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赣州市 > 于都县旅游

于都县红色旅游景点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渡江大道东段。其前身为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2009年,在纪念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长征75周年之际,中共于都县委、于都县人民政府为了弘扬长征精神、缅怀先辈伟绩,投资近千万元对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进行改造扩建,兴建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纪念园占地面积60亩,由入口小广场、主题雕塑、集结广场、纪念广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等组成。园区绿化率达85%以上,环境十分优美,是一处集爱国主义教育、观光游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纪念园。在纪念园东侧是2004年兴建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5.75亩,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展厅两层。陈列采用文字、图表、照片、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直观展示中央红军出发长征的历史,再现中国革命伟大转折及苏区人民支援红军的历史场景,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处了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的主题性纪念馆。……[详细]
赣南省苏维埃政府
  赣南省苏维埃政府于1934年7月成立,8月驻此办公,主席钟世斌,副主席王孚善,下设内务部、财政部、国民经济部、土地部、粮食部、劳动部、教育部、裁判部等工作部门。主要任务是掩护和支援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顺利集结和安全突围。在中央红军集结于都时,开展筹粮扩红、征调伕子、坚壁清野等工作。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筹集粮食18万担,筹款44000多元,扩红14000多名,还筹集了大量的被服、草鞋和果品支援红军。9月初,毛泽东同志来到于都在此居住。10月,红军主力突围长征后,赣南省苏政府与省委、军区(驻于都县载舒屋)领导机关即撤离于都县城,迁往于都南部的黎村、小溪等地山区活动,由于粤军的包围-,后退至上坪山区,自1935年3月实行分散突围后,赣南省自然解体。旧址为砖木结构,悬山顶,坐南朝北,房前一小院,院门楼朝西,总占地面积636平方米。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及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于都县城的北门何屋,房……[详细]
中共赣南省委旧址
  赣南省是1934年7月为适应红军主力即将实行突围转移的战略需要而设立的,初辖于都、登贤、赣县、杨殷等四县和信康、南雄两个远殖游击区,后又辖寻乌、安远、会昌、于西县和兴龙、寻安县。8月,赣南省委驻此办公,省委书记由钟循仁担任(后阮啸仙),组织部长罗孟文、宣传部长潘汉年(后杨尚奎)、白区工作部长张瑾瑜、妇女部长刘莲仔。赣南省委还不定期出版了机关刊物《省委通讯》。于都成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集结地并安全实施突围,其中很大程度上与赣南省委、省苏所做的大量地发动群众、开展筹粮和扩红工作是分不开的。赣南省从设立始至1935年3月实行分散突围到信丰坚持游击战争,历时9个月,其主要领导人先后牺牲,至此赣南省自然解体。旧址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坐北朝南,面阔9.9米,进深25.4米,占地面积251平方米。天主堂是美国传教士所建,房屋系砖木结构,座北朝南,面积为251平方米。1987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详细]
长征第一渡口
  于都是长征的出发地之一,于都河(即贡江)是红军长征首先要过的第一条大河,当时,河上没有一座桥,于都人民便搭浮桥,摆渡船,在1934年10月16日到19日傍晚,共有8万7千人渡过了于都河,踏上了漫漫的长征路,开启了祖国的新篇章。如今,渡口广场上高高屹立的“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的纪念碑,依稀能让人感受到这里昔日的震撼之景。地址:赣州市于都县类型:码头古迹纪念碑……[详细]
于都长征大桥
  “于都长征大桥”位于县城323国道上,也是当年以彭德怀为军团长、-为政委的红三军团渡于都河出发长征的主要渡口——西门塔脚下渡口。她与红军大桥和宝塔公园一起构成了县城一江两岸格局,是县城滨江路一道无比亮丽的风景线。1934年10月上旬,红三军团从石城撤离战场,经宁都南部,15日到达于都的曲洋、汾坑、车头等地。17日至18日傍晚,红三军团17805人分别从这里和县城的南门、罗坳的孟口渡过于都河踏上长征之途。渡河前,红三军团在县城的东门沙坝召开全军团指战员动员大会,军团长彭德怀、政委-先后在大会讲话。彭德怀在会上告诫战士们过浮桥时,大家要镇静,不要拥挤,同时还要求战士们写信回家告诉自己的父老乡亲要保卫胜利果实和严守秘密,红军一定会回来的。为了缅怀先辈伟绩和解决两岸群众过河困难,1995年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县干部职工群众就像当年支援红军渡河长征一样,纷纷解囊捐款,在此修建了一座全长607.……[详细]
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是为褒扬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1955年于都县人民政府在此处建有烈士纪念馆、纪念亭各一座。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1987年,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举行行奠基仪式,-同志亲笔题写了馆标,1990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展出。该馆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为砖混结构,平面呈回廊形,主厅系重檐琉璃瓦歇山式,整个建筑典雅大方、庄严肃穆,富有民族建筑风格,主厅正前方矗立着《苏区儿女》塑像,用写实的创作手法,成功地塑造了红军指挥员、红军战士、女赤卫队员三个革命者的艺术形象,富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全馆陈列面积434平方米,展线161米,分为一个序厅、一个悼念厅、六个陈列室,陈烈了147名于都籍知名烈士的事迹及部分遗物。整个陈列以烈士牺牲先后为序,以英雄史实为依据,用文字、图表、实物、油画、照片、塑像等表现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于都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进行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浴血奋斗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