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井陉县旅游

井陉县文物古迹介绍

于家石头村
  于家石头村,是一部用石头抒写的村落史诗。于家石头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城微水镇西南约十五公里处,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这个石头村在四面环山的洼地,山峦环抱,绿树掩映,不到村头见不到人家。当走过弯弯曲曲的山路,走进这个村子,一下就置身于石头的世界:石楼石阁,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街石巷,石桥石栏,村路也是古老的石头铺就的。铺路的石头多是青灰色,石质坚硬,岁月的摩擦使石头棱角圆润光亮,但这石路光而不滑,干爽洁静,走在上面,脚下发出轻轻而有韵律的“哒、哒”的声响,这声音让人心中泛起一股宁静、幽远的情思。站在这石头街上,环顾四周,与脚下的石路相连的街、巷、胡同全是青色的石路,路的两旁全是石头房院,随便推开一扇石门,便又会看到一个石头筑造的小天地。这里的房屋大多是四合院,还有古色古香的四合楼院,沿白色石阶登上石楼,放眼四望,周围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白花花的石房石屋,门与门相对,……[详细]
井陉龙窝寺石窟
  龙窝寺石窟位于井陉县城微水西南25公里、天长古城西10公里的小龙窝村西0.5公里处石崖上。石窟前临燕晋古驿道,今307国道由石窟西南绕过。石窟东北为石太高速公路。龙窝寺石窟为石家庄市境内现存十余处石窟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佛像雕刻以及石壁上诸多古人题刻,故在1993年被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窝寺建造年代已不可考。清雍正《井陉县志》中有“龙窝,在县西南二十里。石壁峭立,古柏崖生;梵宇楼台,颇为可观。传神龙断路,货郎仗剑斩之。至隆庆间,大雨冲出枯骨一窖,约数百斤许。”龙窝寺及其西大龙窝村、其东小龙窝村皆由此而得名。原龙窝寺规模较大,寺前西南、东北两端各建有楼阁一,阁下即为燕晋往来大道。而寺建于两阁间古道西临石崖处。旧有大殿、配殿及僧舍等建筑。昔为邑中名胜之一。寺院于解放后扩建石太公路及文革中拆毁无存,今惟余崖壁上的摩崖石刻。摩崖石刻分布于寺之西与东北山崖上,分为石雕佛像与石……[详细]
福庆寺
  福庆寺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南苍岩山风景名胜区内,东邻銮驾山,西连朱会岭,南接天台山,北与銮台坡隔寺沟河相望。福庆寺原名兴善寺,相传为观音菩萨古老道场。据寺中现存最早的宋乾兴元年(1022年)《井陉县大化乡新修苍岩山福庆寺碑铭井序》碑文所记,福庆寺原创建于何人何代,在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就已失去了考核的依据,那时仅在当地人中传说此寺“旧名兴善寺”,“昔有公主于此出家”。碑文中还记载了,宋咸平五年(1002年),五台山华严宗僧人诠悦,由华严寺来此重修庙宇的情景。尤为重要的是详细记叙了诠悦与另一憎人智簧,到谯郡上疏真宗,要求批准重修苍岩山寺,以及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敕赐“福庆寺”寺名的经过,从此,苍岩山佛寺,正式定名为福庆寺。福庆寺占地面积246万平方米,海拔983米。建筑群按其空间布局大体可分为下、中、上三个层次。主建筑物在中层的断崖峭壁之间。下层依次为山门牌楼、山门钟楼……[详细]
井陉显圣寺
  显圣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天长镇内,是井陉最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公园585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隋文帝即位后,即下诏令全国各州县建僧寺、尼庵各一。显圣寺即为当时所建,据考宋代以前该院称天宫院,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工部尚书参知政事,丁谓、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平章事向敏中,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王旦奉宋真宗之命又勅建该寺,并赐名为庆成院。宋金时期该寺曾显赫一时,元明清各代屡有修葺,明以后称显圣寺,明清两代为县僧会司所在。清季寺渐残破,民国十年莲海法师又募款重修,并更名为“陉山寺”,但显圣寺之名仍沿称至今。显圣寺所在井陉旧城之古城垣及城内之孔庙大殿、城隍庙大殿均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旧城城厢及河东村一带,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隋至元之井陉古瓷窑遗址,河东村有东汉古墓群,城北有隋唐宋金元明清历代古墓葬。显圣寺迤北一路,名胜古迹鳞次栉比,绵河西侧有玉峰山寺,上……[详细]
井陉千佛崖石窟
  井陉千佛崖石窟位于井陉县南障城镇七狮村,是一处佛道并存的石窟造像。开凿於北齐河清四年(565年),明嘉靖年间,临城县石匠武得朝、武得用重建。石壁分层分排雕刻千尊佛像,为省级保护文物。岩外有近千年的古松。碑刻五块,均是重修千佛洞碑记。千佛洞内四壁开凿有大佛三尊,小佛龛数千。其中有明代嘉靖时期的题记多则,北宋元祐三年题记一则。但在元祐三年九月的题记中,同检旱田,自山下步至此,然火穷邃洞而返的天威(今河北井陉)簿尉大梁王峤,镇阳(今河北正定县)户椽伊川王泰,并未提到有关造像的事情,所以人谓王峤等人来此游览必是已经有佛像存在的说法,有些过于牵强。不过在与此题记相距不远,北壁近洞口处的壁面上,同时还有“维那彭城刘贵□佛廿十五尊/维那王志□佛三十五尊/维那□□□佛三十七尊”的题记,但刻于何时,不得而知。所以关于千佛古洞佛像的开凿年代具体始于何时,没有明确的证据。但从现有大量明嘉靖时期的造像题记可知,在……[详细]
井陉朝阳寺
  井陉朝阳寺位于井陉县北正乡东南正村,西邻微矿工路,交通便利,2001年6月1日被井陉县民政局批准为佛教活动场所。据寺内碑文记载,朝阳寺先后于明朝嘉靖年及清朝嘉庆年间进行过重修。但由于年代久远、世事沧桑,寺内殿宇损坏严重,佛容失色、僧僚短缺,景况凋零。自1997年以来寺内各殿均已多次重修,如今朝阳寺建筑总面积现为635.66平方米,朝阳寺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大雄宝殿重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道光十年重修。1999年4月再次大修,2006年5月重建,现建筑面200平方米,殿内正面3尊铜铸佛像,为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均高3.6米。铸铜护法2尊,分别是迦叶、阿难,均高2.5米,两边供奉十八罗汉。殿内金碧辉煌,香火旺盛,能容纳百余名信众开展佛事活动。观音殿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十月,清代嘉庆五年六月重粧观音圣像,雍正五年二月重修观音殿,2004年4月重建,现建筑面积45平方米,店内为观音菩萨、文殊……[详细]
井陉金华寺
  金华寺位于井陉县东南部,距井陉县城10公里,景区占地近万亩,山岭相依、群峰如套、山水相映、景色秀美、植被茂密、空气清新。区内的金华寺始建于汉代,相邻有观音山、三清观、朝阳洞等景观。景区内建有多座家庭式别墅,可带家人到这里,休闲度假,避暑疗养。金华寺风景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受小环境影响,气候区域性变化较为明显,金华寺景区现有天然次生林400公顷,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春季百花争艳,槐花遍野,芳香袭人;夏季绿色盛装,林荫蔽日;秋季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冬季苍松翠柏点缀山间,景观价值很高。景区内地层古老,基岩裸露,下层岩石为震旦系,地形较复杂,利于大气降水储存,有浅层地下水和地表径流,泉水丰富。园中水质上乘,为天然矿泉水,当地百姓无一例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景区内野生动物种类较多,以60多种鸟、禽类动物为景观特色,另有野猪、狼、鹿等野生动物50多种。动物生存环境优越,……[详细]
井陉窑遗址
  井陉窑遗址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中北部和井陉矿区,是一处分布面广、烧造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富的古窑址群。它历经隋、唐、五代、宋、金直至元、明、清共约1300多年的历史时期。井陉窑是在我国陶瓷文化史上占重要地位的河北省四大窑之一,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考古工作者经过10年的考古调查,已经发现并确定了10处窑区遗址,其中河东坡区、冯家沟区的面积已超过10万平方米,而城关窑址时代跨度大,内涵丰富,最为重要。井陉窑生产的瓷器釉色、装饰、品种丰富多彩。釉色以白釉为主,兼烧黑釉、天目釉、黄釉、清花釉及三彩器。品种以盘碗为主,另也有瓷枕、罐等20多个品种。装饰手法以划花、刻花、印花、镂空为主。井陉窑出土的12件印花模子显示了金代印花的精湛艺术,其图案反映内容丰富,技法多样。井陉窑遗址的发掘填补了中国北方陶瓷分布的空白,对于白瓷的形成与发展、冀晋窑口关系等,提供了新的历史资料,在中国北方陶瓷……[详细]
桥楼殿
  桥楼殿是我国三大悬空寺之一。据考证石桥为隋代建筑,略早于赵州安济桥。它坐西向东 ,横跨在两山峭壁之间,为敞肩拱式,翼角高翘,流苏彩绘,高架于云天雾海之上,有高不可攀之威、腾空欲飞之势。建于桥上的桥楼殿内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王佛三尊佛像,正中背面塑观音像,殿内两侧十八罗汉像。 巍峨独特的桥楼殿堂,于重山叠翠、峡谷一线处,形成“桥殿飞虹”的天下奇观,为苍岩山“三绝”之一。最令人惊异莫名的是,在桥楼殿上方100米的弯路上,过往行人皮肤有变黄变绿的现象,光学专家、气功大师、佛教人士说法不一,此为苍岩山“一奇”。……[详细]
井陉旧城城墙
  位于井陉县西南、娘子关东约30公里处,有“簸箕城”之称。位于井陉县西南、娘子关东约30公里处。东、南、西三面临绵河,北依土山,有“簸箕城”之称。唐代设天长镇,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移井陉县治于此。明初,据载县城周三里二十步,高三文五。明嘉靖九年(1530年)南城被河水冲坏,后以石砌南城。隆庆六年(1572年)大雨,雉堞崩毁,改砌石城,并在南门处设瓮城。后多次维修。现除城楼外,保存尚完整。有文庙、城隍庙、显圣寺、皆山书院等。东门外有清筑东关大桥跨于绵河。东南角外突出一段,有一门,称“小南门”,乃为防备湍急水流而设。2013年5月,井陉旧城城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井陉旧城遗址
  井陉旧城遗址位于井陉县西南、娘子关东约30公里处。东、南、西三面临绵河,北依土山,有“簸箕城”之称。唐代设天长镇,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移井陉县治于此。明初,据载县城周三里二十步,高三文五。明嘉靖九年(1530年)南城被河水冲坏,后以石砌南城。隆庆六年(1572年)大雨,雉堞崩毁,改砌石城,并在南门处设瓮城。后多次维修。现除城楼外,保存尚完整。有文庙、城隍庙、显圣寺、皆山书院等。东门外有清筑东关大桥跨于绵河。东南角外突出一段,有一门,称“小南门”,乃为防备湍急水流而设。……[详细]
皆山书院
  在天长镇城内中学门口,正是放学时间,一大群风华正貌的少年笑闹着拥出门口,背后是朱漆大门、古色古香的皆山书院。皆山书院始建于1777年,虽历经风雨,如今依然保存完好,砖木结构,青瓦屋顶,古朴美观。有许多房间如今做了教师的办公室和学生们的宿舍,依然可以居住。院中有1997年“皆山书院”220周年庆典时立的石碑。皆山书院是井陉县的教育摇篮和文化发祥地,孕育了众多的栋梁英才,海内外文化名人霍济光、翟泰丰都曾是皆山弟子。……[详细]
彪村兴隆寺
  彪村兴隆寺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彪村,始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现存金代建千佛塔及明、清建正殿,东、西厢房等。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悬山布瓦顶。东、西厢房均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悬山布瓦顶。 千佛塔为八角三层实心阁式砖塔,通高15米。石砌方形塔基(围栏遮挡),塔身第一层南面辟劵门。据《中国文物地图集》介绍;塔心室内存金代石雕坐像五尊,残碑一通。1993年7月15日,彪村兴隆寺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柿庄壁画墓
  柿庄壁画墓位于井陉县柿庄,为宋古墓葬。古墓都为单室仿木结构的砖室墓大多有壁画,没有被盗痕迹,保存比较好,极具历史,艺术价值。尤以四号墓东壁“捣练图”最有特色,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在考古发掘报告发表的50多年后,还有大专家、大学者为这幅作品撰文,被公认为是河北宋金墓室壁画中最精美的一幅。1982年7月23日,柿庄壁画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井陉古驿道
  出天长镇往东南方向,是一座不大的山,山脚下一条山路弯弯曲曲地穿山而过。这样一条普通的、坑坑洼洼的山路竟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这就是在井陉境内的著名的秦皇古驿道。与知名的东天门一带的古驿道相比,这段古道看不到当年的车辙,只留下一条清晰的雨水冲刷的痕迹。吴同庭说,这条山路看似简单,可你瞧瞧两边,窄窄的小路两旁是壁立的石山,这是一条从山中开出的小路,在那么久远的年代,当时修路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这与东天门一段的古道是不同的。秦皇驿道是一条历史悠久的交通要道,西起-,北达京都,天长就位于这条道路的咽喉之处,扼晋冀交通要冲,素有“燕晋通衢”之称。古道天长一段全长20公里,如今城关、河东、三家店、板桥、核桃园等处古店铺、古驿站遗迹犹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