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巢湖放王岗汉墓博物馆动工兴建,分为放王岗汉墓原址、巢湖汉墓出土文物精品陈列两部分,2002年又扩建成巢湖市博物馆。【放王岗】放王岗也被称作桀王城,是一座南北走向、长约500米的土丘,距离巢湖市区2.5千米,东面不远处是“旗鼓相当”的旗山、鼓山。根据《尚书》记载:“成汤伐桀,放于南巢。”夏王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最后一个暴君,但却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关于他还有个成……[详细] |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位于合肥市芜湖路239号,与省图书馆和包公祠隔街相邻,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60平方米,其仿古建筑风格,曾为解放初期合肥市四大标志型建筑之一。它是目前安徽省唯一一座省级自然科学博物馆。隶属于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其工作经费按行政事业单位核发。该馆组织机构健全,现设科普部、科研部和陈列部三个部,人员结构合理,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80%。馆内有固定的科普教育设施,并配有……[详细] |
包公祠全名“包孝肃公祠”,是祭祀包拯的专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以评价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包公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原建筑物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公书院,故名为包公祠。可惜在太平天国时期遭受战火毁坏。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李鸿章筹白银2800两加以重建,规模依旧,只增添了东西两院。当祠堂落成之时,李鸿章曾写一匾额,不料……[详细] |
安徽省图书馆是国家举办的综合性省级公共图书馆,它座落于合肥市风景秀丽的包河河畔。安徽省图书馆创建于1913年2月,前身是安徽省国立图书馆。1953年4月在原皖北区合肥图书馆的基础上正式建立安徽省图书馆,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1962年12月迁至合肥市包河公园西侧,建筑面积达6345平方米。1981年建成七层书库大楼,建筑面积增至13900平方米。1998年10月,在原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2……[详细] |
“孙立人故居”位于三河古南街八扇巷,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进门迎面立着孙立人将军身着戎装的蜡像,墙上挂有各种印刷品,主要是孙立人生平事迹展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尽展列了将军一生重要经历。孙立人(1900年至1990年),字仲伦,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人。1900年12月8日,在三河八扇巷降生。1932年,孙立人父亲逝世时,孙立人曾两次回乡,自此之后,就未曾回过三河。在相距三河不到20公里的庐江县金……[详细] |
大孔祠堂是孔华清为家乡族人所修的宗祠,也是江淮晚清时期的一组较为完整的宗族公共祠社建筑,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上世纪80年代初,该祠堂被合肥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又被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祠堂坐北朝南,为砖木结构,所用木材粗大厚重,显得古朴大方。祠内原有建房60多间,结构为典型的清代古建筑,青砖红墙筒子瓦,雕梁画栋,清一色苏式油彩绘画。其建筑布局特点为主次分明左右对称的院……[详细] |
武壮公祠建成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通体结构为大木殿式,三进两庭院,每进五开间。由照壁、门楼、庭院、厢房、寝室、祭殿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祠内集徽派木、砖、石雕和江南苏式浮雕彩绘之大成,以木雕最为精湛。其梁枋、斗拱、平盘斗、隔扇、梁脐等木构件,由各种云纹、花卉图案组成,雕刻玲珑剔透。中进大厅,巨柱驮梁,设计巧妙,气势恢宏。墙基、廊檐及庭院天井地面,均铺设着石板、石条,凿工精……[详细] |
三河大捷遗迹及古民居位于肥西县三河镇。1858年11月(清咸丰八月十一日),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和捻军将领张洛行联合对清作战,在三河镇全歼湘军6000余人,湘军头目李续宾、曾国华葬身于此。史称三河大捷。现存三河大捷遗迹有太平军城垒、太平军驻三河大本营等,有太平军火炮、太平军石雕、石刻等文件。太平军城垒位于东街及中街,有一小对面段、供销社段、二中段、一小校内段、医院段、食品厂段。太平军……[详细] |
父子进士祠堂肥东县西山驿镇东昂集行政村祠堂于清代乾隆辛丑四十六年(1781年)落成。共三进五开间,原有屏门隔扇108扇。前院两棵天竹分为两边,至今完好无损。祠堂大门有1对石狮看守,门外两边是八字门。据史书记载:解放前从桥头集到柘皋,昂集是必经之道,南来北往的官人经过此地,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尊敬。昂绍善:字元长;安徽昂集人。清朝著名大臣。在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考中进士,官居内阁中书,……[详细] |
严氏孤堆是一处战国时代的古墓葬。严氏孤堆,又名“颜氏孤堆”、“袁术孤堆”。当地人习惯将“严氏孤堆”称为“大孤堆”,而将“孤堆乡”称为“小孤堆”。说是严氏,可当地地名又不是这个“严”,而是“阎”,匪夷所思。最吸引人的,当然是“袁术孤堆”这一名称,不知从何时开始传为袁术墓,或是本来就是袁术墓,后将“袁术”讹传为了“严氏”。严氏孤堆面积为南北52×53米=2756平米,高7.5米。严氏孤堆的南面,立着新……[详细] |
古埂遗址,在肥西县上派镇东1.5公里处,遗址呈台形,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1983年和198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进行发掘,共揭露面积45O平方米。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分为早、中、晚3期。早期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少量的红陶器表涂有红衣。-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尊、甄、杯等。中期仍以红陶为主,陶器以三足器和圈足器为多,平底器较少。主要器形有鼎、豆、壶、碗、钵、盘、鸟首耳罐、杯等。晚期仍以红陶……[详细] |
汤池果树窑址位于庐江县汤池镇果树村河西村民组。窑址座落在虎尾山,窑址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左右。该窑烧制的器物,以黑釉为主,釉色明亮细腻,器物在庐江、舒城、枞阳、巢湖等地唐宋时期墓葬中均有出土。窑址座落在虎尾山,分南、北两座,两山之间有一条大道,两山麓有窑门、窑砖、窑灶、窑具,堆积大量器物残片,堆积层离地表20至40公分不等,窑址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左右。两山之间以及附近不仅经常挖到本地窑厂烧制……[详细] |
中庙又名圣姥庙、忠庙,距巢湖市区48千米,古因居巢州、庐州中间,故曰“中庙”,号称“湖天第一胜境”。由于历代香火旺盛,素有“南九华,北中庙”之说。中庙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历代屡废屡修。后唐龙纪元年重修的庙宇,“鸳瓦搀空,美极丹青”。南唐保大二年再修,共6排24间,“丹脸桃红,双眉柳绿”的太姥神像“立于宝室,列位于香坛”。元朝将庙基圈拱成桥,称“熬背洞”,在洞上建殿。清时庙有“杰阁,有拜殿,有亭,有……[详细] |
唐五房圩位于肥西县大潜山西南的丰乐河畔。唐五房圩系著名淮军将领唐殿魁、唐定奎的故居,光绪年间建成,后被烧,于宣统元年重建。圩三面濠沟,占地2万多平方米,原有房屋200多间,现存转心楼1座,今圩内为袁店中学校址。转心楼位于唐五房圩的中部,占地552平方米,为1幢四合院式的2层楼,精美雅致,宣统二年建造,上下共32间,东门有一石刻匾额,曰:紫气东来。唐殿魁,字俊候,行四,咸丰年间与弟定奎在乡办团练。同……[详细] |
安徽农业大学主教学楼安徽农业大学勤政楼原称为第一教学楼,2010年改为勤政楼。1953年开工建设,1954年竣工。总建筑面积为7913.7平方米,砖木结构,建筑高度12.35米,地上三层,南北朝向,坡屋顶,墙体为厚实心粘土砖,单层单坡木窗,水磨石地面,墙体外立面为水泥沙浆水刷石。其楼体平面规矩,强调中心对称,立面造型渐次升高的形体,内部空间高大,整体规模较大,设计建造质量优良,是典型的苏式建筑风格……[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