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五华区旅游

五华区文物古迹介绍

华罗庚旧居
  华罗庚旧居位于普吉镇陈家营村114号,始建年代不详,为典型的土木结构“一颗印”民居建筑,原房主人姓杨,因此又叫杨家宅院。抗日战争时期,自1938年9月开始,日机对昆明开始狂轰滥炸,西南联大教职员与众多在昆居住和工作的人一样,选择到郊区农村租房居住。当时,清华大学在大普吉设有三个特种研究所,因此西南联大中的清华大学教职员大多选择到大普吉一带居住。位于普吉坝子中间的陈家营村就有闻一多、黄子卿、余冠英等居住。1940年初,华罗庚租住的黄土坡农舍被敌机-击中,无法居住,居住于陈家营的闻一多便邀请华罗庚到陈家营杨家宅院同住。当时,闻家住正房楼上3间,华家搬来后,闻一多腾出一间给华家。因为中间没有墙,只好挂条床单隔开,闻、华两家相处甚洽,形同一家人。1941年10月,闻一多一家搬迁到清华文科研究所所在的北郊龙泉镇司家营。华罗庚一家四口继续在杨家宅院内居住,但他们一家移到耳房小楼上的两间居住,一住就是4……[详细]
崇仁街马氏宅院
  崇仁街马氏宅院位于崇仁街3号,建于1948年,原为“原信昌”商号老板马泽如私宅。宅院总占地近两亩,有东西两幢建筑,建筑面积1248平方米。两幢建筑大同小异,均坐北朝南,砖混结构三层建筑。建筑外墙为水洗石、豆沙石,色灰白淡雅,上有棕色线条装饰,使建筑外部色彩丰富而美观。二楼的长条形阳台和三楼的半圆形阳台一上一下相互错落,使建筑立面独特且富于变化。整个建筑由几何图形元素设计而成,富有韵律变化。内部装饰华丽精细,目前为省工商联管理使用,局部有所改动。2016年公布为区级文物。……[详细]
明黔国太夫人陈氏尽节处刻石
  题刻位于北郊岗头村后的长虫山顶石壁上。题刻通高2.7米,宽0.40米,刻有“明黔国太夫人陈氏尽节处”十一个字,落款为“周士元题”。旁还有一长方形题刻,由于年代久远风化的很严重,字迹模糊不清。该题刻与明末云南一段重要史实相关。这段史实发生的时间是清顺治二年、南明隆武元年(1645)。当时,明崇祯皇帝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时上吊自尽,随之清军入关,建立大清王朝,但云南统治者、明代册封的世袭黔国公沐天波仍拥戴南明王朝。这一年,元谋土司者吾必奎起兵发对沐氏政权,沐天波急派云南副使杨畏知率军征讨,并调蒙自阿迷州土司沙定洲等协助。杨畏知击败吾必奎后,率部驻楚雄,昆明城空虚。沙定洲垂涎沐氏财富,乘机于十二月初一日突然洗劫了沐天波府第。当夜,沐天波仓皇出逃,全家失散。其母陈氏、妻焦氏分别跑到普吉金井庵、长虫山朝阳庵藏身。因害怕沙兵追寻而以“命妇义不可辱”,随即“聚薪闭门”,“燃佛灯0-”。题刻者周士元,湖广人……[详细]
云南艺术剧院
  云南艺术剧院位于昆明市东风西路,坐北向南,建于1957年。1958年正式投入使用,是昆明市建国十周年国庆的十大建筑之一。剧院平面布局为“凸”形,由前楼、观众厅、后楼与侧楼组成,钢混结构,建筑面积3803平方米。前楼正立面门厅设四根圆形石柱,观众厅能容纳1100余名观众,侧楼两层,通廊连接,造型庄重典雅。建筑内用孔雀、茶花、月琴民族图案装饰,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云南艺术剧院是云南高水平文艺演出场所,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盛名。2006年被列为“昆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筑”。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明永历帝殉国处碑
  明永历帝殉国处碑位于五华区华山西路中段,碑系石质,为云南省督军蔡锷在1912年以云南三迤士民名义而立。首行楷书“民国元年季冬月下翰”9字,中为隶书“明永历帝殉国处”7字,末行楷书“三迤士民恭建”6字。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为昆明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灵源别墅
  灵源别墅位于黑林铺海源寺村900号,建于1932年,为时任云南省主席龙云的私宅,因近旁有海源河,取“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意,取名灵源别墅。灵源别墅原为宽大的园林式别墅,现仅存四合五天井主体建筑和前面的池塘石桥。其前厅建于九级台阶之上,面阔五间,进深两间,有前廊。穿过前厅,是一个长方型的大天井。气宇轩昂的正堂名为“燕喜堂”,坐落在天井西面约一米高的台基之上。“燕喜堂”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雕梁画栋,前置殿式抱厦,支撑抱厦的是6根石龙抱柱,直径74厘米、雕饰有精美的“龙腾彩云”浮雕,鼓型柱础上则饰以螺蚌争游、鱼虾戏水,荷花牡丹等浮雕,充满生活情趣。当年“燕喜堂”是主人的会议室、会客室和居室,两侧厢房各为三间,四角各有小院,为附属用房。所有门窗皆采用西式做法,安装了玻璃,室内更显明亮。抗日战争爆发后,龙云在别墅内的西北角又增筑了三层方形的碉堡一座,上置高射机枪以防空袭,又在后面的山岩下,开凿了……[详细]
卢汉公馆
  卢汉公馆位于翠湖南路4号,建筑占地面积6204平方米。卢汉公馆分为新公馆和老公馆两个部分。老公馆建于1930年,是一法式楼房。该楼房系两层,砖墙、木屋架,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陡坡硬山平瓦的屋顶,山尖侧面皆为正三角形;墙体立面及窗体十分讲究几何构图,东西侧为三面体立面凸窗,简洁明快而富有变化。外观红瓦白墙,配之以灰色边框线条,和谐而美观。内部装饰典雅豪华。起居室设壁炉,主次卧室及餐室皆由落地式门窗与阳台相通。1940年后期,卢汉又紧邻这座公馆建盖了一座两层西式建筑为新公馆。新公馆原大门开在青莲街,内部则与老公馆相通。卢汉公馆既是卢汉居住生活的地方,也是他重要的办公场所。1949年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向大西南进军的情势下,卢汉决定投向共产党,投奔新中国。12月9日晚,卢汉以召开重要军事会议为名,在公馆内扣押了西南长官公署长官张群、第八军军长李弥,第二十六军军长余程万等军政要员……[详细]
下瓦恭村金锁桥
  金锁桥位于西翥街道办事处下瓦恭村,建筑形式为廊桥。廊桥即有顶棚的桥,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金锁桥始建年代不详,现桥为清代所建。桥长17米,宽3.75米,南北走向,木结构平桥,桥面铺木板,南北桥头立有四个石质桥柱支撑双坡悬山顶棚。正脊高3.5米,板壁式桥栏,两侧设有条凳供行人休息。南桥头东侧石柱原建有桥碑,现仅存留碑额,书有“金锁桥”三字,雕有龙凤祥云纹。桥头西侧桥柱中空并开口做成水缸,用于盛水供行人与马帮饮水用。桥南面有青石板铺就保留较好的古道约200余米,此桥是我市保留不多的几座廊桥之一。2014年12月,公布为五华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明永历帝殉国处碑
  《明永历帝殉国处碑》位于华山西路中段。石质,高1.96米,宽0.72米。文阴刻3行,22字。首行楷书“民国元年季冬月下澣”9字,中为隶书“明永历帝殉国处”,末行楷书“三迤士民恭建”。永历帝朱由榔(1623~1662),是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的孙子,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的堂弟。朱由榔于顺治三年(1646)被在南方抵抗清军的明宗室奉为南明皇帝,年号“永历”。永历政权存在了17年。先是倚仗李定国、孙可望等农民起义军的力量,在两广、湖南一带抵抗清军,顺治十三年(1656)退驻昆明。1658年12月,清军三路入滇。永历帝与沐天波等大臣--缅甸。康熙元年(1662)3月,缅王迫于压力,将永历帝及其家属送交清军带回昆明。不久被吴三桂下令用弓弦勒死于篦子坡金蝉寺(一说被迫自缢),年仅40岁。民国元年(1912)农历十二月下旬,云南省督军蔡锷以云南三迤士民名义在金禅寺旁立“明永历帝殉国处”碑,以激励反对清朝……[详细]
昆明广播电台旧址
  昆明广播电台旧址位于昆明市人民西路94号,筹建于1938年5月,1940年8月1日正式播音。全称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昆明广播电台”,是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主要广播电台之一。名列重庆的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之后居第三位,但该台当时使用了功率50千瓦的中波发射机,其发射功率名列第一。昆明广播电台旧址为两层砖混结构建筑,总面积约1250平方米。共有各类房间30间,建筑工程设计科学,用材精良。抗日御侮是昆明广播电台新闻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除国语广播外,该台先后开播英语、法语、越南语、缅甸语、日语、泰国语、马来语等外语广播。昆明广播电台与西南联大形成了特殊的合作关系,聘请西南联大教授组织起一个学科齐全、阵容齐整的广播演讲专家群体,从而使广播节目办出了特色,其中尤以“名人演讲”、“学术讲座”、“时事论述”、“空中学校”、“特别节目”等节目颇受听众欢迎。新中国成立时期至1969年的二十年间,这里……[详细]
沙朗凤凰寺
  位于西翥街道办事处大村西南面的半山上,面对沙朗坝子,坐西朝东,始建于清初,现存部分建筑为清末重建。凤凰寺实际上是由三座寺庙组成。占地面积较大,东路为佛教的凤凰寺,中路为道教的灵官殿,西路是土主庙。三座寺庙各开山门,但内部相通,统称凤凰寺。凤凰寺为三进两院式布局,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两侧有配殿、厢房。灵官殿规模较小,位于整体布局的中南部,为单体建筑。土主庙为两进合院式。其中凤凰寺大雄宝殿为光绪年间所建。单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三间。七架梁,抬梁式结构,前廊卷设棚。檐下枋额、雀替木雕有双龙戏珠、双凤朝阳、花草等。彩绘鲜艳,为2005年修复时新做。沙朗地区为白族聚居区,该寺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文化色彩。2012年6月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登华街青石板路
  登华街是一斜坡街道,东西走向。东起华山西路,西至黄公东街,全长223米,宽4~6米,沿此路可登上五华山,故名。现存登华街青石路长69米,宽5.2米,总面积360平方米左右。路面由60厘米×25厘米和30厘米×12厘米两种规格的俗称“小路石”的青石铺筑而成。清代,昆明城内所有街道路面皆以石砌,甚为坚固。民国初期,当局曾对年久失修凸凹不平的路面进行过维修,但仍以细条石铺就,因此,青石路面成为老昆明城道路特-一。随着时代的前进,昆明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昆明城内的道路全部改造为水泥或沥青路面,仅有登华街保留着一段清代铺就的青石路面。因其记忆着老昆明街道的旧貌,对于研究昆明的城市建设史具有不可多得的实物价值。2014年12月,公布为五华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莲花池陈圆圆画像碑
  莲花池陈圆圆画像碑位于莲花池公园内,陈圆圆画像碑,高1.38米、宽0.63米,原碑首、碑座已毁。该碑是莲花小学校长张根培和莲花新村民众于1940年所立。碑文阴刻有“陈圆圆梳妆台遗址在铁路左侧联大校址内,即屹立碉堡之高埠,距此约百步耳”等字。从碑文判断,画像碑为李澍溥仿清初陈圆圆宫妆原图画刊刻立。解放后该碑曾一度丢失,1982年从昆明市消防器材厂内访获。1990年重立于莲花池畔。2008年修建莲花池公园时移立于“安阜园”东侧山墙。2012年6月公布为五华区文物保护单位。陈圆圆(1624~?)江苏常州武进人。原姓邢名沅,字畹芬。幼从养姥陈氏姓,有殊色,崇祯年初为田畹歌伎-,后为吴三桂妾。李自成破京师,掳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遂引清军入关,攻破李自成,陈圆圆复归吴三桂。后吴三桂为平西王镇守云南,陈圆圆随往。吴三桂为其在莲花池建造安阜园居住。吴三桂叛清失败后陈圆圆不知所终。……[详细]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亭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亭,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内。建于1988年联大50周年校庆时,纪念亭共建了3个,布局呈三角形,亭子也为三角形攒尖顶。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象征当年清华,北大,南开三校联合办学的盛事,各亭有独立对联一副。纪念亭是后辈继承和发扬西南联大光荣传统的历史见证,有一定历史价值。2003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旧址
  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是抗战时期民国政府设立的国际无线电台的支台,主要承担国际无线电电报、电话业务,总台设于成都,昆明设支台。由于当时的电讯事业统由交通部管辖,因此全称为“交通部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1938年,由云南电政管理局承建的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投入使用。电台设施包括发信台、收信台、中心控制室和营业室等组成。现团山发信台和红庙收信台旧址保存完好。团山发信台旧址位于五华区黑林铺小团山村,占地面积1155平方米,建筑有四幢砖木结构中西式结合的平房。其中有3间机房,1间住宿房,呈田字状排列,房屋均为硬山式顶的一层楼砖木结构。房屋构件简单、色彩朴素。抗日战争时期,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与成都国际无线电台一起承担国际无线电通讯业务,使我国与美、英、苏、印、澳等国保持了便捷的空中电波联系,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1945年,重庆国际电台正式成立,成都台改称支台后,昆明支台亦予裁撤。此后收发信台改作地方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