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洛阳市旅游

洛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玄奘故里
  玄奘故里位于偃师市缑氏镇,有玄奘故里、唐僧寺、和唐僧墓。(一)玄奘故里著名的唐代佛学家、旅行家、翻译家玄奘,出生在距洛阳市东南约40公里的地方,属今偃师市缑氏镇东北1公里凤凰台的陈河村。该村处在白马寺和少林寺两大佛教名寺之间,由207国道等道路相通,交通方便,是一处极理想的有价值的旅游圣地。玄奘故里主要包括故居、陈家花园、西原墓地三大部分。坐落在村中部的仿唐建筑故居,坐北朝南,是个南北长方形的前后两进院落。沿三条石阶登上高4.5米的青砖平台上,进汉白玉鸟头门,东西各有一花坛,仿隋唐风格的大门上匾额书“玄奘故居”4个大字。前院东厢房曾为玄奘兄嫂住室,西厢房现为玄奘业绩陈列室。厅堂为前院的主体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歇山顶,出檐深远。此堂原为玄奘祖父陈康的客厅,玄奘父亲陈慧以文诗会友之处,现辟为玄奘及其弟子纪念堂。中塑玄奘晚年译经像,左为高足弟子窥基、圆测,右为高足弟子彦悰、道昭。堂前左右,……[详细]
林校洛邑祭祀遗址
  2009年2月~2010年6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园林实训楼基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处西周早期的祭祀遗址。发掘面积近1500平方米,发现有西周早期祭祀坑、灰坑、墓葬及流水沟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量陶器、骨器等珍贵文物,取得重要成果。该遗址位于洛阳市中州东路以北的林业职业学院院内,工地位于西周早期遗迹密集分布区,是研究西周洛邑的重点区域,多年来在瀍河两岸的考古工作也发现了大量的西周遗存,瀍河以西的邙山南麓发现有西周贵族墓地;贵族墓地南邻的瀍河西岸发现有大型的西周宗族铸铜遗址;瀍河以东发现有大量的殷遗民墓等等,此次更是在此区域发现分布密集的祭祀坑。目前,发现的祭祀坑有人坑、马坑、狗坑、牛坑、猪坑、人马组合坑、人猪组合坑、马猪组合坑、猪牛组合坑、车马坑以及人、牛、狗组合坑和碎骨坑等,内涵丰富,祭祀中用牲为牛、马、猪等,未使用羊,推测其祭祀者级别应高于大夫,或为天子。祭祀……[详细]
唐恭陵(太子弘墓及石刻)
  唐恭陵位于偃师市缑氏镇滹沱村西南的景山之巅,是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俗称“太子冢”、“孝敬皇帝陵”。走进占地500亩的陵区,沿着宽50米的神道前行,1对高高的望柱,1对威风的天马,3对严立的翁仲及石狮等呈现在人们面前。其中东排第一、第二翁仲之间,立有唐高宗亲书的“孝敬皇帝睿德记”碑。神道直通呈覆斗型,东西长163米,南北宽147米,残高22米。陵的四周原有神墙围护,神墙四角有角楼建筑,四面神墙中部各置神门。如今神门、角楼等已不存,惟有土阙犹在。恭陵石刻雕琢精美,弥足珍贵,时代早于乾陵,是河南仅存的一组盛唐时代的陵墓雕刻。建此陵功费巨亿,奴役百姓无数,致使发生两次役夫逃亡事件。从恭陵向东北50米,有李弘之妃哀皇后寝陵“娘娘冢”,呈锥型,底边各长40~50米,残高13米。唐恭陵是洛阳唐代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墓葬。1985年国家拨专款对石刻做了扶正整修,使整个陵地面貌有所改观。……[详细]
洛阳老城十字街
  位于洛阳老城区西大街和东大街的八角楼金街也称为“十字街”,自古乃是商人云集之地,建国之后这里成为洛阳市重要的商业区之一,同时这里更是洛阳小吃的汇集之地。如若初来洛阳亦是可以来这里品尝一下洛阳的小吃,感受一下这里的风情。每当初春时节,整个洛阳城都会融入的花的世界,四方游客云集于洛阳城,来感受牡丹带给人们喜悦,这时乃是洛阳小吃一条街最为热闹之时,青石板的道路哦,古香古色的门脸,高挑的红灯笼,给这条小街装扮上节日的气氛,来到这里的人们无不称赞道美。在这条小街之上你可以品尝到洛阳的多种特色饭菜。多游客来到老城十字街,不只是因为北大街两旁大量的美食小店,更是因为这条街道深厚的文化内涵,只有来了洛阳老城十字街,洛阳之行才能算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而老洛阳们常常流连于老城各种不起眼的汤馆、面摊,更是因为——只有这里才有的“正宗味道”……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十字街早已成为美食汇集地,除了水席、炒菜,还有云吞、甜……[详细]
洛阳古墓博物馆
  洛阳古墓博物馆又称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位于郊区邙山乡冢头村东,北魏宣武帝景陵之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年来发掘的上万座古墓中,精选出23座典型墓葬,上迄西汉,下至北宋,分系列展示,并辅以有关丧葬礼俗的文物和资料,是一座以陈列历代代表性墓葬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博物馆。筹建于1984年,1987年4月18日建成开放。该馆占地130余亩,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整个建筑采用轴线对称传统手法,分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上前半部分为汉白玉仿汉门阙,上部装饰以朱雀。馆表在院中西侧,汉白玉雕,上有夏鼐先生亲书贴金大字“洛阳古墓博物馆”。大殿为全馆的序幕厅,为仿汉五脊重檐歇山式。殿中置“洛阳历史墓葬分布图”模型于玻璃柜中。前院东西厢院及临街房为陈列丧葬习俗、东周前古墓模型及接待办公场所。各厅之间有道路沟通,厅院广植花木,整个馆气势宏大,又清静幽雅。后部地下部分为“回”型墓区。四角设四厅,东南角两汉厅饰瓷砖壁画……[详细]
谷水王湾遗址
  王湾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西约3公里处郊区谷水镇王湾村涧河东南岸第一台地上。遗址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发现该遗址,1959年秋、1960年春,曾两次进行发掘,共揭露面积3350平方米。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房基9座,灰坑、窑穴179个,陶窑1座,墓葬119座。王湾遗址最重要的发现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厚达3米左右,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王湾一期文化、王湾二期文化和王湾三期文化。经研究认为,王湾一期文化属仰韶文化,王湾三期文化属河南龙山文化,而王湾二期文化介于两者之间,具有中间过渡性质和特征。王湾一期文化发现居住房基7座,可分大、中、小三种,全为地上建筑,且均被后期墓葬或灰坑破坏。居住面的结构可分为两类,一为草伴泥的红烧土,表面坚硬龟裂;一为石灰质物质做成,坚硬而光滑。墙基结构多为挖槽建造,内填碎红烧土,墙基内外都有柱洞。共发现灰坑8个,形状有锅底形、直筒形……[详细]
伊川大觉寺
  伊川大觉寺位于伊川县高山镇谷元村,坐北面南,长300米,宽120余米,占地50余亩,目前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它就是大觉寺。根据有关记载该寺始建于元朝惠宗至元年间(公元1335年至公元1340年),已历逾600年沧桑,曾多次重修。据残碑记载,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大觉寺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大觉寺包括东西跨院,有房舍200余间,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寺内及寺外有古柏数百株,寺地六七百亩,僧侣多达300余名。从碑刻上看,仅圆平、圆钦、圆仲等圆字辈僧人就有80多名。如今的大觉寺大部分建筑为清代遗留,其中轴建筑依次为山门、伽蓝殿、三圣殿、大雄宝殿。从整个建筑布局看,大觉寺主次分明,左右对称,呈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大觉寺于2008年被列入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呈现我国古代建筑传统风格山门为大觉寺的大门,五级石阶之上,一对石狮与门礅连为一体,石狮栩栩如生,左右对峙,门槛为浮雕石……[详细]
铺沟石窟
  铺沟石窟北朝嵩县田湖镇铺沟村现存7窟。东部6窟自上而下错落毗邻,高1.55~1.7米,深1.11~1.7米,宽1.15~1.6米。西部1窟,俗称六郎窟,平面近方形,高5米,宽6.6米,正面佛像,高1.8米。7窟造像,面部丰满而稍长,深目高鼻,两肩平方,衣纹流畅而多褶,应为北魏晚期作品。铺沟石窟是当代命的名,它原来的名字已不可考。它的确切创建年代,由于缺少碑刻题词和方志金石记载,今也已难考。从现存的窟龛形制、造像题材、造像配置、造像风格及装饰来看,该石窟系北魏迁都洛阳后期所开凿;同龙门造像风格一脉相承,应是龙门石窟的延长,而不是另辟蹊经。铺沟石窟地处九皋山、西岩山和陆浑岭之间,属丘陵和河谷平川地带,西高东低,窟前伊河海拔约150米,伊河从南向北流过。石窟就开凿在西岩山南岭的山包上,山石属灰色粗砂岩。原有洞窟8个,北边因洛栾公路扩建埋设地下2个,现存6个,除南边单独一个较大外,其余5个集中北边……[详细]
伊川书院
  伊川书院位于鸣皋镇,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距今有918年。北宋元丰五年,理学家和程颐(字伊川)因与王安石新政不合引退归洛。时居北宋相位,与程颐政见一的文博赠与程伊川鸣皋镇旧园一址,良田千顷,以书为学之所。程伊川于元丰五年(1082年)退出政坛,招收生员,“讲易经、授理学”,专事著书讲学,把其传道授业的学府取名为伊皋书院。程伊川学识博大精深,经术通明,程义理精微,诲人不倦,四方俊秀闻风而至,士大夫从学者日盈门。程伊川定学制,列校规,言传身教,名声大振。他先后共收徒63名,名儒孟厚、杨时、游酢、邵伯温等皆出其门下。流传千载的“程门立雪”典故即发生于伊皋书院,鸣皋镇因之被誉为“理学名区”。元大德九年(1306年),驻鸣皋镇总兵克烈士希读程伊川先生《易传》、《遗书》有得,感慨万千,立志兴学。他目睹书院经220余年风雨剥蚀,已破败不堪,就自筹资金,招募民工,在伊皋书院旧址修建历时十年乃成,使书院得以中……[详细]
张钫故居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又一次把地处河南洛阳的那座古朴宏大的张钫故居推到我们的眼前,这里不仅可观赏古宅建筑的奇艺,更领略了中原文化的发达。河南遗存的明清宅院比较多,尤其在豫中一带更为集中。一方面是当地政府和群众注重对古宅的保护,另一方面也说明政要臣贾在此地的发展基础雄厚,张钫故居就是很有代表性一个。张钫故居是一座历史较长且具有典型北方传统特点的民宅,当地百姓叫它“张公馆”,位于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铁门村,距古城洛阳市区仅40余千米。这座大院是著名的中原儒将张钫(字伯英)的宅第,由其父张子温始建于清末年间,后经不断扩建、增修,成为现在占地4200平方米,全封闭的建筑群。整个院落历经世代沧桑,大部分完好地保存了下来,经整修现已成为河南省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新星。当我们走进大院的正门,透过一扇扇大门,可以看到院子分三进,每进又成独立小院。各院有正房厢房,正房建于台基之上,高于厢房,层层递进依势而建……[详细]
隋唐洛阳城遗址
  隋唐洛阳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及近郊。隋唐两代的东都城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炀帝下诏令尚书令杨素、将作大匠宇文恺等在洛阳营建东都,驱使役丁200万,历时一年建成。隋唐两代的最高统治者先后居此40余年,武则天时期更是长期居住在东都,东都的地位仅次于长安。五代时梁、唐、晋曾都在此建都,宋时称为“西京”,宋金之际,毁于战乱。195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城址进行全面的勘测,1959年对城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一直持续至今。故城分为外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垣,外城周长28公里,城垣全部以夯土筑成,基址宽15~20米。城的平面呈方形,东城墙长7312米,南城墙长7290米,西城墙长6776米,北城墙长6138米,墙下有石板砌成的下水道。城垣的四面共开辟有8座城门,南墙定鼎门城门遗址宽28米,东西两门宽7米,中门道宽8米。城内街道纵横相交,宽窄相配,由街道分割成众……[详细]
洛阳苗南烧窑遗址
  苗南烧窑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苗南村东南,大唐宫建材市场北,东距定鼎路约30米,南部临近隋唐宫城。该窑区地处北邙山向河洛平原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窑区所在处黄土层深厚,为烧制砖瓦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窑区向东约两百米有一条南北向沟渠,可能为水源地。窑区呈地坑式,东西长约57米,南北宽约22米,窑口呈中轴线南北对称布局,两端呈圆形弧状。共18座,分为南北两排,每排9座,窑口两两相对。每座窑结构相同,大小略有差别。操作通长约40米,宽约4米。地坑通向地表有四个出口,东西南北各有一个,均为斜坡式。每个窑均为独立窑口,由操作坑、窑室组成。窑室分别由窑门、火膛、窑床、烟道、烟室和烟窗口组成。窑室平面呈马蹄状,顶部保存较少,从残存的部分看,为平顶略弧,顶部厚约25厘米,每个窑室的空间约15立方米。以Y18为例,介绍如下:Y18位于北排西段,保存较为完整。操作坑位于窑门外东侧,呈圆形,直径1.2米。窑……[详细]
高平寨遗址
  【高平寨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40公里处新安县铁门镇高平寨村。总面积2.24万平方米。分东西两部分。遗物、遗迹有灰坑、红烧土块、石器、陶器等。陶器以红陶为主,有陶钵、尖底陶瓮等。含仰韶、龙山两种文化类型。……[详细]
34、姚崇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姚崇墓
  姚崇墓园位于河南省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北三华里处,背靠万安山,西距北宋名相范仲淹墓园约200多米,在新修的范仲淹塑像广场可看到不远处有醒目的古建筑,那便是姚崇的祠堂。原姚崇墓地规制宏大,据史书记载和历代出土的墓志可知,葬在此地的姚氏家族成员还有姚崇的母亲--彭城郡夫人刘氏;妻沛国夫人刘氏、郑国夫人郑氏;长子光禄少卿姚彝(唐碑尚存)、二子坊州刺史姚异、三子尚书左丞姚弈;四代孙蕲州黄梅县令姚侑,五代孙谏议大夫姚勖、姚栖云等。原姚崇陵墓高大,历经一千二百余年,一直保存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可惜平整土地时被毁,幕砖亦被用作水利渡槽。唯墓地西北之开元五年所立长子姚彝神道碑尚在,这块唐碑为唐秘书少监崔沔撰,唐书法家将作少匠徐嶠子所书,1962年该碑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姚氏后裔恢复姚崇墓冢,并树立姚崇、姚崇母亲刘氏、姚崇五代孙姚勖等四通碑。无疑,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姚崇墓系后人重建,当然毁系政府所为……[详细]
孙家洞遗址
  栾川地处豫西秦岭东延余脉伏牛山、熊耳山之内,山势西高东低,呈扇形向东展开,海拔一般在500-2000米之间。地处中国南北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优越,为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孙家洞遗址位于洛阳市栾川县栾川乡湾滩村哼呼崖的断崖上。北边紧挨伊河。因山洞离孙家住户较近,故称孙家洞。现有洞口呈扁长形椭圆状,宽3米,高0.9米,距河岸地面约50米左右,洞内又分数穴,高、低、粗细、大小不等,变化复杂。四周冬青树密布、茂盛翠绿、景色秀丽。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栾川县文物管理所对该洞进行了调查。具体坐标是:北纬33°47′50.0″,东经111°41′38.0″,海拔691米。孙家洞遗址区内化石地点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栾川乡范营村东侧,伊河南岸的悬崖洞穴内,因山洞离孙家住户较近,故称孙家洞。该洞洞口为圆形,直径为1.2米,洞深约10米左右,最高处约有4米,最低处约有2米,洞内又分数……[详细]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Email:bytravel666*163.com(*改为@)
  晋ICP备2023016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