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旅游

安徽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北段古城墙是老城唯一残存的古城墙,现为安庆监狱北围墙的一段。据史料,此段老城墙为清同治年间修复,城墙主体建在高岗之上,全长约45米,墙高5.2米。断面呈梯形,下宽1.6米,上宽0.6米,城砖为二顺一丁匾砌。1993年初,北段古城墙被认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老城墙仍气势雄伟,傲然不群。墙体上的爬壁虎,既茂又密,满眼绿色。老城墙下,为两米宽的土路,路北则是陡峭的坡谷。缓步而过,依然有老城古风拂面……[详细]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龙眠愚者;法号弘智,字无可。明末著名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九岁能文,二十岁著书数万言。以文会友,与陈贞慧、侯方域、冒襄等交往密切,议政论文,是为著名的“明季四公子”。崇祯十三年(1640)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出入禁廷,尽阅内府文献典籍,常与汤若望讨论医学、天文等科学。后脱离宦海,削发为僧,云游各地,著书立说,倾心书画,娱情山水之间。清康熙十年(……[详细]
  三元洞又名三官洞,是采石矶五座天然石洞中最大的一座,素为江南天然胜景之一。三元洞得名有二:一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僧人定如云游,悦此清幽绝俗,遂率众僧供奉天、地、水三元神位于此而得名三元洞。另有民间传说,湖南三秀才乘船赴京会考,途经采石忽遇狂风骤雨,幸得神仙保佑,方才化险为夷。后三人皆金榜提名,为官一方,为报神仙救命之恩,捐资就洞筑楼,改名三官洞。2010年11月9日,三元洞被公布为马鞍山市第四批……[详细]
  歙县徽州古城城墙位于歙县徽城镇,时代为隋—清。徽州古城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歙县县城徽城镇中心,东北与绩溪县和浙江省临安市交界,东南与浙江省淳安县、开化县毗连,西南与屯溪区、休宁县相邻,西北与徽州区、黄山区接壤。徽州古城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建于明、重修于清的歙县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歙县从……[详细]
  褒禅寺褒禅寺坐落于含山县城东北褒禅山中。唐贞观12年(公元624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于此,潜修20余年。圆寂后火化得五色舍利子若干,遂声名遐迩。宋仁宗致和元年(公元1054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慕名来游,写下了不朽名篇《游褒禅山记》,褒禅寺名扬海内外。中,褒禅寺院被毁、高7层的慧褒和尚舍利塔被炸坍塌,舍利被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政府多方查找,终将慧褒舍利寻回,并-物专家鉴定确定为国家文……[详细]
  蒋家山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黄山区城南4公里的甘棠、耿城两镇交界地段,是一处高台山坡地,高于四周地平10米左右,面积约5万余平方米,为皖南地区最大一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蒋家山遗址文化层最深处厚约4米以上,是黄山地区迄今发现的内涵最丰富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对研究黄山及皖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1998年,黄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于1957年农民兴……[详细]
  古刹清凉寺因与明太祖有关而久负盛名。     清凉寺位于颍上城南17.5公里,邱家湖北坡半岗镇南,寺庙占地5000平方米,周围清溪围绕,院内绿荫掩映,鼎盛时建于盘龙卧虎之地、丹凤朝阳之泽,有玉塔龙井,砖砌花墙,台阶高筑,院落深邃,现存泥金颜体楹联一副,桐邱鸣鹤、淮渚潜龙立于主殿二旁。     清凉寺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传说失元璋即位前,一年盛夏路经此寺,在偏殿小憩,嫌其酷热难当,坟蝇扰人,于是自言……[详细]
  歙县西园位于歙县郑村镇,时代为明清。西园位于黄山脚下,徽州古城歙县,练江西岸,26栋已建成的房屋,各具体例,古色古香,完美重现了明代建筑肥粱瘦柱,简约舒展,清朝及民国建筑内涵丰富、雕饰细腻的特征风貌。无不尽显徽商大家族宅第礼仪、教化、进取、休闲等诸多功能。歙县作为古徽州府的所在地,在这里重建徽派大宅院,再现徽商的辉煌在情在理。作为西园摹本的徽派老宅,其主人曾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后,为了躲避战祸,更名改……[详细]
  永丰牌坊群位于黄山区永丰乡,时代为清。1965年,永丰乡修建沿山水库,岭下苏村牌坊群被作为封建余孽全部推倒,断裂的牌坊石作为兴修水库的石料,全部砌成水库的基坝和涵洞。2013年,这些湮没的牌坊石在冬修水利时被当地村民发现,又全部从水库大坝下挖掘出来。2014年,永丰乡政府为永久保存这些文物古迹,着手开展古牌坊的修缮和重建工作。2016年,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这些基本上保存完好的牌坊石……[详细]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后,华野大军围住了国民党黄伯韬兵团,徐州国民党军队处在进退维谷之境。刘汝明、李延年兵团北上增援,被我军迎头淮海战阻止,蒋介石急令黄维兵团速从豫西赶往徐(州)蚌(埠)一线,计划南与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会师,北解徐州之围,东救黄伯韬之命。11月14日下午至18日,黄维兵团在阜阳颍河渡口一带遭遇解放军豫皖苏军区独立旅编制的警备团(俗称老三团)二营某连的顽强阻击,发生激烈交战。……[详细]
  黄士陵故居位于黟县碧阳镇,时代为清。在“黟县古民居”中,有一幢名为“旧德邻屋”,它便是晚清杰出的书画家、“黟山派”篆刻创始人黄士陵故居,虽然历经沧桑,但至今仍较为完好地保存了下来,现已成为众多古民居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其实黄士陵故居有两处,除一般人知道的“旧德邻屋”外,在村西还有一幢“大三间”,是黄士陵的诞生处,即“旧宅”。此屋四壁是高高的风火墙,外墙上有砖凸出,上有“外存地六寸”五字,此特征在黄村……[详细]
  张英墓,位于龙眠街道办事处双溪村“金鸡地”。墓地背枕金鸡山,面对“赐金园”,两侧小冲相峙,环境幽丽。原墓前设祭台和拜台,置石制供桌、烛台、香炉等整套祭具,立石雕翁仲、狮、羊、马等,对称排列,布局规整。墓前有四柱石牌坊一座。康熙四十八年、乾隆元年御赐碑二方,均为龟座,分立碑坊后。邑人姚鼐有诗云:“千嶂龙眠碧玉围,双溪蟠绕玉龙飞。圆堤松响交山阁,山崦花光照涧扉。青草已埋黄阁局,绛霄还振素流衣。衰赢幸与……[详细]
  位于宋疃镇后周圩村东的奶奶山出产磨石,传说樊哙曾在此竖旗招兵,至今仍有旗杆石眼,故名“磨旗山”。1985年采集生铁1块,发现重修奶奶庙碑1块,刻“磨旗山旧有碧霞宫,后有菩萨明楼,前有阎君两厢,再下有山神祠,西峰有三官、火神、灵官、华祖诸殿阁。又有朝阳二洞,洞中有玄帝达摩、自汉唐以迨我朝千余年矣。咸丰中遭兵燹。庙楹拆毁、神像倾颓……”此碑系清光绪年间所立。据清光绪《宿州志》记载,咸丰六年(公元185……[详细]
  五福庙位于黄山区永丰乡,时代为明清。五福庙为宗教纪念建筑物,位于黄山市黄山区城西50余公里的永丰乡岭下村必吉岭头黄山市黄山区城西50余公里的永丰乡岭下村必吉岭头(必吉岭是历史上泾县至青阳的交通要道)。庙建于元末,民国14年(1925年)永丰乡岭下村苏建芳重修。据乾隆时《太平县志》记载:“元末遭兵乱,神有奇验,苏氏托庇焉。固建庙奉为土主。”因此,每逢节日,当地和周围的善男信女来此烧香敬神。五福庙,上……[详细]
  屯溪老街古建筑群位于屯溪区老街,时代为清、民国。屯溪老街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全长1272米,精华部分853米,宽5至8米。包括1条直街、3条横街和18条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呈鱼骨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因屯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所以又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