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番禺区旅游

番禺区文物古迹介绍

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位于广州市番禺南村。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清同治六年(1867年)起建,同治十年建成。坐北向南,占地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珑著称,为清代粤中四名园之一。进门过小院,便到余荫园门旁,悬挂点题的“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的木联。园门前右边植夹墙竹,颇有特色。园中建筑没有中轴线,自由散点布局,以石拱风雨廊桥为界,分为东西两区,东有玲珑水榭、卧匏庐、杨柳楼台、孔雀亭和来薰亭;西有深柳堂、临池别馆。园内遍植四季花木,具有玲珑典雅的岭南园林特色。深柳堂、玲珑水榭是园中的精华所在。深柳堂在园内临池北岸,歇山顶,面宽12.55米、进深9.55米,临池有抱厅廊,槛墙上套满洲窗,中设隔扇。堂内中央雕蟠龙、蝠鼠藻井。明间设“松鹤延年”落地罩,正中悬“深柳堂”木刻匾,西次间设“葡萄香狸”落地罩,两侧的四幅双面木刻条屏,阴刻刘庸、陈恭尹、翁方纲等清代名家书法,为木刻精品。玲珑水榭在风雨廊桥东畔……[详细]
莲花山古采石场
  莲花山古采石场位于广东省番禺市东部的莲花山镇,是岭南地区的一处具有二千年历史的古采石场遗址。莲花山古采石场开采时间自西汉初年一直延续至清代道光年间,西汉南越王墓石料即采自莲花山。由大小40余座丘陵组成,面积30余万平方米。莲花山古采石场以切割式凿岩法开采,遗留的采石面平均高度为25米,最高处达40米,最深处在地面下13米。采石场至今仍保留着古代采石时留下的石柱、石板及大量未能运走的石料。《番禺县志》载:明万历七年(1579年)及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都有勒碑禁采,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夏鼐视察象岗发现的南越王彩画石室墓,并到采石场考查,写下“莲花山古采石场遗址”的题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对南越王墓石材从岩性组合、岩石学特征、风化程度、岩石成因及时代方面与广州近郊、南海西樵山及三水等地区的古采石场及岩石作对比鉴定,认定南越王墓主要石材采自莲花山。由此,这个采石场的开……[详细]
屈大均墓
  清 番禺 屈大均墓 位于番禺市新造镇思贤村宝珠岗麓。坟面呈“凸”字形,灰沙建造。前宽14.50米、后宽6.80米、纵长9.80米。坟头呈马鞍形,正中嵌高0.93米的青石碑,中刻楷书“明屈翁山先生墓”,下署“民国十八年己巳仲冬番禺县长陈樾题”。墓表竖立在坟头后右侧,为邑人吴道镕撰书。其父屈澹足墓在屈大均墓表的左侧,墓碑楷书“明澹足屈公之墓”。其母之墓在屈大均墓右前方,墓碑楷书“明屈母黄君墓”。此墓右侧还有一座灰沙的坟头,无碑石,可能为屈大均儿、媳之墓(思贤村内的《八泉亭记》有“子铁瓢、子妇李更附于下,数弓之广,三世聚葬焉”句)。屈大均(163O~1696年),字翁山、介子、绍隆,号非池,别号冷君、三外野人、八泉翁。番禺人。明清之际学者、诗人。18岁时参与抗清斗争。顺治七年(165O年)为逃避清廷破孩,出家海云寺,法号今种。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反清,他由粤入湘投军,后托病……[详细]
沙路炮台旧址
  沙路炮台位于番禺区化龙镇沙亭村北约坊兵岗,由沙亭村北约坊的马腰岗和兵岗上的数座炮台组成,北与黄埔长洲岛隔江相望,是珠江航道上的重镇与隘口。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珠江古炮台遗产廊道”景观,沙路炮台见证着中国社会转型的风云变幻,这对于研究近代军事战略科学有着重要的价值。沙路炮台是在朝光绪十年(1884)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主持修建的。当时正值中法战争,为了巩固海防,防止法国侵略军偷袭广州,张之洞在扼守狮子洋进入省河要冲的长洲岛及其珠江两岸,大力构筑炮台群落,修建了长洲、沙路、鱼珠、牛山和屏冈东山等五处炮台,统一归长洲要塞管辖。这五座炮台,尤其是沙路炮台和鱼珠炮台及长洲炮台隔江鼎足相望,形成了“五虎擒羊”的态势,共同构成了广州海防的最后一道防线。沙路炮台靠近珠江最近的一个炮位就在长洲岛对面,与黄埔军校直线距离不过几公里。在马腰岗与兵岗之间,现在是一片白色塑料大棚遮盖着的蔬菜生产基地,但过去这里曾经……[详细]
南汉二陵
  南汉二陵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汉二陵包括南汉烈宗刘隐的德陵和南汉高祖刘岩的康陵。五代时十国之一。曾称大越国。唐末,岭南士人云集,有的是为了避战乱,有的是被流放岭南的名臣后裔,还有因战乱阻隔不得北返的任满地方官。刘隐收用这三类士人为辅佐。他遣其弟刘岩(889~942)率兵平定岭南东西两道诸割据势力,控制了岭南;西与楚争容桂之地,攻占了容、邕两管(今广西西部、南部及广东部分地区)。干化元年(911)刘隐卒。刘岩继立,先后改名为陟、龚、□。都广州番禺(今广东广州),称兴王府;盛时疆域有六十州,约为今广东、广西两省及云南的一部分。历五主,共六十七年。后梁贞明三年(917)刘岩称帝于番禺,国号大越,次年改为汉,史称南汉。刘岩有干亨、白龙、大有三个年号。大有十五年(942)刘岩卒,年五十四。其子刘玢(原名洪度,920~943)嗣位,年号光天。次年,玢弟刘晟(原名洪熙,920~958)杀玢自立,有应干、干……[详细]
番禺蔡氏大宗祠
  蔡氏大宗祠位于东环街蔡边一村阳平坊大街8号。蔡氏大宗祠始建于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广三路,深三进。祠堂装饰丰富精彩,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湛。中堂悬挂“光裕堂”木匾,是蔡元培先生所书。该祠堂规模较大,对研究番禺祠堂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2010年11月8日,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蔡氏大宗祠为第一批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孔尚书祠
  孔尚书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大龙村大龙路20号。据族谱载,该祠始建于明末清初,清光绪九年(1883)和1995年均有重修。坐北向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0.8米,总进深22.4米,占地面积241.92平方米。两进均为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青砖墙,花岗岩墙基。头门前建花岗岩台基,花岗岩石门框,石额阴文楷书刻“孔尚书祠”,上款“光绪癸未夏日吉旦”,下款“黄景真拜书”。头门前石梁架上饰石狮和异形斗栱,梁架、封檐板遍刻花纹图案,工艺精巧。前后廊的墙楣上1883年的绘画至今仍然清晰,尤以大门后上方的双龙戏珠最为生动传神。头门后为天井,铺砌花岗岩条石,两侧为廊。后堂明间后侧设有安放祖先牌位的神龛,神龛台基用硬木雕刻。孔尚书祠是孔子三十八代孙、唐代广州剌史、岭南节度使孔戣的专祠,孔戣官至礼部尚书,死后加封兵部尚书,故称孔尚书祠,有关孔戣的遗迹现存已不多。该祠堂对研究孔子家族史及孔戣的生……[详细]
番禺莲花塔
  明番禺莲花塔原名文昌塔,位于广州市番禺莲花山。据清乾隆年间《番禺县志》载:“明时有南海庞端业生员郭等冒认税山,招商开采,伤地脉,人文罹厄,万历四十年(1612年)邑举人李惟风、刘如性、林彦枢、崔知性、梁瑛告官封禁,复建浮屠其上,今呼石砺塔”。因塔雄据珠江口,外来船舶以此为航标。塔平面呈八角形,青砖砌筑,为壁内折上楼阁式塔,外观九级,内分11层,高48米,每层平座和腰檐均用菱角牙砖叠涩挑出。柱梁、额枋均涂朱红色。首层外边长3.6米,内边长1.24米,西北方向设门。每层有收分,高宽递减,壁内砖砌宽0.73米的步级螺旋而上,每层开有门通风采光。原塔每层楼板为杉木。1981年旅居澳门同胞何添、何贤昆仲捐资修缮,1983年竣工。每层复建了楼板。塔檐改用绿琉璃瓦、瓦当及滴水,角梁下悬挂铜钟。塔心柱改为钢筋混凝土柱,重铸铁制复盆、宝珠、仰莲及铜葫芦顶。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沙湾三稔厅
  广东音乐发源地纪念馆—“三稔厅”,位于北村安宁西街7号,建于清嘉庆年间。晚清至民国历时百年之久,三稔厅成为广东音乐界、曲艺界精英荟萃之地,成为广东音乐发源地——沙湾的音乐厅。沙湾的广东音乐名人何博众、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等,藉三稔厅常邀集邑人和省内外音乐爱好者,演奏、研讨、创作广东音乐。《雨打芭蕉》、《赛龙夺锦》等大量广东音乐名曲就是在这段时间面世的。时至今日,三稔厅顺理成章地成为广东音乐发源地纪念馆。通过该馆的展示与演示,可让游客品味原汁原味的广东音乐。地址: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北村安宁西街7号类型:历史建筑游玩时间:建议10-30分钟电话:4000791225官方网站:http://www.gzswgz.com/开放时间:9:30-17:30门票信息:门市价:20.0元联票票价为20元,包含留耕堂(何氏大宗祠)、三稔厅、何炳林院士纪念馆。……[详细]
市桥沙头3号墓
  市桥沙头3号墓位于广州市番禺沙头龟岗东侧。年代属东汉晚期,1993年发掘。该处共发现东汉墓葬21座,均为穹窿顶砖室墓。已对其中的11座进行了清理,出土随葬品400余件。其中三号墓保存较好,规模最大,出土器物最为丰富。墓为单穹窿顶“十”字形砖室墓,南向,由墓道、封门、甬道、前室、左棺室、右棺室、主棺室和壁龛组成。墓室全长8.25米,全用青灰砖砌筑。甬道双隅墙,券顶,前室长3.25米,单隅券拱;主棺室3.9米,单隅直券。后壁有壁龛。比较特别的是壁龛有一窗棂式封门,内外通透,甚为少见。墓葬早年被盗,但随葬器物仍较丰富,特别是在前室东北角的一个陶案上,整齐地放着9个薄胎的铜碗,还出土了陶案3件和1件精美的陶灶、另有不少铜钱残件。其它陶器有壶、罐、四耳罐、瓮、碗、盒、鼎、提筒、簋、釜、耳环、温酒樽、魁、奁、熏炉、烛灯、仓、井、灶及各种陶器盖等100余件。番禺市政府对该墓群作原地保护,并在此建番禺博物……[详细]
广游二支队独立一中队队部旧址
  广游二支队独立一中队队部旧址位于番禺区沙湾镇福涌村涌边自然村陈氏祖祠内。1938年11月,广州沦陷。以吴勤为司令的广州地区游击队第二支队(简称“广游二支队”)成立,在珠江三角洲开展抗日武装活动。1940年9月,成立了以中共党员为骨干的广游二支队独立一中队,中队部设于陈氏祖祠。中队长林锵云,指导员黄柳言。随后,上级党组织派谢立全(化名陈光明,公开身份是广游二支队司令部教官)和谢斌(化名刘斌,公开身份是参谋)参加和领导独立一中队的工作,以此为据点,开展敌后斗争。2002年,广游二支队独立一中队队部旧址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旧址建筑边线外延5米,东、西包括两侧庭院,南侧包括前广场及池塘。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至南侧池塘外侧现状路东南边线,东北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15米,西南至涌边大街一巷西南边线,西北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20米。……[详细]
何柱彬故居
  何柱彬故居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南村汇源大街12号,建于20世纪40年代,为庭院式青砖混凝土洋房建筑,背北朝南,面宽25.2米,深16.5米,高3层约12米,为使建筑内部通风、采光良好,由东西两幢双层建筑合而为一,中间开一条宽3.4米的纵向走廊相间,第二层天台平铺而过,继于北面一半建第三层。南面,前为深1.4米飘廊,后为厅房,内设楼梯;廊前及整座建筑的大型窗户均安装直径16毫米钢筋作防盗之用,并安装木框玻璃窗门。院门东向,门上有大理石阴刻“仁宝”楷书匾额,下款署:“孙科题”字样(孙科为孙中山先生长子,历任广州市市长,国民党行政院院长等要职);门内为广阔花园,主建筑位于院的西部偏北。20世纪60年代,庭院成为中共番禺县党校校址,70年代初为番禺粤剧团的训练场地,后曾一度空置,至落实华侨侨房政策后,发还给旅居南美的何树享(何柱彬幼弟)所有。现尚保存完好。……[详细]
植地庄抗日战斗烈士纪念碑
  植地庄抗日战役纪念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里仁洞村植地庄的垯沙岗,纪念碑后有植地庄抗日战斗烈士墓。建于1956年10月31日,1992年12月重立。坐西北向东南,用花岗岩砌筑平台,平台占地面积为160平方米,碑体分三级,顶部正中用红色花岗岩砌筑四层“梯”形碑座,上面矗立一座8米高的纪念碑,碑身分成四节,逐节收窄,下两节为方柱体、上两节为圆柱体,碑顶部雕饰“宝珠”。在第二节正面中间,竖刻烫金大字“植地庄抗日战斗烈士纪念碑”,下款刻“郑少康”。该纪念碑纪念在植地庄抗日战斗牺牲的英烈们,弘扬他们英勇抗日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烈士墓是当地政府为了纪念1944年7月26日抗击侵华日军在植地庄战斗中光荣牺牲的48位英烈们而修建。1993年8月,植地庄抗日战斗烈士墓并入植地庄抗日战役纪念碑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沙边窑遗址
  沙边窑遗址位于番禺区南村镇市头村沙边自然村东面,年代为宋,类别为古遗址。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鉴贤岗遗址:将窑址所附山体纳入保护范围,东距窑址边缘约7米,北距窑址边缘约6米,西距窑址边缘约20米、南距窑址边缘约10米。后底岗遗址:将窑址所在山体纳入保护范围,东至窑址所在山岗与东侧平地边界,北至窑址所在山岗陡坎外缘边线,西至窑址与沙边村之间陡坎护坡的上边线,南至距窑址中心文物保护碑约26米处的山岗南山脚线。建设控制地带:鉴贤岗遗址:东距窑址边缘约30米,北距窑址边缘20米,西窑址边缘约20米,南距窑址边缘4-20米,局部至现状路边。后底岗遗址:东从保护范围外延约25米,北至窑址所在山岗缓坡与耕地之间的陡坎界线,西至窑址与沙边村之间陡坎护坡的下边线,南从保护范围外延约15米。……[详细]
北亭崔氏宗祠
  北亭崔氏宗祠位于番禺区小谷围街道北亭村渭水大街14号,该祠堂始建于清代光绪四年(1878),1997年重修,2008年重修。坐东向西,广三路深三进。总面阔30.46米,总进深52.47米,占地面积1602.58平方米。该公祠三路均为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墙基。祠前有开阔地坪,立有旗杆夹石一对。大门门额镶木匾阳刻“崔氏宗祠”四字,两边有钟鼓楼、青云巷,左路青云巷石额阳刻“礼门”,右路青云巷石额阳刻“义路”。大门前一对抱鼓石。中堂梁架正中悬刻“大衍堂”木匾,上款“光绪四年戊庚岁”,下款“1997年仲春”。天井铺条形花岗岩石条,后堂设前廊,后堂衬祠天井处有一口古井。2008年12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崔氏宗祠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该祠堂保存完整,对研究番禺古代祠堂文化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