章汤铭率部600余人,在此宣布起义,后被改编加入闽粤赣纵队第五团,为龙岩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2018年被新……[详细] |
![]() | 中共龙岩临时县委机关旧址——董邦小学位于新罗区曹溪街道董邦村小学(现为董邦幼儿园园址)内,始建于清末,坐西朝东,占地面积320平方米,系土木结构单层瓦平房,前后两厅,两侧回廊。天井处建有走廊,走廊抬梁式,瓦屋面,悬山顶,独具特色。1928年4月底,中共龙岩临时县委迁于此地办公,并在此长达一年零两个月。期间领导了声势浩大的“民国十八年龙岩县大暴-动-”,组织农民武装配合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开展“……[详细] |
![]() | 山塘兵工厂旧址位于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山塘村,年代为1927-1930年。简介:始建于清嘉庆十六年,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占地面积330平方米,为单厅两边房带两护厝建筑。1927年9月,在郭滴人等的领导下,山塘乡农民协会在此创办乡兵工厂,前后制造和生产-、大批手-、-等,为发展闽西革命武装奠定了重要基础。1930年8月,中共闽西特委决定在龙岩湖洋建立闽西红军兵工厂,山塘兵工厂将人员、设备迁入湖洋,并入……[详细] |
![]() | 岩声报创办地桐冈书院位于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中心小学内,年代为1921年。简介:建于清乾隆丙戌年(1786),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围墙、灰坪、大门、前厅、天井、中厅、正厅、后院。中厅面阔14米,进深6米,通高5米,抬梁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两侧为护厝,大门内侧有回廊与中厅相连。1921年春,邓子恢、陈明、章独奇等在此组织进步读书会“奇山书社”。1923年9月,在……[详细] |
![]() | 竹贯观音庵位于龙岩市新罗区万安镇竹贯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清康熙四年(1665)重修,1934年局部维修。楼阁式建筑,坐南朝北,占地100平方米,总高15米,平面呈四边形,面阔3间,进深6米,四周带回廊,明间上覆圆形螺旋状藻井天花。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竹贯观音庵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龙岩图书馆是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存、开发和利用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缩微胶片、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等文化资源、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公益性社会机构;是龙岩市文献收藏利用、信息咨询、图书馆际协作及业务研究发展的中心。1956年6月,经福建省文化局批准,龙岩县文化馆图书室扩大为龙岩县图书馆,馆址设在中山西路大众戏院东侧的两间店铺,面积108平方米,藏书5222册。1958年以后,龙岩县图……[详细] |
![]() | 苏邦东洋楼位于新罗区雁石镇苏邦村。清康熙六十年(1721)重建。坐东朝西,系楼包厝三层方围土楼,由外楼和主楼组成,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主楼,大门朝西,三层,高15米,墙厚0.75米;外楼环主楼而建,大门朝北,二层,高9米,墙厚0.9米,有3个转角建有突出1.5米的防护角楼。环外楼四周挖有护楼河。楼内有水井1口。……[详细] |
![]() | 赤水天后宫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龙门镇赤水村1组,建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坐北朝南,占地面积886平方米。二进二厢房抬梁式土木结构。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池塘、灰坪、大门、前殿、天井、后殿。后殿面阔三间,进深6米,四层中央供奉妈祖相,后屏有楼梯1部,可通四层。后殿左右为侧间,前殿与后殿间的两侧廊相连。中间天井两侧各有一棵铁树。后殿左右设钟、鼓。大门前有抱鼓石,右侧墙上嵌有清乾隆三十年,五十二年……[详细] |
![]() | 竹贯温氏家庙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万安镇竹贯行政村一组,单厅两厢房又两侧间带两护厝围合院式土木结构平房,坐南朝北,约建于清乾隆末年(约1785前后),中轴线自北向南依次为石坪、大门、石坪、天井、后厅。后厅面阔二间,进深6米,通高4米,穿斗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屋面为青瓦,石坪天井两侧为左右护厝,后厅左右厢房木板上贴有温兆凤考取功名的捷报,大门右侧5米有旗杆1个,全厝除承重墙外,房间全部用杉木隔成。……[详细] |
![]() | 文明塔又称长塔,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仁和村安杉自然村西1.8公里的龙岩、永定、南靖三县交界大山之颠的方塘坪,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建筑坐西朝东,八角空心楼阁式三合土夯筑,9层,隔层拱门同位,通高23.26米,占地面积49.99平方米。底层内直径4.91米,底墙厚1.64米,周长25.73米,朝东三合土门券顶为朱熹手书“文明塔”,是全国现存罕见的大型单体土塔,又是我区重要的……[详细] |
![]() | 龙岩洞摩崖石刻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南城后盂村麒麟山。晋代发现,分布面积5000平方米。主洞堆积丰厚,采集有石钻、石刀及灰硬陶片,在支洞口采集有少量灰烬及第四纪晚期哺乳动物化石。主洞内壁上有明清石刻20余处,字体有楷、隶、行、草等。明景泰二年(1451),潮洲知府王源题刻《龙岩记》,叙述龙岩洞的地理位置、风貌景观等。龙岩城因此洞而得名。2005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位于龙岩市新罗区中城街道。原为明崇祯刑部左侍郎王命璿府第,清代又称“新邱厝”、“肇安堂”,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修。占地面积1741平方米,二进三落庭院式建筑,土木结构,抬梁式木构架。1929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克龙岩城后前敌委员会机关设于此。毛泽东在此召开调查会,修改《土地斗争纲领》,签发红四军六月布告,指导中共闽西特委和龙岩县委工作;毛泽东、贺子珍等住于此……[详细] |
![]() | 红四军司令部旧址位于龙岩市新罗区东城街道。建于1927年。占地面积341平方米,单体二层砖木结构骑楼式建筑,抬梁式木构架。1929年6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克龙岩城后司令部设于此,军长朱德等住此。朱德、毛泽东、陈毅等在此制定红四军七月分兵计划。后龙岩县第二届苏维埃政府、国民党福建省第六行政专员公署、龙岩地区行署分别于此办公。1985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后田爆动旧址——火星祠堂位于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后田村。原为陈氏宗祠,又名“火星祠堂”。建于清末。占地面积650平方米,穿斗式木构架。1928年3月4日,中共龙岩临时县委罗怀盛、郭滴人、邓子恢等在此领导后田农民举行武装暴-动,揭开福建农民武装暴-动序幕。1961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
娆㈣繋鍚勪綅缃戝弸绉瀬鍙備笌锛屽叡鍚屽垱寤烘垜浠編濂界殑瀹跺洯銆傚鏋滄偍鏈変粙缁嶅涔¢鍏夌殑鏂囧瓧銆佸浘鐗囷紝娆㈣繋涓庢垜浠仈绯� 濡傚彂鐜版斂娌绘€с€佷簨瀹炴€с€佹妧鏈€у樊閿欏拰鐗堟潈鏂归潰鐨勯棶棰樺強涓嶈壇淇℃伅锛岃鍙婃椂涓庢垜浠仈绯� 鑱旂郴鎴戜滑锛� Email锛歜ytravel666*163.com锛�*鏀逛负@锛� 銆€銆€鏅婭CP澶�2023016012鍙�-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