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旅游

成都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上清宫是青城山里位置最高的道观,宫内有老君殿、三清殿、文武殿和道德经堂,香火旺盛,大多数游人到这里都会烧香祈福。道观门口有观日亭,适合观赏日出。上清宫位于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顶约500米的半坡上,始建于晋代,现存殿宇建于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年)。山门外西侧石壁上刻有黄天鹄所题“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刻石。道观门楼匾额上的“上清宫”三个大字,是蒋介石1940年手书。老君殿供奉太上老……[详细]
  白云乡盐井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白云乡窑埂村5组,白云乡去丹棱官厅埂公路经过盐井沟西岸。1998年9月成都考古队进行发掘,出土唐、宋陶瓷器残件。大王庙(博济庙)遗址,在盐井沟东。有明弘治五年,清光绪三年、二十年、民国十年石刻文字。该遗址分布在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400米的盐井沟中,现存盐井2口,石砚槽14处,柱洞15处。1号盐井位于盐井沟东侧台地上,圆形盐井内径1.74米,2号盐井位于……[详细]
  青城山天师洞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村(青城山中心)。天师洞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8),名延庆观,唐代改常道观,宋称昭庆观,清代始用今名。现存建筑主要系清康熙间重建,占地面积8132.5平方米,建筑面积5749平方米。建筑群坐西向东,不强调中轴线,依地势和使用功能在总体上分为四个区域,在纵向和横向布置成十多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气氛有别的院落,由曲折环绕的石道连接成一座完整的古……[详细]
  石佛寺位于四川郫县郫筒镇,是一座废弃的寺庙,仅剩下一间大殿、一间后殿和一间偏殿。在郫县郫筒镇长乐村的乡间小路旁有一座废弃的石佛寺,仅剩下一间大殿、一间后殿和一间偏殿。大殿占地约上百平方米,10米左右高,是一座土木结构的古建筑。大殿内堆放着谷草、农具等物品,殿瓦也都残败得四面透光。就在这破败不堪的大殿四壁上,却到处可见绘画精美的壁画!殿墙四壁的最下方是彩绘图案,上面是黑白涂绘的壁画。画面上有佛像、人……[详细]
  药师岩摩崖造像沿着山腰开凿。现存佛龛造像基本都是明清开凿或者在原来造像的基础上妆塑,而在这些造像中间,偶尔会看到一两处唐代的造像痕迹。可能这里的岩面上原来都曾布满了唐代的造像,但因为毁损以及自然的风化,明代正统、嘉靖大规模重新开凿修葺时,便把原来唐的造像都抹去了。这种现象从明代造像的题记中可以得到印证,如:唐代大佛龛中右壁上侧有明正统七年顶新庄严药师古佛以及彩塑童子的记载,下侧有明弘治十年中峰寺释……[详细]
  陈氏宗祠原叫做“旭高祠”,始建于清乾隆时期(1741年),距今已270多年。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呈长方形平面布局,面阔45米,深60米。解放后的“旭高祠”,长期作为国家中药材仓库用途。2005年,经重修后基本恢复了旧式模样,并更名为“陈氏宗祠”,于2006年11月正式挂匾。2007年6月1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陈氏宗祠不但成为成都地区陈氏祭祀先祖、宗亲联谊聚会的场所……[详细]
  西川邮政管理局旧址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暑袜北一街和兴隆街的路口处,由加拿大建筑师莫里逊和叶溶清设计,建成于1937年,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33年9月23日,位于暑袜北一街的西川邮政管理局局房在一场由公件房引起的火灾中焚毁,后邮政总局批准修建新局房。西川邮政管理局新楼于1935年动工,1937年建成,具有典型的西方建筑特色,其打破了中国邮局的旧有布局,完全按照现代邮政功能进行内部空间……[详细]
  清代封疆大臣杨遇春的将军府———“宫保府”异地搬迁修复工程即将竣工,将军府已改建成崇州第一个博物馆,将由《华阳国志》纪念馆、杨遇-保府陈列室、崇州出土文物精品展馆组成。7年精心修复宫保府杨遇春是清代中期名将,杨遇-保府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是四川省现存的惟一清代高级-府第,建筑从布局结构到形制艺术,都体现清代中后期高级-府第的风格特征。1999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宫保府由崇阳镇南街迁移……[详细]
  名称:马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马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5008.93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形为斜坡式,由火膛、前后窑室和隔墙及烟道组成。下层窑具以支钉为主,下层以垫圈为主。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其间散布着大量的废弃窑炉。废弃窑炉突出于地表,保存状……[详细]
  龙兴寺遗址位于成都邛崃县临邛镇黄坝社区5组,上世纪40年代曾因一场洪水显现“冰山一角”的唐代邛崃龙兴寺遗址,终于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博物馆、邛崃文管所等多方组成联合考古队,历时8个月,终于完成了龙兴寺遗址阶段性考古发掘,还原了其历史轮廓。1947年,邛崃西河洪水暴涨,河岸土层因洪流冲刷而剥落,数尊唐代石刻佛像因此现身。得知消息,四川大学博物馆(原华西博物馆)成恩元等考……[详细]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上翔堂原名圣约翰堂,1992年改现名,位于青羊区顺城大街219号,是成都市最大,中国西南最大的教堂之一。成都市上翔堂原名圣约翰堂,位于青羊区顺城大街219号(上翔街20号),是成都市最大,中国西南最大的教堂之一。始建于1909年,系中华圣公会西川郊区主教座堂。1912年在此创办传播西学之“辅仁学社”,1941年7月27日教堂被日机炸毁,1946年曾计划建堂未果,后经修复继续做礼拜至……[详细]
  罗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10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罗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10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2439.66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形为斜坡式,由火膛、前后窑室和隔墙及烟道组成。下层窑具以支钉为主,下层以垫圈为主。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其间散布着大量的废弃窑炉。废弃窑炉突出于地表,保存状况……[详细]
  和平街16号,清净的小街深处,隐匿着一座近百年的古老书库——贲园书库(又叫严谷荪书库)。灰瓦青砖,石像浮雕,无不诉说着这座书库的古旧沧桑。它曾是西部藏书规模最大的书库。作为保留完好的中西结合建筑,贲园书库被挂牌保护。★是我国著名藏书家严雁峰、严谷荪父子的藏书楼,因建于严宅“贲园”内得名,始建于1914年,历经10年建成,藏书规模西部第一,有“成都天一阁”美誉,省图书馆副馆长王嘉陵介绍,清末民初,成……[详细]
  文君井位于邛崃市临邛镇里仁街文君井社区3组,面积共六千五百平方米,相传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当垆卖酒之处。古井井壁为黑粘土、杂有陶片。在井台附近的纪念性建筑有琴台、文君梳妆台、当垆亭、酒肆、听雨轩等,总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现已发展成一座小型公园。文君井,具有苏杭庭院风格和南方古朴典雅建筑特色的川西古园林,位于临邛镇文君街中段,占地10亩,1980年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传说文君井是西汉著名才子司……[详细]
  兴福寺位于邛崃市火井镇兴福村6组 (莲花山银杏坪),始建于隋末唐初(618年),重建明嘉靖(1515年)年间,历史上曾用过“蓬莱别院”、“石庙子”等名称,后改名为兴福寺。兴福寺总布局分A轴和B轴线排列,分别由A、B两道山门进出,后部由廊式木构建筑将二组建筑群相连接。建筑总面积2655平方米,占地面积15280平方米。A轴线由山门、三圣殿和观音殿组成:山门为石砌三楼仿木结构,通高7.4米;三圣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