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长治市旅游

长治市文物古迹介绍

抗日五专署及刘伯承兵工厂旧址
  抗日五专署及刘伯承兵工厂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38-1946年地址:长治城区五马街道办事处南石槽村抗日五专署旧址,原称山西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一九三八年十月至一九三九年七月,领导组织长治地区抗日斗争的政权机构“山西省第五专区行政主任公署”后改称“山西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简称“抗日五专署”),正式成立以专员戎子和、主任秘书杨献珍为核心的专署,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一九四五年底,长治解放后,平顺兴安里兵工厂(前身是黎城县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迁往此地,成立刘伯承兵工厂。抗日五专署旧址逐成为刘伯承兵工厂办公所在地。旧址为一进院落布局,坐北朝南,有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六间,南房七间。……[详细]
北畛沟山泉庙
  北畛沟山泉庙位于襄垣县上马乡磨盘垴村自然村——北畛沟南50米。该庙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南北40.7米,东西23.4米,占地面积952.4平米。山泉庙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中轴线上存有正殿,两侧有东配殿三间、西厢房三间,均为砖木结构建筑。其中,西厢房为二层楼房。正殿建于高0.95米的沙石台基上,面宽五间,进深六椽,七檩前廊式构架,单檐硬山顶,灰布通瓦屋面,柱头斗拱三踩单翘,龙头象鼻做耍头,装修毁坏无存,正殿东、西山墙上方残存壁画约15 平方米。院内现存重修山泉庙碑二通,青石质,圆首,楷书,碑高1.75米、宽0.67米、厚0.2米,系民国十六年(1927年)立石。正殿门前有古柏二棵、古槐二棵。该庙曾作为学校的教室使用,现无人使用。……[详细]
辛村大禹庙
  辛村大禹庙(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清地址:长治市壶关县集店乡辛村辛村大禹庙创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一进院布局。占地面积为790平方米。现存主体建筑正殿为元代遗构。其余为清代建筑。中轴线上建有新建山门、献殿、正殿,两侧为耳殿,西配楼,东配殿。正殿石砌台基,高1.4米。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平面近方形。前檐被改建。单檐歇山顶。殿内梁架为四椽栿对前乳栿,用材粗犷,梁架上结点施驼峰,为彻上露明造。通檐用三柱,前檐柱头斗栱为三铺作单抄单下昂出斜栱,普拍枋较薄。前檐柱为方形石柱做工精致,殿内金柱也为不规则方形石柱,梁架用材粗狂,梁架构件稍加砍做。斗栱肥硕,具有典型的元代遗风。正殿主体结构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元代风格。……[详细]
常隆三嵕庙
  常隆三嵕庙位于襄垣县侯堡镇常隆村西。坐北朝南,东西宽30米、南北长35米,占地面积约为105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其余为明清建筑。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有山门(倒座戏楼)、正殿,两侧为东西廊房各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东西耳殿各三间。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四铺做单下昂斗拱,正殿前檐墙门窗为近代加建。三嵕庙供奉之神为羿。神话传说尧时十日并出,烈日炎炎,植物烧死,猛兽长蛇为害。羿提弓于三嵕山射去九日,又射杀猛兽长蛇,为民除害。并能行云雨为民御炎旱,有求必应。常隆村是后羿射日故事的发生地,故而百姓敬奉,大兴土木、修筑三嵕庙祀之。“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已被申报为襄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详细]
赵村玉皇庙
  赵村玉皇庙(第五批省保)时代:金、明、清、民国地址:长治市长治县南宋乡赵村玉皇庙,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碑刻记载,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现存建筑皆为清代遗构。一进院布局,坐北朝南,该庙现存大殿及东西耳殿、山门及东西妆楼、东西配殿,院外西南处有观音殿一座。大殿为六架椽屋前后劄牵用四柱,单檐悬山顶,柱头铺作为装饰性斗栱,原隔扇装修不存。观内现存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的功德碣1方,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碑1通。玉皇庙包含观音殿,观音殿坐北朝南,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梁架为金代遗构。该殿为四架椽屋劄牵三椽栿用三柱,单檐歇山顶,该殿为研究晋东南地区的早期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详细]
土落截击战纪念亭
  土落截击战纪念亭位于襄垣县虒亭镇土落村南。南北约400米,东西约100米,分布面积约4万平方米。1945年上党战役期间,增援长治的阎锡山军彭毓斌部除大部分被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消灭于老爷山一带,部队逃兵在土落河滩一带被全歼。为了纪念此次战斗,1985年,县政府在遗址上建立了上党战役纪念亭,此亭为二层仿古混凝土结构,亭内正中竖长方形纪念碑两通,碑为青石质,通高2米,宽0.8米,厚0.2米。碑座高0.5米。碑文楷书,10行,每行60字。左边碑1995年清明立石,碑阴刻有磨盘垴战斗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右边碑1986年10月12日立石,碑阴刻有邓小平的题词“在上党战役中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2007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潞河古城及墓地
  潞河古城及墓地潞河古城及墓地(第二批省保)时代:春秋战国地址:潞城市东北18公里浊漳河畔辛安泉镇潞河及古城村历史上西周潞子国,春秋潞子婴儿国建都于古城村。古城址现残存有西城墙和北城墙的一部分。古墓地分布在古城址北、潞河村背山面水的向阳坡上。墓区中部一条沟将墓地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墓葬密集,多中型墓。从出土文物分析,墓葬时代略早,属春秋中、晚期。西部墓地大,中型墓少,多为小型墓,属战国至秦汉时期。1983年、1991年对该墓地进行过抢救性发掘,出土文物颇丰,达上千余件。出土青铜器以鼎、豆、壶、盘等为主要组合,还有鉴、罐、编钟(明器)、甬钟、戈、矛、剑、镞及车马器等。此外,还有许多玉器、石器、骨器、陶器等。……[详细]
金灯寺石窟
  金灯寺石窟金灯寺石窟(第六批国保)时代:明地址:平顺县杏城镇背泉村东的林虑山巅著名的石窟寺院—金灯寺坐落在陡崖之上。这里地势险峻、草木稀疏、北依陡崖、南临深谷,寺院顺着山巅自然走势而开凿,跨越明弘治到嘉靖,历时60余年终成气候。金灯寺建筑群,现存殿堂多具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由于北依陡崖,南临深谷,建成由东而西七个院落,各院均有殿堂,自成一体。其中最具特色的殿宇当属水陆殿,殿内上置平顶天花,雕方形藻井,下为清莹的池水,池上凿有田字形石桥,连接左右壁、窟门及扇面墙前后约50厘米宽的台阶,迎面高高的莲台上,神志雄伟的释迦牟尼结跏趺坐,左文殊右普贤神灵活现。殿中约有90幅浮雕壁画颇为美观齐整。石窟是金灯寺的魂,14个洞窟内有佛龛37个,摩崖造像500余尊。金灯寺北行数百米便是石塔林,这里有大大小小的舍利塔46座。其中最大的要数千佛塔了,据说它是金灯寺创始人静真法师圆寂后的浮屠。门票门票45人民币景……[详细]
襄垣昭泽王庙
  郭庄昭泽王庙位于襄垣县王桥镇郭庄村。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东西26米,南北68米,占地面积1768平方米。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现存大殿主体结构为金代遗构,其余建筑为清代遗构。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仅存山门、大殿;两侧依次有前院东、西夹房各五间,东、西配楼各五间,东、西配房各三间;后院东、西配楼各三间,东、西配房各三间,东、西耳殿各三间;耳殿两侧,又设东、西小跨院各一所,各建正殿三间,西跨院清代圆门,东跨院门新建。大殿深架结点金代风格突出,前檐铺作、替木、檐柱等构件均为金代遗物;内部梁架中,毡笠式驼峰和两瓣驼峰、合榻、蜀柱、叉手,均保持了金代建筑风格,三椽栿为自然弯材,断面近圆形。梁架残存彩绘,山墙残存壁画。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单位。昭泽王是襄垣独有的神灵。传说,焦道士,俗名焦七。唐懿宗咸通九年(869年)七月初五生于襄垣县长乐乡司徒村,传说焦道士出生的当日晚上,家中香气……[详细]
130、仙堂寺
仙堂寺
  在山西襄垣县城东北25公里仙堂山腰。四面环山,松柏苍翠,泉水蜿蜒寺侧,环境清静优美。寺址内外,五泉涌出,故又名五龙寺。创建年代不祥。相传某夜风寸雨大作,飞砂走石,林木倾坏,人呼马叫,翌日寺成,山门横额“仙堂”。明清两代屡有修葺,现存山门,东西配殿,三佛殿,禅院等,殿顶琉璃,殿内佛像,是明代遗物。寺外右侧观音洞自成一局,石阶陡峻,林木耸峙,依洞建有窟檐。西北里许山崖如削,崖下建娲皇阁一座,宽五间,高三层,构造奇巧,周围高山峻岭相衬,犹如古画中的玲珑小屋。寺前还有乐楼、关帝殿、黑龙潭、炼丹洞、琉璃崖等景色。过去每年四月初八释迦牟尼诞辰,人们到此焚香膜拜,饱赏风光。明永乐进士李浚诗有“此是蓬莱真境界,更于何处觅仙堂”。……[详细]
潦河头关帝庙
  潦河头关帝庙时代:元、清地址:长治市潞城市黄牛蹄乡潦河头村东潦河头关帝庙,创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现存山门、正殿。南北长27.15米、东西宽16.8米,占地面积456.12平方米。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余皆明、清建筑。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梁架为四椽栿对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单檐悬山顶,灰布筒板瓦屋面。檐下设四铺作单下昂计心造铺作,明间劈板门,次间设直棂窗装修。庙内遗存石碑2通。一通为明成化十五年(1479)碑,碑文模糊不清;一通为清康熙十七年(1678)“重修乐楼碑”。2019年10月7日,潦河头关帝庙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上党长春玉皇庙
  长春玉皇庙时代:宋、明、清、民国地址:长治市长治县荫城镇长春村该庙院落为二进四合院布局,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的建筑有大殿、过殿,戏台设在庙院外南向约50米处,仅保留基址。庙院两侧分别设置钟鼓楼、东西厢房。大殿面宽五间,进深二间,梁架结构为六椽栿通达前后檐用三柱,梁栿主要构件比例为3:2,这是早期建筑构件之比,脊檩处施用叉手,蜀柱下采用驼峰,也为早期建筑特点,斗栱后尾形制为㭼头木,斗栱因包砌于前檐墙内,其形制不详。金柱施石质方形柱,悬山式屋顶,殿内梁枋上用浅绿色绘制花卉图案。2019年10月7日,长春玉皇庙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小罗灵仙庙
  小罗灵仙庙(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清地址:长治市郊区老顶山镇小罗村村中,距长治市8公里灵仙庙创建年代无考,清乾隆七年(1742)进行了一次维修,因碑碣字迹漫漶,维修内容不详。碑碣中记载庙为灵泽王庙,可知灵仙庙是俗称,或清乾隆以后的称呼。一进院落布局,全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山门和大殿,两侧排列有厢房、廊房、耳殿,均东西对称。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式建筑。其檐柱收分明显,柱头用斜栱,柱下用低覆盆式柱础,柱高不过间广,平面近似方形,叉手结构于替木和脊槫间,合㭼稳固蜀柱,剳牵出半合㭼,举高合槫距的1/3.5等都是元代建筑的典型特征。……[详细]
八路军军工部垂阳兵工厂旧址
  八路军军工部垂阳兵工厂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5-1947年地址:长治市潞城市史廻乡垂阳村中,地处县城的西北,距县城2公里垂阳八路军军工部第六兵工厂旧址,位于玉皇庙,南北长47米,东西宽28米,占地面积1316平方米,是潞城市抗战时期保存较好的兵工厂。当时兵工厂有200多人,主要制造-头、60炮弹等,机械设备安装在玉皇庙大殿内,搅冲机、皮带床、发电机安装庙的东面,配备铁匠、锻工、电工等,兵工厂试验场选在安居村北。在革命战争艰苦的岁月里,垂阳八路军军工部第六兵工厂旧址生产了大量的-弹,有力地支持了前线的作战,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历史功绩将永垂史册。……[详细]
八一山烈士陵园
  八一山烈士陵园位于襄垣县西营镇西营村西八一山。1942年4月,襄垣县为纪念抗日战争初期英勇殉国的抗日县长徐国华、抗日区长陈培礼等五位列士,在龙王庙原址上修建烈士陵园,并将龙王山改名为八一山。烈士陵园坐北朝南,南北长54米,东西宽15米,占地面积810平方米。分南北两部分,南部为烈士碑亭,北部为烈士墓。南部石砌八角水池,池中建木结构八角攒尖顶碑亭1座,内置四方形烈士碑1通,青石质,高1.6米,宽0.53米;碑文行书11行,满行40字,记述了立碑的经过,落款: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王量宏,襄垣县立第一高小教导主任连次华、连如彬。有烈士墓10座,墓碑2通。1981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