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黄石市旅游

黄石市文物古迹介绍

大路铺遗址
  大路铺遗址位于阳新县白沙镇土库村,遗址东北、东南、西南三面边境为山地环抱。遗址呈不规则长方形,高出四周地面约5米。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200米,面积8万平方米。遗址于1981年发现,1983年、1990年、2003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行了发掘,发掘面积1658.5平方米。清理不同时期的灰坑、陶窑、房子、沟、井、墓等遗迹。出土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以陶器和石器为主。商周时期的出土物除陶、石外,还出土了大量的与矿冶和铸造有关的遗存。大路铺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商周阶段的遗存,其中的商周遗存代表了江汉地区商周时期一个独立地域文化类型。大量与矿冶相关的遗存,表明它是当时鄂东南地区古矿冶遗址中的高级别聚落,为研究鄂东南地区古代矿冶生产、青铜器铸造及其技术水平提供了宝贵资料,也对建立鄂东南及相邻地区(皖西南、赣北)此类文化类型的分期年代有着重要意义。……[详细]
龙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港镇位于湖北省阳新县西南部,106国道纵贯穿全境,镇区距黄石市60公里。龙港革命旧址群位于湖北省阳新县西南部的龙港镇,地处湖北的阳新、通山和江西的武宁、瑞昌4县交界处。龙港是一个历史古镇,明代称龙川市,晚清称龙港市,现为龙港镇。龙港革命旧址群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遗产。1927年9月,党在龙港领导秋收暴-动,实行工农武装割据。1929年至1930年,李灿、何长工、彭德怀率红五军先后进驻龙港,开创鄂东南革命根据地。嗣后,直属中央的鄂东特委、隶属中共湘鄂赣省委的鄂东南特(道)委先后在龙港设立,领导湘鄂赣边境地区21个县(市)的革命斗争。是时,龙港成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云集党、政、军、工厂、学校、医院、银行、商店等48大机关,被誉为“小莫斯科”。现今,龙港保存有革命旧址70余处,其中有36处于1981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详细]
23、铁山寺
铁山寺
  地理位置  铁山寺位于铁山区尖林山的西北坡山腰,坐东朝西,群山环抱。  寺院简介  铁山寺位于铁山区尖林山的西北坡山腰,坐东朝西,群山环抱。铁山寺又名铁山古刹,俗称老君庙。相传铁山寺始建于宋代,明洪武末、清光绪二十一年两次重修。寺高6~7米,一院两进一穿堂,依山势形成三个台阶,土木结构。  寺院格局  铁山寺位于铁山区尖林山的西北坡山腰,坐东朝西,群山环抱。铁山寺又名铁山古刹,俗称老君庙。相传铁山寺始建于宋代,明洪武末、清光绪二十一年两次重修。寺高6~7米,一院两进一穿堂,依山势形成三个台阶,土木结构。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前进左右两壁分别嵌有清光绪二十一年(1896)大冶县补用知县兼大冶铁矿总办李增荣书写的《重修铁山寺》、《火车行》两碑刻;后进为佛堂。……[详细]
24、孟嘉墓
孟嘉墓
  晋代孟嘉墓,位于富水水库东北之孟嘉山。孟嘉(公元296-349年),字万年,阳辛人,三国时吴司空孟宗之曾孙,为陶渊明的外祖孙。孟嘉历任东晋庐陵从事、征西大将军长史、从事中郎。他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沉着豁达,行不苟合。公元345年,征西大将军桓温率参佐游龙山(位于阳辛之北)。孟嘉帽被风吹落而未觉。良久,桓温命人将帽拾还嘉,并命参军孙盛作文嘲之。孟嘉即席以文作答,挥毫立就,文辞优美,四座嗟叹。自此“孟嘉落帽于龙山”遂成为千古佳话。346年,孟嘉归故里任阳新县令,后卒于家。孟嘉的曾祖孙孟宗,以孝行著称,《二十四孝》中的“孟宗哭竹生冬笋”的故事,在我国流传了1000多年,至今不衰。现在台湾人十分重视孟宗竹,谓其竹质坚韧,不生虫蛀。惜孟嘉墓因年久失修,今濒于湮没。……[详细]
25、太子庙
太子庙
  太子庙始建于吴大帝(孙权)赤乌五年(公元242年)身心迄历1700多个春秋。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夏,暴雨连绵,洪水泛滥,灾情十分严重。吴王孙权率太子孙登赈济灾民,驻跸父子同下,太子不幸在此染病身亡。当地人民为纪念太子特建一庙,名曰太子庙。从此,地以庙得名。在历史长河中,太子庙几经沧桑,濒于倒塌。1994年重修太子庙。2000年6月工程告竣。现在的太子庙焕然一新,主体建筑一进三重。“大乘禅林”牌杰翘角飞檐,“太子殿”、“弥勒殿”、“大雄宝殿”金碧辉煌,左有客厅,右有禅房、餐厅,建筑结构古朴典雅,气势恢弘。……[详细]
墩福影壁
  墩福影壁位于阳新县白沙镇墩福村,明代晚期“楚府仪宾”董曰壮府第遗存。砖雕。高5.2米,宽4.35米,厚0.5米。瓦顶采用硬山屋面,铺作用四铺作斗拱,上身部分采用廊心墙做法,下肩须弥座式。上身壁面由一块块雕花面砖贴砌,上部中心是双龙抢珠;下部中心是鲤鱼跳龙门;右边是山石、松柏、梅树、虎,左边是山石、松柏、花草、梅花鹿、喜雀;围绕壁面镶嵌一周牡丹、海棠。壁面左右两侧装饰两根砖雕立柱,柱上端有雕画额枋,额枋上置斗拱和檩、椽。下肩饰莲花、狮子戏绣球、云纹等。该类型影壁在我省内极为少见,对研究明代建筑历史和民俗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详细]
黄石广法寺
  黄石广法寺   地理位置  广法寺位于湖北省黄石市  寺院简介  广法寺位于湖北省黄石市,传法系属曹洞宗,是北宗庆历年间铁牛和尚所建。此后屡毁屡建,几度兴废,重修者中最著名者为明万历年间的薰闻法师。该寺现有建筑大雄宝殿、钟楼、客堂、斋堂、关房等多为近年陆续重建。寺内有有墓塔十余座,塔主为开山祖师铁牛禅师及......   寺院格局  该寺现有建筑大雄宝殿、钟楼、客堂、斋堂、关房等多为近年陆续重建。寺内有有墓塔十余座,塔主为开山祖师铁牛禅师及......……[详细]
南山头革命旧址
  大冶市爱国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重要景点。地处大冶市南部,与阳新县三溪口镇相邻。距武汉市90多公里,距黄石市30公里。1997年黄石市人民政府为“南山头革命纪念碑”撰写碑文。后被定为大冶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山头是我党领导的最早革命根据地之一。1928年秋,在南山金公祠成立了中共大冶县委。李灿、何长工率领的红八军在这里浴血奋战;彭德怀、滕代远指挥的红五军在这里挥戈杀敌。解放后,曾在这里战斗过的聂荣臻、王平等百余名将帅先后为南山撰写题词。原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为南山题写了“英雄大冶,革命摇篮”的题词,这是对大冶南山人民的崇高赞赏!……[详细]
大冶兵暴旧址
  大冶兵暴旧址位于大冶市城城关镇,为一进四栋砖木硬山式飞檐结构房屋,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同治六(1867年)重修,属晚清学宫,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1929年12月间,程子华等0人,在红五军五纵队的配合下,举行了震惊全国的“模范大冶暴”。大冶兵暴是中国0的革命武装继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后的又一次重大武装起义,对于研究湘鄂赣边区鄂东南地区革命斗争史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历史,提供了实物见证。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太平天国军半壁山战场遗址及千人冢
  太平天国军半壁山战场遗址及千人冢位于阳新县富池镇半壁山清咸丰四年(1854),1854年,曾国藩率湘军万余人分三路东下,逼九江。为争夺上游屏障天京,太平天国燕王秦日纲率太平军数万人在江北的广济田家镇和江南阳新半壁山之间,设拦江铁索,抗击湘军。11月20日至24日,双方激战于半壁山。太平军作战失利,半壁山失陷。上千名在战斗中牺牲的太平军将士,被当地群众埋葬于半壁山西麓。冢形如凹坑,1883年立有石碑,碑额刻有“千人冢”三个大字,碑文记述作战经过。半壁山为临江孤峰,形势险要。(第三批)……[详细]
黄石北伐军二十军军部旧址
  黄石北伐军二十军军部旧址位于黄石市西塞山区八泉街,东南长21.9米,西北宽22米,建筑面积481.8平方米。原为华记湖北水泥厂办公楼。1927年7月17日,贺龙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东征讨蒋”,抵达黄石西塞山,军部设在该处。北伐军在该处同周恩来晤谈,认清了蒋介石、汪精卫的-本质。当晚,北伐军在军部驻地召开团以上军官会议,随后,进行军规整顿。7月20日,北伐军撤离,从黄石港乘船向九江进发,不久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和血战会昌的战斗。该旧址对于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具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阚家塘古民居
  阚家塘古民居位于阳新县排市镇下容村,始建于清中期。平面为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由祖堂、-议事厅、会客厅、厨房、茶楼、和厢房等组成。以祖堂为中轴线,东西顺序排列、南北依势抬高,四周构筑高大墙体。二层单檐砖木结构,穿斗构架,硬山墙搁檩,小青瓦屋面。天井、回廊、排水沟由青石板铺墁;正面开有三个大门,东西山墙开有两个侧门,108间厢房镶嵌在三纵三横网络之间,36个天井自成单元。西约30米处建有私塾。该民居充分体现了民间建筑技艺之精湛,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详细]
红三军团革命旧址
  红三军团建军纪念馆即红三军团革命旧址,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区西南20公里刘仁八镇中学内,亦称“刘仁八会议旧址”,馆名为原红三军团干部、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王平上将所题书。旧址为阶梯式一进三幢土木建筑,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每幢二层,幢与幢之间有白玉石天井、台阶相连。内辟陈列室,陈列大批革命文物。相关背景1930年5月,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与红五纵队会师,6月初,彭德怀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将红五纵队扩建为红八军。之后,彭德怀主持在刘仁八村的三房垴召开红五军、红八军军委扩大会议,即“刘仁八会议”。会上,按照中共中央决定,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彭德怀为军团总指挥兼前委书记。1930年8月23日,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市同朱德、毛泽东率领的红一军团会师,组建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文物保护红三军团建军纪念馆,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为第……[详细]
34、挹江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挹江亭
  挹江亭,六角二层,飞檐,绿瓦红柱,清幽古雅。亭面南居中,匾额横悬,匾额上“挹江亭”三字为时任国家副主席并题写。1960年10月19日,早餐后,董老(董必武)在海观山宾馆主楼会见了黄石市委,市人委的部委以上负责人,各大型厂矿主要负责人,市县劳动模范,并和大家在“临江楼”左侧的亭子前合影,随后又与宾馆的炊事员,服务员和工作人员合影留念。董老回到北京后,挥笔题写了“挹江亭”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并托人带回黄石。从此,这个亭子就叫做“挹江亭”,成为黄石的胜景“挹江听涛”.……[详细]
阳新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位于阳新县太子镇老街,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由李氏家族中大学生兼候选县丞李枫泉、李超凡二人提倡兴建,历时五年建成。由主屋、侧屋、后院组成,占地十余亩,后在1930年被毁,现存建筑为1936年重建。座南朝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面阔20米,进深60米,为单檐砖木瓦房,抬梁和穿斗构架,硬山墙搁檩,滚龙屋嵴。宗祠内有戏台、看台、天井2个、正厅、后厅及神龛。该祠对于清代祠堂研究具有较高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