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旅游

陕西省红色旅游景点

何挺颖烈士故居
  何挺颖烈士故居何挺颖烈士故居位于南郑县城关镇何家湾村,是曾参加过秋收起义,任过工农革命军第十一师-表(毛泽东任师长)的革命烈士何挺颖同志的出生地。詃故居建于清末,房屋为土朩结构,门窗为雕花隔扇,整体呈四合院,故居中陈列着何挺颖曾用过的朩桌,衣柜,竹椅等家俱。何挺颖烈士故居于1981年被南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8月被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挺颖:1905年5月出生于何家湾村,1920年考入汉中联立中学,因受其表兄0人王均石的影响,成为汉中早期革命青年。1925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参加了“五四“运动,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加入了中国0,后转入了上海大学学习,北俴战争开始后,被党组织派往武汉学习军事,任国民革命某团指导员,1927年9月,何挺颖在湘赣边界参加秋收起义,跟毛泽东向井岗山进军,三湾改编时,任工农革命第四师第一团-表兼第三营-表。……[详细]
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地
  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地一九四七年春,蒋介石纠集二十三万兵马,向我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发动了“重点进攻”。当时,我西北野战军在陕甘宁边区的部队,只有两万多人。面对十倍于我的凶恶敌人,毛主席审时度势,作出了英明的战略决策:暂时放弃延安,运用“蘑菇”战术,把蒋胡匪军拖在陕北,支援全国其他战场作战。毛主席于三月十八日撤离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在那硝烟弥漫着陕北高原,陕甘宁边区的所有县城都被蒋胡匪军占领的艰难岁月里,毛主席一直留在陕北,和-、任弼时同志一起,率领我党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历时一年零五天,辗转两千余里,在延安、延川、清涧、子长、安塞、靖边、横山、子洲、绥德、佳县、米脂、吴堡十二个县的三十八个村庄的农家窑洞里,在领导全国解放战争的同时,指挥以彭德怀同志为司令员的西北野战军,同敌人在千沟万壑之中“蘑菇”。经过短短一年的较量,就使敌人在西北战场丧师十万,狼狈逃窜,“重点进攻……[详细]
延安中央军委通信局旧址
  中央军委通信局旧址位于宝塔区枣园镇延店子村和裴庄村。也称军委三局。旧址现保存有9孔石窑洞和调配间、动力间、机房遗址及部分土窑洞,并有军委三局烈士陵园一座。1996年7月,延安地区文物管理委员在此树立了标志纪念碑。中央军委三局旧址修复工程从2006年3月开始实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及总参通信部组织实施,包括军委三局窑洞旧址恢复、烈士陵园修葺和新建中央军委三局陈列馆三部分。1937年1月,由保安迁驻延安城内。1938年11月后,迁至延店子村。王诤任局长,王子纲、刘寅等先后任业务处处长。业务处下设四个科,一科负责与各抗日根据地联络;二科负责与上海、新疆等地中共地下电台联络;三科负责新闻战报和广播电台的通讯业务;四科负责有线电通讯和总部电话大队工作。军委三局在此还创办了八路军通信材料厂。并继续开办了通信学校,先后培养了17批学员。军委三局在此期间,还从1940年3月起,派人筹建了新华广播电台,并于当……[详细]
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
  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绥德城内疏属山前沿山顶。2009年在榆林扶南办的大力支持下,绥德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原三五九旅绥德警备区旧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地方性纪念馆。纪念馆占地6500平方米,展线长100米,展出图片1076张,文物326件,通过红色文化广场主题雕塑、照壁浮雕、绥德旅游规划展室、民主革命时期绥德著名人物、绥德警备区事迹展、-与0绥德地委、绥德籍烈士、抗大总校在绥德等板块展出,结合绥德民主革命时期历史特点和旧址实际遗存情况,严格遵循历史时序线索,采取专题划分布展版块方法,力求多点位、广角度、区分主次、详略得当地再现绥德红色革命历程,其中对三五九旅与-将军在绥德事迹予以侧重展现。纪念馆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多媒体展示、场景复原等现代布展手段,形象地再现了革命前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的革命情怀。全力打造缅怀革命英雄、继承先辈遗志的国家级爱……[详细]
延安鲁艺旧址
  鲁迅艺术学院后改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位于今天延安市城东约5公里一个名叫桥儿沟的地方。学院校址是利用桥沟的一座教堂和教堂周边的窑洞而建立,教堂的大厅当做上课的教室,窑洞当做校舍。据说桥沟的教堂是西班牙的一位传教士集资修建的,传教士名叫:神甫。“鲁艺”成立之初并不在桥沟,而是在延安府城的北面的北围城(今天的军分区一带)。1938年2月,由毛泽东倡导、周恩来等人的鼎力支持下,以鲁迅先生的名字命名了一所旨在为共产党培养文化艺术干部的学校: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4月10日在大礼堂举行了成立及开学典礼,毛泽东自任院长,-同年4月从延安中央党校毕业后来到“鲁艺”担任戏剧教师。“鲁艺”成立最初设有戏剧、音乐、美术3个系。从8月开始增设了文学系,后来又成立了研究室、话剧团等。1939年8月“鲁艺”从军事要塞北围城搬到偏僻安静的桥儿沟,利用教堂及教堂周边设施办起了学校。从此这座天主教的教堂传出的……[详细]
子长烈士纪念馆
  子长烈士纪念馆位于延安市子长县城瓦窑堡北面齐家湾坪上,是我国兴建较早的纪念馆之一。国务院1989年批准为全国革命烈士纪念建筑,民政部、陕西省委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谢子长是西北人民革命和西北工农红军最早的创始人之一。为了纪念他对党、对人民的伟大功勋和卓越贡献,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43年拨小米500石兴建了子长陵。1947年,蒋胡匪军疯狂侵犯边区时,烧杀抢劫,将陵园毁为废墟,广大人民对这一血腥罪行,莫不切齿痛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对革命烈士之英灵,极为重视,将子长烈士陵园改为子长烈士纪念馆。纪念馆分墓区和纪念区两部分。墓区建有吊唁厅,东西两侧有四柱走廊,厅内墓室安放着谢子长烈士的柏木棺材,正厅摆放着各级党政军领导人和社会各团体敬献的花圈和纪念物。纪念馆主轴线上矗立着谢子长烈士的花岗岩雕像,总高6米。雕像前是革命烈士纪念塔,总高9米。塔身携刻着民族革命时期壮烈牺牲……[详细]
延安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
  中共中央-部旧址位于延安杨家岭北侧半山之际,中央高级干部招待所(即14孔窑洞)后面,共有6孔接石口土窑洞。中共中央-部,全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成立于1938年11月,部长由王明担任,柯庆施、南汉宸先后任副部长。中共中央-部主要负责调查和研究各党派、军队及少数民族的情况。延安交际处是中央-部开展接待和联络工作的主要活动场所。当年由国统区到延安的非党知名人士、党派朋友、国民党高级将领及国际友人等在交际处居住时,中央-部常常派人前往接待和联络。通过接待和了解,对各种公开和秘密渠道得到的大量情报材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整理,然后以油印或铝印报送中央,供领导同志决策做参考。1940年9月,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彭真任部长,主要任务是领导敌战区-工作。在我党长期-工作的感召下,董策丞、曹又参、胡景铎等国*民党将领纷纷率部起义。1943年3月,中央政治局决定调整……[详细]
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地旧址
  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地旧址位于道镇象鼻子湾村北的洛河岸上。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进入西北苏区,在甘泉下寺湾解决了陕北错误肃反问题后,11月6日,毛泽东率中央红军经乔庄到达象鼻子湾村,与徐海东、刘志丹、程子华领导的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徐海东向毛泽东汇报了陕北革命形势及劳山战役、榆林桥战役情况。当天下午,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象鼻子湾举行了盛大的会师大会,在纷飞的大雪中,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雪地讲话”。他说:“从江西瑞金算起,我们走了一年多时间。我们每人开动两只脚,走了两万五千里,这是从来未有过的真正的长征。我们红军的人数比以前是少了些,但是留下来的是中国革命的精华,都是经过严峻锻炼与考验的。留下来的同志不仅要以一当十,而且要以一当百、当千。”在总结长征时他说:“长征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结束。长征是宣……[详细]
庾家河鄂豫皖常委会议旧址
  庾家河鄂豫皖常委会议旧址位于丹凤县城北40多公里之庾家河街。1934年12月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随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自豫入陕,曾在县境庾家河街之杨春荣中药铺掌柜房内,召开第十八次省委常委会议。会议由省委书记徐宝珊主持,参加人有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等。会议作出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决定。会后,曾在丹凤县建立了梨园岔、孙家山、龙驹寨等一批区乡苏维埃,并开展了轰轰烈烈地“打土豪、分田地”运动。这所会址,迄今保存完好。原杨家药铺现由杨春荣之子杨文聪经营。当年会址,已辟为展室。在丹凤县城北40公里之庾家河后街七里荫岭头.1934年12月10日午,中共鄂豫皖省委会议正在进行,国民党军六十师突然自鸡头关袭来,占领了七里荫岭制高点。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立即亲临前线指挥反击,共毙、伤敌300余人,红军亦伤亡百多人。正、副军长均负重伤,此为红军在丹凤县最大的一次战斗。1984年,中共丹……[详细]
走近毛泽东展览馆
  “走近毛泽东展览馆”位于延安市枣园革命旧址东200米,与枣园革命旧址相邻。2006年4月筹建,同年9月正式落成开放。属于延安市文物局管辖的民营非营利性展览馆。展览馆建筑面积3020平方米,展厅面积1800平方米,文化超市800平方米。现已征集到毛泽东同志家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及相关资料和书籍、领袖雕像、丝织像、各个历史时期和各种材质的毛泽东主席精品像章、歌颂毛泽东主席的美术作品、手工制品、巨幅油画、延安大生产运动时期的各类实物10万余件。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军事家,是共和国开国领袖,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并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党的集体智慧和结晶——毛泽东思想。为了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宣传毛泽东思想,弘扬延安精神,由原延安市委宣传部部长白崇贵同志策划,枣园村党支部书记郝贵仁、延安书画社经理罗……[详细]
中共新华书店、印刷厂旧址
  延安清凉山被中共称为“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毛泽东领导的中共首脑机关在延安的13年期间,中共中央的主要报刊、电台等等都设在清凉山上,因为清凉山上的石洞多,日本鬼子的飞机投下的炸弹炸不夸、炸不烂,便于隐蔽。中共就把印刷机、铸字机、切纸机等宝贝安放在石洞里。清凉山上的印刷厂为中央印刷厂,印刷机安装在鹫峰泉旁一个幽暗的石洞里;《解放日报》和《参考消息》的排字房挤在一间弥陀佛石洞内,弥陀佛是就地凿成,与石洞地面浑然一体,莲花座四周约六十平方米的地方,挤放着二十多台排字架和三个拼版台,十五六个人挤在一起拣字排版。生产组织和机构设有报纸排字间、书版排字间、铸字间、刻字间、打纸型间、铅印间、石印间、铸铜锌版间和装订车间。主要设备有四台对开平台印刷机、两台四开平台印刷机、三台铸字机、一台切纸机、一台烫金机、一台小发电机、五台手摇石印机和手摇圆盘机等。承担着当时边区和中央系统的报刊、书籍、文件资料、地……[详细]
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
  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位于志丹县城北炮楼山麓,1966年10月正式建馆,2006年3月与文物管理所合并。志丹县原名保安县,1936年4月为纪念民族英雄刘志丹,将保安县更名为志丹县。保安革命旧址是1936年7月至1937年1月期间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中央机关及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领导人在此居住期间,先后召开了21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研究、发布和实施了诸多影响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重大政策、决定,如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领导红一方面军西征,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在西北大会师,宣告为期两年的万里长征胜利结束;毛泽东在此期间曾写下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两篇光辉著作;开办了红军大学,为即将到来的全面抗战准备干部力量等,保安也因此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保安革命旧址由三部分构成。一是馆址所在地保安革命旧址。始建于北宋年间,初为屯兵之用,共……[详细]
延安中共中央党校旧址
  中共中央党校(小沟坪)旧址现保存有校部接石口土窑洞11孔、大礼堂遗址和部分土窑洞。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决定将该旧址归入于1961年3月14日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命遗址之中。中共中央党校于1935年12月在瓦窑堡(子长县城)成立,校长董必武。1936年7月迁至保安(志丹县)任家坪村。1937年1月迁至延安城东桥儿沟。1939年8月迁至延安城北小沟坪现址。期间,李维汉、康生、陈云、邓发曾先后任校长,谢觉哉曾任副校长。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了题为《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始。从1943年3月起,毛泽东兼任该校校长,彭真任副校长。同时,学校分设一部(驻校部所在地)、二部(驻兰家坪)、三部(驻王家坪北侧)、四部(驻文化沟)、五部(驻花石砭)、六部(驻马家湾)。1945年10月以后,由安子文主持学校日常工作。1946年底,学校迁……[详细]
延安中央书记处小礼堂
  延安中央书记处小礼堂位于距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的枣园。此地原为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1944年,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枣园,直至1947年3月。中央书记处小礼堂建成于1944年,砖木结构,平面呈“凸”字形,分为正厅和东厅两个厅。它既是中央书记处会议室,也是俱乐部和餐厅。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共领导人的旧居也在附近。中央书记处曾在这里召开过许多重要会议,研究决策了许多重大方针、政策,如开辟东北根据地,决策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等。当年小礼堂内还经常举行军-欢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了争取时间、部署内战,打出“和谈”的幌子,于1945年8月14日、20日和23日,三次发出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毛泽东多次召集书记处的同志在这里开会,研究和谈方针。毛泽东指出:为了尽可能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详细]
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逐渐由对抗转向和平共处,八路军办事处由原来的地下转变为半公开的联络处,负责人为叶剑英,1937年9月改为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先后由林伯渠,董必武负责。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输送进步青年去延安,为陕甘宁边区和前方采购,转运物资。周恩来,朱德,张闻天,任弼时,刘少奇,叶剑英等人曾多次来此处并指导工作。旧址包括七贤庄一,三,四,七号院。一号院是主要办公地点,三,四号院为下属各部门和工作人员居室,七号院为招待所。各院布局基本相同。一号院坐北面南,由前后两面三刀进院落的砖木结构平房组成。两院主体建筑平面呈工字形,面阔五间,进深六间,辟有地下室。一号院于1959年维修后辟为纪念馆,存有周恩来,朱德,林伯渠的书信,照片等遗物。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北新街七贤庄一号类型:纪念馆游玩时间: 建议1小时开放时间:周二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