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花都区旅游

花都区文物古迹介绍

黄氏祖祠
  黄氏祖祠位于塱头村塱西社。始建年代不详,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坐北朝南,三间三进,总面阔13.5米,建筑占地682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详细]
42、九湖村
九湖村
  在九湖村,有一个叫“王氏大宗祠”的地方,是花县第一届农民协会旧址,也是花县农民自卫军总部遗址。称其为红色革命摇篮恰如其分,因为这里曾经是彭湃、阮啸仙、刘尔菘、王福三、王彭等农民运动领导者共同战斗过的地方。九湖村位于花都大道旁,占地面积约1.5平方千米,全村1100多人。王姓在这里是大族,其宗祠规格自然也很高。这一点,从门口的七级台阶和残存的“马上封侯”的门柱石刻以及三叠三陈的房屋布局可见一斑。据历史记载,十一世命卿祖公,于明朝万历三十三年中举人,癸丑科中进士,出任福建省福清知县,升授湖南长沙县知府,连升刑部主事,转迁礼部正郎,后升朝廷左丞相,其级别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王氏大宗祠为王卿公所立,其建筑古色古香,包括屏风、廊柱、屋檐、斗拱等都很有档次,现仍保存着大量独具岭南风情的灰塑及书法、绘画作品,并残存着一些农民运动时代的照片及简略的文字资料。推荐看点花县农民自卫军的前身、自发性的……[详细]
乡贤栎坡公祠
  乡贤栎坡公祠位于塱头村塱西社。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2.5米,建筑占地317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详细]
云涯公祠
  云涯公祠位于塱头村塱西社。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坐北朝南,总面阔12米,建筑占地337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详细]
宣重光门楼
  宣重光门楼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塱头村塱东社东侧。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2000年重修。坐北朝南,高两层,面阔4.7米,进深6.4米,高约9米,建筑占地30平方米。硬山顶,碌灰筒瓦,青砖墙,楼顶四周砌女儿墙,首层外墙在重修时改贴绿釉条砖。门楼首层开东南两门,东门石额阴刻“瑞凝东壁”,上款刻“同治六年(1867年)仲春”,下款刻“汤驾北书”;南门石额阴刻“爽挹南薰”,上款刻“同治六年(1867年)仲春”,下款刻“汤驾北书”。两侧嵌花岗岩石门联“财帛无私求庇佑;升君有道赐神恩”。首层供奉财帛星君菩萨。二层东面开嵌花岗岩窗框的小窗,窗内宽外窄,内宽35厘米、高73厘米,外宽5厘米、高47厘米。南窗宽46厘米、高65厘米,用青砖封砌,石额阴刻“宣重光”。……[详细]
思明西校
  思明西校位于花都区花山镇平西村树滋庄,年代为1925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至南面水塘的北边线,其余从建筑物外墙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东、北至现东骏学校围墙,其余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详细]
黄菽圃夫妇墓
  黄菽圃夫妇墓位于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松仔林岭。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墓外缘外延约10米。建设控制地带:南至南侧现状路南边线,东北至东北侧现状路东边线,其余从保护范围外延约30米。……[详细]
曾贯夫妇墓
  曾贯夫妇墓位于花都区花东镇杨二村牛心岭(大蛇山)。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从曹伍隅夫妇墓后土碑外延约10米,其余从曾贯夫妇墓外缘外延约1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东侧现状小路东边线,北至北侧现状小路南边线,西从保护范围外延约30米,南以35.2米山体等高线为界。……[详细]
花县县立初级中学钟楼
  花县县立初级中学钟楼位于花都区花山镇花城村花城中学,年代为1935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至花城中学教学楼东立面边线,其余从建筑物外边线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详细]
张柏庭墓
  张柏庭墓位于花都区炭步镇鸭湖村东北角(土名落地金钱),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墓边线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详细]
51、勋庐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勋庐
  勋庐位于花都区花山镇平山村,年代为1927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又名“读月楼、德仔楼”。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建筑东入口相邻道路现状路西边线及石榴园围墙边线,北至建筑北围墙边线,南至石榴园南围墙边线,西至建筑临平山路围墙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东侧池塘西边线,北至平山村十五巷50号建筑北墙线一线,南至平山村十四巷64号、71号建筑北墙线一线,西至平山村十四巷10、11、12号建筑东墙线一线。……[详细]
赤坭村进士第
  赤坭村进士第位于花都区赤坭镇赤坭社区三和庄,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东侧相邻建筑外墙线及青云巷石板路边线,北从进士第外墙边缘外延5米,西至进士第西侧青云巷石板路边线及从西侧旗杆夹外缘外延5米一线,南至南侧池塘北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现状村道东边线,北、西侧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20米,南至池塘南边线。……[详细]
王永名墓
  王永名墓位于花都区赤坭镇丰群村狮形岭(城隍爷山),年代为1702年,类别为古墓葬。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墓边线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详细]
中国同盟会广东番花分会旧址
  中国同盟会广东番花分会旧址位于广州市花都三华村的“集之徐公祠”。三间三进,面宽12米,深38.5米,砖木结构。祠后进有0,宽12米,深10米、高4.5米。祠的右侧已破毁,今为村巷,左侧青云巷与“国碧徐公祠”相邻。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广东番花分会便设在该祠后座的0。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花县三华人徐维扬奉命随革命党人莫纪彭回花县组织番花分会。徐等发动了番禺、花县300多人参加,推选了徐进坤、徐绣文为正副会长,徐植生为书记。徐进坤等一部分会员参加了庚戌新军起义。1911年农历三月廿九日广州起义,番花分会会员100多人参加,牺牲的18人都是从徐公祠誓师出发的。1920年孙中山派同盟会元老张继到徐公祠,送给该祠“毁家纡难,功在-”亲笔题词。题词现已不存,旧址尚基本保持完好。1983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朱兆莘旧宅
  朱兆莘旧宅位于花都区赤坭镇黄沙塘村,年代为清末,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北、西至相邻建筑外墙边线,南至相邻湛经家塾北墙外缘一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东侧干亭朱公祠东墙线,北从保护范围外延约30米,西从保护范围外延约20米,南从保护范围外延约60米。……[详细]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Email:bytravel666*163.com(*改为@)
  晋ICP备2023016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