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疆 > 阿克苏 > 库车市旅游

库车市文物古迹介绍

1、库车王府 AAAA
库车王府
  “库车王府”位于新疆库车县城,是1759年清朝乾隆皇帝为表彰当地维吾尔族首领鄂对协助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功绩,专门派遣内地汉族工匠建造而成。20世纪初,原“库车王府”仅存部分房屋和城墙,因而,2004年库车县政府投资1300万元,根据达吾提·买合苏提的回忆,在原址重建“库车王府”。重建后的“库车王府”占地4万平方米,融合了我国中原地区和伊斯兰风格的宫殿、库车王府库车王府凉亭、城楼等建筑特色,游客还将通过文物展示、家族史介绍以及特色饮食等,了解12代世袭“库车王”190年的历史-。库车王府于2006年3月26日重新对外开放。详细介绍库车王府全称为“库车世袭回部亲王府”。“回部亲王”就是“维吾尔王”,统领着天山南部维吾尔族的大部。库车王府始建于清朝道光八年,也就是公元1828年。乾隆年间,回部亲王的第一代王爷名叫米尔扎·鄂对,是统领南疆重镇库车、阿克苏、拜城三城的地方-。清朝政府在平定准噶尔及大……[详细]
克孜尔尕哈烽燧
  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依西哈拉乡境内,坐落于却勒塔格山南麓盐水沟沟口的冲击台地上。烽燧雄伟挺拔,建于汉代。烽燧即烽火,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史册记载,夜间举火称“烽”,白天放烟称“燧”。它是目前古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且位居丝绸之路北道的黄金地段,区位条件优越,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该烽燧2001年6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入丝绸之路(新疆段)大遗址保护项目。克孜尔尕哈烽燧为我国境内唯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单体烽燧。……[详细]
库木吐拉千佛洞
  库木吐喇千佛洞位于新疆自治区库车县西南约30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库木吐喇是维吾尔语的译音,意思是“沙漠中的烽火台”。窟群分布在渭干河东岸的山麓或断崖上,分为南北两区,相距约3公里。北区的洞窟较为集中,已编号的洞窟有80个,但窟形和壁画保存较完好的不到半数。南区洞窟分散在河东岸和几条山谷内,编号的洞窟有32个,保存较好的不到10窟。与克孜尔千佛洞齐名的库木吐拉千佛洞,位于在库车县城西南30公里处的渭干河畔的却勒塔格山崖上。清徐松《西域水道记》称,这里“山势斗绝,上有石室五所,高丈余,深二丈许,就壁凿佛相数十铺,璎珞香花,丹青斑驳”。 库木吐拉是库车县境内现存洞窟最多的一处石窟群,已编号的洞窟有112个。1961年经国务院宣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库木吐拉石窟大约始凿于公元4世纪。第24窟的“降魔变”,笔触粗犷豪放,表现了龟兹人民敦厚朴实、心胸开阔爽达的气概。第46窟……[详细]
苏巴什故城
  苏巴什故城实际叫“苏巴什佛寺”,又名“昭怙悝大寺”,波涛滚滚的库车河穿城而过。据说,这条河就是《西游记》里“子母河”的下游。故城遗址始建于东汉(公元1世纪),隋唐(公元6至8世纪)盛极一时。这座古城如今东、南、北三面仍有残留城墙,系夯土建筑。周长为7公里。东墙长为1446米,高约为7.66米;南墙长1809米,断续残留。北墙长约2000米,高2.4米。西墙已无迹可寻。城内的名胜古迹到处皆是。从发掘情况看,早期文化层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有石器、骨器、陶片。另外,还发现少量铜器和汉五铢钱。从晚期文化层中,曾出土排列整齐的一组大陶缸,共33只。还出上了铺地用的莲纹花砖、蓝纹砖、筒砖,其纹饰、形状与唐代长安大明宫的铺地砖略同。此外,还出土有乾元通宝、开元通玉、中字钱和大历元宝等古钱币。从文物古迹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大唐西域记·屈支国》称:“屈支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国大都城,……[详细]
库车友谊路墓群
  库车自古就是龟兹文化发祥地,在库车县友谊路地下街建设工程中发现的东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群,体量大、性质特殊,是新疆考古工作中的重大发现,填补了新疆考古工作中的空白。这些古墓群,从墓葬的形制上看有竖穴墓和砖室墓两种,分别有竖穴墓葬2座,砖室墓7座,是在新疆首次发现的典型的汉式砖室墓。其中,砖室墓又分为单室券顶砖室墓、单室穹隆顶砖室墓、前后双室穹隆顶墓三种形式。单室穹隆顶砖室墓墓门上部有照墙(部分有砖雕),前后双室穹隆顶墓的前后室四隅起券处有灯台,墓葬形式为合葬。 通过与在江苏、山东、陕西、河南、山西以及甘肃酒泉、嘉峪关、敦煌、青海大通县等地发现的墓葬资料对比,库车发现的砖室墓的形制、构造方式、砖的规格等,与甘肃敦煌佛爷庙湾、青海大通上孙家寨等地发现的魏晋尤其是西晋时期的墓葬极其相似,可推定为魏晋十六国时期,即公元3世纪中后期至4世纪。 从考古发掘材料看,早在西晋或延续到东晋十六国时期,汉文化对……[详细]
库车大寺
  库车大寺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民群众做礼拜的宗教场所。大寺座落在库车县城黑墩巴扎最高处,距库车新城4公里,是新疆境内仅次于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的第二大寺。伊斯兰教在库车传播后,约在15世纪营建此宗教建筑,初始为土建寺院,17世纪改作木结构寺院。1918年遭火灾被焚,1923年由当地阿吉主持集资、募捐重建了这座清真寺。1927年竣工。寺院面积1165平方米,主体建筑有两部分,一是大寺院主体,内有旋转楼梯至寺顶,供阿訇喊“乃玛孜”之用。全为砖木结构。二是供信徒礼拜时使用的大殿。大殿分前厅和后室两部分,面积约65平方米。大寺门楼高18.3米,全部青砖砌成,高耸的门楼与宣礼塔,庄严挺拔。塔柱雕以伊斯兰风格图案,穹窿式楼顶,形似天宇,可容纳3000人大礼拜。在寺内庭院东南角有一处声威显赫的宗教法庭,它是政教合一的产物,也是新疆保留的为数不多的伊斯兰教司法机构遗址。新疆阿克苏市……[详细]
克孜尔尕哈土塔
  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库车县城西北盐水沟东侧,距克孜尔尕哈干佛洞只有一公里,维吾尔语中为“红嘴老鸹”或“红色哨卡”之意。据考证,这是一个汉代边防报警的烽火遂遗址,因此,又称克孜尔尕哈火逢火台。这个烽火台高约15米,气势雄伟,是保存较为完整的汉代烽火台之一,烽火台也称烽燧,是古代用于通讯联络、军事报警和交通驿站的设施。上端建有望楼,现在木栅残迹尚存,它是目前古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一个火逢火遂遗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烽火台是汉朝军事通讯设施之一,它曾经维护着西域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象征。信息传递,可追到距今3000多年的商朝。那时候,乘车传递曰“驵”,乘马传递称“驿”。烽火传递早在周朝就有,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火,各地诸侯必须立马带兵前往救援,共同抵抗敌人。史册记载,夜间举火称“烽”,白天放烟称“燧”。古人为了……[详细]
龟兹古城遗址
  介 绍 龟兹国是古西域国之一,居民擅长音乐。古城位于库车县城西约两公里的皮朗村。我国汉唐时期,中央政府都以龟兹为政治中心,设立政权机构,管理西域地区。 龟兹为我国古代西域大国都城东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班超任都护时曾迁西域都护府于龟兹。唐贞观22年(公元648年)和唐显庆2年(公元657年)曾两度设安西都护府于龟兹,辖4镇、16府、72州之地。 古城周长近8000米,北墙2000米,南墙1806米,东墙1646米,西墙约2200米。除东、南、北三面城墙尚可辨认外,西墙已荡然无存。全城成不规则正方形,城墙高约2~7米,为夯土筑成,每隔40米左右有城垛一个。1985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曾在此城进行过发掘工作,出土文物有石器、骨器彩陶片,铜件、汉五铢钱、龟兹小钱、开元通宝等。  新疆阿克苏市……[详细]
克孜尔尕哈石窟
  克孜尔尕哈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西北14公里的盐水沟旁的却勒塔格山脉南麓,与克孜尔尕哈烽隧毗邻。始建于公元5世纪。石窟开凿在东西宽170米,南北长300米范围内的崖壁上。分为东、西两大组群,现存洞窟54个,编号洞窟46个,其中较完整的洞窟39个,有壁画的洞窟13个。洞窟时代大致可分为两期,前期为公元6~7世纪,后期为公元10世纪以后。根据国王和王族供养像及龟兹文题记分析,这里曾是龟兹王室寺院。石窟建筑形式多样,按功能分有支提窟、僧房窟、讲经堂、禅窟等;按窟顶形状分有、平顶、券顶、穹庐顶、套斗顶、覆斗顶等。现存较完整的39个窟可划分为5组,每组都具有礼拜、讲经、禅修和居住等各种功能。石窟壁画均是典型的龟兹风格,有佛本生故事40余种,因缘故事20余种,还有佛传故事画及龟兹文题记。本生故事绘在中心柱窟甬道侧壁上,且画面较大,为龟兹其他石窟所少见。全盛期的石窟壁画展示了“曲铁盘丝”画法,色……[详细]
龟兹故城
  时代:西汉至宋龟兹国,西域古国之一,居民擅长音乐,龟兹乐舞发源于此。唐贞观22年(公元648年)和唐显庆2年(公元657年)曾两度将安西都护府设置于龟兹,所辖4镇、16府、72州之地。并在此设立政权机构,管理西域地区,龟兹当时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都城。古城位于库车县城西约两公里的皮朗村。古城周长近八千米,北墙2000米,南墙1806米,东墙1646米,西墙约2200米。除东、南、北三面城墙尚可辨认外,西墙已荡然无存。全城成不规则正方形,城墙高约2--7米,为夯土筑成,每隔40米左右有城垛一个。1985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曾在此城进行过发掘工作,出土文物有石器、骨器彩陶片,铜件、汉五铢钱、龟兹小钱、开元通宝等。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胡田阿达古城
  介 绍 古城在新疆库车东北约7公里处,位于乌恰河与伊苏巴什河之间名为明田阿达的戈壁高地上。该城现存主要遗迹约始于唐代,并延续至回鹘时期。 城有内外两重,内城长方形,东西约150米,南北约72米。城墙夯筑。城内残存两个夯土台基,内城西南城墙外也散布着17个夯土台基,其中有些是塔或寺的基址。外城仅残存北墙和东墙,为土坯垒砌,剑匕城墙残长约240米,东城墙残长约1825米;北城墙有城门遗迹。此外,沿外城墙北墙和东墙的内侧分别有1个和7个20米见方的土坯建筑。城内出土汉文佛经残纸,汉文纸文书,正面写汉文、背面写回鹘文残纸,印制佛坐像和佛塑像残件,以及子母砖、残陶器、残木器等。该城可能是唐兵驻守之地,用以保卫龟兹都城和安西都护府。  新疆阿克苏市……[详细]
默拉纳额什丁麻扎
  介 绍 默拉纳额什丁麻扎又称默拉纳和卓墓,位于在库车新老城之间。 默拉纳是圣人后商的意思。额什丁相传为伊斯兰教之始祖,在宋理宗时来库车传布伊斯兰教,死后葬此。建有祠宇、分祠门、祠堂、墓门和墓室四部门、全部以绿色琉砖装饰,是曲型的伊斯兰教建筑,颇为壮丽。祠西廊下有扁额,-“天方列圣”四个大字。两旁有题记,为清光绪7年李蕃所题。  新疆阿克苏市……[详细]
苏巴什佛寺遗址
  苏巴什佛寺又名“昭怙厘佛寺”,遗址位于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库车县境内,是一处南北朝时期至唐代(公元4~10世纪)的佛寺遗址。苏巴什佛寺遗址是新疆地区迄今发现的最大的佛寺遗址。遗址分为东、西两部分,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遗址以佛塔建筑群为中心,发现有庙宇、僧舍、洞窟、佛塔、殿堂等遗迹。出土有铜器、铁器、陶器、木器以及壁画、泥塑佛像等遗物。此外,还发现有写有古民族文字的木简及残纸。苏巴什佛寺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当时龟兹地区的佛教艺术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国家文物局)……[详细]
昭怙厘大寺
  导 游 昭怙厘大寺又称苏巴什佛寺,是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库车县城东北23公里的确尔达格山南麓,为魏晋时代的佛寺遗址。介 绍 该寺分东、西两部分,分布于通往河东西两岸。东寺依山而筑,寺内有房舍和塔庙遗址,全系土坯建造,墙壁高者达10余米。城内有三座高塔,最北一塔耸立于山腰,可俯瞰全寺遗址。西寺呈方形,周长约318米,墙高10米,围墙内残垣密集,为僧舍所在地。 遗址上有数处高塔。北面有佛洞一摊,洞壁上刻有龟兹文字和佛教人物像。过去曾出过铜、铁、陶、木器及壁画、泥塑像等,还发现写有古民族文字的木简及残纸。新疆阿克苏市……[详细]
森木塞姆千佛洞
   森木塞姆千佛洞在库车县东北约40公里,分布在库鲁克达格山口,溪沟东西两岸的山崖上,石窟大部份遭到破坏,目前保存较完整的有52个。窟形大部为支提窟,毗珂罗窟极少。其开创年代,约在3世纪,其中大部分壁画属南北朝时期,最晚属回鹘高昌前期。   森木塞姆石窟位于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库车县,是一处晋代至宋代的佛教石窟群遗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新疆地区古代佛教艺术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森木塞姆,是维语“细水漏漏”的意思。顾名思义,这是从石窟前的这股泪泪流出的溪水而得名的。石窟大部分已经遭到破坏,保存较为完整的有52座,保存了古龟兹王国完整的洞窟和壁画的实物资料。从建筑的角度来看,森木塞姆石窟群气势雄伟,规模巨大。从远处观望如一幢幢大厦在深山峻岭之中拔地而起。石窟群按位置可划为东1南1西1北1中五区。中区土丘上还留有长近80米1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