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十堰市旅游

十堰市文物古迹介绍

下河庙汪氏宗祠
  汪氏宗祠位于郧西县马安镇下河庙村,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坐北朝南,平面基本呈正方形,一进带厢房天井院式。通宽14.5米,总长18米,建筑面积261平方米。单檐硬山顶,砖木结构,梁架穿斗式,人字坡屋面,布小青瓦,屋嵴青瓦干摆,天井用青石板铺墁。前厅及后堂面阔均三间,天井两侧厢房面阔一间。前厅、后堂之间围墙正中各开有一个券顶小门。山墙均为人字封火山墙,用有“汪氏宗祠”铭文的薄砖清水斗砌。该宗祠是极具地方特色,也是我省现存祠堂类建筑不可多得的一个实例,是研究古代公共建筑形式的实物资料。……[详细]
刘家老屋
  刘家老屋位于郧西县涧池乡军家河村,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平面矩形,对称布局,二进二天井带厢房,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灰砖斗砌清水墙体,单檐硬山顶,木结构架梁,屋面布小青瓦,屋嵴青瓦干摆,室内青砖铺地,天井青石板铺墁。正房面阔五间,后天井两侧厢房面阔二间。前厅大门平面为内凹八字式,次间设有石质花窗;中厅大门内凹,设石质门框,次间、稍间均安装石质花窗。后厅门、窗均为木质,雕饰人物故事及花鸟图。该建筑格局严谨,运用了较多的木雕、石刻技艺,是郧西县清代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详细]
羊鼻岭遗址
  羊鼻岭遗址位于房县白窝乡长龙村西南,新石器时代、商周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采集有石斧、铲、刀、镞和陶片。新石器时代仰韶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有少量泥质黑陶和彩陶,彩陶纹饰有草叶纹、花瓣纹,器形有盆、钵、碗、锉等;屈家岭文化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有细绳纹及彩绘;器形有鼎、杯等;石家河文化陶片以泥质黑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有少量夹砂红陶,纹饰有篮纹、方格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鼎、杯、罐、研磨盆等。商周陶片有夹砂红陶绳纹鬲足及泥质灰陶板瓦等残片。(第二批)……[详细]
庞湾窑址
  庞湾窑址位于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青塘河村,明代窑址。面积约2000平方米,有窑炉六座,已发掘三座,发现淘泥池、炼泥池、储泥台等作坊遗迹。出土大量遗物,主要为瓦当、滴水、板瓦、筒瓦、勾头等琉璃构件和匣钵、支钉、垫砖等窑具。出土的“和记”铭文琉璃瓦件尺寸、胎质、釉色都与武当山五龙宫、玉虚宫现存的瓦件标本相符,故该窑址应为明代专供武当山琉璃建材的窑场,且为皇家琉璃窑场。该窑址证实了武当山古建筑群大部分材料均在丹江口市及武当山周边制作、加工和取材,这对研究武当山古建筑群建造史具有重要的价值。……[详细]
武当山古铜殿
  古铜殿位于武当山太和殿前小莲峰转运殿内。铸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面阔三间2.7米,进深一间2.62米,高2.44米,单檐悬山顶,仿木结构,穿斗式构架,瓦面铸成整块平板坡形,各部构件均以榫卯相接,前壁开四抹头球纹格芯格扇门4扇,中绦环板铸成镂空花纹图案,殿内后壁设一小神台,置九尊铜像。铜殿安放于石须弥座上,格扇、柱子、梁枋、瓦底等构件上,都铸有各地信士舍资捐铸构件事宜的文字,其中“大元国……大德十一年中元吉日题”注明了铸造年代。此殿原置金顶,明永乐时因建金殿移此。(第一批)……[详细]
北泰山庙墓群
  北泰山庙墓群位于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东周时期墓群。由吉家院墓地、秦家坡墓地、龙脖墓地、傅家院墓地、水牛坡墓地、王家垭墓地、三座山墓地等组成,面积200多万平方米。主要有长方形竖穴土坑墓、“甲”字形竖穴土坑墓、砖室墓及车马坑等。1987~2011年进行多次发掘,清理墓葬580余座、车马坑1座,出土大量陶器、铜器、玉器,主要有陶鼎、敦、壶、缶、豆、盘、铜鼎、戈、剑、矛、削刀、镞、车构件、盖弓帽、玉璧、璜及金箔、骨料珠等。该墓群分布范围广,出土遗物数量多,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详细]
老君崖石窟
  老君崖石窟位于武当山狮子峰。老君岩又名玉清岩、太清岩、太玄观,坐北朝南。道士任道清、王道兴于北宋天圣九年(1031)在其南部岩壁上开凿一高5米、宽4.5米神龛,龛内浮雕高2.95米的老君坐像一尊,两侧龛壁线刻道家-图示13幅,上部龛壁线刻武将4幅,并分别在其外侧阴刻楷书“大宋天圣九年七月囗日老君岩王道兴记石匠李”、“山门奄主任道清”、“太上岩”,字径0.5米见方。大龛周围的崖壁上,另设数十个或刻于崖壁或嵌于崖壁的小龛,线刻人物或文字,高0.4米-0.8米。(第三批)……[详细]
武陵峡风景区
  武陵峡风景区武陵峡风景区位于官渡镇境内,峡谷全长33千米,峡谷平均高度1000米以上,平均宽度5米左右,为华中地区最长、最深、最窄的奇特大峡谷,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将其命名为青峰断裂带。武陵峡山峦俊秀陡峭,内有许多大型溶洞群,飞泉流瀑,九曲回肠,青天一线,地缝深渊,蔚为奇观。峡谷内原始森林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遮天蔽日。武陵峡风景区由桃花源景区、峡谷原始生态景区、地质公园等部分组成,主要景点有桃花源古风村、猴跳峡、一线天、中柱峰、五龙洞等。……[详细]
白龙洞猿人遗址
  白龙洞猿人遗址位于郧县安家乡东风村神雾岭东坡,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洞口朝东,高2·4米、宽2·6米。洞内为堆积物填充,深度不明。洞底高出河南约40米。1975年、1977年、1982年4次发掘,堆积共分3层:上层为棕褐色粘土,厚约0·2米;中层为浅褐色含粗砂粘土,厚约1·5米;下层为黄色砂质粘土,厚约1米。中层含化石最为丰富。出土8枚猿人牙齿化石、19种伴生动物化石及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石片、石核等石制品。(第二批)……[详细]
十堰回龙寺
  在十堰市瞿家湾的小山上。寺旁两口清澈见底的水井,如龙双睛,寺前萦绕曲流的马家河,似龙回游,因以寺名。元代始建,明弘治二年(1489年)重建,后毁修多次。现存前后三重大殿和东西厢房。前殿内四大天王像,系巨石所雕,魁伟威武,极为壮观;中殿门前“重建回龙寺记”石碑,制作精致,刻字工整;后殿楼上尚存大幅彩色壁画,耐人欣赏。寺外左右有小巧古朴的泰山庙、娘娘庙和明建照北塔,山下周围,果树林立,花开和结果时,姹紫嫣红,灿烂如锦。回龙寺位于茅箭区的瞿家湾,寺院简介回龙寺位于茅箭区的瞿家湾,古时被誉为鄂西北郧阳府八大名刹之一。寺院建在形似盘龙卧伏的山包上,寺旁有两口清澈见底的水井,似龙的眼睛。因马家河从寺前迂回流过,恰似蛟龙回游,故名回龙寺。寺院历史寺始建于元末,分前、中、后三殿,左右厢房42间,建筑面积1094平方米。此寺建筑风格凝秀,形式古朴。前殿陈列四尊石雕,名四大天王,个个形体伟岸,气宇轩昂,魁梧威……[详细]
大晟庵箭楼
  大晟庵箭楼位于丹江口市土关垭镇银洞山村,清代建筑。由箭楼与左右厢房组成,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箭楼共四层,青砖砌筑,小布瓦顶,墙厚0.7米,墙面上,不规则分布着八个窗户和数十个箭孔;箭楼顶部中心梁上有“大明正德元年立”、“大清乾隆九年重修”等墨书铭文,以及红黑相间的太极图案。东西厢房为抬梁式木架结构,两侧硬山及前檐下均绘有图案。该建筑为研究武当山道教文化对周边建筑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以及防御性建筑的地域关系提供了依据。……[详细]
均州古城
  均州古城位于丹江口市均县镇,明代城址。据史料记载,东汉筑土城,明洪武五年(1372)“续以修筑”,明天启二年(1622)修竣砖石建筑。城内有静乐宫、城隍庙等建筑。20世纪60年代因丹江口水库一期建设而淹没于水下。2011至2012年经水下考古探摸,形状大体呈长方形,东城墙长940米,南城墙750米,西城墙长838米,北城墙长740米,城墙高2~4米。该城址保存较好,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详细]
房县温泉寺
  称汤泉寺。在房县城关镇东南12.5公里马栏河南岸,背靠汤池沟口。因寺内有温泉而名。唐代兴建,后多次修茸。清嘉庆间(1796-1820)重修。层楼耸翠,飞阁流丹,澄澈愈疾,为邑中名胜之一。现存建筑面积218平方米,砖木结构。其中大殿,九脊四坡顶,面宽5间,进深3间,轩昂宏伟,古貌盎然。台亭,六角攒尖顶,上下两层,高9米,俏拔卓立,凌云欲飞。寺周山光林影,清池奔泉,幽丽多姿,游人不绝。……[详细]
“郧县人”头骨化石遗址
  “郧县人”头骨化石遗址“郧县人”头骨化石遗址位于郧县汉江河畔的的青曲弥陀寺村学堂梁子,1989年5月,发掘出两颗完整的远古人类头骨化石,被专家确认为距今已100多万前的远古人类化石,这一发现,改变了人类起源非洲的传说,“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它向世界宣称:古老的汉江是汉民族文化的摇篮;古老的“郧县人”是中国人的祖先,现在在“郧县人”出土处建有“郧县人”雕刻头像,“郧县人”展馆。……[详细]
冻青古建筑
  冻青古建筑位于郧县胡家营镇冻青沟村,清代建筑,包括庆畅园、娘娘庙及杨泗庙。庆畅园为硬山、灰砖青瓦木架结构二进式,由前房、天井、后堂组成;娘娘庙为硬山、重檐,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主要建筑,并列三间,墙壁上残留卷云神仙图案,下层为人行通道,类似过街楼形式;杨汜庙结构构造与民居相同,只是没有两侧的厢房,庙内保存两通道光时期功德碑。该建筑为研究清代聚落和建筑特点提供了实物资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