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旅游

湖北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纪山寺坐落在湖北省沙洋县纪山镇内寺院简介纪山寺坐落在湖北省沙洋县纪山镇内,始建于隋朝,兴于唐清,香火鼎盛,从未间断,屡现瑞象,灵异殊胜,神秘莫测,许多文人墨客、僧侣雅士流连忘返。曾有三位皇上驾临,历史悠久,寺内古迹石碑尚存,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寺院格局纪山寺东至207国道三公里,南距荆州古城三十公里,西于楚庄王墓交臂,北靠数百亩绿化树林,四季常青,四季花开,四湖相望,寺院清雅,小鸟歌唱,雄鸡报晓,白……[详细]
  到沔城回族镇不得不去看一下回族镇的象征一一清真寺,去领略伊斯兰风情,感受穆斯林的真诚!沔城是湖北省唯一的回族镇,全镇回民近7000人,清真寺是河城回族镇的象征。建国前,沔城有清真寺两座:清真东寺位于七里城,建于明洪武年间;清真西寺位于红花堤,建于嘉仄年间。1938年秋,惨遭日寇飞机轰炸,1941年春又遭-一二八师焚毁,两所古寺成为废墟。我们今天参观的是1955年在清真西寺旧址上重足的一座清真亏。大……[详细]
  董市原名董滩口,自古名人辈出、商贾云集,逐步形成商埠后而演变成董市,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集镇上共有四条街道,从东至西为三条直街,分别为正街、河街和背街,正街西头还有一条横街。据清同治五年(1866年)《枝江县志》记载:“居民稠密,半于邑城,四方商贾云集。”如今董市老正街还留存着明清时期的传统居民、商铺作坊及历史遗迹。古镇董市历史商业概况古镇董市“半于邑城,商贾云集”,又是军事要地,宗……[详细]
  莲沱九四暴-动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莲沱村。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宜昌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积极组织革命武装斗争,打击土豪劣绅和封建地主,掀起土地革命风暴。 1928年初,县委书记郑炽昌带领共产党员杨生民、胡俊文等人到北乡莲沱一带开展建党活动,相继在黄金口、路溪坪、栗子冲、黄家冲、沙道观、古城等地发展杨继平、赵德昌、万成安、屈林道、郑兴昌等人入党。8月,县委在栗子……[详细]
  赵家湾遗址 ——荆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第一城址1983年,原荆门县组织第一 次文物普查,在后港镇城河村五组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文物工作者在遗址中采集了大量石斧、石锛、红色的陶片及泥质黑陶。部分泥质灰陶和红陶纹饰中有弦纹、绳纹,器形有豆、罐等,专家学者推断该遗址为大溪文化(公元前4300年至4900年)至石家河文化(公元前2500年至2000年前)时代。该遗址呈南北走势,北依起伏连绵的土岗岭,……[详细]
  《新华日报》社旧址位于武汉市江汉区民意一路大陆里4—6号。《新华日报》是全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机关报。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一面旗帜。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几经中共中央代表团同国民党谈判的周折,冲破0-,在武汉正式创刊。社长潘梓年,经理熊瑾玎,总先后由华岗、吴克坚担任。报社初设于汉口成忠街53号,后迁至民意一路大……[详细]
  德国领事馆:沿江大道130号,1895年以后建成。建筑周边采用两层券廊处理,黄色拉毛外墙,红瓦坡屋面。主入口设在正中,有门斗凸出,正面用条石砌筑台阶,两边做坡道可直接驶进汽车。屋顶设有塔楼,塔楼四侧开半圆形天窗,塔楼顶有德式花饰,具有典型德式建筑风格。每次开车驶过汉口沿江大道,陈剑霄都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一幢幢历史老建筑,风格迥异地排列在路边,对他展示厚重的美感。“我有时到江滩去,都会先伫立在老……[详细]
  莲溪寺是武汉市目前唯一的一座佛教“女众丛林”。它创建于元末明初,原址位于武昌中和门(今起义门)外绿瓦窑地方。当时传戒挂单,香火旺盛,“为十方之丛林”,明末全部被毁。清康熙年间由法融长老在现址重建,1856年(咸丰六年)又毁于战火,仅存碑记于荒基山场。旋有正方和尚搭盖茅庵,供春香火。1889年(光绪十五年)从四川来的医僧道明和尚再次重建。他拿出自己的积蓄二千金,并四方化缘,募得水田、山场和树木等资产……[详细]
  沔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从南北朝西魏至建国初期,一直是郡、道、府、州、县的治地,为昔日沔阳政治、经济、文化的中枢。沔城历史上有三座城,这三座城的遗址成鼎足之势:一座在东南为复州城,建于唐初;一座在东北为江北城,建于宋初;一座在西面为沔阳城,建于明初。沔阳在宋朝以前称复州,故称复州城。明初建的沔阳城,有一部分城砖就是取自原复州城的城砖,砖上有“尉迟公监修”字样可为证。古老的沔城,曾有她的繁华……[详细]
  资丘七十七烈士纪念碑位于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资丘村5组。1929年5月至7月,在湘鄂西前委书记贺龙指示下,李勋、陈寿山、陈泽南、李步云等带领长阳各族人民组建武装,攻占县城,举行西湾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6军。红6军建立以后,在长阳全境开展了打击土豪劣绅开仓济贫,改造旧政权建立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武装斗争。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为之震惊,急令宜昌驻军张发奎部的旅长黄镇球、团长陈凤诏出重兵“围剿”。……[详细]
  贺学文烈士墓位于松木坪镇江家湾村一组。该墓地现为宜都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圆形墓冢,9层条石砌冢壁,递减至尾端呈两排,正后部以水泥浆砌单圆形,冢北、西面以水泥浆砌石块以为围栏,冢径6米,高2.1米,围栏径7.9米。冢壁正前下端立一正方形香炉,小条石档门,内铺细沙以插香之用。冢正前1米处立碑两通,仿门楼式单檐结构,正脊鸱吻,中火炬状宝刹,正视面饰浮雕画龙凤图案,檐部四面水,四角飞檐,整石雕刻筒瓦状,碑……[详细]
  中共中央长江局暨湖北省委机关旧址位于武汉市江岸区珞珈山街(原珞珈碑路)12号。 1927年七一五-政变后,武汉笼罩在一片-之中,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及其革命活动完全转入秘密状态。中共湖北省委秘密转移到珞珈碑路12号,继续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9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将党中央机关迁回上海,同时成立长江局,管辖湖南、湖北、河南、四川、安徽、陕西等省党的工作,罗亦农任书记,陈乔年、任旭、刘昌群为常委。长……[详细]
  辛亥首义烈士祠(武昌紫阳路127号,1911年11月湖北军政府为纪念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等烈士所建。原建筑已毁,现仅存牌坊。)辛亥首义烈土祠位于武昌紫阳路北侧127号,与路南的紫阳公园相对,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此祠原为明代楚王宫的遗址。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在此建“万寿行宫”。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绘制的《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标示为“皇殿”。民国初年,一度作辛亥革命烈士遗孤教……[详细]
  汉口美最时洋行大楼位于江岸区一元路2号,建于?~1908年。市文物保护单位。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占三镇,武汉成为大革命的中心。此后国民政府从广州北迁武汉,国际名人、国民政府总顾问鲍罗廷来到汉口,住进一元路口一幢三层楼西式房子,汉口美最时洋行大楼,后来人们习惯地称之为鲍公馆。公馆三层,另有一假层,看似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欧式建筑风格,正面三四层突出,有六根廊柱,十分气派高雅。墙上装饰典雅,假……[详细]
  博学书院旧址硚口区解放大道347号武汉四中内建于1905~1908年市文物保护单位博学书院由英国基督教伦敦会牧师杨格非1899年创办,是我国最早的西式学校之一。校训“勤、朴、博、学”。杨格非的创学初衷,是培养本土的基督教传教士,同时为英国势力范围内的洋行、邮政、海关等机构培养职员。1908年,书院新校建成,占地246亩。博学书院设大学、中学、师范、经学四部。大学部1924年与文华大学部合并,成为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