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旅游

江苏省红色旅游景点

新四军标语
  新四军标语,在宜兴市张渚镇祝陵村。1982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标语写于1946年的农历八月十三日,那时候,新四军苏浙军区主力部队奉命从苏浙根据地渡江北撤近一年。国民党政府在宜溧、太滆等地区重建了县、区、乡(镇)三级政权和党、军、警、特组织,保甲制度也重新恢复了起来,“中央军”、“还乡团”不断地“清剿”共产党地下组织和新四军留守武装,迫害干部家属和军烈属。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留守在宜南山区的新四军武工队,在陈立平、张之宜等领导下,开展了艰苦的对敌斗争。1946年农历八月十三日深夜,新四军武工队五男一女,潜入祝陵村沿街住户闵宜大家,在其西墙用红色颜料自右至左写下了:“要求国民政府取消特务机关,释放爱国政治犯!”两行大字,落款:苏浙新四军。标语长5.85米,高1.30米。第二天上午,大幅的标语吸引了赶集的乡民争相观看,议论纷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详细]
苏州烈士陵园
  苏州烈士陵园位于苏州市西郊横山西麓,原名苏州横山烈士陵园,建于1956年4月。2000年2月,中共苏州市委、市政府在原址对烈士陵园进行了全面改建。苏州烈士陵园占地140亩,改建后分纪念瞻仰和烈士安息两个区。纪念瞻仰区居于陵园中心位置,采用主轴线对称布局。轴线长约160米,由西向东依地貌呈阶梯形,相应建筑依次为大门、牌坊、烈士事迹陈列馆、烈士陵园电教馆、悼念广场、纪念碑。纪念碑呈四棱塔式,高27米,寓意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日,碑上镌刻陈毅元帅为烈士陵园的题词“为人民事业而牺牲是最光荣的”,碑底柱正面和两侧各刻有一幅浮雕,画面分别为“百万雄师过大江”、“烽火沙家浜”、“铁岭关大捷”,背面是中共苏州市委、市政府重建陵园的纪念碑文。烈士事迹陈列馆为两层仿唐建筑,馆内按历史进程分“星火燎原”、“浴血奋战”、“迎接曙光”、“艰难探索”、“新的征程”五个部分布展,展出不同时期牺牲的80位革命烈士……[详细]
岔河淮宝老区革命烈士陵园
  岔河淮宝老区革命烈士陵园原名为岔河烈士陵园,始建于解放初期,位于岔河东滩米厂院内,70年代初又迁至岔河水产大桥西侧磷肥厂院内,规模较小,1982年又从磷肥厂院内迁至小河东,集中安葬3名烈士。 2009年,为了贯彻省、市、县关于抢救维护和集中迁葬辖区内零散烈士墓的精神,岔河镇党委、政府对辖区内的零散烈士墓进行了调查摸底,并通过与烈士亲属座谈协商,逐一签订《烈士墓集中安葬协议书》,开始了烈士墓动迁和岔河镇淮宝老区革命烈士陵园的建设工程,并进行了正式命名。于2011年清明节迁移并扩建,项目总投资30万元。墓地现位于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岔河镇南塘大圩东侧(原复圣村圩庄组大圩东侧),陵园占地面积3.8亩,建有纪念塔一座,烈士墓18座。2014年清明节前,镇政府投入40万元,对烈士陵园部分设施进行了改造。 陵园中间建造烈士纪念塔一座,面南背北,总高度8.1米,由大理石贴面,其中台面向上高度……[详细]
中共扬州特支旧址
  中共扬州特支旧址位于扬州市文昌中路492号,东依小秦淮河,南邻文昌中路,北接珍园饭店。1927年9月,中共江苏省委批准建立“中共扬州县独立支部”,1927年12月改为“中共扬州县特别支部”,这是扬州最早的党组织。特支的工作范围包括扬州城区和江都县农村,后扩大至仪征、六合、泰州等地。据1928年8月扬州特支给省委报告称:扬州特支直辖组织:城区有6支部、8小组,计有扬中支部、耀扬(火柴厂)支部、香业支部、黄包车夫支部、旧城支部、新城支部,计45名党员。西区特委会(负责农村工作)下辖张庄支部、双立树支部、信义庄支部,计24名党员。郭村支部2人。合计党员71人。1928年8月底,在扬州特支基础上组建中共扬州临时县委。特支机关开始设于板桥7号,后来移至南侧不远的板桥29号,即今珍园饭店以东小秦淮河边。解放后,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原特支办公地29号房屋已经拆除,但至20世纪80年代初,板桥7号房屋外……[详细]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位于南京城南雨花台烈士陵园南端的任家山上,外观为重檐屋顶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它东西长92米,南北长49米,中间主堡高度为26米。白色花岗岩墙面,更显纪念馆庄严、凝重气氛。纪念馆整个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于1984年4月破土兴建,1988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名镌刻在门额上方,檐下正中还雕着象征烈士英灵永存的“日月同辉”图案。古朴典雅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是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先生生前设计的最后一座建筑。当年,在中国建筑界,杨廷宝先生和梁思成齐名,被誉为“南杨北梁”,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就是他创作设计的。纪念馆建筑平面呈“凹”字形,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现代建筑。屋顶,采用中国传统古建筑的重檐形式,加以简化,轮廓简洁而庄重,富有纪念性的美感。屋面特别的白色琉璃瓦,白色马赛克饰面的外墙,白色大理石窗框以及白色栏杆,使整个建筑呈现出浑然一体的白色,……[详细]
绿杨旅社
  绿杨旅社位于新胜街23号(原名新盛街)。新胜街长仅200米,历史上极为繁华,南北两侧仅旅社、饭店就有10多家,但最有名的是这家坐南朝北的绿杨旅社了,被称为扬州的“国际饭店”。绿杨旅社之名得自于清代诗人王渔洋的“绿杨城郭是扬州”著名诗句。绿杨旅社建于清末民初。据调查,当初绿杨旅社规模较小,上下只有两层楼。1925年,无产阶级革命家肖楚女在南京东大附中任教,秋游扬州,就住在绿杨旅社。先后住了两晚。据记载,1925年5月,恽代英以共青团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秘书的身份来扬州至五师宣传、指导革命,当他演讲结束后,也住在绿杨旅社。直到第3天,恽代英方才离开绿杨旅社南渡镇江。五师和八中的部分学生还赴绿杨旅社走访恽代英,聆听他救国之道。1929年6月,经过翻建后三层楼的绿杨旅社重新开业,这是今天旅社的原貌。旅社底层有通天舞池,舞池后为喜庆大厅,两侧有扶梯拾级而上。二、三两层临街房间有观望凉台,且……[详细]
老子山刘咀烈士陵园
  老子山刘咀烈士陵园位于老子山镇刘咀村,靠近洪泽湖西岸,以纪念抗日战争牺牲的烈士为主。 1944年1月23日,洪泽县总队二连袭击盱眙船塘,缴获伪长淮大队的钢板划子20余只。但在返航途中却遭到日军汽艇追击,由于事起仓促,又装备落后,洪泽县总队二连损失惨重,已到手的钢板划子全部落入敌手,几十名战士在洪泽湖与敌浴血奋战,顽强抗击,只有四名战士在附近渔民的帮助下成功突围,其他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战后,当地政府、群众,把几十名烈士安葬在刘咀村,并在每个烈士的坟前插上木碑,写上烈士姓名。解放后,大部分烈士灵柩都被其亲属迁回老家安葬,这些烈士基本都是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的。由于地处偏远,年代久远,风吹日晒,原来的木碑已经腐烂,烈士的姓名已无从考证,不得而知。2010年,老子山镇政府投资6万元修建了烈士纪念亭和纪念碑,栽种了28棵松树,象征着这28名烈士浩气长存,永垂不朽。这28名烈士中,除洪泽县总队……[详细]
苏州革命博物馆
  苏州革命博物馆位于苏州市三香路1216号,由中共苏州市委、市政府批准,于1993年建成开馆。馆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主体建筑7000平方米,展出区面积3000平方米。馆体外观古朴庄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革命”特征。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有两项:一是《苏州革命史陈列》,它通过300多幅照片,200余件实物,100余件图表、艺术作品、场景模型和幻影成像等多种展示形式,系统、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州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所开展的革命斗争情况,以及先辈们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事迹,重点陈列了30多位党的早期著名革命活动家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苏州开展革命活动的史料。2004年4月起,《苏州革命史陈列》常年对公众免费开放。二是大型多媒体半景画演示项目《阳澄烽火》,以抗战时期发生在阳澄湖畔的军民团结抗日故事为素材,演示过程采用声、光、电等多种手段与1000平方米的巨型……[详细]
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
  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位于邵伯镇邵伯湖畔。1946年7月中旬,盘踞在南通的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汤恩伯,指挥5个整编师共12万人,向苏中解放区大举进攻。华中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的指示,在粟裕司令员的指挥下,以3万兵力奋起迎敌,打响了苏中战役,并取得了七战七捷的辉煌胜利,共歼敌5万余人,沉重打击了猖狂进攻的国民党军队。其中8月23日至26日,华中野战军取得苏中战役第六战——邵伯保卫战的胜利。此战,毙伤国民党军2000余人,华中野战军伤亡1000余人。为纪念战斗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邵伯镇人民政府于1985年修建了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坐落在美丽的高水河畔,内有纪念碑、烈士墓、邵伯保卫战历史陈列馆。原华中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江苏省原副省长韦永义在89岁高龄之际,亲自题写园名,园内高16.3米的烈士纪念碑,三面铭刻着原新四军苏中军区政委、全国人大原……[详细]
靖江烈士陵园
  靖江烈士陵园坐落在靖江市孤山镇孤山西麓,总占地面积107亩,其中西山褒扬区22亩,东山苗木基地24亩,山地64亩,西山褒扬区由园前广场、前大厅、瞻仰道、纪念碑、纪念馆五大部分组成。园前广场300平方米,十分开阔,专供凭吊者和游人停放车辆及集合之用,前大厅有三孔暗红色大门,通向园内,大厅正上方“靖江烈士陵园”题额,为原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所题。厅内面积114平方米。穿过前大厅,便是绿树成荫的瞻仰大道。大道为水泥板块结构,宽8米、长150米,一眼望去,可见由花岗岩构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碑基长、宽各6米,碑身高6.6米,镂金碑文 “革命烈士垂不朽”,为-总理影印手迹。绕过纪念碑步行20米,便是庄重典雅、气势恢宏的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系土木结构,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绿墙墨瓦,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仿明代宫殿式建筑。馆内面积540平方米,踏上花岗岩台阶,抬头可见原-长张爱萍同志题写的“气壮山河”四个……[详细]
老子山南山革命烈士陵园
  老子山南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茶庵居委全南山头,西邻洪泽湖。该陵园始建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占地4亩,安葬12位本地籍烈士,并建有围墙、纪念墙和纪念碑。2010年2月,老子山镇党委、政府响应上级号召,实施“慰烈工程”,投资10万元,维修、扩建了烈士陵园,将散葬的烈士迁到陵园内,修建了水泥前广场和彩砖后广场。2013年底,镇政府投入30万元修建围墙和长廊,迁移非烈士墓。 陵园中间有一条水泥路,路北中部建有一座面东背西的纪念碑,碑座高1.7米,分四级,碑身宽1.7米,厚0.4米,高5米,正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纪念碑的东面建有一面纪念墙,墙高3米,长4米,厚0.3米,纪念墙朝东的正面用正楷、背面用仿毛体书写毛主席的题词:成千上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陵园内共安葬着14位革命烈士,有9座卧式烈士墓,其……[详细]
王诤将军故居
  王诤将军故居位于武进区洛阳镇戴溪天井桥浜头村,原为王诤祖父购置,坐北朝南,前后3进清式农舍院落建筑,面阔三间,故居环境优美,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农舍。1909年,王诤生于戴溪天井桥一户耕读人家,幼时常参加农业生产。他在天井桥度过了十几年的幼年和少年岁月。笔者了解到:王诤将军故居由于长期失修,破败迹象显露,在各方筹划下,2007年底,开始对旧屋进行原地翻修。2008年9月全部竣工。故居前后共4进;第一进门厅,6楹2间,南面檐下仍置排门;二进厨房,5楹1间;三进客厅,兼起居室,7楹2间;四进为二层小楼,7楹1间。翻修后的故居建筑,梁架的构筑,封火墙的砌筑,以及故居大门为木质排门等都保持原来特色,连王诤孩童时期使用过的灶头,水缸等生活设施都为原物或保持原样。怀着对王诤将军的深深敬意,笔者走进了王诤将军故居,参观了王诤将军故居的客厅、卧室、厨房和书房,这些家具虽然陈旧,却摆放得非常整齐。这座老房子虽然……[详细]
黄集双涧革命烈士陵园
  黄集双涧革命烈士陵园 为了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抢救、维护和集中迁葬零散烈士墓的精神,打造黄集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及中、小学生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原黄集镇党委、政府从2009年起,对区域内的零散烈士逐一摸底,与烈士亲属签订了《烈士墓集中安葬协议书》,开启了烈士墓迁葬和“黄集双涧革命烈士陵园”的建设工程,陵园于2011年3月开建,2011年5月竣工。 黄集双涧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黄集街道双涧村,距离黄集街道到范集镇的主干道150米,交通十分便利。陵园占地面积约3亩。 陵园中间建造烈士纪念碑一座,纪念碑总高度8.1米,碑脚呈正方形,长宽3米。碑身面南背北,上方镶有红色五角星,碑身正面铭刻黑色魏体阴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纪念碑北面建有16座卧式烈士墓,由东向西分列两排,每排8座。16名烈士中,黄集籍的11名,高良涧籍的5名。纪念碑前广场,供人民……[详细]
王杰烈士陵园景区
  王杰烈士墓座落在运河镇张楼乡境内,占地22亩。1965年11月开始修建陵园。1967年建墓,1976年建纪念馆。纪念亭建于王杰牺牲处,为飞檐崭角式,双层6角琉璃瓦形,青松环绕;亭南为纪念室,陈列王杰同志遗物及各种纪念品;纪念室南为烈士墓,墓体系水泥圆拱形建筑,墓正面及两侧墙壁上有毛泽东、-、-、-的题词及烈士诗抄。烈士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六一年,王杰光荣入伍,一九六五年六月,二十三岁的王杰,被部队选派到邳县张楼,担负训练民兵埋设地雷的任务。七月十四日这一天,当王杰全神贯注的向张楼地雷班的十二个民兵示范埋雷时,地雷突然地冒出烟来,千钧一发的时刻,王杰把围看的民兵往两边一推,用自己的身体扑向了地雷。十二个鲜活的生命得救了,而一个雷锋式的战士,牺牲在了这片热土。王杰同志牺牲后,他的舍己为人的英雄事迹,很快地传扬开来。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亲笔为王杰题词,在邳县、在英雄所在的部队……[详细]
白虎山中共东海特支成立纪念亭
  海州南门外有座大山,因山体灰白,形似虎踞而名日“白虎山”。1927年,中共江苏省委把位于黄海之滨的东海、灌云、赣榆、沭阳四县划为“东海区”。1928年秋,省委调中共邳县特别支部干事会书记李振华(即李超时)到海州重新建立党的组织。李振华、小叶、惠美琬(即惠浴宇)在一个星期天,约定以游山为名,到白虎山翘石下开会,成立了中共东海特别支部干事会,李振华任书记,小叶任组织干事,惠美琬任宣传干事。特支干事会建立后,抓紧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到10月共发展党员48名,建立4个支部。此后海属地区的党组织发动工人农民运动、妇女运动、-,给予国民党反动派以狠狠打击。 1997年,中共海州区委号召全体党员缴纳一次“特殊党费”,在白虎山的山顶建了一座纪念亭,以纪念“东海特别支部”的诞生。白虎山东海特支成立纪念亭成为海州地区乃至全市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的一份珍贵的资源,每年的“五·四”、“六·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