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藏菩萨真身所在—九华山月身宝殿,肉身殿是安葬金地藏肉身的地方,亦称地藏塔,而九华山是与金地藏,金乔觉的名字分不开的。金乔觉(696-794);系新罗僧人,俗称金地藏,古新罗国(今朝鲜半岛东南部)国王金氏近族。相传其人“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心慈而貌恶,颖悟天然。”24岁时,削发为僧,携白犬“善听”,从新罗国航海来华。初抵江南,卸舟登陆,经南陵等地上九华。相传九华山原为青阳县居士闵让……[详细] |
![]() | 祗园寺位于九华山东崖西麓的迎仙桥东,为九华山四大丛林(祗园、东崖、百岁、甘露)之首.祗园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723年),原名“祗树庵”。清康熙年间(1662-1723年)为化城寺东序寮房.嘉庆年间(1796-1820年)祗园寺住持乏人,庵将倾颓,诸山长老议定迎请禅居伏虎洞二十多年的隆山和尚(1757-1841)来山住持.隆山率弟子大根等人在祗园寺聚众说法,开坛授戒,大兴土木,重建殿宇,……[详细] |
![]() | 化城寺建于高山盆地,南对芙蓉峰,北倚白云山,东邻东崖,西接神光领岭,四面环绕如城,古人有“内外峰围涌玉莲)之称。每当红日西沉,白云归岫,蒲牢一击,鲸铿徐应。这就是九华山十景之一的“化城晚钟”。化城寺原有大钟一口,重约万余斤,但已毁于兵燹。现存的一口洪钟,重约两千余斤,高一丈有余。此钟铸造精美,体积超群,音质悠扬洪亮,以手轻叩即可听到清脆悦耳的微微响声,用槌撞之,则瓮声宏亮高扬,由近及远慢慢在山谷中……[详细] |
![]() | 时代:清地址: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沙济乡上章村。该祠堂座落于青阳与黄山接界的黄萌岭下,坐北向南,建筑面积887m2。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重建大宗祠碑记》记载:此祠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乾隆46年(1781),嘉庆四年(1799)完工,历时二十年。其建筑工程巨大,雕刻技艺高超,一向为人称道。而最为众所注目的乃是其工艺精细的木雕、石雕、砖雕。祠堂正面,有三道大门,中门最为高大,两旁有一对黑色大理石的……[详细] |
![]() | 时代:明至清地址: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陵阳乡所村。太平山房,又名“聚德堂”,为徽派祠堂式建筑,初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该建筑呈长方形,坐北朝南。通面阔五开间共16.5米,进深三大进,共71.6米,占地面积1173平方米。每进以走廊、厢房、天井相属,严谨有致。正面是高大门坊,坊作四柱三楼式,正中匾额楷书阴刻“积善流芳”4个径尺大字,枋额间砖塑浮雕的内容为古代戏剧情节,底座是大理石雕的……[详细] |
![]() | 癨园寺坐落于青阳县九华镇九华街东北、插霄峰西麓。始建于明代,称 “癨树庵”,清康熙年间 (1662~1723年)为化城寺东序寮房。嘉庆年间 (1796~1820年)住持隆山在此重建殿宇,其规模为九华山寺院之冠,遂易今名,其后屡有修建。整组建筑坐东朝西,现存清代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光明讲堂、方丈寮。经修复,目前已达 10余座殿宇斋寮,建筑总占地面积 240878平方米。作为山地寺……[详细] |
![]() | 百岁宫位于九华山摩空岭(又名“插霄峰”)上.百岁宫初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与祗园寺东崖寺、甘露寺同为九华山“四大丛林”.百岁宫也是九华山第二座肉身殿,供无瑕禅师肉身。据寺前碑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河北宛平僧海玉和尚,号“无瑕禅师”,由五台山云游至九华山,见此地九峰如莲,便在摩空岭摘星亭结茅布道,名“摘星庵”。“初住东岩摘星亭,见狮子山左右,有龟蛇供护之状,遂卓锡焉。”无瑕在此,长年以野果为……[详细] |
![]() | 时代:清地址: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城关茶东。该祠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光绪年间曾扩建修缮。整个祠堂由门楼、曲廊、享堂和寝楼组成。面阔22.6米,长65.5米,为五开间的砖木结构。门楼部分建筑面积141平方米,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别具一格。享堂和寝楼部分建筑面积1237.4平方米,中间设有天井,两侧设有庑廊,屋面下部为抬梁式结构,上部大部分是穿枋……[详细] |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
娆㈣繋鍚勪綅缃戝弸绉瀬鍙備笌锛屽叡鍚屽垱寤烘垜浠編濂界殑瀹跺洯銆傚鏋滄偍鏈変粙缁嶅涔¢鍏夌殑鏂囧瓧銆佸浘鐗囷紝娆㈣繋涓庢垜浠仈绯� 濡傚彂鐜版斂娌绘€с€佷簨瀹炴€с€佹妧鏈€у樊閿欏拰鐗堟潈鏂归潰鐨勯棶棰樺強涓嶈壇淇℃伅锛岃鍙婃椂涓庢垜浠仈绯� 鑱旂郴鎴戜滑锛� Email锛歜ytravel666*163.com锛�*鏀逛负@锛� 銆€銆€鏅婭CP澶�2023016012鍙�-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