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洛阳市 > 宜阳县旅游

宜阳县十大旅游景点

推荐1
洛阳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
  这座花果山可不是齐天大圣的老家,而是地处洛阳市宜阳县西南部的女儿山,俗名石鸡山。山与嵩县、洛宁毗邻,距洛阳市区90公里。花果山属冰川期地貌,群峰点点,林涛起伏,重岩叠嶂,山石奇特,景色十分秀丽。1991年被国家林业部定为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180平方公里,主景区4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1.8米。主要景区有北部、南部、石院墙、七峪沟、大里沟、岳顶山等,景点以天然石猴、水帘洞、唐僧石、摞摞石、寒心石、登云梯、玉皇顶等较为出名。简介:花果山属冰川期地貌,群峰点点,林涛起伏,重岩叠嶂,山石奇特,景色十分秀丽。1991年被国家林业部定为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180平方公里,主景区4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1.8米。主要景区有北部、南部、石院墙、七峪沟、大里沟、岳顶山等,景点以天然石猴、水帘洞、唐僧石、摞摞石、寒心石、登云梯、玉皇顶等较为出名。花果山风景区位于古都洛阳西89km的宜阳县穆册乡境内,总面积4810公顷,主峰海拔1831.8m。森林覆盖率达87.4%,年平均气温14.4度,夏季最高气温26度,1991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用时参考2-3小时交通洛阳客运站7:00车发往……[详细]
推荐2
宜阳灵山寺
  洛阳灵山寺位于宜阳县城西7.5公里灵山山腰,距洛阳市区40公里。灵山原名凤凰山,因周灵王葬于此地而易名。灵山寺原名报国寺,也因灵山而更名为灵山寺。金大定三年,即南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僧人憨休老祖在这里建刹,原名报国寺,后随山而易名灵山寺。全寺因山势而建,坐南朝北,寺址占地18667.6平方米。山门形似城楼,单檐歇山顶,高4米。上建阁房3间,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阁中原供祀迦兰菩萨,1980年重修。下有洞门,门额上有“灵山寺”匾额,为赵朴初题写。寺内自北向南沿中轴线有四进五层建筑,有殿堂楼阁近百间。一进院为天王殿,硬山顶,明代建。殿中供祀着四天王像,系近年金塑。正中间为弥勒佛像,高1.7米。前有一古银杏树,高9丈余,树围需数人合抱,顶枝如伞,枝密叶茂。二进为中佛殿(大悲阁),金代建,殿内供祀缅甸玉佛菩萨,高1.6米,金碧辉煌。殿前千年银杏,身粗3围,高35米,枝繁叶茂。三进为大雄殿,金代建,庑殿顶,殿内5尊佛像,中释迦牟尼佛高约5米,左药师,右弥陀,阿难和迦叶侍立两侧,均系明代艺术佳品,殿前台阶下,矗立着七级浮屠石塔,高丈余,上刻有佛菩萨罗汉像30尊,石刻工艺精致。殿……[详细]
推荐3
灵山风景区
   灵山风景区位于宜阳县城西7公里处的洛河南岸,距古都洛阳40公里,面积达2平方公里。风景区处在安虎路旅游干线上,东距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33公里,西距西游文化圣地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43公里。景区依山临水,融山、林、水、寺、泉为一体,交通便利,优势明显。 位于风景区内的灵山寺为豫西名刹,是释源祖庭白马寺的姊妹寺,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丰厚的人文积淀,是豫西地区主要宗教活动场所,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占地面积18667.6平方米(28亩),建筑面积2.9亩,各类殿堂僧舍110多间。整个寺院座南朝北,并排三座院落,有殿、堂、楼、阁等建筑,有四大天王、横三世玉佛及韦陀菩萨等文物古迹,有历代名人吟咏灵山风景的诗、赋作品和真、草、隶、篆等书法。殿堂排列整齐对称,面貌古色古香,环境清幽,香火旺盛。寺院内的白果树,已达千年,是有名的“活化石”,其叶子、果实是健身的好药材。寺院内有凤凰泉,泉水清澈甘甜,波光鳞鳞,为寺院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大雄宝殿前有七级四面石塔,建造于北魏,菩萨和罗汉像30余尊,石刻工艺和洛阳龙门类似。 灵山建寺年代早,影响久远。据现存资料为重修于金大定三年,唐诗人许……[详细]
推荐4
宜阳韩都故城
  韩都宜阳故城是战国七雄之一韩国的早期都城,位于今宜阳县城西25公里的韩城镇东侧,是当时韩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中心。该遗址规模巨大,布局完整,结构严谨,保存完好,出土文物丰富,是东周时期韩国历史沿革的客观见证,对于研究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水平、建筑艺术、丧葬习俗、社会风俗以及古代都城发展史都具有重要价值。宜阳韩城,有一座战国都城遗址沿着宜阳县韩城镇城角村村道向东走,可以看见一条南北走向、3米多高的城垣遗迹。据宜阳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介绍,这一段城墙便是韩都宜阳故城的东城墙北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对韩都宜阳故城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勘探和试掘。结果显示,韩都宜阳故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510米至2150米,东西宽1630米至1843米,分宫城和郭城两部分,总面积310万平方米。其中宫城位于故城的西北角,北部向外突出,坐落在山坡上,南部与郭城相连;考古人员在宫城区发现了不少墓葬,可能为陵墓区。郭城位于故城的东南部,城内西北高,东南低,正中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断崖将郭城分为南北两部分。该城城垣都由夯土筑成,其中东墙与北墙保存较好。东墙全长1515米、宽18米……[详细]
推荐5
虎头寺石窟
  位于宜阳县城东12.5公里苗村南虎头山脚下,因山崖形状似虎头而得名,寺也随山名而称虎头寺,石窟因寺而得名虎头寺石窟。石窟内有近千尊佛像,故又名千佛寺。这一石窟造像的最早开凿年代是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魏建都洛阳后,大兴佛教,当时人们就在这里因势就形,开凿石窟,建造佛像。石窟由东北而西南,山崖环拱,呈一弧形,面积300多平方米。石窟北面有一石壁,上面有镌刻的碑碣两方,高2.1米,宽1米。可惜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字迹已模糊得无法辨认。在碑碣的西南,面向西北开凿石窟一穴,深6.2米,高2.7米,宽2.25米。石窟内刻造佛像7尊,正中供奉为释迦牟尼佛,高1.8米,肩宽70厘米,石座宽1.2米,两侧分别竖立着阿难和迦叶两尊佛像,各高1.3米,肩宽35厘米。右侧石壁上立着菩萨7尊,高1.23米,肩宽29厘米。武士左侧又刻造小菩萨2尊,仅高35厘米。石窟南面系悬崖峭壁,高约10米,上伸下收,向前倾倒,若屋檐之势,可避风雨。石崖上下倾斜度在30度左右。就在石崖之上刻造佛像近千尊,现在能看的有780尊。如此众多的佛像,却有次序地集中排列在这高5.……[详细]
推荐6
香鹿山森林公园
  宜阳县香鹿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县城北城区。香鹿山森林公园建设工程2002年11月开始实施,历时7年建设6期工程。工程总投资7000万元,总面积21800亩,涉及2个乡镇、13个行政村,绿化了32道岭、35条沟、75个山头,栽植侧柏、刺槐、女贞、五角枫、雪松60余个树种、230余万株。新修道路63公里,建护林房5处,埋设输水管道4.8公里,形成了长达15公里的绿色长廊,是目前我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城郊森林公园。2010年12月,香鹿山森林公园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在公园建设过程中,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历届县委、县政府班子对公园建设高度重视,一张蓝图绘到底,成立了香鹿山森林公园管理处,组建了35人的护林防火队伍;二是土地统一租赁。租期30年,进行整体规划管理;三是采取工程造林。公开招标,全程监理,保证工程质量;四是加大资金投入。采取财政投资与全县干部职工捐资相结合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五是加强防火设施建设。累计投资150万元,建防火瞭望台5个,总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建消防蓄水池12个,总蓄水480方;修建防火通道55公里;购置森林消防车1台,防火工具车4台,运兵车1台;制作防火宣传牌42……[详细]
推荐7
召伯甘棠
  诗经·甘棠》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拔;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这里记载的故事,就发生在宜阳县西北4公里处郑卢路北侧的甘棠村。甘棠为古代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驿站,站旁生长着茂盛的棠梨树。三月花如白雪,八月果实累累,风景秀丽迷人。西周大政治家文王庶子召伯,辅成王时,外出巡视于此,在棠树下休息,有人向他讼诉,召公当即进行判断处理。他这种爱民行为深受人们爱戴,过后,人们看到这棵棠梨树就好像看到召伯,把这棵树看成是召伯的象征,纷纷歌咏以示怀念,因而这个村庄就叫做甘棠。 古时甘棠设有驿站。唐时,又建有甘棠馆。据传,当时这里池塘苑囿,茂林修竹,青山绿水,花木峥嵘,风景极为优美。“公馆似仙家,池清竹径斜,山禽忽惊起,冲落半岩花”,就是当时甘棠秀美风光的真实写照。历史上名人雅士多会于此,来往游者,络绎不断。唐代诗人刘禹锡、杜牧,宋代著名散文家欧阳修,明代兵部尚书王邦瑞,清代河南府尹张汉等都曾到这里饱览山水,凭吊古人,留下许多不朽诗篇。 风雨沧桑,棠梨树今已不在。现今的甘棠村,绿树红楼一派生机。村南郑卢公路北侧屹立着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所立的……[详细]
推荐8
寺河水库
  寺河水库位于赵保乡南部,距宜阳县城17公里,是宜阳唯一的中型水库和以水景为主要特色的风景游览区。寺河水库修建于1960年,面积800余亩,大坝长185米,底宽275米,顶宽5.5米,高38.3米,最大容量743万立方米。自下而上,有两排台阶可通坝顶,坝端还有公路通上坝顶。东端建有一造型精美的二层0,坝外有仿古亭阁,竖库碑一通。宜阳至董王庄公路及南阎国防公路从此地经过,旅游车辆可直达水库坝顶。库水内有栈桥两处,通往水面亭台,天然成趣。游人誉有八景:春山银花,槐荫听鹂,翠峰野趣,长亭赏月,桐湾烟波,金秋渔歌,冰湖天鹅,墨山霁雪。赵保汉为眉城,唐称兴泰城。唐女皇武则天当年建有行宫,曰兴泰宫。至今当地尚存与武则天有关的“藏冰洞”,系宜阳名洞之一。抗日战争后期,在这里建立了伊洛区革0据地,其政权为专署,辖三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震、王树声、王恩茂等曾在此留下光辉足迹。阳春三月,库内杨柳依依,远近槐花遍野,蜂飞蝶舞,蛙鸣莺歌,使人心旷神怡。盛夏桐湾烟波浩渺,金秋水面渔歌互答,严冬天鹅戏于冰面。游人到此,或垂钓、或划船、或游泳、或滑冰,往往乐而忘返。倘在三伏月夜,邀亲友三五,登亭台之上,把酒临……[详细]
推荐9
五花寺塔
  五花寺塔,位于宜阳县三乡村北,连昌河畔,汉山脚下的连昌宫遗址上。五花寺其余建筑已不存在,仅余此塔。五花寺塔实际修造年代不详,旧志记为唐塔,但有关人员鉴定为宋代遗作。五花寺塔矗立在连昌河西岸,是黄河流域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在建筑、绘画、雕塑上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塔起九级,高十一丈九尺九寸,青砖结构,八角密檐。底部周长31米,塔体外部下层以石条筑砌,一二层以上,每层皆先用条砖一层出线,线上置斜砖,其上以叠塑十二层为檐,出际在1米左右,在一、三、四、六层正南面均设有假门,门两侧装砖刻浮雕力士或菩萨画像,刀法洗练,线条流畅,形象肃穆。这种装饰在一般塔上十分罕见,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这座砖石结构、八角密檐式的古塔,底部周长31米,塔体外部下层以石条筑砌。每层斜角处向外伸出一根木头,原来挂有铃铛,可惜木头已经朽了,铃铛早已不在,“风吹铃铛响”只能成为记忆中的风景。塔的第一层、第三层、第四层、第六层正南面均设有假门,第二层为真门。门两侧装饰着砖刻浮雕力士或菩萨画像,刀法洗练,线条流畅。据三乡东村的村民介绍,当初的五花寺规模比较大,寺院山门和少林寺的山门造型一样。后来,在扒庙建校和搞水利基本建设运动中,……[详细]
推荐10
李贺故里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故里在当今宜阳县三乡乡的昌谷。宜阳三乡村东的连昌河源于陕县,自西北向东南穿谷而过,经洛宁县东北境入宜阳三乡,注入洛河,昌谷就在连昌河与洛河的汇合处,昌谷之名即以连昌河谷而得。李贺故里旧《宜阳县志》载:“长吉(李贺)多才,栖息昌谷”。在李贺的诗歌中,有不少直接以昌谷为题的作品。据《南园十三首·其二》的“宫北田塍晓气酣”句,宫即连昌宫,为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建,又有玉阳宫、兰昌宫之称。连昌宫的遗址,就在连昌河谷,李贺的故宅离连昌宫不远。西有“汉刹云山”(光武庙),南有女几山隔河相望,有名的五花寺塔矗立于连昌河西岸。当年的众多权贵名人,如武则天、唐玄宗、张九龄、岑参、韩愈、白居易、元稹、杜牧等,在这里都有吟咏唱和的诗文。现在当地正在规划重修李贺故居和建设李贺纪念馆,并已成立了李贺研究会和李贺诗词协会,以对李贺及其诗作进行深入发掘研究。-旅游小贴士:门票:20元/人开放时间:8:00-18:00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三乡昌谷……[详细]


全部宜阳县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