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晋中市 > 榆社旅游

榆社十大旅游景点

推荐1
榆社文峰塔
  文峰塔文峰塔,位于榆社县城东南一公里的巽山之上,因形如笔架,因而成名。文峰塔从康熙末开始建,历时三年,至雍正三年(1725)告成。塔为锥形砖木结构,共13层,高约38米,占地69.2平方米,内为空心,底层直径约3米。文峰塔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有砖砌月梯及回廊,可拾级而上;三层以上有用木板、铁钉而成木梯以供攀高。其间石阶层层,盘道曲曲,如步云路一般。塔体的外面,每层都有仿木结构砖雕出檐、斗拱;四面开砌拱券洞门,以供凭览;洞门之上有砖雕塔匾,图案花纹十分精致;塔顶置宝瓶,角隅悬挂风铃,微风吹动,叮当之声不绝于耳。榆社文峰塔不仅构思奇特、工艺精巧、造型美观,而且选址巧妙,寓意深远,令人叹为观止。塔所坐之巽山,东倚崇峦,西俯榆川,南对笔架山,北临仪川河;塔建其上,宛如笔峰直插云霄,指星画斗;东方日出,塔影倒映仪川河水,如笔蘸墨,如虹饮池;从北向南望观,文峰塔尖正对准笔架山的3个山峰,其景颇似笔管搁在笔架之上。纵览文峰塔周围景观,上有层峦叠嶂,绵延千里;下有银丝玉带,清流掩映;塔身挺拔参天,足为大好河山添色增彩。……[详细]
推荐2
榆社化石博物馆
  榆社化石博物馆坐落于县城迎春南路27号,是一座综合类博物馆,它的前身是榆社县古脊椎动物化石博物馆,始建于1983年7月,于2006年改为现名,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0年1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博物馆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陈列布展面积1600平方米。有各类馆藏文物2000余件、化石600余件。其中珍贵化石45件,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32件,三级文物198件。博物馆共有五个基本陈列展厅:《自然造化--地质遗迹》展厅,陈列面积174.24平方米,展线33米。运用声、光、电技术,通过实物和图片文字介绍了榆社地区典型湖河相地层的形成、岩石地层特征、地质结构及地学旅游资源。《生命信息——古生物化石》展厅,陈列面积294.4平方米,展线73米。展出距今700—100万年间的古生物化石100余件,其中珍贵化石“榆社剑齿象”、“榆社原大羚”、“榆社银郊中国肯氏兽”,因首次在榆社发现而得名;“大唇犀骨架”化石,由两具大唇犀重叠挤压在一起形成,其身体部分叠压,头则分别朝着相反的方向,保存完好,为博物馆镇馆之宝;“剑齿虎与鬣狗”化石,剑齿虎的牙齿正撕咬着……[详细]
推荐3
晋中弥陀寺
  弥陀寺始建于公元四世纪十六国时的石勒时期。现存的弥陀寺遗存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重修,比圆明园始建时间还要早五年。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平面布局前后四合院式,正殿面阔三间,石彻拱式建筑,偏殿面阔四间,石柱石梁穿斗混合构架。后院正殿历千年沧桑仍风骨犹存,岿然屹立,其余各殿均已倾圮,但废墟之上文物甚多。除八通记载寺院兴衰修建及佛教东渐南播历史的碑刻之外,雕刻精湛的兽头、门蹲、柱石都有极高的文物价值,特别是两尊2米见方、重达千余斤的青石龟形辟邪令人叹为观止,龟背之上所负石碑已去,然插碑之槽仍历历在目、硕大无比,足有一米之长、近尺之深。这一巨形辟邪由整块青石凿成,惟妙惟肖,动感明显。龟形辟邪的出现也指明了弥陀寺创建时间当在常以龟为辟邪的东汉前后,其名霸下,形似龟,喜负重,为“龙生九子”之一,至今仍昂首向前,欲奔青山。在建筑风格上,弥陀寺建筑群具有明显的异域特色,粗犷简约,规模宏大,视觉冲击力极强。同时,这一千年石殿还兼备中式传统工艺,琉璃瓦和迭石技术的采用,以及以龟形辟邪为代表的石雕、砖雕工艺,都具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工艺水平。弥陀寺这一罕见的兼有胡汉异族风格的古代石建筑群,反映出十六国时……[详细]
推荐4
云竹湖旅游度假区
  云竹湖旅游度假区位于榆社县县域西南部,距县城22公里,距太原市88公里。湖区地域跨云竹镇和河峪乡两乡(镇),东面紧邻云竹镇,西南、西北分别与武乡县、祁县相邻。云竹湖系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浊漳河支流——云竹河上游的海金山脚下,系1959年动工1960年建成的海金山水库。水库海拔高程1021米,水库坝长197米、坝顶宽7米、坝顶高海拔1031米。库区总面积21700亩(1447公顷),其中水域面积21244亩(1416公顷),周遍地456(31.4公顷)。水库上游控制流域面积353平方公里、校核总库容9845万立方米,可灌溉面积1.38万亩、水库防洪投资为千年一遇防洪标准,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水产养殖、发电(现已停止)为一体的中型水库。……[详细]
推荐5
榆社崇圣寺
  崇圣寺崇圣寺(第六批国保)时代:元至清地址:榆社县城以西30公里的禅隐山坳初名崇严寺,又名禅山寺。创建于唐,宋嘉佑年间改名崇圣寺,南宋毁于战火,金大定十五年至二十六年(1175—1186年)重新修建,元、明、清均有修葺。寺院坐北朝南,分为上、下两个院落,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过殿(南殿)、大雄宝殿及厢房等,寺庙西南有明代实心砖塔1座,元代石塔2座。东面有白龙庙,南面为戏台。建筑面积1840多平方米。大雄宝殿,建于金代,元至正九年(1349年)重修。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前后乳栿用四柱。南殿内保存有元代壁画。寺内还保存有唐代石刻造像6尊。……[详细]
推荐6
榆社石塔
  石塔石塔(第二批省保)时代:北齐地址:榆社县城西北40公里杨家沟村西果老峰据传此地为张果老得道之处,故名果老峰。峰顶有石槽,半山之中有直径约10米的凹地,名为驴打滚。石塔建在峰顶之上,塔身呈方形,通高3.53米,由整块麦矾石凿成,束腰厚10公分,顶略平,分为四层,每层四面雕龛,龛内雕有佛、菩萨、弟子像数尊(自上而下,南北向为三、三、二、五尊,东西向为三、三、三、五尊)。除侍者外均置于平台之上。石塔四周有巨石三块,西北一块高2米,长2.5米,一侧刻有“僧皇”二字。一侧刻有“大齐天统三年四月州日立”等。是研究北齐雕刻和建筑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详细]
推荐7
庙岭山石窟
  庙岭山石窟庙岭山石窟(第一批省保)时代:北朝至唐地址:榆社县城西南5公里庙岭山寺沟千佛洞又称石室方丈,坐东朝西,依崖而凿,方形覆斗顶。宽2.4米、深2.55米。窟内雕较大造像6尊,四周千佛环绕计1090尊。主佛像(东壁)通高1.33米,像高0.9米。身披褒衣博带袈裟,内着僧抵支,结咖跌坐于束腰长方形平台上。摩崖造像在原大雄宝殿的后墙崖壁上,像高1.8米,身披轻薄透体袈裟,线条简洁流畅。双手残,结跏跌坐于高1.2米的莲台上。寺东北山顶有砖砌禅师塔1座,平面方形,通高4.3米,为唐代所建。……[详细]
推荐8
榆社烈士陵园
  榆社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46年,原址在县城北门外,当时占地4.5亩,主要建筑有六角亭一座、广场,亭内立一呈六角状的石碑,下有底座,上有宝顶,造型比较独特。碑上刻130多位烈士的名录,是县城的革命烈士标志性建筑。1989年搬迁于箕城镇板坡村南堰沟,占地126亩。一期工程建有七顶牌楼、两座六角亭,立有青石碑12块,碑面刻有从抗日战争至1989年之前榆社县籍的烈士近1300人。二期工程计划2014年完成,将建有大型雕塑、展厅、纪念塔等。……[详细]
推荐9
禅山寺
  位于榆社县城西30公里的禅隐山北山坳,创建于唐代,重建于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元代重新修复,至今仍保持元代建筑特色。整个寺院古朴大方,庄严雄伟,是榆社县古建筑中的精品之一。寺东有白龙庙3间,与白龙庙南北相对有戏台3间,为清代康熙和光绪年间重建。禅山峰峦高耸,涧壑险峻,苍松扬涛,秀柏拥翠。优美的自然景色,加上仙人洞、道人泉、利生桥、舍利塔、伞松、鸟儿柏、鱼池等景物的衬托点缀和美丽动人的传说,使禅山寺更富有神奇的色彩。……[详细]
推荐10
榆社古生物化石省级地质公园
  榆社县域内埋藏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被誉为世界闻名的“化石之乡”。此外,独特的黄土石林、“榆社群”标准地层剖面也成为研究新生代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和生物进化的重要基地。随着山西榆社古生物化石省级地质公园“四景一馆”等5处科普基地的建成和运营,逐渐形成了以古脊椎动物化石、榆社盆地地质遗迹及地貌、云竹湖湿地科学等国土资源为主的科普展示和实验、体验内容。自2007年以来,共接待游客和科普人员达10万人次之多。榆社县因为其丰富的动植物化石资源及其珍贵的科研价值,在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古脊椎动物化石重点保护区”。正在运营的榆社地质/化石博物馆更是在2009年获得了国家二级博物馆等级资格。坚信在不远的未来,榆社必将建成环境优美、文化繁荣、保障健全的综合型地质公园科普基地。……[详细]


全部榆社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