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名山区旅游

名山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蒙顶山古建筑群(名山区)雅安蒙顶山历史文化悠久,作为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被赋予了很多耀眼的光环。山中古建筑群庞大,文物古迹甚多,遍布漫山。天梯古道位于山腰禹王宫至天盖寺,有1456级石阶,沿30°-50°的坡度上升,古云:“云梯可到天”,故名天梯。相传昔日大禹治水成功,率众登蒙顶祭天,曾历经此道。天盖寺始建于汉代,宋代重修,遥对群山,四周环绕12株千年古银杏,中间为明代建筑石柱大殿—茶神殿,乃蒙茶……[详细]
  看灯山海拔845米,峙立于名山、蒲江交界处。龛堂上沿距岩壁顶部约9米,下沿高出路面约1米左右,坐北向南,地属名山县马岭乡观音堂村。《名山县志》记载:“看灯山在城南东南五十里,巍峨耸秀,峙立空青,唐咸通中,鲁公输游观,有圣灯夜现,遂镌石岩石像,曰大佛岩、千佛岩、罗汉岩。前又筑圣灯台,一名看灯台,又名观灯台。”龛室分布在长约49米,高约15米的红砂岩壁上,6号龛居中,以西分布密集,占总龛数的百分之九十……[详细]
  蒙泉院西侧的永兴寺是一座古老的“五峰禅林”,唐代建楼、堂、台、榭数十间,寺门前“福”字照壁左、右有“千样”、“云集”4字,麒麟、石狮各一对。寺侧有千佛岩、白马石、乌龟井、石笋等摩崖石刻。寺南有茶园千亩。山间盛产千佛菌、五顶蒙松、方竹、红豆衫、红山茶、百风草、珙桐等珍稀植物,以及宋代遗存的每年开两季的红、白玉兰花树和山茶花、紫荆、杜鹃、芍药、桂、兰等名贵花卉。秀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茶史茶文化,令古今……[详细]
  雅安的气候适合茶叶生产,最佳产地在名山,因此名山是茶马古道的起始位置。名山是茶叶的汇聚地,周围的茶叶也通过古老的石板路输送过来。洪雅前往名山老路边的竹林深处,就藏着这样一条石板路。名山经过雅安通往二郎山的茶马古道,在民国以前都属于小路。自从开通了汽车运输以后,这边才成为进藏的主要方向。……[详细]
  甘露石屋位于皇茶园左侧甘露峰,明代全石结构建筑。石柱、石殿、石斗拱、石屋面,漏光不漏雨,建筑风格甚为独到。相传此地原为茶祖吴理真种茶休憩之所,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由僧人洪音修建石室作凭吊祭祀之用。2007年6月1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甘露石屋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刚寺位于名山区车岭镇金刚村。金刚寺,由四座瓦房构成,除正中大殿外,其余的三座瓦房呈品字形摆列。四座瓦房围绕着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坝子。坝子全由石板铺成,有一半的石板上已经布满了青苔,散落的砖块,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有的历史。坝子正中放着一个香炉,香炉上精美的雕刻花纹,显示着这个建筑年代的久远。金刚寺内,最让人感叹的是它的木柱。金刚寺大殿由七八根金丝楠木柱支撑,每根木柱直径有近1米。……[详细]
  盘龙石刻蒙顶山山脊东侧,有一木结构六角亭,内塑有一长13.4米长,由40块石墩雕刻而成的石刻盘龙,造于明代,刻工精湛,造型生动,并镌刻有218个造型不同的龙字。2007年6月1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盘龙石刻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蒙泉又名甘露井,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据说这是吴理真为了浇灌茶叶在两山之间凿的井,井深数尺,井水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侧立古蒙泉二碑。石栏镌刻二龙戏珠。2007年6月1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古蒙泉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军战壕蒙顶山上有一座徐向前元帅题字的红军亭,旁边便是当年红四方面军修建的一条用于阻击国民党军队的战壕。2007年6月1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红军战壕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智矩寺在过去是专门为皇帝制作贡茶的地方,过去从皇茶园采摘的茶叶便送到这里加工,由高僧盘坐诵经制成贡茶。2007年6月1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智矩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天盖寺位于蒙山五峰之下,供奉甘露大师神像。(《四川通志》)载:“甘露道人始结庐于此,宋淳熙时重建,明洪武及万历时屡经补修。邑之寺院惟此为古。”民国初年此寺增建层楼高出林表,遥瞻俯眺,万象森罗。寺后曲径入仙茶园、甘露井;寺前“路若悬襁,阴林暗天,中有大楠,结瘿如车轮,曰-树;又有椤桫木,空中寄生杂花,曰八宝树。相传为甘露手植”(《名山县志》卷七)。此寺名人题刊颇多,据《名山县志》载:“宋·孙渐《智矩……[详细]
  六合桥(名山区)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吴之英故居位于车岭镇几安村。吴之英,出生于我区车岭镇吴沟一个书香人家,是清末民初四川著名爱国学者、书法家。曾响应“康梁变法”,组织“蜀学会”,创办《蜀学报》,并亲任主笔,有《寿庐丛书》七十二卷著述传世。吴之英故居(名山区)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三皇宫石牌坊(名山区)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水月寺,这一始建于唐代的古庙堂,由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跃跻身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瓦红墙,到底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近日,记者一行来到名山县车岭镇,走进了这一千年古刹……仅存的水月寺遗址为两间青瓦面、红墙土的大房子,两房之间相隔10米有余,占地面积相仿,皆在100平方米左右,不同的是,屋顶造型各有特点:一间的屋顶为三层,正门两边的立柱顶部雕刻有游龙,另一间的屋顶为两层,屋檐四周为重叠状的房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